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不簡單

二羔有子出來。可巧外頭來了個騎馬的聽差,見是張佳水一引人出來,立刻下馬來,跪在地上呈上拜帖,嘴裡道:“伯爺說,有要事請,如果大人有空的話,一定請儘早過去。”

“哦!”張佳木展開一看,不出意外當然是老王驟的帖子。大紅雙帖,擱在紫檀木的拜匣裡頭,很是講究。

以前王旗叫他,一張單紅帖子就算給了天大的面子,這會子已經是用最高等級的拜帖了。

他心中感慨,臉上卻是帶着笑,問那個聽差道:“怎麼,老伯爺說過是什麼事沒有呢,要有什麼吩咐,現在告訴我,我立刻去辦就是了。”

“大人這話可不敢當。”王驟府上的聽差當然是受過嚴格刮練的,與張佳木這樣的大人物對答也很從容,他就跪在地上,笑着道:”伯爺說了,就在府裡候教。說了,要是問什麼事,就說是最近朝中的事要和大人商量一下。”

“哦,哦!”

張佳木這下懂了,說的當然不是于謙等人的事。這件事,王旗這些重臣已經表明了態度。從王腆到王直,再到陳循,郭登,所有的朝中文武大員都已經對皇帝表示效忠,也沒有人反對抓捕于謙等人,至於景泰當年封賜的太子太保,太傅,少保,少師,這些重臣已經全部上表辭官。皇帝也一律準了。

大局之下,這些重臣早就把于謙等人放棄,而且。說實在的,於少保也真的太沒人緣了一點。

不是說于謙,當然就是說最近爭的最厲害的裁撤巡撫的事。這件事情,張佳木當然也很關注,但他身邊沒有得力的人商量,自己也有點摸不着頭腦。

他現在的生活經歷全在錦衣衛裡頭,對錦衣衛的事他很知道。也清楚該怎麼做。至於再高一層面,關涉到國家邊防重鎮,還有文武之爭。坦白說,他現在自己都沒有什麼立場來干涉。

石亨當然不是好鳥,不過張佳木看他羅列的理由,似乎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以後世人的立場來看,以文制武,甚至把武將當奴才來看,有意讓武將成爲目不識丁的老粗,這個路子當然不對。這會兒,大明軍隊張佳木也是看的多了。大明邊軍現在確實還象個樣子,騎射弓馬都挺不錯的軍紀補給也還不壞。邊軍將士也都有一種悍勇之氣。

但以後變成什麼樣子了,大家都知道啊。

到了明末那會兒,明軍打農民軍還有點譜,和後金野戰。似乎一場也沒贏過。不敢打白刃戰,不能肉搏,到最後,只能依賴城牆和火炮,對比開國時打跑蒙古人,永樂到仁宣間打的北方輕子抱頭鼠竄的無敵王師,差距可就是有點大了。

這變化是怎麼造成的,涉及到軍制政體邊防經濟的一篇大文章。張佳木如何能懂?但不管怎麼說,大明軍隊越弄越糟,這點是絕無疑問的。

但文官的考量,也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在。

軍人不能干涉政治,文壓制武,這是要保持國家政體的穩定。似乎也不能說錯?

總之,這件事他不打算介入小他只是一個錦衣衛都督,屁股都沒坐穩,現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還沒經營好,多管閒事,也挺惹人厭的不是。舊!

但想了一想,這會子推辭不去,傳了出去,對自己名聲有損。今日之前,他可全靠着老王頭,現在一朝得志,就把老頭兒推到一邊。傳揚開來,以後誰還願意和他共事?再說,復辟之事,老王頭沒得什麼彩頭,也正好過去安撫一下,他心裡原本就有個盤算,正好藉着這個機緣過去一下也好。

當下含笑答應下來,聽差在前,他和自己的伴當在後頭,好在原本就隔的不遠,張澤幫他選的這個地方當真不錯,靠近東華門和南宮,和錦衣衛衙門也很近,與宣南坊他這個起家的老地盤也近,各方各面都是考慮到了。

沒多一會就到了王旗府上,剛要進去,後頭趕過來一個騎着菊花青的校尉,張佳木見是他,召手叫了校尉過來,問道:“怎麼着?”

