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攻克咸寧

中郎將姓關,據說跟三國的關公關雲長有點關係,不過黃理信不太相信,其實不光黃理信,其他的人也沒幾個相信的,姓關的就是關公的後人?簡直就是胡說八道有知根知底的心中有數,姓關的沒當兵以前不過是個放牛的,根本不懂武藝,不過他的那一身力氣倒是讓人佩服。後來姓關的憑着這一身的蠻力嶄露頭角,當上了官,爲了標榜自己的身份,便到處說自己家祖上是三國的關羽,在說書的幫助下,將關羽的事背了個透徹,還特意打了一把六十八斤重的大刀。正是有了這把大刀以後,姓關的戰績一下凸顯了出來,這也難怪,就算他一點功夫都不會,手裡用的不是大刀只是一根棍子,那也是有六十八斤的,這麼重的傢伙一傢伙砸下去,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黃理信對姓關的中郎將出去約戰秦有福的全火器營還是有些信心的,回合制的戰法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兩馬交匯,大家拼上一傢伙。憑着中郎將那六十八斤的大刀,即使對手的武藝比他高許多,可給這麼摟頭一刀砍下去,就算能架得住刀,估計身下的馬也受不了。黃理信算計得挺好的,先讓姓關的出去試一試,能打贏最好,就算打不贏,打上幾個回合還是不成問題的,這樣自己也可以評判一下秦有福的全火器營的戰將的水平。自己這邊還有兩個水平高於姓關的中郎將的,只要能判斷出秦有福全火器營的戰將的馬上功夫,基本上就能判斷出這一仗有幾分勝算了。

讓黃理信萬萬想不到的是,秦有福居然會親自出戰,而且根本就沒有跟自己的中郎將拼命,只是遠遠的給了他一火槍,這場挑戰便結束了

“這,這幫滿狗簡直是太無恥了”黃理信手下幾個大將看到中郎將從馬上跌下去以後,不約而同的開始聲討起秦有福來,在他們看來,陣前約戰關乎榮譽,本就該兩方各派大將,刀劍拳腳相搏,哪有用火槍的?不過話是這麼說,可看看秦有福手裡端着的火槍,大家也就是說說,沒有誰再像中郎將那麼衝動,跑到兩軍陣前去找死了。

秦有福可不知道黃理信他們是怎麼評價自己的,其實就算知道了他也不介意。讓秦有福當真扛着把大刀去到陣前跟別人拼命,就算秦有福真的舞弄得動,他也不會傻到去跟別人拼冷兵器的地步,有槍不用去跟人拼命,那不是有病麼?再說了,自己本來就是出去秀一下的,要是當真給別人打得抱頭鼠竄的,還出去幹嘛?君子立不立於危牆之下秦有福不知道,但是他肯定是不會讓自己置於危險的環境之下的。倒不是秦有福想殺人,不過他可是全火器營的統帥,即使是裝樣子也得顯得彪悍一些,這樣纔有說服力。

“弟兄們,整好隊形,我們前進”隨着秦有福槍口的指向,全火器營的陣營移動了起來。指揮節奏的戰鼓咚、咚、咚的控制着全軍的腳步,整個全火器營的兄弟們都被秦有福陣前殺敵感染得熱血沸騰,一個個都像紅了眼的狼崽子,對面黃理信的幾萬兵將成了他們眼中的綿羊,大家都恨不得直接撲上去用鋒利的犬齒咬下兩塊肉來。

誰也沒有注意到,原來一直騎馬站在隊伍前面的秦大人吆喝了一聲以後就一直沒有挪動過地方,很快,他就落到火槍手的後面。秦有福纔不傻呢,雖然他敢到陣前殺姓關的中郎將,但是他可不敢讓自己陷落在幾萬人的包圍之中。刀劍無眼,誰知道會不會那麼運氣不好被別人一箭從馬上給射了下來?要不是太沒有面子了,秦有福真想學學後世部隊軍官在前線的做法,摘掉所有可能顯示出身份的東西,將自己藏身於衆多士兵之中。

其實這是秦有福多心了,他沒有上過戰場,不明白真正戰場上是怎麼回事。帥旗是戰場上的中軍,簡單一些就可以理解爲是始終處於部隊的包圍之中。畢竟主帥要控制整個部隊的進攻節奏,審時度勢,隨時發佈命令,如果不把主帥保護好,到時候誰指揮打仗?

