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變數

“康親王,事兒就是這麼個事,您倒是說說,這個秦有福到底靠譜不靠譜?”納蘭明珠有點吃不準了,皇上的意思很明顯,他擔心秦有福是別有用心。納蘭明珠想到自己已經在秦有福身上做了不少投資了,如果皇上現在把秦有福給掛了起來,就他這麼個五品官,用不了幾天就得給皇上丟到腦袋後面去,再想起來,還指不定那天了,說不定這輩子也沒有這個機會,那麼現在自己在秦有福身上的投資可就白瞎了。納蘭明珠想了半天,決定到康親王傑書的府上走一趟,天天康親王的意思,順便也跟傑書拉拉關係。

康親王傑書聽完納蘭明珠說的話,揣度了半天,撂下了一句話來:“皇上是有主見的,要我說,這撤藩的事是撤定了,至於怎麼個撤法,跟其它的沒關係。”說着,端起了桌上的茶杯,虛讓了一下:“請喝茶。”

納蘭明珠知道,這是康親王要送客了,也不等一邊侍候着的小廝叫送客,自己趕忙站了起來:“康親王,在下就不叨擾了,您慢用。”說着,躬身一禮,退後了兩步,轉身走出了康親王府的前廳。

……

南書房裡,康熙越想越覺得秦有福有點不對勁。若是說這人真是有大智慧的,又能給自己出謀劃策,那麼就應該是忠君爲國的,這樣的人難道不知道只有權力越大才越能爲國出力?可是這個人死活不願意當官,一天到晚的就愛計較些針頭線腦的,連秋操之時死了幾頭豬都糾纏着自己給他報銷了,他難道沒有想過,只要好好的辦差事,自己高興,哪一次賞下去不比他那幾頭豬值錢?若是這麼分析,他豈不是以退爲進,通過標新立異的手段引起專家的注意?現在看來,自己還真就注意上他了,幾乎他說什麼就聽信什麼,如果他別有居心呢?康熙頓時覺得有些不安了起來。

“喜公公,讓人把索額圖給朕找來!”康熙想起來了,自己啓用秦有福的時候,索額圖就提醒過自己,說是讓自己小心些這個人,現在既然自己也覺得秦有福有問題了,那麼還是將索額圖叫來問問的好。

“是,皇上。”職守的小太監得了喜公公的吩咐以後退出了南書房,飛快的去找索額圖不提。

“喜公公,你怎麼看秦有福這個人?”康熙想了一想,覺得還是多問幾個人的好,畢竟秦有福還算是有本事的,若是當真就這麼因爲莫須有給自己棄之不用了,未免太可惜。

“回皇上的話,奴婢以爲,秦大人這個人或許是奴婢最看不透的,一般來說,不管是文臣武將,但凡有本事的,哪一個不是飽讀詩書、要麼練武成迷?說起來這個秦大人算是個文臣,可是奴婢去過秦府的書房,那裡比奴婢家裡的書房還要空,基本上就看不見一本書,難道他滿腹韜略都是天上掉下來的?若說他是武將,到也打過一仗,可是這仗也打得太詭異了,正經的連人都沒見着,不明不白就贏了,還贏得讓人無話可說,只是天下哪有這樣的打仗法的?戲文上都講究個兵對兵、將對將的,秦大人就躲了幾天,這仗就打贏了?……”喜公公本來還想說下去的,可突然醒悟到自己可是大內總管太監,知道皇上的事最多的一個人,如果嘴太多,肯定是幹不久的,皇上身邊最不需要的就是多嘴多舌的人,於是趕忙停了下來,頭一低,站起規矩來了。

“不礙的、不礙的,你接着往下說。”康熙一看喜公公的架勢,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這些規矩只要是在宮裡生活過的人都知道,於是安慰着喜公公,讓他接着說。

“依奴婢看來,這個秦大人好像對政務並不怎麼上心,您給了他南書房行走的,可這麼久了,哪一次也沒見他主動進宮裡來過,若是皇上不叫他,我看他寧願在家裡呆着。再說…...”喜公公挺了一下,看了看康熙的反應。

康熙擺擺手,示意他接着說下去。

別看喜公公跟秦有福關係不錯,但若是跟皇上比起來,秦有福在喜公公的心裡可就差遠了。看到皇上的手勢,喜公公的聲音降低了些:“奴婢覺得,這個秦大人特別喜歡錢,喜歡搞點小買賣什麼,若是他不當官去當個買賣人,沒準用不了幾年就發起來了。”

