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七回 妻妾爭寵執迷神龜丸 守備缺餉發起樂捐會(中)
其時,時局紛亂,大宋國朝野正張皇失措。境內,因賦稅徭役負擔沉重,加之不時的天災人禍,皇帝昏聵,朝廷大臣又貪鄙無能,官吏貪腐剋剝,民不聊生,各地匪寇蜂起,揭竿造反者風起雲涌。北邊境外,一向被視爲大宋世仇的遼國已經被後起的金國滅掉,宣和七年二月時候,遼國天祚帝便被金兵俘虜,遼國土地人民一概歸併入金國版圖。但是,這世仇之國被滅掉對大宋來說卻並非好事,大宋君臣只得到短暫的欣然慶幸,便即嚐到國策失宜的苦頭。
新興的金國士馬精強,聯合大宋滅了遼國,卻從聯合滅遼的陣戰中看到了大宋的孱弱。金主便秣兵厲馬,擬調轉兵鋒,趁機攻滅大宋。
宣和七年秋季,金國大起兵馬,分東西兩路南進,擬採取分進合擊策略,企圖一舉滅宋。西路由左副元帥完顏宗翰統率,出金國西京攻宋太原府,然後一路向東南,殺向汴京;東路由都統完顏宗望率領,出金國南京攻宋燕山府,向西南直指汴京;而後兩路會師,夾擊大宋京城,期望一舉攻破。
大宋君臣這時才慌了神,後悔當初不該聯合金國滅遼。遼國擋在前邊抵敵或掣肘金國,不但可以消磨金國兵鋒,大宋也可以有更充裕的時日做好應戰準備。而且,宋遼自真宗景德二年達成“澶淵之盟”,約爲兄弟之國後一百多年,雖有不少邊境騷擾與攻伐紛爭,但並未發生過大規模的爭端戰事,一直相對和平相處,使得兩國均享有了長久的和平安寧。在金國崛起侵凌遼國要將其滅國之際,大宋國這個兄弟國非但不施以援手,還助紂爲虐,夥同強盜滅了自家“兄弟”,立馬便成了強盜侵凌的下一個目標,說起來大宋國還真是情誼上薄情,道義上失德,策略上失智!
當然,有看官會說宋遼兩國所結“澶淵之盟”並非平等盟約,遼國並未將燕雲十六州交還給大宋,大宋還每年向遼國輸送白銀十萬兩及絹十萬匹,是大宋屈辱地買來的和平,有機會就應翻案。
其實,看官可能有所不知,遼國比大宋立國早四十多年,割讓燕雲十六州的是後唐重臣石敬瑭,他爲反唐而向當時的遼國人借兵,開出之交換條件便是割讓燕雲十六州。遼國應允出兵幫助石敬瑭,後來石敬瑭反唐得逞,建立了後晉國,便履行了諾言,將燕雲十六州割讓與遼國。到大宋太祖立國,燕雲十六州早已在遼國治下多年,只不過燕雲十六州地勢險要,握北方胡人南進中原之咽喉,且當地士民多爲中原人氏,自詡爲中原正統皇朝的大宋國當然希望收回這塊土地與人民,燕雲十六州卻非遼國從大宋手上奪取。至於大宋每年向遼國輸歲幣白銀十萬兩,絹十萬匹,聽起來屈辱,但相對於大宋朝廷之歲入,不過九牛一毛,相對於發動未知勝負的征戰所需付出的兵餉,也是江河中水之一斗。而北邊遊牧民族貨物稀缺,大宋每年輸送出去的歲幣,都會通過邊境互市加倍賺回,並不會吃虧。
閒話少敘,言歸正傳。金兵分兩路殺向汴京,鋒芒所向,勢如破竹。朝廷慌亂中組織抵禦,同時下詔召集天下兵馬勤王,北向禦敵,駐防聊城的守備營便在召集之列。
各地營兵接到朝廷之詔告,便需開拔前去。兵部是不斷的發文催促開拔,戶部的糧餉卻遲遲不見分拔下來,聊城守備營庫存剩餘錢銀糧餉很少,守備成力鵬將軍便欲向縣裡先借些糧食與銀兩以應一時之急。雖然災荒過去已久,但民間生計剛有所恢復,糧食依然不寬裕,縣裡沒有太多剩餘存糧,銀兩就更無多餘。
成將軍焦頭爛額,要不能即刻開拔,便有違軍令,要是即刻開拔,糧草衣被不足,士兵將要忍飢受凍,怎能行軍打仗?
成將軍急得如熱鍋上之螞蟻,不知如何是好。成將軍實在想不到什麼好辦法,慌急之際,卻想到了河北東路提點刑獄公事盧嘉瑞大人。一來盧嘉瑞是聊城城裡官階最高的長官,有督察地方官員之責,自己去向他通報窘境也是應當;二來盧嘉瑞家資鉅萬,買賣遍佈聊城縣城,向他請教,也許他有籌集糧餉的辦法。再不然,就是厚着臉皮也可向他借一些銀兩先應付一下,開拔出去再說。
想到這些,成將軍便在一個午後匆忙趕到盧府拜會盧嘉瑞。
接到門童寇偉遞逞進來的成力鵬的拜帖,盧嘉瑞連忙命逢志出去迎進來,自己走出客廳門外迎接。
“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目下本將真有一樁急難之事向盧大人請教並求助!”到客位坐下,未及品茶,成力鵬便急切地對盧嘉瑞說道。
“請教不敢當,有何難事請成將軍儘管說,本官能知當無不盡言,能做當無不盡力。”盧嘉瑞說道。
“如今北邊金國強盛,今春剛剛攻滅了遼國,如今又發兩路大軍,侵凌我大宋,欲以東西夾擊之勢殺向汴京,希圖攻破京城,滅我大宋。皇上詔令天下各鎮將起兵禦敵勤王,本將亦當率兵前往,共赴國難。兵部已屢屢飛騎催促開拔,但遲遲未見戶部下撥糧餉,縣衙門裡也沒有糧食銀子可調出。本部糧餉緊缺,將士們又不能忍飢受凍的去行軍打仗,正不知如何是好。本將特來向盧大人通報,討教解困之法。”成力鵬便直言不諱地道出了自己的窘困。
“哦,原來如此。成將軍說的甚是。本官也曾從戎,曾親身迎戰過遼兵和金兵。本官深知,胡人彪悍,大宋將士迎戰敵寇之艱苦兇險,更應糧草充足,衣食齊備,方能奏功!”盧嘉瑞說道,“成將軍應一邊開拔,一邊多催戶部支派糧餉,庶幾不致耽誤了軍期!”