……

“什麼?秦有福的全火器營這是打算進攻了?用三千多人進攻我的三萬多人?”通過中郎將的死,黃理信算是比較直觀的理解了熱兵器的威力,但是他內心中始終不停地在對自己進行催眠,反覆告訴自己那隻不過是個個案,並不具備普遍性。因爲黃理信清楚,如果火器的攻擊力當真都具備這樣的普遍性,這才仗就不用打了。一槍幹掉一箇中郎將,對面可是有三千支槍,三千槍下來,自己十分之一的部隊就完蛋了,只需要重複十次,自己這邊就沒有能站起來的了,這還叫打仗麼?這簡直比殺雞還容易

黃理信手一擡,一邊的傳令兵大聲吆喝起來:“弓箭手拋射準備弓弩手準備投石機準備”

這是標準的防禦模式,根本不需要黃理信吩咐,傳令兵當然知道黃理信的意思。傳令兵知道,當黃理信的手揮下來的時候,他就該通知部隊發射了。

秦有福的全火器營並沒有走進弓箭手拋射的範圍。距離黃理信的陣列還有五六百步的時候,全火器營的中軍傳出了命令:全軍停止前進,按照操演模式讓出火炮。

若是在平時,全火器營的這幫太子哥們是最不願意聽到這個命令的,因爲這個命令下達以後就意味着將有炮彈從他們的頭頂上射出,轟轟隆隆的轟鳴聲實在讓人難受。不過這個時候誰都沒有意見了,反而顯得異常輕鬆下來。這幫當兵的都不傻,按照隊列要求,只要形成三段式進攻隊列以後,除非有命令,否則是不能停下來的,三個人輪流佔到隊列的最前面,如果誰死了那就只能算倒黴,但是站到前面就別想跑,因爲在你的身後就有兩個拿着槍的人,如果你跑了,後面的人就得面對敵人的火力了。所以按照規定,站在後面的軍士是有監督前面軍士的權利的,如果發現前面的軍士想跑,後面的軍士有權直接殺了他。當然了,殺了前面的軍士以後就意味着自己得頂到前面去,所以一般情況下,到也不擔心會有人尋隙報復,畢竟誰都不想死。換句話說,只要中軍不下命令,即使是頂到了敵人的槍口上,三段式排列的部隊也停不下來。步弓手的拋射的距離一般是五百步,如果進入了這個距離,等待他們的就是敵人的弓箭,當然了,投石機和弓弩的射程要遠得多,不過那個東西太費事也太複雜,沒有哪個軍隊會裝備得太多的,只能說誰碰上誰倒黴了。這個時候停下來,後面的火炮會幫他們解決很多問題。再說按照規定發炮的時候位於陣前的火槍手都要蹲下,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弓弩的殺傷力,至於投石機到不是很可怕,小心一點能躲得過去。

“通知炮兵,給老子開炮”秦有福冷冷的下達着命令。

全火器營這次出征帶出來了大量的輕便火炮。秦有福纔不傻呢,他早就打算好了,這次出來就用大炮開路,一路這麼轟過去,什麼時候把彈藥轟沒了什麼時候回去,跟別人拼命的事不幹這次也是因爲機會太難得了,好容易有三萬多靶子聚集在一起,如果不推進一點發揮出火炮的最大威力,秦有福都覺得有點對不起早就,所以才命令部隊推進到這個距離上的。

炮營指揮一直在注意着秦有福的命令,這會命令一下,頓時精神了起來,手中的小旗一舉:“火炮注意,兩炮間隔,順序發射開炮”說着,手中的小旗用力往下一揮。

頓時,一陣機簧聲中,幾十門火炮轟隆隆的響成了一片。秦大人說過了,炮兵因爲裝備的問題沒有辦法直接衝鋒,作爲補充,每打下一個地方,府庫裡的錢財給炮兵一半。當然了,這得要在確定這幫炮兵沒有偷懶的情況下。

