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震怒

品浩就是在文官們的眼裡。武夫識字就是件很搞笑的”主學習兵法的武夫,那就至爲可笑了。

大明辦武人制科已經行之有年了,但沒有一個武進士得到該有的榮譽,他們好不容易考中了武舉或武進士,然後沒有鹿鳴宴或是天街走馬戴花成爲天子門生的榮耀也就算了,就算是考中後分配的工作也是馬馬虎虎,根本沒有人把他們放在心上。

兵部的官員把這些武進士當成普通的武夫來看待,馬馬虎虎的就把他們發配到邊疆去守備邊防了,不僅如此,很多武進士武舉人被投散閒置,根本沒有人過問他們的死活。現在文官們把武官的升遷和軍籍都掌握在手裡,地方後勤也歸文官巡撫來管,軍紀也歸文官來管,行軍打仗文官們還要求做監軍,文視武爲奴婢,武視文爲寇仇,現在的大明雖然還沒有這麼嚴重,不過也真的差不多了。

在周毅和任怨這樣純粹的武人看來,相比於這些秀才,他們纔算是大明的中流砥柱,但事實上,和他們看法相同的人,真的是寥寥無幾

打跑了這些秀才,還抓了其中的積極份子,又震懾了在場的士仲們一番後,得意洋洋的周毅夥同着洋洋得意的任怨一起出發了,在他們身後,是綁成一長串的文官和文官候補的秀才們,還有一些文官輔吏????原本以英雄自詡,覺得這一次沒有大礙的青縣知縣已經陰沉着臉,臉上的烏雲似乎隨時都能化做傾盆雨,”眼前的事,已經不是他這個小小縣令能扛得住的了。????????????????與此同時。

從東華門入宮的時候,張佳木沒覺得有什麼異常。文官們三三兩兩的聚集在一起,低聲的議論着行麼,武官們自成體系,也是各自分幫結派。

相比較文官,武職官的團結倒是有限的很了。現在跟着曹吉祥的不少,人數也最多。跟着武清侯一系的人數也很龐大,最少在原本的十團營現在的三大營裡,不少武職官都是一直跟着石亨或是範廣????現在範廣已經失勢,不少機靈鬼已經改換門庭了。最少在大明的輿論裡,文官要堅持操守,至於武職官麼”他們有操守這種東西嗎?

還有一部份則是御馬監太監劉永誠的班底,雖然劉永誠掌握的是御馬監下的四衛軍,比起十團營或三大營來,四衛軍則是精心挑出來的精銳,北京保衛戰的主力就是四衛軍中的旗軍和勇士,因爲打出來的赫赫威名,所以劉永誠地位穩固,而且勢必會一直穩固下去,所以劉太監在軍中的勢力也絕不可小視。

除此之夕就是各勳戚公侯的傳統地盤,有些武官位至都督,但祖父輩可能就是老英國公麾下的一員偏將,甚至是給榮國公養馬的馬伕,百年之後他們雖然官至高位,但往然是以這些公侯之家的傳人爲恩主,凡事同心戮力。也是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

至於張佳木麼,現在在他身邊自然也有一羣武官,剛剛復職不久的範廣,從大同回來的郭登政治嗅覺很好,而且因爲郭登當初拒絕皇帝入關,雖然當時皇帝是太上皇,而且在也先的裹挾之下,所以郭登拒入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是身後有這條小尾巴,世家出身,工於詩文號稱儒將的定襄伯也急於在朝中找一個很有勢力的靠山,起初郭伯爺選擇的是曹吉祥,但曹公公麾下猛將如雲,不喜歡加一個不爲皇帝所喜的人進自己的陣營,在劉永誠那裡郭伯爺也是碰了一鼻子灰,再看看範廣已經復職,在五軍營裡執掌兵權,與于謙視朝時沒有太大的區別,再看看都督同知陳遣現在已經是幼軍副將,比起當年的投置閒散不可同日而語,還有不少於謙時代的重將,只要改換門庭到張佳木座下,現在就算不能高升也不會有太大的牽連。看準了之後,郭伯爺就不顧自己是國朝的爵爺,幾次三番的到張府拜門子,甚至願意與張佳木結拜,張佳木爲大他爲小”總之,郭登不愧是一個擅於投機的儒將,嗯,他這次又押對寶了。

