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軍器監的河心小島上,朱常浩聽到王府的親衛大呼,“天使進府宣旨,速請王爺接旨”的聲響的後,趕緊離開小島,快馬加鞭,朝王府趕去。
在王府的紫氣閣裡,當朱常浩抵達的時候,裡面已經設置好了香案,焚香迎旨。
朱常浩本來就要跪地接旨的,卻一把被劉紫蓮扯住,說道,“王爺,天使來宣旨,你作爲一個臣子,要沐浴淨身的,你看你現在,風塵僕僕,一身臭汗,怎麼去接旨呢?到時候,被宣旨太監給你一個“大不敬”的罪名,雖然不能把王爺你咋樣,但是,那樣太麻煩,一旦被你的侄兒皇帝記在心裡,時不時的以“大義,正統”的名分給你找事,也會讓王爺你疲於應付。”
“唉,多謝蓮兒提醒,爲夫有些慌忙過頭了,看來,細節決定成敗還是有道理的。”
朱常浩說完這話,趕緊就一個涼水澡,隨便洗漱了一下,在紫氣閣中,跪地接旨。
來傳旨的是尚寶監的掌印太監周子寧,這尚寶監作爲內廷十二監的管理皇家寶庫的機構,掌印太監爲正四品,現在竟然親赴漢中,那來的意義就有點說頭了。
有明一代,這內十二監的掌印及其重要助手纔是真正的“太監”,官階爲正四品。太監之下有從四品的左右少監。正五品的左右監丞,等等。
那十二監呢?司禮監、內官監、御用監、司設監、御馬監、神宮監、尚膳監、尚寶監、印綬監、直殿監、尚衣監、都知監。
在這十二監之中,司禮監最重要。監內除了掌印太監之外有“提督太監”,主管宮內一切宦官的禮儀刑名,有秉筆太監,其後到了明朝末年竟然替皇帝批公事。
雖然官位不高,但朱常浩絲毫不敢小看周子寧。
和尚寶監的這位掌印太監寒暄了兩句後,朱常浩立即攜王府家眷們跪在一起,聽周子寧宣旨。
聖旨上八股文一般的話語,大概意思就是“朕準了你的七所皇家學堂的辦學申請,還有準了水師的搭建,以及大明遼東宣慰使也給了朱常浩”云云。
總之來說,朱常浩所上奏的三份奏摺俱都準了。
宣旨完畢,朱常浩立即讓王懷珍將周子寧請到王府的花廳,在這裡,朱常浩宴請這位尚寶監的掌印太監。
只是周子寧應過朱常浩的邀請之後,親切地拉起王懷珍的手,說道,“鼻涕王,今日俺兩個老哥們終於在一起了,灑家的心裡真高興啊。”
“歪心眼,咱兩已經有十多年沒見面了吧?”
“可不是嗎?那時候萬曆爺還健在,你被打發到端妃娘娘哪裡,侍候五皇子,灑家到了內廷打雜。十多年過去了,灑家終於活了下來,只是五味雜陳,讓人心裡很痛。”
“我這十多年來,從北地跟隨王爺來到漢中,已經習慣了,更多的勾心鬥角卻沒有經歷過。”王懷珍有些自得地說道。
“鼻涕王,灑家其實也不想在那樣做,但灑家就一個閹人,不那樣做
人生就沒有意思了,現在,升官發財就是灑家唯一的希望,只要牢牢地按照萬歲爺的話來做,那都會很美好,當然,少說多做,有時候還必須學會心狠,我們八局,四司,十二監在整個內庭裡面纔可以站在頂峰,否則,那就是待宰的羔羊。現在,就連後宮娘娘們對灑家都很尊重,有時候,求取器物,還得灑家同意才行。”
朱常浩在前面走着,王懷珍和周子寧之間的對話,他聽得一清二楚,只是,對這位尚寶監的掌印太監,他已經做好了分析判斷。
朱常浩認爲,這周子寧明顯就是一位得寸進尺的小人,小人得志,就會不擇手段,做事不講原則,這樣的做法,是幹不長的。
而且這樣的人,千萬不要得罪,不然他就會記在心裡,在你自己不防備的時候,他就會給你狠毒一擊。
就在花廳後堂,一桌漢中風味的菜餚已經端了上來,朱常浩和王妃劉紫蓮親自陪席就坐,給了周子寧他們很大的尊重。
作爲身體不健全的閹人,有時候尊重就是一種享受。
朱常浩在宴席上親自給周子寧接風,勸酒,並且不拘身份的類別,說了閹人的苦悶。
周子寧一下子就將朱常浩當做了知音,感動地說出了內心之中所藏的好多隱私。
朱常浩在無意中聽到,“現在朝廷,基本就是要錢的時候有,花錢的時候有,就是掙錢的時候沒有。
七月份,萬歲爺曾在朝堂上公開要求,自己要從江浙,兩廣,南北直隸等地的商賈增加稅收,結果被朝堂之上的所有人反對,口口聲聲說不能與民爭利。
再後來,萬歲爺早上想收回給福王爺的鹽引,下午的時候,鄭太妃就來了,說如果萬歲爺要收回她兒子的鹽引,自己一個獨老婆子就撞死在午門上,結果,收回鹽引的事情就泡湯了。
現在,萬歲爺爺不敢將銀子劃撥下去,因爲他明白了,這銀兩下去,連一成都落不到老百姓的手裡。朝廷也沒錢,要不是瑞王爺前一段時間,押送來四十萬兩銀子,官奉估計都發不出來。”
說到這裡,周子寧立即將一碗清酒喝掉,然後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朱常浩忍不住問道,“大總管,怎麼了,爲何嘆氣啊?”
