第84章 帝王心性
“你那馬不錯,比你大舅的那匹還好。”
寶頂神道上,徐增壽提起了赤驩,對此朱高煦也笑着和徐增壽解釋赤驩的來歷。
聽到赤驩的身份是汗血寶馬,徐增壽倒吸了一口涼氣,緊接着咋舌道:
“這馬,便是你那幾個叔叔都不曾有,伱小子倒是有福享用了。”
徐增壽臉上出現了羨慕的表情,而此時也忽的颳起了風,吹的遠近樹木漱漱作響。
三人本能的擡頭看天,卻見南京城上空陰雲密佈,將陽光都遮蔽了。
“看樣子,稍許應該要下雨,就是不知道太孫什麼時候能趕來,算算時間,早朝應該已經結束兩刻鐘了。”
徐增壽說着時間,朱高煦則是將目光投向了寶頂地宮的門口。
在他的目光中,朱元璋緩緩從昏暗的地宮中走出,臉上的表情與進去前沒太大變化,但仔細算下時間,他也進去一刻鐘有餘。
這麼長的時間,僅他一個人在昏暗的地宮中,想來是有許多話要與馬皇后說。
見朱元璋走出,隨身太監及兵卒挑着各種祭祀用的冥器上前,開始燒焚燒黃紙及各類紙紮玩意。
朱元璋着一身黑衣站在神道上,看着眼前黃紙被焚燒,那火光搖曳在其臉上,古井無波。
不多時,風大了些,四周樹木漱響得厲害,便是朱高煦等人的衣襬都被吹動。
“恐怕要下雨了。”
朱高煦看了看天穹,得益於敏銳的五感,他能感受到空氣變得潮溼了許多。
“備傘”他轉頭對一名隨身太監招呼,隨身太監聞言先是作揖回禮,而後帶人從後方拿來了黃羅蓋傘及宮中的許多御傘。
在接過油紙傘的瞬間,朱高煦帶着隨身太監上前,來到朱元璋身旁作揖:
“爺爺,快下雨了,該去東陵了。”
“……”朱元璋沒有迴應朱高煦,只是站在原地,愣愣的看着眼前火光,直到所有黃紙焚燒殆盡,他才轉過了身來。
他臉上無悲無喜,看似沒有什麼情緒波動,但朱高煦卻能感覺到他與往日不太一樣。
因此,朱高煦帶頭領着衆人紛紛站到神道兩側,讓出整條道供朱元璋行走。
待朱元璋走過朱高煦身前,他纔拿着傘緊着跟了上去,隨後是郭英、徐增壽,最後纔是隨身太監及豹韜衛兵卒。
按照流程,他們向着東陵走去,而那裡安葬的,則是先太子朱標。
衆人向着東陵神道走去,不過三百步,便見到了東陵的神道碑。
如孝陵一般,越過諸多神道建築後,東陵明樓也出現在了朱元璋及朱高煦等人眼前。
不過此時的東陵明樓前,卻站立着久等衆人的朱允炆。
待走近後,他上前對朱元璋作揖行禮,朱高煦也看到了他臉上的汗水,想來他應該是結束早朝後便馬不停蹄趕來的。
“走吧,進去看看你爹。”
朱元璋對朱允炆應了一聲後,便擡腿走入了東陵明樓內。
由於朱高煦和朱標感情不深,加上朱允炆已經到來,所以朱高煦站在了明樓門口,並未進去。
不過看朱允炆和朱元璋的架勢,恐怕他們也沒準備讓自己進去。
“老朱家基因果然強大……”
雖然站在門口,但朱高煦依然能看到十餘步外的朱標畫像。
畫像上的朱標與後世網傳的不同,他圓臉善目,留着老朱家前幾代人代表性的鬍鬚。
шшш. тTk án. ℃O
不過相較於朱棣的那一臉大鬍子,朱標的鬍鬚與朱元璋差不多。
就畫像上來看,朱標五官大氣,眉目透露着一股仁善的感覺。
當然,明初畫像雖然也比較追求寫實,但終究不如後世的素描,沒辦法活靈活現的展露出來。 “以後我要是留個畫像,肯定得留個素描,就是我不會畫畫,這有點難辦……”
