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陳學

北京城,十王府街黃土墊道、淨水潑街,順天府皁吏前呼後擁,高舉肅靜、迴避,鳴鑼開道,官轎出大學士府邸,一路向東安門大街行去。

轎內的帝國首相正就着窗透光亮讀書,這本由南洋大臣所著皇帝教科書先後歷經趙士楨謄抄、張居正批改後,終於有了如今的模樣,除了他創造出那些諸如‘核心利益’、‘地緣衝突’之類言簡意賅又不易修改的詞彙外,基本上已經換了本書。

臨近燈市街口時,張居正透過轎窗向長街望了一眼,那座象徵先帝親待的府邸門前依然立着石碑,教科書被翻至最後一頁,那原本寫着陳沐唯一一句寫給張居正的話,因爲有礙觀瞻,在成書後被刪去了。

“請首相讓工部蒐集速乾透氣的布料,安南明軍需要襪子,更多的襪子。”

南洋大臣有時在送往首輔府上的書信中,言辭就像個得了失心瘋的孩子。

張居正一直認爲照顧士卒起居這方面,鎮守薊鎮的戚繼光已經做到極致,但當他把陳沐看似傻透了的書信交給戚繼光時,戚帥卻對他的信高度讚賞,甚至奏上手本請兵部重新制定兵服。

毫無例外,一路綠燈全部準了,事實上這已經兵部第二次因陳沐個人意願做出改變,當然滿朝文武沒幾個人知道這份意願來自陳沐。

這正是張居正最神的地方。

在高拱乃至先前各個權臣時代,一封題本或奏本交由通政司分揀發往內閣,首輔向幾位次輔分票,閣臣將處理意見寫在票上,由司禮監以皇帝硃筆或皇帝親自批示,披紅之後算正式文件,下發六部,給事中沒封駁,纔可以立即施行。

到張居正這當然沒有改變程序,但大權獨攬,他很順利,不論是內閣、司禮監還是六部,沒人會駁他的票擬。

就這樣,明帝國的兵部增設了地緣司兩名六品道員,在他們還不知道自己這個兵部下屬地緣司使命究竟是做什麼時,第一個任務就是蒐集各式布料,遴選透氣、速幹,適合做兵服的料子。

“總裁可算來了,都下去吧。”

入內閣,早已等候多時的次輔呂調陽起身相迎,呂調陽過去是禮部尚書,高拱被罷後入閣。

他口中的總裁便是張居正,不過這只是他們之間的戲稱,因爲隆慶皇帝駕崩後,張居正與他同修《穆宗實錄》,他們二人擔任總裁官,因戰事耽擱,直到現在還處編撰過程中。

呂調陽將一封票擬擱在案上,立在桌旁,看着內閣殿中吏員都出去了,這才輕推了一下票擬,對張居正道:“司禮監並未在遼東軍增調赴日本國兵馬的票擬上披紅,說戶部調撥錢糧不實,要打回戶部重籌,按司禮監的意思辦?”

“嗯?”

張居正面上不分喜怒,連眉毛都沒有半分挑動,心平氣和問道:“徐爵批的?”

馮保從去年起就總往老家保定深州跑,他要在那邊建坊,張居正已經指示過保定巡撫孫丕揚代其建坊,不過馮保不放心;何況馮保還在老家修墓穴,有張居正在京,司禮監的大權也並不重要,就升乾兒徐爵爲錦衣衛都督同知,入宮代閱章奏,擬詔旨。

萬曆皇帝不可能批這樣的奏章,張居正太清楚小皇帝的性子了——舊思想與新環境的衝突在明帝國年輕的皇帝身上顯露無疑。

皇帝很聰慧。

他看着渾天球長大,熟記球上每個顏色代表的每個國家,只要大明南洋船隊去過、教科書上寫過,他便能默寫出諸國物產習俗;熟知大明赤海、六丁六甲戰艦尺寸炮位,謹記火繩鳥銃、燧發鳥銃與各式火炮具備參數;除此之外,皇帝的十二歲千秋節,得到了一臺屬於自己的蒸汽機。

這不是壞事,尤其在陳沐的書裡那些比較異端的思想都被刪去後,張居正真的不認爲這是壞事,他見過醉心修道的嘉靖皇帝,與之相比熟悉軍備、對兵法有興趣並不是壞事。

可壞就壞在,皇帝不僅僅接受着來自南洋關於整個世界的見聞,還受到帝國傳統最好的教育,開口便是要讓六合同風,要令九州共貫。

小孩子說出這種話不算什麼,最大的後果無非是常與紫禁城白玉石階相伴,但最近他被李太后罰跪罰得越來越頻繁了。

這就很可怕了,等他成長爲執掌龐大帝國真正的皇帝,六合同風、九州共貫意味着什麼?

連年不斷的戰爭!

