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鳥盡弓藏

第92章 鳥盡弓藏

“參見二殿下……”

正午,伴隨着朱高煦在武英殿用膳結束,他便沒有休息的出宮前往了宋國公府。

在宋國公府外兵卒的唱禮聲中,朱高煦翻身下馬,看了看眼前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不由笑道:“林五六,近來如何?”

今日班值兵馬是戌字百戶的兄弟,朱高煦這幾個月來與他們隔日就能見面,自然熟絡。

他一邊詢問兄弟們的近況,一邊將赤驩的繮繩遞給了長槍手林五六。

“日子還算不錯,與殿下您在時差不多,王百戶對我們與您一樣好。”

林五六沒想到朱高煦居然能記得自己的名字,一時間有些受寵若驚。

“好,若是有什麼困難,叫王儉來府軍前衛坊找我。”

朱高煦說罷,拍了拍林五六和旁邊另一名兵卒的肩膀,隨後便要入宋國公府內。

“殿下”恰巧,王儉從府內走出,當即笑臉躬身,對朱高煦作揖。

“呵呵,你這春光滿面,又要升遷了?”朱高煦作揖回了一禮,給足了王儉面子,同時也好奇詢問起來。

“哪能……”王儉失笑:“這才做了百戶官不到兩個月,又無戰功,如何升得上去。”

面對他的話,朱高煦也點頭表示贊同,而後好奇詢問:“國公在前院嗎?”

“沒有,這幾日一直在後院讀書。”王儉搖頭回答,聞言朱高煦也點頭走進了宋國公府內。

不過在離開之前,他似乎想起了什麼,轉身拍了拍王儉的肩膀:“明日叫一些沒事的兄弟去我那院裡吃吃飯,我還沒好好和兄弟們敘舊。”

“是!”王儉笑逐顏開,憨厚作揖。

見狀,朱高煦這才離開,而後來到了自己常學習的倒座房。

他一如既往的翻閱兵書,但同時也會看一些四書五經來充實自己。

從前番在武英殿與朱高熾的對話中,他便差不多瞭解了他與朱高熾的理念問題。

朱高熾和朱允炆一樣,雖然沒有直接說出,但總覺得儒生和文官不應該做一些跑腿的活計。

確實,在朱高煦未入武英殿前,在京御史很少有出京巡察的時候,因爲擔任這個官職的,大多都是有名聲、學識、風骨的儒士,但這並不是他們可以坐在京城白拿工資的理由。

一羣標榜自己清廉的人,若是不去地方辦事,那與廟宇之中的泥塑有什麼區別,朱高煦不由發笑。

“笑什麼?”

忽的,馮勝的聲音在窗口響起,朱高煦擡頭一看,果然看到馮勝往前院走來。

“國公……”朱高煦放下手中的《尚書》,起身回了一禮。

馮勝走過來後看了一眼他放下的《尚書》,臉上露出幾分詫異:“你還會看這種書籍?”

“呵呵……”朱高煦尷尬一笑:“日後要坐鎮地方,總不能全都依靠郡王屬官來治理地方,小子自己也要有點本事才行。”

他這話沒什麼問題,因爲他一直都覺得自己不夠了解大明的百姓。

他日後如果想要培養一支強軍,就必須要爲他們培養出信仰。

如果他自己都不瞭解這個時代人的想法是什麼,那他又能怎麼走近他們,從而獲得他們的擁戴?

如果僅憑分發田地,就想要得到百姓的支持,那歷史上那麼多農民起義就不會失敗。

後世的強軍政策很好用,可政策必須結合時代背景才能發揮到極致。

朱高煦如果不能瞭解百姓的思想,那他就只能照貓畫虎。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還是朱高煦沒辦法用分地這個政策來激勵部下,因爲如今的大明朝根本不缺耕地,而是缺能種地的人和畜力。

在分地無效的基礎上,他只能尋求其它東西來激勵部下。

想到這裡,他不由看向了馮勝,而馮勝也走進了倒座房內,坐在那張用於休息的牀上。

顯然,他知道朱高煦有一些問題要詢問他,而事實也是如此。

朱高煦擡手作揖,虛心詢問起了馮勝:“國公,我近來觀看前朝史書,發現元末各軍都是廝殺走出的精銳,就是不知爲何,我軍總能夠脫穎而出。”

