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放賞

多半的莊子,卻還是耕種爲主。當然,大棚多的莊子,莊客佃戶們要多不少辛苦。搭棚建棚就要費不小的力氣,然後在數月寒冬時還好,大棚里正好暖和,但外面天氣稍暖,正是結花出果的時候,莊客們忙的汗流浹背,經常吃住就在棚裡,苦,是苦極了的。

好在苦也有回報,在棚裡忙活的,最少也有一百五六十文一天,綜合起來,等於四兩銀子一個月。

還包飯食,年底還發一點衣服料子,這麼一來,一個壯勞力賺的銀子,和當時一個縣令的俸祿差不離。

當然,縣令不可能就吃一份俸祿就是了。

下頭的佃戶們都吃的滿嘴流油,上頭的管事們沒有落什麼好處,而且張佳木法度森嚴,早就有言在先,不準騷擾佃戶,吃拿卡要,衆人只領一份死月例,雖然收入不薄,但不滿之心與日俱增。

一聽張佳木要賞,各人自然都伸長了耳朵,等着下文。

“又想馬兒跑的快,又捨不得草料,這怎麼成?”張佳木微笑着道:“此前是薄待了你們。不過,也是我手頭千頭萬緒的,事情太多,一時沒顧得上。你們哪,也沉不住氣,你們想,我對佃戶都這麼大方,對你們能小氣不成?”

一席話說的衆人都是眉開眼笑,確實,眼前這位主兒真不是小氣的人。

“來,擡上來”

一聲令下,自有身強力壯的直衛們依命而動,車隊裡有幾輛車明顯不是載人,而是裝的東西,初時大家還以爲是一些隨身物品什麼的,此時才知道,車上裝的卻是一筐筐的銅錢。

這是錦衣衛在江西和雲南一帶開採的銅礦,自己私鑄的銅錢。

以二十萬兩銀爲本錢,鑄得了一億多錢,多半是雲南的銅,開採容易,色澤漂亮,在當地僱傭敢死無賴子爲礦徒,又打點了官府,所以一切順利。

今年錦衣衛的採銅,比起大明官府一年的鑄銅也差不了多少了。

況且,明朝朝廷已經幾十年沒有鑄銅錢了現在市面流通的,多半是洪武錢和永樂錢,宣德錢也還不少,但正統景泰天順,這三朝幾乎沒有鑄過銀子。

因爲皇帝當年年幼,王振用事時對這些經濟之道根本不懂,後來土木變後,迭遭大亂,朝廷自己都亂成一鍋粥,更加不必提起這些看起來的不急之務了。

民間缺銅錢用,寶鈔票一貫面值的只好當一文錢用,一千貫的寶鈔,才值一貫銅錢。就這,商家還不大喜歡。

因爲寶鈔自之有那一天,就沒有停止過貶值。收了下來,鬼知道哪天又貶值了去?

可朝廷卻是把寶鈔當寶,賞人用它,支付和買時用它,也會用它來賞賜外藩。民間卻是急需銅錢使用,現在銀子雖然很貴,購買力極強,但銅錢的購買力更強,因爲百姓不可能買雙鞋也用銀子,銅錢易於保存,支付方便,實在是百姓最急需的貨幣。

就這一點來說,明朝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就是無比的失敗

一見是銅錢,在場的人無不歡喜萬分。

隨着一筐一筐的銅錢擡下來,各人的臉色都變了,不少人面紅過耳,激動不已,也有人搓着手心,因爲汗水把手心都弄溼了,更多的人呼吸急促起來,根本就無人能平靜以對。

五六輛車,裝的銅錢之多,把健壯如牛的直衛們都弄的滿頭大汗。

擡下之後,卻是沒有直衛的事,老張福顫顫巍巍的從懷中掏出一本冊子來,喝道:“範志海,你管的莊子,大棚最多,給大爺賺的錢也多最,賞一百貫”

一百貫錢,一貫按常例當然是千文,一百貫,便是十萬錢。現在銅錢對白銀,早就不是一千比一兩的官價,民間兌換,早就是七百文兌一兩銀。

京畿附近,百姓用錢比城中的人用銀多,所以有時候是六百八比一,或是六百五比一,粗略一算,眼前這裝了大半筐的銅錢,可當得一百五十兩白銀使用。

這錢,夠在京郊買三十畝旱田

範志海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瘦弱矮小,看起來根本就是貌不驚人的樣子。但起來拜謝時,環顧左右,雙眼卻是精光四射,看來,是一個精明內斂的人物。