“發動了。”校尉擦了擦跑的滿臉的汗,笑道:“不出大人所料,徐某網進宮又出來不久,就已經發動了。”

“妙的很。”張佳木不知道是誇校尉,還是在說這件事,他笑了一笑,道:“我這裡有事。你先回去吧,回頭找劉總旗去,賬上支五兩銀子。”

“是勒,小人謝賞。”

熟人熟客,不需通稟,聽差和伯府下人直接把張佳木帶到了後園。

還是老地方,張佳木拾級而上,王旗就站在樓梯口等他。

“下官見過老伯爺!”

張佳木仍然是禮數週全,上

“不要這樣,這個禮行不得了!”

王驟雖然年過八十。精力猶壯,現在還能騎烈馬掄大刀,也算是當時人中的異數。這會一把抓住張佳木,雙手還挺有力道。

張佳木也是意思一下。當下順勢而起,笑呵呵的道:“不管下官份身怎麼變,還是老伯爺一手用起來的人,伯爺不受我的禮。下官心裡怎麼能安呢。”

“你有這個話就行了!”老王驟心裡頭很安慰,笑着向他道:“這屋裡的人,你都認識吧?”

張佳木已經打量過去,倒都是些熟人。六部尚書有好幾個都在。刑部尚書算是剛認識不久,但最近見面次數很多,已經比普通人還熟些。

當下笑着向各人作了個團揖。然後王饌歸座,伯府下人遞上椅子來,張佳木便也打算坐下。

不過,坐下之前,卻是一眼看到了站在窗前的李賢。

張佳木眼力頗高,李賢雖穿着一身蘇綢的道袍。頂戴方巾,臉生的白白胖胖,看着鄉下土老兒一般。但張佳木見人多矣,一看便知道此人不同凡俗。當下便一欠身。笑道:“這個大人臉生的很,不知道是?”

“哦,老夫替你介紹!”李賢供職吏部,在文官系統中已經是頗爲讓人注意的政治新星,但張佳木這一段時間來供職正南坊。關注的地方是南宮,每天見到的多半是武官居多,最多就是坊裡住的那幾家,對李賢。還真的是從未見過。

待王旗介紹過後,張佳木便欠一欠身,笑道:“今日初會,來日有空了,請李大人吃酒。”

”謝謝。不敢,大人太客氣了。”李賢雖然是邀張佳木來此議事的發起人,但他對武夫也是沒有什麼好感在裡頭。

特別是奪門復辟的功臣們,這幾天氣焰囂張,幾乎不把舉朝文武看在眼裡。曹欽哥幾個,幾乎天天裡酒高會。鬧的沸反盈天。朝野側目。

除了曹家的人,還有劉家,石家,張家,這些武官勳戚世家一個個都老鱉反潭似的冒起來了,得意洋洋,耀武揚威,在文官們眼裡,這種情形叫人很是憂心,也非得撥亂反正不可!

但這是藏在李賢心底最深處的東西,不要說和眼前這個剛剛大用的年輕武官說,就是在座的文臣前輩們,他的這些想法,也是隻能藏在心底的。

這會兒不但不能露出這極爲危險的想法。相反,還要和武官和衷共濟,曲與委蛇的應付一番,但李賢相信,講起政爭和權術來,武夫絕不會是文官們的對手。

“總有一知…”

不知道爲什麼,當着神采飛揚,年輕的有點過份的張佳木。李賢心裡居然有一點說不出來的嫉妒。情不自禁的。就在心裡暗自下着決心。

他在發狠,但張佳木笑的很和善,又和李賢說了幾句,看到對方有點心不在焉的樣子,這才很詫異的轉過頭來,向着王旗道:“老伯爺。大爺不在府裡?”這個大爺,說的是王旗的嫡長子王祥,復辟當夜,王祥這個年紀不輕的大公子露了怯,丟了臉,沒幫上忙露上臉不說,還挺丟了人。

事情過後,封賞也沒有他的,王祥覺得丟臉,已經搬到城外的別院去住,暫且避下風頭再說。

但當着這麼多人的面,似乎也不必把這件丟臉的事直說出來。王撰苦笑一聲,只道:“他最近身體不爽,老夫叫他去歇息去了。

“是。”張佳木提起來,當然不是叫老王旗不痛快。他含笑答應一聲,從懷裡掏出一封奏摺來,笑道:“請伯爺看一看。”

“喔,是什麼?”王驟接過來,展開一看,沒看幾行,已經是喜動顏色。

這件事,似乎也不必隱瞞,王膜想了一想,索性讀了出來:“臣聞靖遠伯子王祥入南城,爲諸將排擠,墮地幾死。今論功不及,祥猶如此,臣恐疑有敝之者。”