“若說均分田地,諸如張士誠、明升之流也曾均分田地,可一到戰場,其部下卻在遭挫時潰散逃亡,不如我軍能面對北虜騎兵時,明知前方萬險,卻依然臥槍而上。”

他的話是他一直以來的問題,他確實不太明白,爲什麼明軍步兵居然敢和騎兵正面碰撞衝鋒。

以他看兵書學來的兵法來講,步卒理應結陣自保,徐徐前進來確保大軍不會遭受重創。

結果到了元末,明軍長槍兵抓着長槍就懟着騎兵衝鋒,硬生生將蒙古人的騎兵多次沖垮,搞得元末一衆元朝軍閥看到大明的長槍兵就頭疼。

“這個嘛……呵呵”

馮勝沉吟片刻,許久後不知想到了什麼,忽的笑了出來。

他撫了撫須,安定了心神後才解釋道:“當時我軍中多以兩淮農戶出生,在兩淮之地,百姓都將善用長槍作爲武藝高強的代表,因而大多能征善戰的將領和兵卒都喜歡自號“長槍元帥”、亦或者取姓配以長槍來作爲外號。”

“當今陛下在濠州時便以善使長槍而出名,麾下二十四將也均以長槍爲主兵。”

“後來,陛下前往定遠自立門戶,也要求軍中以長槍來比較武藝,常常考校兵卒長槍技藝,不少兵卒因此得到了嘉獎。”

“由於善使長槍者常常能升官發財,又得軍中士卒敬佩,因此面對北虜騎兵時,許多長槍步卒都以刺下騎兵爲榮,等不得騎兵衝鋒後結陣死守。”

馮勝說出了明初明軍之中的一種氛圍,這種氛圍讓朱高煦感到新奇,只是不等他深想,馮勝又說道:

“此外,關於用兵韜略,我記得在洪武元年時,陛下曾與劉青田談過我軍與其餘諸軍不同的地方。”

“陛下曾言、克敵在兵,而制兵在將。兵無節制則將不任,將非人則兵必敗。是以兩軍之間決死生成敗之際有精兵不如有良將。”

“那劉青田則說陛下言‘任將在陛下,將之勝不若主之勝也。然臣觀陛下常不拘古法而勝,此其所難也。”

“陛下聞言,又曰‘兵者謀也,因敵制勝豈必泥於古哉,朕嘗親當矢石觀戰陣之事開闔奇正頃刻變化猶風雲之無常勢要在通其變耳亦何暇論古法耶。”

馮勝講述了劉基與朱元璋的對話,這段對話粗看之下,似乎只是劉基在單純地拍朱元璋馬屁,但假如深入分析二人說話的背景,那麼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擺在了眼前……

明初軍隊的戰術,繼承於“古法”嗎?

元末明初,江淮地區的軍事領袖大多是草根平民出身。

這羣人文化底子很薄,大字不識一籮筐,再加上常年間戰事頻繁,閱讀古籍研究古代軍事的機會就更少,因此他們對戰術的運用理解,更多來源於自身的摸索。

朱元璋和劉基對軍事問題的認識,恰恰反映出了兩個極端。

據朱高煦所知,劉基雖是文人出身,但他博覽羣書,還撰有《兵法心要》和《百戰奇謀》兩本軍事著作。

照常理來講,看劉基的書應該就能瞭解到明初的作戰形態了。

不過,朱高煦曾經翻看過他的這兩本兵書,結果卻大失所望,因爲這兩本兵書之中大段模仿甚至抄襲前代的兵學著作,甚至連《平絨萬全陣》都被抄進了書裡。

從這裡,朱高煦就可以看出,劉伯溫本人對軍事的理解不是來源於自己的親身經歷,而是更多地來源於書本。

或許也正是這個原因,他們之間的對話中才會出現馮勝所說的“然臣觀陛下常不拘古法而勝,此其所難也”。

說白了,在劉基看來,明初軍隊的作戰原則和“古法”中的作戰原則有很大的區別。

“迷糊了?”馮勝笑着撫了撫長鬚,看樣子有些高興。

對此,朱高煦也不打腫臉充胖子,而是作揖回禮:“小子確實迷糊了,請國公賜教。”