他管兩個莊,莊子小,人也不多,但田地頗多,其中還有一些是近河的水田,加起來,水田有一百來畝,旱田有兩千餘畝,是張佳木莊地裡比較寬廣平整的兩處莊園。

此人奉命唯謹,又踏實肯幹,因爲是低等執事,月例二兩,每三月發給糧兩石,年底給布一匹,鞋兩雙。

待遇一般,但踏實肯幹,必定是心思沉穩,遇事肯多想的人。要知道,張佳木不是刻薄寡恩的人,收入也不低,之前薄待,是確實有意爲之。

“謝過大爺”上前落落大方的謝過了,但饒是範志海此人精明強幹,城府也很深沉,到得自己的銅錢面前時,也是忍不住面露欣喜之色。

黃燦燦的銅錢串成了串,在筐子裡碼的小山也似,這般的情形,任是誰見着了能不笑的合不攏嘴?

在場的人,哪裡知道這是張佳木自己偷偷私鑄,只道是東家有天大的本事,想法子弄來這麼多的通寶,雖然看着太新,但當時的官府庫藏就是如此,只要不在民間通行多年,銅錢拿出來就是和新的一樣,眼前這些錢,多半是這位神通廣大的東家從天子的庫藏里弄出來的,要不然,怎麼會和新鑄的一樣?

下頭的人這麼想,張佳木當然樂得他們如此。眼前這些錢,雖然有洪武和永樂字樣,但其實是搗鬼有術,說是西周的,其實就是上週的。

這也是沒有辦法。

現在政權實在是掌握在文官手中,這些人,拘泥不化,向來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做法和想法。在一般情況下,倒也不能說他們完全錯了。

帝王做的多,如果做的不對,就會傷到國力,傷到百姓元氣。象隋煬帝那樣,把隋朝天下生生折騰光了,便宜了李家。

治一郡一縣,有時和治一國一樣。

前任好心,大興水利,把百姓折騰的不輕,但肯定會招致罵名。等後任來了,水利現成的,道路修過了,於是清簡政務,任百姓休養生息。

結果,郡中大治,百姓卻只念後任的好。

人同此心,人明此理,所以明朝的官員就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凡事都不肯自己出頭。

除非是黃河大工,非得修,不修不可的水利工程,這樣的大工,纔會有人搶着去,因爲修好了,就可以從優敘功,比如徐有貞,就是在修黃河上立了功,成功起復,回中樞朝中任官。

文官多是如此,連鑄錢這樣的大事他們也弄不清,這些人,只知道集人採礦會有治安上的麻煩,甚至會有人煽動造反。

有此憂慮,自然是能少一事就少一事了。宋朝一年鑄的銅,明朝得鑄幾十年,論起經濟上的能力來,宋朝真的能甩明朝三條街。

張佳木也是無法,明明光明正大的事,但自己就只能這麼偷偷摸摸的做。

好在現在他攤子鋪的很大,用錢的地方極多,自己偷鑄的錢來,可以解決多少燃眉之急?當然,除非是他,換了別人怕是也沒有這個本事了。

鹽鐵專賣,已經厲行過千年,不要說私鑄銅錢,就是自己私鑄銅器,在執法嚴格的時候,抓到了也是殺頭的重罪。

一般的勳戚,都沒有這種膽色。

也就是控制嚴密,在地方上網絡連結方便,保密工夫做的極好的錦衣衛可以發這種財。不過回頭想想,挖金礦,採人蔘東珠的事也做了,倒也不必在乎多這麼一條了。

張佳木賺錢的本事,不要說錦衣衛內,就是舉朝上下,也是都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當年紀綱已經成了超級權臣,甚至是漢、趙二王在立儲大事上爭取的一大勢力,以這麼大的權勢,一樣要鬧的天下騷然,到處是明搶暗奪,這才積累了一些財富,張佳木卻是不聲不哈,一點兒擾民的事也沒做,錦衣衛原本的那些苦害人的勾當已經一律停止,這麼一來,當然是被視爲第一等弄錢的高手。