這比陳沐本來書裡的思想更爲異端,再沒有人比張居正更清楚了,陳沐只是想把整個世界連起來貿易,或者說剪羊毛來富貴大明罷了。

現在可好,還不如讓他學原版‘陳學’呢。

想到皇帝,張居正在內閣裡頗爲疲憊地嘆了口氣,他因爲這事愁得都掉頭髮了。

今年上元節,皇帝連東安門的燈會都不看,鑽在寢宮裡不知做什麼,最後被李太后揪出來時還帶着一副沒上色的大畫作,整個一世界地圖,分七京八十二省,名字都起好了,馬德里叫西京,治生理省。

後來的故事不必多說,皇帝被罰在東安門跪着看燈會一個時辰,燈會結束太后氣還沒消,又回寢宮外白玉石階再跪一個時辰。

人都跪昏了,往後好幾天李太后眼圈都是紅的。

整個大明皇家教育系統主官每每想到皇帝,都不由得露出一種‘大明藥丸’的悲觀情緒。

“不用往戶部送了,原封不動,再發司禮監。”

就在張居正說完這句話沒多久,就有他親信官吏從宮門外帶回管家遊七的書信,說徐爵求見他,說馮保有事要拜託老爺。

張居正心裡很清楚,這又是一樁利益交換,輕笑一聲,對親信官吏笑道:“去告訴遊管家,讓他把珍藏的那副畫拿去當了,與徐指揮使飲酒,別忘了把南洋陳帥的事告訴徐指揮。”

內閣吏員領命下去,次輔呂調陽也把謄抄的票擬再讓人發往司禮監,沒敢問馮保的事,對張居正笑着問道:“南洋陳帥又怎麼了?”

似乎人們提到陳沐時,已經習慣加上‘又’字。

“他要調錦衣衛,正好先跟徐爵通通氣,我去奏報陛下,陛下對這事鐵定歡喜,只是我等——有得愁!”

第八十九章 造訪第四十二章 堪輿第十三章 後路第三十五章 駐軍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目第二百六十七章 請降第六十四章 不忘第七十七章 貨車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一百章 瓦罐第七十二章 亞念第九十一章 咫尺第二百零一章 角色第二百九十二章 約束第二百四十一章 開阜第一百五十五章 舊傷第二百二十一章 水門第十九章 硫磺第六十七章 愈烈第二十二章 首戰第二十二章 首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羔羊第四十六章 手本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海第六十四章 不忘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一百九十六章 綢袍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島第十九章 傻瓜第四十七章 掩殺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二百四十九章 克里克會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道路第二百七十章 塞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屋第四十三章 立場第三百六十二章 瀝青第七十八章 利馬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亞第四十二章 泛海遭風第一百一十五章 起航第四百二十七章 萬佛朝宗第四十五章 重銃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第九十五章 代價第三百八十章 殺陣第二百八十一章 震撼第二百四十章 不懼第四十一章 廣稅第三百五十四章 吐蕊第九十一章 後效第七十四章 黑牙第二百零七章 誰慫誰孫子第二十五章 賭注第二百三十九章 另一個世界第一百零七章 猛勺第一百三十章 兩萬第三十八章 大魚第二章 亂象第三百二十三章 祥瑞第四百二十四章 沙門釋子第五十五章 續絕學第二百四十九章 防備第七十八章 轉舵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海第二百三十七章 執念第六十五章 浪費第一百五十章 服務第五十五章 虎蹲第九十六章 珠寶第二十八章 周密第四百一十四章 清華園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七十六章 活該第八十七章 功績第三百九十六章 日月第五十四章 時間第二百零五章 金水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蛇第二百一十三章 羅伯特第三百一十四章 復仇第八十八章 督撫第六十二章 他們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峙第十章 走廣第七十二章 蒙師第六十九章 書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緣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室第一百零六章 開張第七十三章 捉鱉【七夕加更】第八十八章 鐵飯碗第三百零三章 翁立安第五十九章 逼供第九十六章 閣老第七十三章 惶恐第一百四十章 射手第五十九章 圖文第二十一章 手銃第十九章 道德
第八十九章 造訪第四十二章 堪輿第十三章 後路第三十五章 駐軍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目第二百六十七章 請降第六十四章 不忘第七十七章 貨車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一百章 瓦罐第七十二章 亞念第九十一章 咫尺第二百零一章 角色第二百九十二章 約束第二百四十一章 開阜第一百五十五章 舊傷第二百二十一章 水門第十九章 硫磺第六十七章 愈烈第二十二章 首戰第二十二章 首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羔羊第四十六章 手本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海第六十四章 不忘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一百九十六章 綢袍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島第十九章 傻瓜第四十七章 掩殺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二百四十九章 克里克會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道路第二百七十章 塞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屋第四十三章 立場第三百六十二章 瀝青第七十八章 利馬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亞第四十二章 泛海遭風第一百一十五章 起航第四百二十七章 萬佛朝宗第四十五章 重銃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第九十五章 代價第三百八十章 殺陣第二百八十一章 震撼第二百四十章 不懼第四十一章 廣稅第三百五十四章 吐蕊第九十一章 後效第七十四章 黑牙第二百零七章 誰慫誰孫子第二十五章 賭注第二百三十九章 另一個世界第一百零七章 猛勺第一百三十章 兩萬第三十八章 大魚第二章 亂象第三百二十三章 祥瑞第四百二十四章 沙門釋子第五十五章 續絕學第二百四十九章 防備第七十八章 轉舵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海第二百三十七章 執念第六十五章 浪費第一百五十章 服務第五十五章 虎蹲第九十六章 珠寶第二十八章 周密第四百一十四章 清華園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七十六章 活該第八十七章 功績第三百九十六章 日月第五十四章 時間第二百零五章 金水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蛇第二百一十三章 羅伯特第三百一十四章 復仇第八十八章 督撫第六十二章 他們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峙第十章 走廣第七十二章 蒙師第六十九章 書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緣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室第一百零六章 開張第七十三章 捉鱉【七夕加更】第八十八章 鐵飯碗第三百零三章 翁立安第五十九章 逼供第九十六章 閣老第七十三章 惶恐第一百四十章 射手第五十九章 圖文第二十一章 手銃第十九章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