“嗨!只怕是戶部一時支派不出,這邊兵部卻催促的急,本部所剩糧餉又極少,連支應到北境路上的糧餉都不夠。”成力鵬嘆口氣,說道。
“也罷,本官名下‘瑞豐’糧鋪捐獻部分糧食吧,除留下足敷週轉售賣之外,多餘的全部捐獻給成將軍。只是餘糧想也不會太多,店鋪本身又沒有特意囤積。”盧嘉瑞說道,“本官再捐些銀子,成將軍可以一路上買糧,再加上路上州縣供應一些,應該可以支應成將軍人馬到滄州、保州一帶,編入禦敵大軍當中,自有朝廷撥派糧餉了。”
“多謝盧老爺慷慨!本將本欲向盧老爺暫借,到時由朝廷戶部歸還的。”成力鵬說道。
“朝廷如今多難,大敵當前,支應浩繁,哪裡能顧得上這許多?給了出去就不想着要回來了,還什麼暫借不暫借的?”盧嘉瑞說道,“本官又想,本官一人之力畢竟有限,不若召集聊城縉紳賢達與商賈大家,一起認捐樂助,應該可以爲成將軍多籌集些糧餉。”
“如此更好!還是盧大人有高見!”成力鵬高興地說道。
“那明日午時,請成將軍帶領兩隊軍士到縣衙門前會齊,本官自有分說。”盧嘉瑞說道。
成力鵬於是連連稱謝,然後告辭出去。
送走成力鵬,盧嘉瑞即刻叫邢安、嚴勝寶、邱福過來,讓他們會同列出一份本縣縉紳賢達、商賈名流的單子,然後他便袖了單子,親自趕去見知縣白將度,向白將度通報了成力鵬將軍目前窘迫事,希望以縣衙門的名義,召集本縣縉紳賢達、商賈名流齊聚縣衙門,舉行認捐樂助大會,發動大家捐獻錢糧給守備營,充作軍餉,讓成將軍儘快開拔,奔赴前線。
“成將軍缺餉事也跟本縣說了,盧大人發起樂捐會,下官很贊成。可惜本縣並無積存,愛莫能助,就將那筆常備銀暫時借與成將軍好了,只是那筆銀子怕早已放貸出去,一下間就要收回,也是不易。”白將度說道。
“這個不打緊,未收回的部分本官家裡先墊上,到時收回了再還與本官就好了。如今這筆銀子大約有四千二三百兩,白大人要暫借與成將軍多少,說個數就是了。”盧嘉瑞說道。
“那就暫借二千五百兩吧!”白將度說道。
“此次金國大起兵馬,看來意在滅我大宋,吞併中原,朝廷危急,情勢非同一般。成將軍領兵奔赴國難,而朝廷爲抵禦金寇,支應必然浩繁,怕有許多禦敵官兵及義師糧餉都得自籌,成將軍領兵去到北邊抗敵,也未必很快就有朝廷糧餉供給。守備營軍士多爲本地子弟,此次赴難,吉凶未卜,死生難料,我等能做的不如多給糧餉,讓將士們少些後顧之憂,奮勇殺敵!”盧嘉瑞知道這白將度愛財如命,便說了一番道理,勸多借些,“本官覺得不如多借些與成將軍,就借三千五百兩吧,只留下八百到一千兩左右備緊急時使用,也見得是家鄉父老對成將軍及軍士子弟們的支持與激勵。”
盧嘉瑞說得在情在理,白將度也不好反對,便應諾同意了。對於盧嘉瑞說的要召集樂捐大會,白將度卻不知道如何辦理才能做到,那些商賈大家與縉紳名流會不會來,來了會不會認捐。
“白大人不必擔心,本官只需借用白大人衙門的名目,發牌讓衙役去召集縉紳賢達、商賈名流到來,而後本官將親自來鼓動大家認捐,並且本官將帶頭認捐,一定會有人認捐的,可以幫成將軍籌集到更多的糧餉。”盧嘉瑞說道。
“那好,下官聽盧大人的。”白將度只好說道。
“本官讓家裡主管列了一份本縣縉紳賢達、商賈名流清單,請白大人按這份清單,今日下午就馬上發牌召集,通告明日午時正彙集衙門。發牌時附上一張請柬,就說請這些縉紳賢達、商賈名流喝茶敘談政事,他們不敢不來的。”盧嘉瑞說罷,從袖裡拿出一紙清單交給白將度。
“好,下官這就去安排寫請柬同時發牌召集去!”白將度說道。
“那好,本官先告辭!”盧嘉瑞說罷,便告辭回府去。(本回未完待續)
***
編外話:本小說交流合作郵箱:longeva@sina.com;微信號:modl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