聽說不要說是城中的勳戚們了,就連地方上的親藩,對張佳木也很有興趣,上個月錦衣衛就有密報,周王和秦王都曾派人到京師來,暗中打聽,看看這位錦衣衛的都督大人,到底是靠什麼賺了這麼些錢。

至於各地王府,廣值葡萄,釀酒發售,更是數不勝數。

當然,等他們的酒上了市,張佳木也已經轉爲別的行當賺錢,根本不必在意人來搶生意了。

賞了範志海,等此人費了老大力氣把銅錢擡下後,再下來就是二等三十餘人,每人八十貫,然後是三等五十餘人,每人六十貫。

一二三等賞完,就只剩下十餘人,留在原地,面面相覷,卻不知道這位厲害的東家大爺,這麼擺佈,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274章 宮闈舊事第421章 決斷第170章 經營收納第277章 索駕帖第153章 狂潮第620章 解套第320章 腐化第424章 變故再起第604章 奏事第354章 不敢要第7章 百戶威風第613章 獄中第259章 代王第537章 打趣第416章 過門第373章 激越第663章 部院第273章 人情第688章 王增第182章 顧全大局第522章 動員第218章 入場第329章 大宴第300章 零五章焚香第76章 衝突第428章 不留手第569章 推手第165章 徐府第216章 甲胃在身第154章 提人第416章 過門第314章 同車第77章 莊子第92章 出隊第196章 進場第417章 脫身第232章 論政第17章 查案第623章 變法第470章 選鋒第269章 基地第148章 大義名份第143章 錦衣都督第411章 人情第574章 內助第250章 內閣第296章 機鋒第300章 零三章傳言第227章 簡單粗暴第317章 傳奇第626章 首輔第175章 提醒第190章 斯文一脈第262章 夫妻第279章 討教第309章 露臉第631章 出迎第494章 搶功第二百四十三章第372章 相約第14章 新的任務第14章 新的任務第601章 對質第258章 賀喜第503章 狂悖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二十三章第578章 風車第134章 北鎮撫司第30章 處理意見第503章 狂悖第523章 潛入第93章 巧遇第182章 顧全大局第121章 靜候第510章 衆星拱月第512章 封侯第30章 處理意見第69章 太上皇第228章 痛快第431章 起火第567章 清軍第140章 如何安頓第120章 誓殺于謙第594章 仁德第292章 用人之道第570章 商機第63章 發財大計第186章 見過公公第598章 詢問第633章 傾心第54章 拍花子第344章 草原第8章 請君入甕第225章 成全第154章 提人第667章 播弄第196章 進場第177章 制度
第274章 宮闈舊事第421章 決斷第170章 經營收納第277章 索駕帖第153章 狂潮第620章 解套第320章 腐化第424章 變故再起第604章 奏事第354章 不敢要第7章 百戶威風第613章 獄中第259章 代王第537章 打趣第416章 過門第373章 激越第663章 部院第273章 人情第688章 王增第182章 顧全大局第522章 動員第218章 入場第329章 大宴第300章 零五章焚香第76章 衝突第428章 不留手第569章 推手第165章 徐府第216章 甲胃在身第154章 提人第416章 過門第314章 同車第77章 莊子第92章 出隊第196章 進場第417章 脫身第232章 論政第17章 查案第623章 變法第470章 選鋒第269章 基地第148章 大義名份第143章 錦衣都督第411章 人情第574章 內助第250章 內閣第296章 機鋒第300章 零三章傳言第227章 簡單粗暴第317章 傳奇第626章 首輔第175章 提醒第190章 斯文一脈第262章 夫妻第279章 討教第309章 露臉第631章 出迎第494章 搶功第二百四十三章第372章 相約第14章 新的任務第14章 新的任務第601章 對質第258章 賀喜第503章 狂悖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二十三章第578章 風車第134章 北鎮撫司第30章 處理意見第503章 狂悖第523章 潛入第93章 巧遇第182章 顧全大局第121章 靜候第510章 衆星拱月第512章 封侯第30章 處理意見第69章 太上皇第228章 痛快第431章 起火第567章 清軍第140章 如何安頓第120章 誓殺于謙第594章 仁德第292章 用人之道第570章 商機第63章 發財大計第186章 見過公公第598章 詢問第633章 傾心第54章 拍花子第344章 草原第8章 請君入甕第225章 成全第154章 提人第667章 播弄第196章 進場第177章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