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凌退朝之後,回到御書殿,今天還有兩個重要人物要接見,那就是來自趙國的鄭安平和廉頗。
對於廉頗,辰凌是期待已久,這可是一把利劍,如果用好了,統一天下,將會順利許多,至少對付強秦,用廉頗對白起,把秦堵住在函谷關以內,等辰凌收拾完其餘幾個諸侯,最後再對付秦國,那麼大局就基本定格了。
除了這個廉頗,辰凌還真想不到什麼人,可以能穩拖住白起,比如秦開、樂毅、劇辛、荊燕等人,在歷史上,似乎都帶過兵,懂一些兵法,打過勝仗,但是他們的對手都不強,面對殺神白起會如何,辰凌心裡沒底。
或許在這個時代,沒有人像辰凌這樣,預知白起和廉頗的厲害!
他們是戰國名將,是在五千年華夏文明史中,屈指可數的幾位兵家大人物,即便是在二十四五歲的年紀,少年名將,同樣不可欺辱和輕視!
“拜見燕王!”廉頗和鄭安平進入御書房後,同時向燕王跪拜行禮。
辰凌微笑道:“廉頗將軍,鄭大夫,咱們終於見面了,快快起身,不必多禮了。”
“來人,賜座!”
兩名侍女擡着座位過來,給廉頗和鄭安平,然後退出了御書殿。
廉頗和鄭安平都有些受寵若驚,且不說他們是降臣身份,就是在趙國,他們後宮御書正殿內,也沒有被賜座的榮譽,都是站着交流,嚴防君臣之禮。
辰凌目光看着二人,鄭安平在魏國時候,就和他是故友了,但是現在身份不同,所以沒有相認,裝出第一次相見的樣子,而且在廉頗面前,隻字不提鄭安平做內線的事。
“廉頗將軍年紀輕輕,卻能掛主帥印,統兵四十萬,與強秦對決,讓寡人甚是佩服,早就仰慕已久,恨不得早日請廉將軍來我大燕,施展才華,想不到今日,終於得見,甚至欣慰啊!”
“燕王擡舉外臣了,廉頗只不過一介武夫,略懂兵法,長平之戰,一敗塗地,談何殊榮?”廉頗自愧道。
辰凌嘆道:“廉將軍不必自責,戰爭的勝負,除了統帥的才能,士兵的精銳外,還是傾國之力,糧草、盔甲、武器、戰馬,除了這些因素,朝廷的信任和支持,也非常重要,長平之敗,與廉將軍無關,相反,寡人對廉將軍與白起的對陣,很是欣賞。”
廉頗聽到這裡,頗有英雄惺惺相惜的感覺,懷才不遇者,一遇到賞識的伯樂,頓時打心底的高興,熱淚盈眶,心中暗想,如果趙王有燕王這樣一半的才能,也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了。
難怪燕國能漁翁得利,迅速滅掉趙、齊,現在才發現,燕王竟然是罕見的明君啊!
“燕王,君上,能有您這句話,叫廉頗心生佩服,古來名將,不得善終,並非死在沙場,多是被主猜忌,遭臣陷害,聽了君上一席話,廉頗爲那些名將喊冤,恨不逢君上這樣的明主啊!”廉頗說得很激動,眼眶都溼潤了。
辰凌凝重道:“廉頗將軍,你可願意加入我燕國,成爲我燕國棟樑之才,軍方支柱?”
廉頗虎軀一震,站起身,半跪下去,抱拳道:“臣鞠躬盡瘁,馬革裹屍,定不負君上!”
辰凌很是暢快,大笑道:“哈哈,好極了,廉頗將軍,我燕國經過變法,八年積累,已經地廣人足,物資豐富,民風上進,科教發展,早已經不是當初的貧燕了,帶甲兵士足有五十萬精銳,奈何良將缺少,有了廉將軍加入,統一六國的步法,就能加快了。”
廉頗激動道:“君上真要統一天下,取周而代之?”
辰凌鄭重其事地點頭道:“不錯,東周氣數已盡,春秋戰國,數百年征戰不休,相互討伐,各國邊境戰爭不斷,大國吞小國,兵戈不止,寡人要替天行事,統一這紛亂的局面,把諸侯消滅,歸於一國,使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語言、貨幣、計衡量,使各地百姓都能享受燕國本土人一樣的待遇,增加養老保險,使天下百姓,老有所養,少有所學,番邦外夷不敢來犯,華夏炎黃子孫過上真正的太平日子。”
廉頗和鄭安平親口聽到燕王的宏願和抱負,都被感染了,激動不語,滿腔熱血沸騰起來,有這樣的君王,這樣的大志向,讓臣子們,何其敬佩!
“臣將,願爲君上的利劍,披荊斬棘,完成燕國宏願!”
辰凌看着廉頗的起誓,知道他已經完全把心放在燕國上了,點頭一笑道:“其實,等燕國佔據了半壁江山之後,就會更改燕國的國名,避免齊、趙、魏的遺民牴觸情緒,更名華夏國,以後不論燕人,趙人,齊人,魏人,都是華夏國的成員,只有擁護華夏國的朝廷政府,律法規章,國家義務等,都會一視同仁,不分彼此。”
這樣一說,廉頗和鄭安平更加震驚了,改燕國爲華夏,國名大氣磅礴,容乃百川,諸侯國的遺民都能接受,不再排斥,至少能過了心裡那道關,不是投降燕國的亡國之奴的身份,而是新一國家的子民,這樣都平衡了,有利於各諸侯的歸順。
辰凌目光轉向鄭安平,沒有太多的話,只是暗暗點頭,目光讚許,以鄭安平的智商,自然知道這是君王對他的認可,暫時礙於廉頗的面,不好明說,心中也暗自欣喜。
“鄭先生當初是魏國的名士,後來在趙國大放光彩,聽範睢丞相不止一次提及他與鄭先生交情,和對先生才能的認可,今日先生能來燕,歸於朝廷,寡人非常歡迎,以後也和廉將軍一樣,作爲燕國的棟樑之臣吧!”
鄭安平高興萬分,心中對範睢當初指點的這一條路,非常感激,要不是他在趙國爲暗線,施反間計,爲燕國立下如此大功勞,如何能得到燕王如此器重?
“臣也鞠躬盡瘁,爲國爲民,不辜負君上的知遇之恩!”
辰凌站起身,走過去拍了拍二人的肩膀,微笑着激勵道:“以後都是寡人的肱骨之臣了,相互信任,施展才能,爲國家立下更多功勞,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