“該從何說起呢……”馮勝一時間也不知道要從哪裡說起,因此沉吟了許久,直到一字時間過後纔開口說起了幾場戰爭。

“我先和你說說北伐的事情……”說着,馮勝開始從北伐戰爭講起明軍的特點,而後又說到了呂梁之戰,蔡家莊之戰等等牽扯到明軍精銳的詳細情況。

呂梁之戰即傅友德率二千長槍兵,正面衝鋒擊垮元朝左丞李二的一戰,這一戰朱高煦已經聽過了,因此相比較呂梁之戰,蔡家莊之戰更讓他好奇。

蔡家莊之戰發生於洪武十三年,此戰的亮點在於,明軍幾乎靠純步兵,以夾擊方式打敗了人數倍於己方的蒙古騎兵。

要知道,在明軍以前,歷代軍隊如果沒有嚴密的步兵陣線,那根本無法抵禦騎兵衝擊,而步兵在移動陣型時,維持陣型的難度較高,很容易被敵軍騎兵的衝擊打散。

結果在馮勝所講述的蔡家莊之戰中,明軍步兵既實現了陣型的高速移動,又沒有給蒙古騎兵留下任何破綻,表現堪稱驚豔。

縱觀整個古代戰史,明軍這種以步卒機動夾擊騎兵的戰術思維,並且獲得勝利的戰事並不多見,但卻在元末明初戰爭中百花齊放。

諸如這樣的例子,在平夏戰爭、北伐戰爭中比比皆是。

這些例子太多,以至於馮勝講了整整一個時辰,期間喝了三杯茶,而朱高煦則是在一邊傾聽,一邊伺候。

明軍的這種步兵機動性確實很罕見,饒是朱高煦想了又想,也無法在古代戰爭史中找到類似的案例,只能從近代的子弟兵身上找到相似例子。

由於太過依賴步兵,即便明軍此後騎兵數量增加,但也無法改變明軍以步兵機動作戰的基本想法。

在馮勝口中,朱元璋曾給晉王朱棡下過一道命令,其中提及軍隊的戰術原則時,朱元璋認爲使用步兵要“與騎兵並進而夾攻”,不斷強調要訓練進攻型步兵,而非防禦型步兵。

可以說,這一個時辰的內容聽完,朱高煦只覺得明初步兵在古代的歷朝步兵中算是一個異類。

其兵種組合以長槍兵爲主體,其戰術思想以機動進攻爲基本原則,這些特點都令明初步兵看起來不像古代傳統式的步兵。

不過朱高煦仔細一想倒也不覺得奇怪了,畢竟明朝崛起於南方,這裡的氣候使得明軍不得不面對自身騎兵絕對劣勢的局面。

江淮地區雖然在元朝統治過程中建立了蓄養戰馬的大規模馬場,但實際上由於馬場荒廢外加氣候因素,這裡所能提供的合格戰馬量非常有限。

由於明軍的戰馬嚴重不足,機動進攻和保護側翼的任務,在很多時候就不得不落在步兵身上。

可以說,明初發展出這樣超越古代傳統的步兵體系,也是在北方蒙古鐵騎強壓下的結果,是客觀環境逼出來的產物。 這樣的成功不可複製,因此到了如今洪武二十七年,如一代明軍那般敢於握槍與騎兵對衝的步兵開始越來越少。

想到這裡,朱高煦不免在沉思過後對馮勝詢問。

“國公,如今的大明,還能有多少如國初時的長槍步卒。”

“這個……”馮勝難得被朱高煦問住了,饒是他沉吟半天,也未曾說出一個準確的數字,最後只能含糊其辭道:

“這個還是得看地方的衛所將領訓練如何,以及當地戰事如何。”