現在郭登雖然還是投置閒散,但朝班中總算也有他的位子了????每次朝參時他那種鬱郁不得志和小心要翼的模樣也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事實上郭登在天順年間是很倒黴的,從大同被召回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叫他到南京去養老,而且大明不缺的就是小人,總有人在皇帝面前提起他當年在大同閉門不納的往事,激的永卉汗陣陣的冒火,吊然在理智他認爲郭登亢錯,但感愉工比不能接受就是兩碼事了,於是郭登在天順朝不斷的到黴,到南京去後不久又被削了伯爵,降爲都督金事,不久後又有人想要他的命,最後關頭朱祁鎮的理智戰勝了情感,又念及郭登是武定侯郭英之孫,祖孫幾代爲國效力,所以勉強留下了郭登的一條狗命”

總之張佳木通過救于謙一條命的關係,搞定了不少心向於少保的高級武官,然後又把當初的一些倒黴鬼給保了下來,現在的他,雖然在軍中尚且根基淺薄,但最少有一個完整的錦衣衛在手中,而且東廠是他的盟友,還有一個幼軍等於在他的控制之下,現在的他,也不能以一個純粹的錦衣衛使而視之了。

皇帝今天是在左順門進行常朝,聳然,大多數的官員是撈不到和皇帝說話的機會的。隨班朝拜之後,皇帝就轉回去稍爲歇息,然後就輪班召見自己想見的大臣。

從內閣到六部尚書,再到京營重將,甚至有些七品的給事中因爲有重要的議題,比如對某個部門或是某位重臣的彈劾而被單獨召見,但一般來說,能在御前從容對談的小肯定就是國之重臣了。

一般來說,張佳木這樣的錦衣衛使等於是皇帝的家臣,雖然比起太監來要遠一些,但是比起普通的大臣就要近乎不少。在正統年間,朝會時錦衣衛使馬順多次斥責朝班中的大臣,甚至在王振示意之下,朝班一散錦衣衛就會立刻抓人,或是下詔獄,或是用廷杖來教那些滿嘴噴糞的文官。這種慣例使得馬順極爲驕狂,到了景泰元年,朱祁鎮被俘,王振被殺,馬順還敢在大臣們議事的時候出來插話,,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堂堂的錦衣衛使被一羣文官攔住了暴打,前來援助的錦衣衛們被文官們打跑,而堂堂的錦衣衛使就被這幫發了瘋的文官們給活活打死了。

前車之鑑不遠,雖然張佳木覺得沒有哪個文官或是一羣文官會是自己的對手,但人家講話的時候出來插話明顯是很二百五的行徑????所以在皇帝召見大臣或是和別的大臣說話的時候,他這個錦衣衛都督也就老老實實的等在一邊,只等皇帝與外臣們說完之後,他纔會上前發表自己的意見。

至於那些大太監們則是雁行排列在皇帝的御座兩側,太監是正經的皇帝家奴,說話是不必在這種場合來說的。

在御座的左側,張佳木看到了神色不安的蔣安,看着神色蒼白的東廠提督,張佳木輕輕點了點頭,在他這種有力的表子之後,蔣安慘白的臉色上終於露出了一點血色。

“姓楊的這廝,好生可惡!”在一個內閣學士嘀嘀咕咕的奏完事後,皇帝原本平板無波的臉上突然露出怒氣來,雙手用力一拍御座的把手,怒喝道:“來,拿蔣安來!”

一般來說,皇帝對身邊掌權的大太監會給相當的面子,當年王振當事時,皇帝以大伴相稱,就算是勳戚公侯,也要對王振稱一聲王翁,對王振也要行拜禮,不然的話,一定會倒黴。就算皇帝對普通的大太監,也會在言辭上客氣一番,象現在這種語氣,明明蔣安就在身邊,還這番大聲吆喝着叫某人來,就是在表示,皇帝對某人很生氣,後果可能會很嚴重,”

就在蔣安臉色慘白的準備出來接受雷霆之怒,而其餘的大太監都是一副事不關已或是想落棄下石的神情時,張佳木適時的出來趟渾水了。

他上前一步,語氣很恭敬但也很堅決的道:,“皇上,不知道是不是爲了青縣的事生氣,如果是,臣有話要說。”

