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守業

皇帝聞言一徵,皺了皺眉,再看看奉天門下的諸多勳戚大臣,原想發火,繼而又是若有所悟的模樣。

他和顏悅色的向着楊繼宗道:“唔,卿言甚善。”

此言一出,在場的人無不動容,難道這一次大封賞,涉及太子和錦衣衛都督的大事,就被這麼一個小小的監察御史給一語勸回?

自己的部下說話,說的又是正理,雖然耿九疇覺得張佳木理應得到封賞,但似乎楊繼宗說的也不是全然沒有道理,此老也只得皺眉不語,卻也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但皇帝很快就接下話來,他揮了揮手,向着羣臣笑道:“誇楊繼宗,倒不是說他的道理是全對的……”他止住要抗辯的楊繼宗,語氣急促地道:“孫錫恩兩人,送信賞二十兩銀,火場中接應該衛都督張佳木,援救太子脫險,由百戶晉僉事,朕覺得理所應當。一國儲君脫險,當不得這麼一點賞賜?”

皇帝以前說話都是溫吞水似的,處斷政務也是不溫不火,黏糊膠沾沒有個痛快勁兒,所以底下勳戚大臣對皇帝說不上多敬服,身份地位是一回事,底下百姓提起皇帝來,自然是五體投地的拜服,因爲距離隔的遠,再加上中國的人君其實也是半神化的產物,所以百姓崇拜敬服也是理所應當的。

宮門的銅釘都被乞求全家安康百姓摸的發亮,小小細處,就能看出人心對所謂的天子或是天家器物,有多麼崇拜和敬仰了。

至於近臣,比如太監勳戚大臣等人距離皇帝太近了,敬仰的程度自然要減輕很多。大抵人就是這樣,離的近些,那種叫人敬服的光環便要弱些。因爲距離近了,人的缺點不足就暴露無疑,一切瞭然於心,所以自然就生出種種心思來。

皇帝和近臣太監的關係,大約便是如此。土木之變是這樣,後來的曹石之變,又安知不是如此?

Wωω★ttKan★¢ O

今日此時,皇帝的處斷倒是簡單明快,和楊繼宗說了一句之後,便又繼續道:“就是這樣了,其餘報信者,不論先後次序,一律賞銀十兩,細夏布兩匹,哈哈。”

皇帝大笑起來,向着羣臣又道:“朕很高心,真真是一天烏雲都散開了嗯,這會散了吧,若是還有什麼事,等太子回宮後,過幾天大朝會時,再說吧。”

算算時間,倒是快月底了,再過一陣子,就是朔望正日,可以在奉天門再叫一次大朝會,那時候,估計就是封賞張佳木的時候了。

這次的細節,大家已經知道的清楚,所有人都在盤算着,這一次突然而起的變故,究竟會給朝局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

張輗和石亨一公一侯,其弟爲都督,石亨侄爲侯,親朋故舊,爲侯伯都督者遍佈滿朝,光是在這一次奉天門的常朝上,就不知道有多少是兩家的至交好友。

皇帝一臉喜色的散朝之後,自己轉回內宮,也沒有繼續召見某勳臣或是大臣,內閣自到外朝的文淵閣去辦公,部寺大臣自然也星散而去,各勳臣此時明顯分成幾幫數派,各自簇擁着核心人物,各自分散而去。

張輗雖然是和英國公一脈,份屬叔侄,不過,兩家的交誼已經是淡到不能再淡了,從五鳳樓出宮門的時候,張輗與自己的侄兒一起出來,出門之後,叔侄倆人卻只是點了點頭,便算是打過招呼,然後張輗跟石亨走,英國公雖然少年,也儼然是一羣勳臣的核心人物,自己也是前擁後簇的跟着一大羣人走了。

“石公,”張輗和石亨交誼很好,兩家也都是世家,而且他的家世比石家還要顯赫的多,不過,在稱呼上,他卻是對石亨恭敬的多。石亨此人,忌刻小器,最在乎的就是小節,所以張輗從不敢和他失禮,兩人並肩騎行,張輗還故意落後了半個馬身,以示敬意。這會兒已經快到皇城之外,兩人都是緘默不語,後來張輗吃不住勁,先道:“這一回,張佳木真真是得了天大的彩頭。你看,兩個百戶都加到指揮僉事,瞧吧,還有一大羣人要受封賞。張某人是首功,封誰,還不是他的一句話就算”

張輗真是滿腹牢騷,又道:“你瞧,咱們兩家是爲國效力多少年,當年老榮國公是爲國捐軀,我是從恩蔭的僉事一路到都督,又蹉跎了多少年,才借了一點光封了侯爵,你瞧吧,這小子肯定比我封侯的年紀要早的多了。”

“豈止是比你?”石亨牢騷也很大,跟着道:“你看看吧,皇上是派了誰去行宮,就知道他打的是什麼主意了”

“是派的薛恆”張輗悚然而驚,問道:“難道?”