“快、快、快,清炮膛……裝彈……裝藥……開炮”全火器營的火炮都是後膛炮,又用的定裝火藥,發射起來速度很快。當初秦有福設計後裝火炮的時候,所有的人都莫名其妙,誰也想不到火炮還能從後面裝彈的。也虧得是皇帝支持,否則光是加工炮栓秦有福就沒有辦法,好在後來一試效果要比前裝火炮好得多,這才正式裝備了起來。

炮手們算是積極起來了。雖說不知道咸寧城的府庫裡有多少東西,但是秦大人能這麼答應下來,說明他還是很器重炮兵的誰都知道,咸寧城不可能有太多的守軍,現在擺在這裡已經是三萬人了,要是不趁機多打幾炮多消滅一些,說不定進攻咸寧的時候就會有麻煩,萬一拖的時間長了,咸寧城的那些當官的把府庫裡的錢都給拿跑了,到時候連哭的地方都沒有了。

……

看到秦有福的全火器營停在了弓箭手拋射的範圍以外,黃理信還打算先用弓弩和投石機進攻一輪,然後派去騎兵去蹂躪一下秦有福的部隊,畢竟秦有福的全火器營基本上都是步兵,就算有幾匹馬除了高級將領以外,一般都是用來拉炮的,這可跟黃理信所知道的八旗兵王權不同。黃理信當初還在心理嘀咕,秦有福要不就是有病,要不就是傻蛋,放着威猛的八旗騎兵不用,淨搞些步兵,戰鬥力就算再強也有限。畢竟騎兵巨大的衝擊力和速度的優勢可不是步兵能比得了的。

可是當排列整齊的火槍兵都蹲下了以後,黃理信有些覺得不對味道了,還沒等他想明白是怎麼回事,鋪天蓋地的炮彈便雨點般落了下來。這些炮彈可不跟黃理信的大炮不一樣,黃理信的大炮也有爆炸彈,但是數量很少,畢竟那個東西太貴,而且很不好控制,經常落地的時候砸斷了藥捻,變成了砸人的石頭。所以與其用火炮還不如用投石機。可是秦有福的炮彈不一樣,純鑄造的,使用的是蠟封火藥點火,保證爆炸的可靠性,而且由於有預破片設計,所以威力很大,特別是對步兵的殺傷。

黃理信幾萬人站成了一堆,正好發揮出了火炮最大的威力。

一陣炮彈過後,黃理信發現自己跟本就是靶子了,喊話肯定是沒有人能聽見的,再說黃理信根本就不顧不上喊什麼話,他不知道對面的炮兵有沒有瞄準自己的,這會要是再不跑,說不定就跑不了了。

手裡的繮繩一緊,撥轉了馬頭,雙腿一夾,黃理信也顧不上會不會踩上人了,直接往咸寧方向就跑。執旗手當然不用說,黃理信一跑,他跟着也開始跑了起來。

咸寧的守軍本來就被一陣炮火給轟蒙了,這會都想看看黃理信有什麼辦法,哪知道大家發現中軍的大旗正飛快的往咸寧城跑,不用說,這是黃理信跑了頓時,剩下的官兵也顧不上別的,大家有多快跑多快。別說你是給別人踩死的,這都是因爲你跑得不夠快。

秦有福算是見識了什麼叫兵敗如山倒了,自己這邊不過才第一輪發炮,咸寧城的守軍就頂不住了,全都亂了起來,這會要是再不趕快追上去纔是傻蛋呢

“炮兵,給老子集中打中軍大旗其他的人給我追”這可是違反操典的,炮兵本身的情況就決定了他們不宜攻擊單個目標,這樣會大大影響攻擊效果,不過這會也顧不上了,只要幹掉了合理性,相信咸寧城就容易拿下了。至於步兵衝鋒,當然得衝了,跑快一點搞不好能趕上關城門以前,這樣就省得攻城了。

