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漸漸的可以看的見人煙了,秦有福的眼睛也慢慢的越瞪越大,他已經沒法理解自己看見的東西了!

首先是房子。高樓大廈秦有福是見得多了,磚房、瓦房也見過,原來村裡還有地的時候,看瓜的瓜棚他也不是沒有睡過,可是整個整個村子幾乎都是泥牆草頂的實在是少見。要不是村裡面炊煙渺渺和着雞鳴犬吠,秦有福一定會認爲這是一個古裝戲的外景地。

接下來是人。如果說秦有福一直在不停地自我催眠說那些伐木的不過是朋友們玩的把戲,那麼這一路上的行人和村民就令秦有福無法解釋了。秦有福相信,就算他的那些朋友再有錢也請不起那麼多的羣衆演員,更不要說那麼多的老人和孩子。最關鍵的,着所有的男人無一例外的都留着一根標誌性的辮子!

“天哪,留辮子的?這該不是清朝吧?”秦有福感覺自己實在是想不過來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自己怎麼莫名其妙的就跑到清朝來了?

“秦五,你們不是上山伐木麼?怎麼扛了個人回來了?”遠遠的,有人隔着幾塊麥地跟伐木的幾個人搭話。

“保長,我們在山上抓了一個逃人,連頭都剃乾淨了,想來是打算裝成和尚的。我們打算把他送縣衙去,省得連累了大家。”帶頭的吆喝着。

“那是!快些送去,不然上面查下來就麻煩了。你們前面走着,我回家換身衣裳就來!”那個保長答應着。

秦有福聽了這番對話頓時蒙了。別看他沒讀過幾年書,對歷史不是很清楚,但是平時電視也不是白看的,至少有一點他知道,如果現在真的是清朝,那麼自己恐怕一被送到縣衙就得腦袋落地了。當年清兵入關的時候就明確了一點:所有漢人,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可是基本國策,除非自己真的是和尚,否則這顆腦袋怕是保不住了。問題是就算現在想裝和尚也裝不成,一來是自己沒有度牒(看電視還是有好處的,起碼知道和尚得有手續),二來自己穿的也不是袈裟,更不要說自己連這附近的廟門都不知道往哪邊開的。少林寺倒是知道,可是萬一別人去查,到時候連圓謊都不知道該怎麼圓了。可是自己到底該怎麼解釋才能保住小命?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自己跑到這個不清不楚、也不知道是什麼年代的鬼地方?反正,這些個問題換了是誰誰都亂。

……

接下來的事讓秦有福徹底蒙了!

城牆不是很高,5-6米的樣子,牆磚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無非是青石條磊起來的,很多電影上都能看到。八達嶺長城可比這麼個小城牆氣派多了,但是遠不如秦有福今天看到的這麼震驚,是的,秦有福震驚了,甚至比他看到故宮的城牆和八達嶺的長城更震驚,因爲這段城牆秦有福認識!

天吶,不帶這樣玩的!這不是確山的古城牆麼?秦有福很清楚的記得,確山縣的這段古城牆一直都在,不過這個地方應該是確山的市中心。殘破不堪的城牆中城門的這一段因爲文物價值保留了下來,城門邊應該有一家建設銀行,秦有福的所有存款都是在這家分理處辦理的,那張銀行卡還應該在秦有福家客廳沙發上的衣服口袋裡。可是現在……,別說銀行了,除了城門上的確山兩個字還能表現出它的地標位置以外,其它的都不對了。確山城牆好好的站在這裡,本來應該是高樓林裡的確山市中心連一條好一點的路都沒有,更不要說商業區了,街上的人不少,也像當初自己一樣對被綁着的人指指點點的,但是這些人都留着辮子,沒有一個穿牛仔褲的!路邊也有不少的商店,但是有賣米的、有當鋪、有酒館、甚至還有怡紅院。可是沒有一家超市、銀行、手機店,更看不見聯通、移動,也看不見一條電線!