“嗯皇帝點了點頭,又用力拍了拍御座的把手,把紫檀把手拍的“啪啪。直響,然後才又向張佳木道:“一個奉御,膽敢帶着東廠番子回家耀武揚威,這還罷了,居然一言不合就擅捕知縣,誰給他這個權力,如果懲制,以後隨便出去什麼人都敢擅拿集民官,還成何體統?對了,卿出來說話,是不是已經着錦衣衛去把那些廝們都抓起來了?。????????????????皇帝說起那廝當然算是爆粗口了,當然,比起成祖皇帝的硃批,當今皇帝已經算是儒家培養下的謙謙君子般的帝王了,現在朱祁鎮如此失態,顯然是對眼前這件事極爲震怒,非常的震怒。,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肌比,

第42章 請教頭第37章 招兵買馬的開始第27章 暗箭難防第583章 年富第536章 演禮第424章 變故再起第84章 坳相公第370章 學校第681章 波瀾第21章 拼命!第374章 族誅第649章 禁軍第507章 仁政第217章 白馬第365章 訴說第692章 潛藏第473章 關鍵第477章 慘事第236章 內親第634章 說獄第41章 意外收穫第604章 奏事第70章 贈馬第230章 不同看法第556章 嫁妝第227章 簡單粗暴第358章 駕臨第117章 獵狐第346章 廷仗第249章 新聞第388章 約定第318章 慶賀第56章 暗流第646章 議曹第88章 威風殺氣第293章 不得勁第385章 驚心動魄第300章 零三章傳言第370章 學校第620章 解套第275章 出操第658章 喬裝第603章 文思院第299章 衝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二十三章第648章 選擇第291章 欺心第165章 徐府第606章 妙棋第602章 工匠第681章 波瀾第189章 警句第515章 君恩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六章 破陣第259章 代王第547章 京營第130章 升官第122章 發動第696章 屏息第27章 暗箭難防第421章 決斷第339章 不仁第260章 受辱第五卷權傾天下第五百八十七章第106章 啞巴虧第62章 買田第44章 新思維第695章 富強第602章 工匠第283章 外勤第83章 異常第485章 東朝房第649章 禁軍第135章 選擇第201章 夜驚第176章 手腕心機第73章 心願第268章 暗夜第43章 想錢想瘋了第299章 衝第189章 警句第511章 酬功第514章 獎黜第624章 變化第278章 營房第578章 風車第411章 人情第36章 錢皇后第39章 比試第616章 鎮撫第359章 親近第429章 國公府第527章 先聲第166章 威風出隊第31章 升官第108章 心有山川之險第165章 徐府第42章 請教頭第539章 謀利第419章 應變
第42章 請教頭第37章 招兵買馬的開始第27章 暗箭難防第583章 年富第536章 演禮第424章 變故再起第84章 坳相公第370章 學校第681章 波瀾第21章 拼命!第374章 族誅第649章 禁軍第507章 仁政第217章 白馬第365章 訴說第692章 潛藏第473章 關鍵第477章 慘事第236章 內親第634章 說獄第41章 意外收穫第604章 奏事第70章 贈馬第230章 不同看法第556章 嫁妝第227章 簡單粗暴第358章 駕臨第117章 獵狐第346章 廷仗第249章 新聞第388章 約定第318章 慶賀第56章 暗流第646章 議曹第88章 威風殺氣第293章 不得勁第385章 驚心動魄第300章 零三章傳言第370章 學校第620章 解套第275章 出操第658章 喬裝第603章 文思院第299章 衝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二十三章第648章 選擇第291章 欺心第165章 徐府第606章 妙棋第602章 工匠第681章 波瀾第189章 警句第515章 君恩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六章 破陣第259章 代王第547章 京營第130章 升官第122章 發動第696章 屏息第27章 暗箭難防第421章 決斷第339章 不仁第260章 受辱第五卷權傾天下第五百八十七章第106章 啞巴虧第62章 買田第44章 新思維第695章 富強第602章 工匠第283章 外勤第83章 異常第485章 東朝房第649章 禁軍第135章 選擇第201章 夜驚第176章 手腕心機第73章 心願第268章 暗夜第43章 想錢想瘋了第299章 衝第189章 警句第511章 酬功第514章 獎黜第624章 變化第278章 營房第578章 風車第411章 人情第36章 錢皇后第39章 比試第616章 鎮撫第359章 親近第429章 國公府第527章 先聲第166章 威風出隊第31章 升官第108章 心有山川之險第165章 徐府第42章 請教頭第539章 謀利第419章 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