正如秦有福判斷的,黃理信的中軍大旗一倒,咸寧城守軍更亂了,不少人發現很難擠進城門,乾脆四下裡亂跑,反正最重要的是別給八旗兵抓到。

這天晚上,秦有福躺在了黃理信的搖椅上,看着八仙桌上堆滿的黃金白銀,幾乎整夜都沒能睡着。

……

第105章 戰局第68章 車間對話第95章 取道洪湖第98章 火燒藤甲兵第130章 婚前的顧慮第26章 除鰲拜第42章 準備好了第84章 進宮見駕第170章 誥命儀仗第12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81章 三藩起兵第140章 秦有福的道路第58章 君臣對話第174章 台州縣衙第6章 時政建議第79章 撤藩線路第7章 不懂規矩第17章 剿匪會議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168章 秦府離京第98章 火燒藤甲兵第41章 備戰第69章 標準化第58章 君臣對話第三十四章第32章 御賜門匾第122章 夜襲 軍營第172章 我就是秦有福第75章 秦有福的怪癖第133章 康府玉蓉第70章 研究辭職第三十四章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17章 剿匪會議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155章 康熙檢閱軍校-1第158章 檢閱前夜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172章 我就是秦有福第154章 謀劃倒秦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第146章 蘇親王震怒第65章 邊緣人第49章 第三面白旗第61章 變數第79章 撤藩線路第69章 標準化第65章 邊緣人第12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96章 鐵索攔江第88章 輿論的威力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173章 脫險記第105章 戰局第8章 小常識挑大樑第67章 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第43章 大帳見駕第81章 想到一塊去了第13章 摘帽了第91章 刺殺-3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第128章 秦有福傻眼了第1章 開玩笑要有個限度第153章 寧可信其有第187章 封賞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35章 玩的就是心跳第172章 我就是秦有福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5章 咱也是有身份的人了第139章 辦學第87章 大清報業-3第65章 邊緣人第162章 急流勇退?第81章 三藩起兵第15章 安家落戶第109章 文廟第65章 邊緣人第46章 第一次攻擊第74章 對抗第157章 無根冬青第148章 未雨綢繆第65章 邊緣人第6章 時政建議第135章 佔便宜第44章 第一面白旗第140章 秦有福的道路第6章 時政建議第40章 禍起“圍牆”第22章 說出不殺你的理由第154章 謀劃倒秦第96章 鐵索攔江第25章 獻策定計第92章 刺殺-4第160章 被彈劾了第64章 籌謀
第105章 戰局第68章 車間對話第95章 取道洪湖第98章 火燒藤甲兵第130章 婚前的顧慮第26章 除鰲拜第42章 準備好了第84章 進宮見駕第170章 誥命儀仗第12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81章 三藩起兵第140章 秦有福的道路第58章 君臣對話第174章 台州縣衙第6章 時政建議第79章 撤藩線路第7章 不懂規矩第17章 剿匪會議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168章 秦府離京第98章 火燒藤甲兵第41章 備戰第69章 標準化第58章 君臣對話第三十四章第32章 御賜門匾第122章 夜襲 軍營第172章 我就是秦有福第75章 秦有福的怪癖第133章 康府玉蓉第70章 研究辭職第三十四章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17章 剿匪會議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155章 康熙檢閱軍校-1第158章 檢閱前夜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172章 我就是秦有福第154章 謀劃倒秦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第146章 蘇親王震怒第65章 邊緣人第49章 第三面白旗第61章 變數第79章 撤藩線路第69章 標準化第65章 邊緣人第12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96章 鐵索攔江第88章 輿論的威力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173章 脫險記第105章 戰局第8章 小常識挑大樑第67章 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第43章 大帳見駕第81章 想到一塊去了第13章 摘帽了第91章 刺殺-3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第128章 秦有福傻眼了第1章 開玩笑要有個限度第153章 寧可信其有第187章 封賞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35章 玩的就是心跳第172章 我就是秦有福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5章 咱也是有身份的人了第139章 辦學第87章 大清報業-3第65章 邊緣人第162章 急流勇退?第81章 三藩起兵第15章 安家落戶第109章 文廟第65章 邊緣人第46章 第一次攻擊第74章 對抗第157章 無根冬青第148章 未雨綢繆第65章 邊緣人第6章 時政建議第135章 佔便宜第44章 第一面白旗第140章 秦有福的道路第6章 時政建議第40章 禍起“圍牆”第22章 說出不殺你的理由第154章 謀劃倒秦第96章 鐵索攔江第25章 獻策定計第92章 刺殺-4第160章 被彈劾了第64章 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