完蛋了,自己到底是跑到什麼地方來了了?做夢?不是!身上的疼痛告訴秦有福,他沒有做夢。自己跑回古代來了?至於麼?不就是多喝了點酒?這就跑到古代來了?要是這麼着,村裡面的幾個村幹部天天喝醉,還不得一天換三茬?我的天哪?電影電視上,古代哪天不在打仗?就算不打仗,那幫當縣老爺的高興起來問都不問就直接給自己定個什麼罪,直接送大牢裡怎麼辦?不用想就知道,這裡的大牢裡肯定沒有電燈,應該也沒有自來水,好像電視上演的連牀都沒有,只有地上堆着些發黴的稻草。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官府衙門朝南開、有理沒錢莫進來。秦有福腦袋裡想的都是這些東西了,好像當官的都貪錢,可問題是自己的錢包還在家裡沙發上的衣服口袋裡呢!再說了,就算把錢包拿來,估計人民幣是不會有人認的了,銀行卡恐怕更夠嗆,就自己現在這個樣子,根本就是一窮二白,自己在這連一個人都不認識,就算有什麼奇珍異寶,拿出來可能死得更快。

不過話說回來,自己好像也沒怎麼的,這幫村民爲什麼像自己欠了他們幾百吊錢似的,不清不楚的就把自己給綁來了?當時他們抓自己的時候好像不是因爲頭髮的問題。一路上秦有福也沒少聽他們跟人說,好像是因爲什麼“逃人”。

“逃人”是怎麼回事?難道自己跟什麼王公貴族家裡逃跑出來的奴隸很像?還是自己長得像什麼山林大盜?給他們誤會抓起來了?要不……太平天國?小刀會?白蓮教?這些好像都不該叫“逃人”吧?

秦有福想了半天都沒有想清楚其中的關係,不過有一點他很清楚,在此時此刻,自己絕對是一個身份不明的人,如果不趕快想一個辦法解釋自己的身份,十有**自己就得牢底坐穿了。

這一路上,因爲是被扛着的,除了進城前後用力擡起頭看了一下環境以外,秦有福基本上只有看着地面和後面幾雙草鞋的份,直到被一傢伙丟到地上。

秦有福早就知道,自己這是要被送到縣衙去得,被人往地上一丟的時候他就明白,這是到地方了。努力側過身來,秦有福還真看見了確山縣的縣衙,還真的跟電影上差不多:挺威風的門臉,邊上還真有一個大鼓,不過門裡頭的東西就看不清楚了,主要是脖子仰不過來。

村們把秦有福脖子和腳上的麻繩給解開了,幾個人推聳着把秦有福給推進了大堂。

看到正堂上“明鏡高懸”字樣的牌匾和書案,秦有福心裡明白,這是要過堂。

首先應該是一個衙役高喊着“升堂”,接着三班衙役迅速出動站在大堂兩邊,手裡的水火棍一通墩地,然後壓低了嗓子叫着“威……武”,然後縣官老爺手裡驚堂木一拍“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跪下!”還沒等秦有福心裡想完整個流程,一個衙役在他的腿彎裡用力踹了一腳。“撲通”一聲,秦有福趴在了地上,旁邊一陣“嗤嗤”的笑聲,像輪胎漏氣了似地。

秦有福一下清醒了過來,四下一看,兩邊不遠處早就已經站上人了,前面的書案後面也坐上了人,好像還挺年輕的。感情自己剛纔是走了神了,別人早就準備好了,就等自己這個主角進入情況了。

掙扎了兩下子,秦有福跪了起來。

“你們說說,是怎麼回事?”臺案後面一個穿戴着清朝官服的官員問道。

秦有福這會已經可以確定自己的確是跑清朝來了,只是不是道具體是清朝什麼時候。其實知道是什麼時候也沒有用,他根本不知道怎麼計算年代,不過電視看多了,清朝的幾個皇帝基本上還是數得出來。要是知道現在是哪個皇帝當家就好了。