他這話,給朱高煦透露了一個情報,那就是如今的明軍戰力分化嚴重,已經不如開國時的整體戰力了。

這樣的分化,朱高煦可以從自家舅舅徐輝祖與曹國公李景隆這段時間的行蹤就能看出。

徐輝祖與李景隆二人都善於練兵,此前就常在北方練兵,而如今這幾個月他們都在閩浙兩省來回奔波,顯然閩浙兩省的衛所兵戰力堪憂。

如今的明軍,若是按照秦嶺淮河作爲分界線,那南軍之中的精銳都聚集在西南及湖廣,不是在趕苗拓業,就是在威懾中南半島及青藏地區的土司。

如南直隸、浙江、江西、福建等地雖有在冊數十萬衛所兵馬,但能打的恐怕只有南京城周邊,以及浙江寧波一帶的備倭衛所兵。

這麼一看,倒也不難理解爲什麼靈璧之戰後,南軍便再也無法阻擋燕軍腳步,僅一個月便丟失了淮河以南的所有防線。

畢竟作爲南京最強力量的殿前豹韜衛和殿前河州衛這兩支精騎都葬身中原戰場了,剩下的兵卒便是連守城都很難做到。

南京城這一百里長的城牆,想要全部站滿,最少得肩並肩的站六萬人,若是想要守住,非二十萬人難以辦到。

即便當時南京外城還有大片耕地,可以養活南京之中數十萬人,但時間上已經來不及。

一想到這裡,朱高煦便忍不住的往如何儘快結束靖難之役去想。

他對朱允炆已經不抱期待,而靖難之役又毫無疑問葬送了朱元璋花費二十幾年訓練的數十萬精銳健卒。

朱高煦不希望這些健卒葬身中原,因爲他們本該被大明朝用於開疆拓土。

只是面對日後的局面,朱高煦更不願意讓朱允炆將刀劍架在自己脖子上。

有的時候,即便他不想,但命運卻容不得他。

哪怕他願意去死,可朱棣呢?朱高熾呢?

歷史上的朱高煦可不是左右朱棣發動靖難的主要推手,真正推動朱棣靖難的人是朱允炆。

只要朱允炆削藩念頭不變,朱高煦就必須要做準備。

既然知道事情必然發生,而他無法阻止,那他只能盡力將靖難之役的影響縮小到最小。

朱高煦不是很精通理科,但作爲當過兩年兵的人,他也大概瞭解火器的進程。

蒸汽機、後膛槍、火車什麼的他弄不出來,但想要聯合工匠製作燧發槍、火繩槍還是有可能的。

只是眼下的他沒有屬於自己的人和地盤,他所能做出來的一切都不能在現在做出來,不然就是爲朱允炆做嫁衣。

論體量,眼下的大明手工業可以完爆整個世界。

僅朱高煦瞭解的情況來看,去歲洪武二十六年,僅稅糧便收繳三千二百餘萬石。

工部及民間冶鐵作坊一共產出三千餘萬斤鐵料,這些鐵料大多投入農具,僅有少量投入軍工生產。

可就是這少量鐵料,最後卻生產出了甲冑一萬三千多副,馬步軍刀兩萬一千把,弓三萬五千餘張,箭矢一百七十萬支。

此外,還有攬口銅炮就有一千門,手把銅統一千把。

要知道,這點產量只是定額製造來以備不時之需的,因此許多工匠都沒有參與制作甲冑火器。

可如果爆發戰爭,這些作坊將會滿負荷製作甲冑火器,而這個速度和產量朱高煦也曾從奏疏中看過。

五軍都督府麾下的每個都司,若是全力打造甲冑和火器,每個月能製造甲五千套,火炮數百門,銅銃數千把,諸多都司合計,每月能造甲八餘萬套,全年能造近百萬套甲冑。

這樣生產力,比同時代的世界各國加起來還要強大。

說句難聽的話,所謂的軍事水平和軍事技術在絕對的生產力面前就是浮雲,這也是燕軍只能和南軍野戰,卻無法長期佔據除北平、永平、河間三府以外的其它城池。

想要儘快平息靖難之役,只有閃擊南京,併成功將朱允炆包圍在南京城內。

朱高煦沉默許久,他很清楚這個任務的難度有多大,所以他必須要有一支聽命於他,且戰力彪悍的部曲。

“今日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想來伱夾在武英殿內不好受吧。”

在朱高煦思索間,馮勝忽的開口說起了武英殿內的事情。

對此,朱高煦自然想到了三府嫡長入武英殿理政的事情,不過對於他來說,這件事情根本就影響不了他。

真正能影響他的,只有未來的靖難之役,以及如何在老朱恩准下得到屬於自己的護衛。

只是他的這份心思不能表露太過明顯,所以面對馮勝的話,他也故意嘆氣道:

“我如湖泊落葉,只能順水漂流。”

他這話說出後,馮勝臉上也露出了無奈的神色:“京城這個是非地,你還是早早離開爲妙。”

“我也想,只是爺爺那邊……”朱高煦苦笑。

這一分苦笑,勝過千言萬語,馮勝很快明瞭其中含義,並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長鬚。

片刻後,他看了一眼朱高煦,不得不說道:“你年少早熟,學習兵法比旁人快上數倍,只可惜僅限於紙上談兵。”

“若是陛下同意將你外放,歷練幾年後或許能減小北邊壓力。”