“沒準兒。”石亨冷笑着,用着從牙縫裡擠出來的聲音向着張輗道:“咱爺兒們爲國效力多少年,現在大同還是石彪吾侄鎮守,保國衛民,算是對得起皇上和天下人了吧?當年于謙和咱爺們過不去,皇上叫他回家養老去了,聽說在西湖邊上築廬而居,還算安份,這也不去提他。現在這姓張的小子,明裡暗裡的和咱們爲難,皇上不說給咱撐腰,現在還這麼寵信這小子,知道薛恆這個駙馬和張佳木交好,就故意派他去,回來一復奏,當然什麼功勞都是那小子的。想想他這麼年輕就能封爵,哼哼,咱心裡不服”

這就算是對皇帝公然表示不滿了,張輗雖然對張佳木嫉恨有加,但不代表他有膽子趟渾水。現在於其說是抱怨不滿,倒不如說是來探探石亨的想法。

石亨倒不愚笨,只向着張輗冷笑道:“怎麼樣,這兩天進宮去,和皇上說說看?”

“唔,這個……”到了圖窮匕見的時候,張輗卻是軟了。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是日薄西山,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今天若不是知道出了大事,連早朝也不參加的。現在就想平平安安的,朝局安穩,他自己能多活幾天,再順順當當的把爵位傳給子孫,別的事,是真的不大敢想了。

見他支支吾吾的樣子,石亨冷笑道:“罷了,你身子不大好,好生在家歇息着吧。”

說罷,也不理會,快馬加鞭,就在一大羣人的簇擁下,揚長而去。

張輗好歹是侯爵,也是世家子弟,脾氣自然也不好。石亨這麼不給面子,張輗自覺臉上難看的緊,當下氣的面色通紅,他原本就是有痰症,這會兒逆氣上涌,真真是差點兒一口氣上不來。

“走走,”半響過後,張輗纔回過氣來,向着自己的隨從道:“這叔侄倆現在是越來越張狂了,聽說石彪又報了幾次戰功,敢情,是不把咱們看在眼裡了。走,以後就不攀他們石家這顆大樹就是了。”

他的兒子張謹也是個浮華膏粱子弟,這會子也是無甚話可說,半響過後,才突然一拍自己額頭,笑道:“父親,石亨這老頭太難伺候,脾氣忒大。聽說張佳木待人很不壞,我看,咱們走走他的路子,也不錯。”

張佳木的爲人,張輗倒是清楚,雖說他的府中下人被責罰過,但錯不在對方,只是當時一口氣下不來罷了。

其實他和石亨有意保持距離,不肯一起行動,也倒是真存了這一種心思。

他能在永樂到仁宣兩朝,再經歷正統景泰兩朝,到現在天順年間封了侯爵,其觀風望色,在各大勢力集團中走平衡,處理和皇家的關係等等手腕都是一等一的強。說他純粹是紈絝子弟,倒也不是非常的公平。

畢竟,他也是從都督晉位到侯爵,光是這一點,就算是了不起的成就。

當下聽得兒子這麼說,張輗倒是用讚賞的眼神看了一眼兒子,沉吟了一會之後,張輗覺得可以和這個兒子談點實質性的東西了……他想了想,又屏退左右,這才向張謹正色道:“你說的,其實也不是不可以。”

“是啊,”張謹甚是歡喜,自己老子對外人飛揚跋扈,對兒子也是說打就打,說罵就罵,這種和顏悅色爺倆說話的機會,當真是少的很了。當下便接口道:“張佳木和咱們同宗,和懋弟關係也很近,與其跟着石亨碰壁,不如改換門庭。”

說完之後,張謹先看了一眼老子的臉色,然後又道:“就是咱們家是勳臣,他不過是個都督,咱們趨奉他,有點兒下不來臺。”

“糊塗。”張輗訓道:“剛說了兩句象話的,又來一句胡說八道。論權勢,論寵信,論人緣,論心機智略,哪一條咱們能和他比?咱們趨奉他,人家要不要還是一碼子事呢。”