“縣老爺,小民們在山上伐木,抓到這個逃人,所以就給送到縣裡來了。”答話的是保長,其實這是本跟他沒有什麼關係,這一答話,功勞有了。

“何以認定他就是逃人?”縣官其實看見秦有福的第一眼印象也認爲他是逃人,可是仔細觀察以後卻發現有點問題。首先是秦有福的頭髮,這個年月,一般人是不會冒險隨便剪辮子的,而且秦有福的髮辮好像跟單純剪辮子不一樣,似乎是經過精心修剪過的,這就讓他匪夷所思了,其次是他的衣服,說不上的款式,如果要是完好無損的話,光是料子就價值不菲,反正他當了這麼久的官還沒有見過。這樣一個人怎麼會是逃人?不過話說回來,逃人的事可大可小,連幾個藩王都因爲隱匿逃人被斥責過還差一點削了爵,萬一這個人真是逃人,又從自己的手上漏過去了,那麻煩可就大了。

“縣太爺,我不是什麼逃人,我連逃人是怎麼回事都不知道,您可千萬別聽他們胡說。”秦有福聽到這連忙申辯道。的確,他的確不知道逃人是怎麼回事,但是可以肯定,自己肯定跟逃人沒有關係,總不至於理解爲自己是從21世紀逃到清朝的吧?要是真的有這麼多逃人,清朝也不至於滅亡了。

“那麼你是什麼人?叫什麼名字?從什麼地方來的?”縣官的語氣挺平和的。

“我叫秦有福,祖輩行商,聽我們家老人說,我們是唐末戰亂的時候離開中原的,後來延着絲綢之路一直到了歐洲,之後又跨海到了澳大利亞定居了下來,因爲家祖不屑與當地土著更多的交流,所以家族之地不許學西文、西語,從小都教習我們漢字和算學。可惜當年渡海的時候因爲遇上海難,裝載典籍的船隻翻沉大海,家中博學者又大多同歸海難,所以我輩子弟大多識字,但文采就半點全無了,這一次回來是我家族長聽過往客商說中原大陸已經一統,心存落葉歸根之念,領全族盡售海外產業居家迴歸。哪知道迴歸路上又遇海難,只得我一人得以倖免。上岸後我看陸上行人穿着打扮、風俗習慣皆與祖輩所傳不同,心裡害怕,是以晝伏夜出,一路潛行至確山,希望迴歸故里看一看,然後重返澳大利亞,沒成想路遇號稱天地會的劫匪,將我衣裳財務盡劫一空,還好我跑得快,這才得以倖免。大人,我所說的句句屬實,希望大人明鑑。”

這些說辭是秦有福一路上費盡心思想出來的。他本來還想說個歐洲或什麼地方,但是一想,這個時候,歐洲已經有不少傳教士來到中國了,萬一真的找上那麼一兩個問自己,自己的這些話可就穿幫了,好在澳大利亞夠大的,人又少,好像沒聽說跟清朝有什麼交道,估計一時半會不會穿幫。至於能不能矇住縣太爺秦有福還是有把握的。至少他口袋裡還有一個打火機,身上的襯衣釦子都是有機玻璃的,牛仔褲上都是英文單詞和漢語拼音,再加上他兜裡還有一隻記賬用的圓珠筆,手上還有一塊新買的全自動梅花表,當然了,還有一把玉米粒,那是晚上賭單雙的道具,不知道怎麼着就給秦有福裝到口袋裡了。這些東西,只要縣太爺沒有見過,自然就沒有辦法解釋,當然只能相信他的。別看秦有福沒讀過幾天書,但是畢竟是小販出身的,隨口神侃的水平絕對不低。現在的關鍵就是先把命給保住了。

“這麼說你們家離開中土已經近千年了?你說的這些話讓本官何以相信呢?”果然,縣官似乎選擇性的相信了秦有福說的一部分話。

“大人,您看能不能給我口水喝,順便把我給解開了,我都叫他們捆了幾個小時了。”秦有福聽這個縣官的口氣還行,再加上實在渴得不醒,也顧不得其它的了,直接討要點水喝,當然了,他還知道,自己已經給綁了那麼長時間了,要是再不鬆綁,估計就得肌肉壞死了。