“只是我如今戴罪之身,即便想爲你上疏,恐怕也毫無用功。”

“陛下不讓你走,你便走不了,只能安靜下心來與我學些本事。”

話雖如此,馮勝卻也感嘆道:“只可惜,這行軍打仗不是下棋,能征善戰者,往往都不是從兵書上學來的兵法。”

“我眼下雖看你是個帥才,但你沒有真正領兵打仗,誰也不知道你究竟是小朱都督,還是那小馬謖。”

馮勝提到了‘小朱都督’,而在此前,能被稱爲朱都督的人,只有朱高煦的堂伯,朱元璋的侄子,那保衛洪都的大都督朱文正。

馮勝給出的評價很高,高到朱高煦自己都不由惶恐的站起身來搖頭道:“國公謬讚了,我如何當得這番誇獎。”

朱文正,那可是二十歲攻下應天,二十五歲擔任大都督,節制中外諸軍事的天才人物。

可以說,如果不是他最後因爲埋怨朱元璋而想去投靠張士誠,那他就是明初版的霍去病。

以他當時的年紀和地位,恐怕會與徐達一起主持北伐,甚至節制徐達。

要是他活得久一些,他甚至能活到建文年間,讓朱棣知道什麼是來自堂兄的毒打。

只可惜,朱文正自己將前途葬送,令人惋惜。

因此,面對馮勝的誇讚,朱高煦一邊惶恐,一邊心虛。

別人不知道他日後要幹嘛,他自己還能不知道嗎。

朱文正只是預謀叛逃,但他朱高煦可是實打實的準備造反啊……

“你怎麼額頭出了如此多細汗?”馮勝看着惶恐的朱高煦,啞然笑道:

“人言長江後浪推前浪,你這後浪居然只是聽了一句話便被嚇成了這副德行。”

“日後若是行軍打仗,可萬萬不能表露情緒,免得動搖軍心。”

說罷,馮勝緩緩站了起來,看架勢是準備回後院了。

朱高煦被他這一番話說的也平靜了不少,因而護着他走出倒座房。

不過在即將要走出倒座房的時候,馮勝忽的停住了腳步,轉頭看向了朱高煦。

這一瞬間,朱高煦愣住了。

在馮勝的臉上,他看到了幾分英雄遲暮的景象。

“穎國公的事情,我也聽說了一些……”馮勝語出驚人,並擠着笑臉道:

“你若是能幫忙,便幫一幫,我不想讓他走在我前頭。”

忽的,朱高煦不知道說些什麼,或者說他根本說不出來什麼。

“呵呵……”馮勝啞然一笑:“倒是我老糊塗了,你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吧。”

馮勝轉過身,胯步走出了倒座房。

朱高煦沒有送他,而是站在屋內,看着斜陽下他那佝僂的背影,整個人都沉默了。

饒是你年輕驍勇善戰,治國安邦,打下大片疆土又待如何?

只要君王對你起疑,那你所能做的,也不過就是引頸待戮罷了。

在當今天下,想要不被人用性命威脅,便只有坐上那把椅子。

不然,即便你是太子,是儲君又能怎麼樣,還不是奉天殿上一言畢,廟堂之下人頭落。

看着馮勝的背影,朱高煦良久沒有回過神來,似乎被馮勝的那些話擊中了命門。

捫心自問,他雖是老朱的孫子,但說到底也不過是老朱數十個孫子中的其中一個罷了,若是自己日後真的對朱允炆起了威脅,老朱真的會不忍心對自己下殺手嗎?

這個答案,朱高煦給不出來……

(本章完)