這文章是張佳木新請的老夫子錢某人所寫。煌煌大筆,確實好文章。雖是幫王祥請功,但寫的大義凜然,又把王祥幾次墮馬的事寫成了被武夫們排擠,所以纔會如此。這樣一寫,似乎是武臣與王祥爭功,排擠在前,又遮功在後。以老王旗和張佳木兩人的面子,再加上這一封奏摺的力量,王祥加官進爵是必然的事了。

“恭喜,恭喜!”李賢最見機,聽完之後,便第一個恭喜起來。嘴上說的響,但心裡對張佳木的認識,卻又是大有轉變。更深入了一層。

總而言之。就是三個字,不簡單!(未完待續)

第56章 暗流第200章 急智第552章 大禍第383章 異客第167章 抓人拿人第25章 打臉第672章 尊榮第253章 急遞第613章 獄中第662章 監軍第80章 會客第246章 勸慰第544章 收發第168章 新氣象第592章 流言第595章 貢金第209章 破府第686章 肅清第552章 大禍第50章 人心難猜第58章 賦詩第234章 道別第395章 英雄少年第238章 訓誨第268章 暗夜第366章 動身第42章 請教頭第108章 心有山川之險第418章 巧遇第413章 哪一天第222章 閒談第581章 生態第418章 巧遇第535章 姐弟第230章 不同看法第263章 等待第104章 萬宮女第69章 太上皇第683章 格殺第387章 明白第354章 不敢要第696章 屏息第225章 成全第112章 罷朝第31章 升官第431章 起火第576章 家人第49章 兩面小旗第30章 處理意見第389章 暗樁第123章 迎駕第585章 亂麻第493章 羅網第676章 危機第419章 應變第227章 簡單粗暴第568章 對坐第498章 決死第4章 意外第157章 算卦第578章 風車第198章 世家子弟第5章 驚變第614章 規則第128章 早做謀劃第354章 不敢要第52章 爲官之道第137章 東宮復位第652章 裁撤第623章 變法第522章 動員第102章 太后召見第87章 都督府第215章 寒門第322章 絕密第309章 露臉第124章 合流第418章 巧遇第296章 機鋒第551章 玻璃第695章 富強第414章 消息第107章 盤查第297章 翻第59章 相國心思第354章 不敢要第29章 重慶公主第471章 對撞第642章 陰雲第557章 正副使第140章 如何安頓第359章 親近第528章 朝旨第421章 決斷第656章 關節第666章 東宮第502章 宮保第220章 縱騎第280章 展望第549章 吉兆
第56章 暗流第200章 急智第552章 大禍第383章 異客第167章 抓人拿人第25章 打臉第672章 尊榮第253章 急遞第613章 獄中第662章 監軍第80章 會客第246章 勸慰第544章 收發第168章 新氣象第592章 流言第595章 貢金第209章 破府第686章 肅清第552章 大禍第50章 人心難猜第58章 賦詩第234章 道別第395章 英雄少年第238章 訓誨第268章 暗夜第366章 動身第42章 請教頭第108章 心有山川之險第418章 巧遇第413章 哪一天第222章 閒談第581章 生態第418章 巧遇第535章 姐弟第230章 不同看法第263章 等待第104章 萬宮女第69章 太上皇第683章 格殺第387章 明白第354章 不敢要第696章 屏息第225章 成全第112章 罷朝第31章 升官第431章 起火第576章 家人第49章 兩面小旗第30章 處理意見第389章 暗樁第123章 迎駕第585章 亂麻第493章 羅網第676章 危機第419章 應變第227章 簡單粗暴第568章 對坐第498章 決死第4章 意外第157章 算卦第578章 風車第198章 世家子弟第5章 驚變第614章 規則第128章 早做謀劃第354章 不敢要第52章 爲官之道第137章 東宮復位第652章 裁撤第623章 變法第522章 動員第102章 太后召見第87章 都督府第215章 寒門第322章 絕密第309章 露臉第124章 合流第418章 巧遇第296章 機鋒第551章 玻璃第695章 富強第414章 消息第107章 盤查第297章 翻第59章 相國心思第354章 不敢要第29章 重慶公主第471章 對撞第642章 陰雲第557章 正副使第140章 如何安頓第359章 親近第528章 朝旨第421章 決斷第656章 關節第666章 東宮第502章 宮保第220章 縱騎第280章 展望第549章 吉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