康熙一聽到這,整個人一愣,不由得笑了起來:“呵呵呵,喜公公,你還真沒說錯!這個秦有福還真是個做買賣的好手!當初他到確山的時候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有,可後來憑着立了點功,掙下了點田產和銀子,不過幾年時間,搖身一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大戶人家。如果他不會做買賣,還真沒有多少人會做買賣了!你再說說,你對秦大人還有什麼看法。”康熙覺得喜公公說得倒是有道理,別的不敢說,這個秦有福做買賣還真有一套,簡直就是精於此道,短短及你那的時間,從兩手空空到掙下了諾大的家產,甚至連自己都敢算計,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算計到家了。

“……”

“……”

康熙和喜公公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着秦有福,很快,外面的小太監進來通報,說索額圖大人正在南書房外面等候着皇上召見。

“傳!”康熙手一擺,轉身坐到屋裡的軟榻上去了。

“臣索額圖叩見皇上!”雖然不是正式場合,但規矩還是要的,索額圖進屋以後跪下行禮道。

“行了、行了,起來吧。”康熙跟索額圖算是亦師亦友的關係,平時也沒有那麼多的虛禮,一指邊上的椅子:“坐。”

南書房不比其它的地方,沒有那麼多的規矩,索額圖平時也是來慣了的,聽皇上吩咐以後,徑直坐了下來。

“索額圖,你覺得秦有福這個人怎麼樣?有沒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康熙對索額圖的信任程度跟信任喜公公差不多,說話也用不着拐彎抹角的。

索額圖想了一會,整理了一下思緒,開口道:“秦有福這個人的確是個人才,別的不說,就憑他整出來的那些個火器,我到工部問了一下,工部的幾位大人都大爲歎服,然爲簡直是巧奪天工,想得非常仔細。另外他配比出來的火藥比工部配出來的威力要大許多,若是推廣開來,神機營的火器恩那個增加不少威力。再說他發明的那個機槍,若是裝備起來,一支百十人的隊伍就能當千人使用。還有他搞出來的地雷和手榴彈,絕對是攻防之戰的利器,這些東西,一旦泄露出去,對我們是非常不利的。”索額圖知道康熙是想聽一聽增加是怎麼評估秦有福的,說話的時候儘量保持着不偏不倚的態度。

“這個朕明白,工部尚書和兵部尚書都找過朕,一個是希望能控制火器的轉播,免得爲敵所用,另一個就是想在火器營中使用這些火器。”康熙點了點頭,他接着說:“昨天秦有福進了一趟宮,是朕叫他進來的,本來是想問他一下廣東尚可喜請撤藩的事情,誰知道談着談着,秦有福竟然扯到兵役制度的變革上去了,按照他的說法,爲了藏兵於民,需將兵戶制改爲兵役制,要求全國所有滿足年齡要求的年輕人都有必須服役幾年,服役期滿了以後就可以退伍,這樣就能藏兵於民,一旦需要,我們就可以講這些退了伍的軍士重新招回來,等於說全國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兵馬。這個事情你怎麼看?”康熙皺着眉頭問道。

“萬萬不可啊皇上!”索額圖差一點就要打斷康熙的話說出自己的擔心來了:“您想想,我大清入關時日未久,臺灣鄭氏、全國各地還有前明餘孽在不停的鬧事,天下百姓歷經多年戰亂剛剛穩定下來,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候,雖然目前三藩的問題尚未解決,但有我幾十萬八旗勁旅,足以應付戍邊和內亂的問題,若是這個時候按照秦有福的辦法在全國範圍內改革兵制,一來三藩定然恐慌,認爲朝廷的舉動是針對他們,則三藩必反,諸省總兵、總督正在雲年對調,見此政策定然顧慮重重,但有什麼風吹草動,定然不受節制,則天下大亂,兵制變革定不可爲!”索額圖當是從目前朝廷的動作上來分析兵制改革的。

“朕也是這麼認爲的!依朕看來,按秦有福的辦法,不出十年,藏兵於民事可以實現了,但天下漢人也全民皆兵,一旦造反作亂,我滿人畢竟人數有限,如何是全天下漢人的對手?到時候萬一出事,怕是連關外都去不了了。”康熙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皇上所言極是!臣以爲,按照秦有福平日精明的程度,居然在此時拋出兵制變革的說法,實在令人捉摸不透。誠然,若單從軍事的角度考慮,秦有福此法可謂大善。我大清幅員遼闊,人數衆多,若實現藏兵於民,則從此無需顧慮任何敵對勢力,到時候只有我們打別人的份,誰也不敢動我們。但正如皇上擔心的,若當真藏兵於民,則我們滿人危矣,只要漢人中有強勢者登高一乎,恐怕我們滿人就真如皇上所言,別說關外,估計我們滿人就要滅族滅種了。”索額圖是滿人,考慮得更多的是滿人統治地位的問題,當然跟康熙的想法很接近。