望着朱標的畫像,朱高煦突發奇想的想要留下一幅寫實的畫像。
奈何他這人,自小就沒有什麼繪畫天賦,能拿得出手的興趣愛好,除了打遊戲敲鍵盤,恐怕就是大學時期學的那一手古箏、琵琶了。
只不過……
朱高煦低頭看了看自己這十五歲就五尺六寸的身高,腦海中不由想到自己成年後彈琵琶的模樣。
一個身高很有可能一米九到兩米的壯漢拿着一把琵琶……這是什麼東方持國天王。
搖晃着腦袋,朱高煦把這畫面驅趕出腦中,將注意力重新投到了朱元璋這對爺孫身上。
二人在明樓內燒香祭祀,雙手合十站了一會兒後,便由朱元璋的轉身結束了一切。
按照前面的流程,接下來朱元璋應該要去地宮看看朱標,畢竟眼下太子妃呂氏還未薨逝,地宮應該還沒有合上。
“走吧……”
和朱高煦預料的一樣,朱元璋出殿後便招呼着他前往地宮,朱允炆也緊接着跟上。
朱高煦見狀跟在兩人身後一步的距離,耳邊也響起了朱允炆對今日早朝的總結。
“爺爺,今日早朝無甚大事,只不過山西布政司上奏,去歲遷往甘肅的百姓,今歲逃亡回山西者已不下三萬。”
朱允炆的這番話一經說出,朱元璋便停下了腳步,朱高煦也是心裡一驚。
甘肅的人口如何,他早就已經通過傅友德和馮勝知道了,即便在朱元璋花費大力氣,持續移民十餘年的情況下,甘肅人口也不過十餘萬餘戶,八十萬餘口。
不過其中有近五十萬都是被俘後安置在河西的蒙古人、番人和色目人,漢人佔比不到當地四成。
這樣的人口基數下,一年逃回三萬餘漢人,如何不讓人驚訝。
當然,更讓朱高煦心情沉重的,還是百姓對待移民的態度。
大明對於漢人遷移河西的政策已經很不錯了,但即便如此還是留不下百姓。
朱高煦記得他之前處理政務時看過去年甘肅等鎮接收的百姓數量,好像是七萬人左右。
如今不過七月,去年的七萬移民已經逃回三萬,留存率不足六成。
按照這個速度,恐怕到年末時,最後能留下的移民應該不足三萬。
要知道,逃走的那些人,也是朝廷花了糧食才保障他們遷移到甘肅的,而如今他們逃走,朝廷的支出就打了水漂,數萬乃至十數萬糧食成了無用功。
想到這裡,朱高煦看了一眼朱元璋,想從他臉上看出一點屬於人的心情。
只是令他失望了,朱元璋似乎早有預料,他平靜的轉過頭來看了一眼朱允炆和朱高煦,而後交代道:
“逃回去的讓地方衙門以逃兵身份,送往山西都司處理,令山西都司將他們流放甘、肅等州。”
“是!”朱允炆作揖回禮,朱元璋也在說完後轉頭繼續趕路。
留下的,只有因爲朱元璋這番話而語塞的朱高煦。
在這一刻,朱元璋爲朱高煦展現了一個合格帝王的心態。
他並不受逃回百姓的悲喜影響,甚至想盡了辦法讓他們去河西。
如果不想以百姓的身份過去,那就以犯人的身份過去。
總之,不管以什麼身份,他們的下場只有一個,那就是去河西之地爲大明朝戍邊,爲甘肅等鎮的明軍種地繳稅。
他們可以逃,但不管怎麼逃,只要他們還活着,他們就會被送回河西,這就是他們的命……
瞭解了朱元璋的想法,朱高煦深吸了一口氣,隨後朝着他們的背影追了上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