第125章 渡海登萊301.第301章 父慈子孝221.第221章 出兵削藩第338章 朝貢外交體系第488章 欣欣向榮第414章 張弛有序295.第295章 籌謀安南第584章 後記宣德(3)第477章 拉幫結派第125章 渡海登萊第587章 後記景泰第41章 兄仁侄狠267.第267章 撥亂反正282.第282章 人人自危第500章 朱門父子第450章 浙江新政第594章 後記隆慶256.第256章 蒙古來投267.第267章 撥亂反正第67章 大本堂內第549章 形單影隻151.第151章 風雨前綴第408章 新老更替第18章 小子野望第427章 積學有待第593章 後記正德(嘉靖)212.第212章 搭臺唱戲第387章 中亞老四第484章 把控輿論第427章 積學有待第483章 恩賞難爲202.第202章 山窮水盡第472章 瓦剌西遷第557章 各方局勢第362章 後事之師第5章 洪武暮色第26章 羽林左衛第128章 城中皆白丁第538章 伶牙俐齒兒第362章 後事之師第137章 北亂南治第10章 輕鈔重錢174.第174章 天子收網201.第201章 喪子之痛第480章 攜老扶幼第590章 後記正德(1)198.第198章 父慈子孝265.第265章 午夜驚魂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第345章 呂宋宣慰司第446章 滅其國更其主第74章 二子善謀第454章 北上之旅第371章 西南震怖第445章 解縉案第610章 地府肉體堅韌朱允炆第3章 燕府虎兒第57章 入宮覲見第469章 建元洪熙233.第233章 解放遼南第514章 南楊北王第579章 時光如梭第1章 洪武二十七年第91章 仁官不仁民第485章 遠征克什米爾第25章 春和宮內181.第181章 關外尚安第586章 後記宣德(5)274.第274章 闔宮焚燃第73章 平倭論第584章 後記宣德(3)226.第226章 攻守易形226.第226章 攻守易形第572章 河中震動第501章 天子點兵第340章 青藏驛道145.第145章 關外之王199.第199章 威震西南第15章 武英殿中第124章 前路漫漫第349章 梟雄終焉146.第146章 水陸並進324.第324章 桑稼疾苦210.第210章 風雨前奏第91章 仁官不仁民第343章273.第273章 勝券在握第103章 亂我家者第503章 洪熙之隆第394章 藥石難醫第512章 物是人非324.第324章 桑稼疾苦第127章 終抵吉林第573章 恩威並施第462章 孤家寡人第393章 呂宋開荒第377章 明滅錫蘭275.第275章 貓哭耗子第82章 拓土之論第403章 養倭爲犬
第125章 渡海登萊301.第301章 父慈子孝221.第221章 出兵削藩第338章 朝貢外交體系第488章 欣欣向榮第414章 張弛有序295.第295章 籌謀安南第584章 後記宣德(3)第477章 拉幫結派第125章 渡海登萊第587章 後記景泰第41章 兄仁侄狠267.第267章 撥亂反正282.第282章 人人自危第500章 朱門父子第450章 浙江新政第594章 後記隆慶256.第256章 蒙古來投267.第267章 撥亂反正第67章 大本堂內第549章 形單影隻151.第151章 風雨前綴第408章 新老更替第18章 小子野望第427章 積學有待第593章 後記正德(嘉靖)212.第212章 搭臺唱戲第387章 中亞老四第484章 把控輿論第427章 積學有待第483章 恩賞難爲202.第202章 山窮水盡第472章 瓦剌西遷第557章 各方局勢第362章 後事之師第5章 洪武暮色第26章 羽林左衛第128章 城中皆白丁第538章 伶牙俐齒兒第362章 後事之師第137章 北亂南治第10章 輕鈔重錢174.第174章 天子收網201.第201章 喪子之痛第480章 攜老扶幼第590章 後記正德(1)198.第198章 父慈子孝265.第265章 午夜驚魂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第345章 呂宋宣慰司第446章 滅其國更其主第74章 二子善謀第454章 北上之旅第371章 西南震怖第445章 解縉案第610章 地府肉體堅韌朱允炆第3章 燕府虎兒第57章 入宮覲見第469章 建元洪熙233.第233章 解放遼南第514章 南楊北王第579章 時光如梭第1章 洪武二十七年第91章 仁官不仁民第485章 遠征克什米爾第25章 春和宮內181.第181章 關外尚安第586章 後記宣德(5)274.第274章 闔宮焚燃第73章 平倭論第584章 後記宣德(3)226.第226章 攻守易形226.第226章 攻守易形第572章 河中震動第501章 天子點兵第340章 青藏驛道145.第145章 關外之王199.第199章 威震西南第15章 武英殿中第124章 前路漫漫第349章 梟雄終焉146.第146章 水陸並進324.第324章 桑稼疾苦210.第210章 風雨前奏第91章 仁官不仁民第343章273.第273章 勝券在握第103章 亂我家者第503章 洪熙之隆第394章 藥石難醫第512章 物是人非324.第324章 桑稼疾苦第127章 終抵吉林第573章 恩威並施第462章 孤家寡人第393章 呂宋開荒第377章 明滅錫蘭275.第275章 貓哭耗子第82章 拓土之論第403章 養倭爲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