……

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51章 老謀深算第68章 車間對話第12章 揀到寶了第175章 老謀深算姚啓聖第94章 領兵出征第180章 談判-3第87章 大清報業-3第15章 安家落戶第63章 回門第61章 變數第19章 防微杜漸第168章 秦府離京第39章 離京第72章 連鎖計劃第158章 檢閱前夜第30章 各有算計第67章 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第177章 聖旨下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154章 謀劃倒秦第113章 岳陽城外第84章 進宮見駕第12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57章 無根冬青第13章 摘帽了第24章 秦先生大才第178章 談判-1第124章 軍民同樂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128章 秦有福傻眼了第一百一十二章第72章 連鎖計劃第130章 婚前的顧慮第30章 各有算計第128章 秦有福傻眼了第165章 損人不利己第155章 康熙檢閱軍校-1第72章 連鎖計劃第84章 進宮見駕第4章 忽悠領導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92章 刺殺-4第92章 刺殺-4第177章 聖旨下第90章 刺殺—2第169章 海上戰船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95章 取道洪湖第169章 海上戰船第59章 三家籌謀第83章 沒出息的老子第156章 秦府家宴第25章 獻策定計第26章 除鰲拜第99章 算計第70章 研究辭職第60章 康熙的猜忌第76章 沼氣應用第46章 第二面白旗第177章 聖旨下第119章 回京第135章 佔便宜第74章 對抗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15章 安家落戶第68章 車間對話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21章 初見康熙第11章 救縣令第111章 誰都害怕第21章 初見康熙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106章 兩軍陣前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71章 秦有福請辭第一百一十二章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104章 殺郝連澤第181章 澎湖計劃第105章 戰局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78章 秦府超市第115章 攻打岳陽-1第13章 摘帽了第133章 康府玉蓉第145章 獎罰分明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98章 火燒藤甲兵第131章 無力反抗第96章 鐵索攔江第48章 架橋第115章 攻打岳陽-1第149章 玉蓉小產第104章 殺郝連澤
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51章 老謀深算第68章 車間對話第12章 揀到寶了第175章 老謀深算姚啓聖第94章 領兵出征第180章 談判-3第87章 大清報業-3第15章 安家落戶第63章 回門第61章 變數第19章 防微杜漸第168章 秦府離京第39章 離京第72章 連鎖計劃第158章 檢閱前夜第30章 各有算計第67章 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第177章 聖旨下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154章 謀劃倒秦第113章 岳陽城外第84章 進宮見駕第12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57章 無根冬青第13章 摘帽了第24章 秦先生大才第178章 談判-1第124章 軍民同樂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128章 秦有福傻眼了第一百一十二章第72章 連鎖計劃第130章 婚前的顧慮第30章 各有算計第128章 秦有福傻眼了第165章 損人不利己第155章 康熙檢閱軍校-1第72章 連鎖計劃第84章 進宮見駕第4章 忽悠領導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92章 刺殺-4第92章 刺殺-4第177章 聖旨下第90章 刺殺—2第169章 海上戰船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95章 取道洪湖第169章 海上戰船第59章 三家籌謀第83章 沒出息的老子第156章 秦府家宴第25章 獻策定計第26章 除鰲拜第99章 算計第70章 研究辭職第60章 康熙的猜忌第76章 沼氣應用第46章 第二面白旗第177章 聖旨下第119章 回京第135章 佔便宜第74章 對抗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15章 安家落戶第68章 車間對話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21章 初見康熙第11章 救縣令第111章 誰都害怕第21章 初見康熙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106章 兩軍陣前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71章 秦有福請辭第一百一十二章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104章 殺郝連澤第181章 澎湖計劃第105章 戰局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78章 秦府超市第115章 攻打岳陽-1第13章 摘帽了第133章 康府玉蓉第145章 獎罰分明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98章 火燒藤甲兵第131章 無力反抗第96章 鐵索攔江第48章 架橋第115章 攻打岳陽-1第149章 玉蓉小產第104章 殺郝連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