訓了幾句後,張輗又撫着鬍鬚,笑道:“至於說改換門庭,現在不急。爲父現在已經和忠國公拉開點距離,想來暗中也有不少人有此意思。看吧,等張佳木一回來,他家大門都擠不進人。咱們好歹也是有點身份,和那起子人擠着拜門,太沒意思,也叫人瞧輕了去。嗯,怎麼着手,到底怎麼挑,爲父還要好好斟酌,好好想想啊。”

看着一臉納悶的張謹,張輗斜眼看這個兒子,正顏厲色的道:“小子,好好學着要守這個家業,你還是不成”";

| |

第150章 不簡單第344章 草原第225章 成全第416章 過門第390章 縣衙第265章 生而知之第420章 翻盤第413章 哪一天第600章 置法第357章 三線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二十三章第565章 人選第410章 力士第487章 強弩第650章 廂軍第53章 彈劾第229章 震怒第623章 變法第61章 謝賞第195章 贖身第92章 出隊第307章 好奇第73章 心願第593章 賑濟第175章 提醒第284章 請罪第492章 發令第322章 絕密第512章 封侯第412章 欲雪第40章 鬥技第265章 生而知之第184章 文官第688章 王增第128章 早做謀劃第34章 用人問題第86章 商議第379章 呈冊第300章 零一章國本第529章 返京第272章 軍法第215章 寒門第180章 先發制人第95章 夜行第345章 大人到第677章 酒話第695章 富強第384章 忍第276章 動手第329章 大宴第396章 覓封侯第414章 消息第44章 新思維第375章 創作第230章 不同看法第223章 傳臚第654章 威壓第418章 巧遇第684章 淒涼第164章 釡底抽薪第134章 北鎮撫司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二章 望樓第342章 大宅第9章 赴宴第138章 推薦第265章 生而知之第47章 器材第689章 集團第74章 爭獵第100章 真英傑也第26章 惡戰第420章 敬酒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六章 破陣第535章 姐弟第132章 小人風骨第670章 密會第665章 農桑第612章 治亂第543章 和買第575章 新司第588章 通風第503章 狂悖第512章 封侯第357章 三線第175章 提醒第82章 重臣第487章 強弩第602章 工匠第574章 內助第573章 放賞第20章 變故突起第295章 行宮第四卷錦衣都督第三百三五章 羨慕第371章 收益第2章 靜夜思第345章 大人到第136章 意外之得第430章 遇襲第324章 馭下第231章 滿足
第150章 不簡單第344章 草原第225章 成全第416章 過門第390章 縣衙第265章 生而知之第420章 翻盤第413章 哪一天第600章 置法第357章 三線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二十三章第565章 人選第410章 力士第487章 強弩第650章 廂軍第53章 彈劾第229章 震怒第623章 變法第61章 謝賞第195章 贖身第92章 出隊第307章 好奇第73章 心願第593章 賑濟第175章 提醒第284章 請罪第492章 發令第322章 絕密第512章 封侯第412章 欲雪第40章 鬥技第265章 生而知之第184章 文官第688章 王增第128章 早做謀劃第34章 用人問題第86章 商議第379章 呈冊第300章 零一章國本第529章 返京第272章 軍法第215章 寒門第180章 先發制人第95章 夜行第345章 大人到第677章 酒話第695章 富強第384章 忍第276章 動手第329章 大宴第396章 覓封侯第414章 消息第44章 新思維第375章 創作第230章 不同看法第223章 傳臚第654章 威壓第418章 巧遇第684章 淒涼第164章 釡底抽薪第134章 北鎮撫司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二章 望樓第342章 大宅第9章 赴宴第138章 推薦第265章 生而知之第47章 器材第689章 集團第74章 爭獵第100章 真英傑也第26章 惡戰第420章 敬酒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六章 破陣第535章 姐弟第132章 小人風骨第670章 密會第665章 農桑第612章 治亂第543章 和買第575章 新司第588章 通風第503章 狂悖第512章 封侯第357章 三線第175章 提醒第82章 重臣第487章 強弩第602章 工匠第574章 內助第573章 放賞第20章 變故突起第295章 行宮第四卷錦衣都督第三百三五章 羨慕第371章 收益第2章 靜夜思第345章 大人到第136章 意外之得第430章 遇襲第324章 馭下第231章 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