“唉,王爺,灑家心裡其實很煩啊,因爲大明現在其實已經爛到根子上了,今年各地的民亂,還有遼東的叩關,已經預示着,如果萬歲爺沒有大智慧和大毅力,那大明基本上就沒救了。
再說,現在整個北地赤地千里,南邊還蝗災不斷,官吏貪贓枉法太過,社稷已經千瘡百孔,如果民亂和遼東的叩關不能很快平定下來,大明再沒錢沒糧,掣肘不斷的情況下,兩線作戰,士卒疲於奔波,那就等着改朝換代吧!”
朱常浩聽到這位尚寶監的掌印太監的誅心的話語,心裡大震。因爲先前的歷史軌跡,就是按照這位說的走的。
大明毀於李自成和張獻忠的流民大軍,最後被清軍入關,奪走中原的花花江山。
朱
常浩洞悉到,在大明的朝堂上,一位閹人竟然將國事瞭解的這麼透徹,這簡直比一些大學士都清楚啊。
驚歎道這裡,朱常浩說道,“周公公說的很對啊,大明現在無錢無糧,兵事廢弛,沒有戰力,各地民變多以安撫爲主,只是這安撫,也應有鐵血做後盾啊,不然,只會爲一些造反者送來資財和糧食,是變相地壯大了他們。”
“可惜,太監不能領兵,如果有外放的機會,灑家都想去拓疆萬里,將沒有土地的百姓轉移到新開拓的疆土上,移民固邊。”
“恩,公公說的不錯,現在大明有兩萬萬多人,糧食不夠吃,爲了活下去,他們必須揭竿而起,這無可非議,畢竟只要是人,他就有活下去的權利,但是,公公你也清楚,大明立國二百多年來,除了我們皇族分封土地以外,還有大量的士紳官僚,也掠奪走大量的土地。富者田地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那土地沒有了怎麼辦?”
“王爺,怎麼辦呢?”王懷珍聽到這裡,緊張地問道。
“王伯,不要急,一種方法是朝廷開疆拓土,爲失去土地的百姓分些土地。還有一種是將失去土地的百姓引導到城鎮作坊裡面打工,第三個就是朝廷強制將兼併的這些土地從士紳官僚,皇族的手裡贖買回來,分給百姓,但朝廷沒錢,皇上也沒錢,怎麼辦?”
農民到作坊裡面打工,就是本王現在修建的那個匯通榷市,另一種就是移民拓疆。對於土地贖買,本王是不屑做的,因爲那只是暫緩土地兼併,沒有解決實際問題。”
周子寧聽到這話,心裡對於瑞王爺的謀劃已經完全清楚,而且,他看瑞王爺的氣度,才華根本就不是當今的天子所媲美的。
“王爺,灑家現在也明白了,看來您跟萬歲爺討要遼東宣慰使是要朝野豬皮下手,建設四支水師,是爲了移民拓邊吧,據灑家瞭解,南邊雨水豐潤,大米一年都可以產三季。再說,南邊好多地方都是荒山老林,瘴氣瀰漫,但土地肥沃。只要有勤勞之人,那一定就會致富成小康之家。”
“說的好,看來周公公是本王的知己啊,從這會起,本王覺得,公公對皇上忠心是應該的,但是,朝堂之上,爾虞我詐,如果有什麼風吹草動,公公你說,爲了大明的萬里江山,你是不是又應該爲本王保駕護航呢?”
“王爺,灑家自從入宮的那天起,就明白了,不怕流氓狠毒,就怕流氓有文化。文化流氓更加可怕,殺人不見血啊。
這幾年遼東的打戰,灑家心裡其實很清楚,朝堂上的那些醃攢事兒,根本就是‘文官一支筆,武官掙死命啊’,文化人狠起來,比誰都可怕。”
朱常浩聽了,哈哈一笑,大聲說道。“現在本王一切都明白了,正所謂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了。”
“王爺好詩情啊,灑家也從今開始,爲大明的萬里江山,從頭越了,哈哈哈”,周子寧也大笑着回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