“那麼你認爲秦有福這個人還能用麼?”康熙進跟着問道。

索額圖想了一下,微微搖了搖頭:“臣以爲此人不可不用,但是使用起來一定要慎之又慎,時刻提放。他每每對時政判斷得異常精準,處理事情的辦法堅決果斷,每有妙着。但是

仔細想一下,此人行事異常膽大凶險,一旦控制失當,很可能滿盤皆輸,另外此人口齒伶俐,極善蠱惑人心,幾乎每句話都另有深意,讓人不敢不防。對這樣的人,臣建議皇上要知人善用,對他說的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必須全面衡量,小心謹慎。另外秦有福手段層出不窮,萬一爲敵所用,後患無窮,必要時寧可取其性命,也斷斷不可放此人離京。”

康熙對索額圖的一番話很是贊同:“朕明白你的意思。的確,秦有福說言之事確實令人神往不已,但是也處處危機,朕原本想將他外放一段時間以觀後效,但索額圖你這麼一說,朕也覺得不該放任此人離開。依你之見,朕該如何控制此人?難道將其下獄麼?”

索額圖搖了搖頭:“臣以爲,此人若是用好了,當時皇上一大助力,就這樣將其下獄,恐怕今生今世也不會爲吾皇所用了,倒不如先將他掛起一段時間,不管不問的,另外安排幾個人監視其行蹤,隨時報告就是。”

秦有福那裡知道索額圖的一番話,他就成了不是囚徒的囚徒,也變成了滿朝文武大臣避之不及的怪物。

……

第152章 密切關注第57章 秦府女當家第173章 脫險記第159章 伏筆第132章 高手對局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63章 回門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174章 台州縣衙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109章 文廟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4章 忽悠領導第122章 夜襲 軍營第115章 攻打岳陽-1第130章 婚前的顧慮第94章 領兵出征第145章 獎罰分明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59章 三家籌謀第48章 架橋第157章 無根冬青第38章 賭約第149章 玉蓉小產第91章 刺殺-3第94章 領兵出征第36章 日講第103章 戰鬥前夕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59章 三家籌謀第152章 密切關注第89章 刺殺-1第31章 迎來送往第61章 變數第30章 各有算計第9章 確山危機第80章 吳應熊回京第81章 三藩起兵第42章 準備好了第178章 談判-1第130章 婚前的顧慮第107章 攻克咸寧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130章 婚前的顧慮第41章 備戰第25章 獻策定計第170章 誥命儀仗第32章 御賜門匾第116章 攻打岳陽-2第20章 禮學館瘋漢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147章 風雨欲來第26章 除鰲拜第67章 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第4章 忽悠領導第80章 設計定策第81章 三藩起兵第8章 小常識挑大樑第52章 耍賴第130章 婚前的顧慮第139章 辦學第24章 秦先生大才第52章 耍賴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63章 回門第21章 初見康熙第90章 刺殺—2第77章 被岳父告了第174章 台州縣衙第183章 完勝第59章 三家籌謀第84章 進宮見駕第26章 除鰲拜第70章 研究辭職第7章 不懂規矩第80章 設計定策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53章 皇帝當大媒第177章 聖旨下第147章 風雨欲來第59章 三家籌謀第152章 密切關注第139章 辦學第183章 完勝第一百一十二章第48章 架橋第102章 打擂臺第109章 文廟第140章 秦有福的道路第22章 說出不殺你的理由第107章 攻克咸寧第十章第139章 辦學第80章 設計定策第124章 軍民同樂第116章 攻打岳陽-2
第152章 密切關注第57章 秦府女當家第173章 脫險記第159章 伏筆第132章 高手對局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63章 回門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174章 台州縣衙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109章 文廟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4章 忽悠領導第122章 夜襲 軍營第115章 攻打岳陽-1第130章 婚前的顧慮第94章 領兵出征第145章 獎罰分明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59章 三家籌謀第48章 架橋第157章 無根冬青第38章 賭約第149章 玉蓉小產第91章 刺殺-3第94章 領兵出征第36章 日講第103章 戰鬥前夕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59章 三家籌謀第152章 密切關注第89章 刺殺-1第31章 迎來送往第61章 變數第30章 各有算計第9章 確山危機第80章 吳應熊回京第81章 三藩起兵第42章 準備好了第178章 談判-1第130章 婚前的顧慮第107章 攻克咸寧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130章 婚前的顧慮第41章 備戰第25章 獻策定計第170章 誥命儀仗第32章 御賜門匾第116章 攻打岳陽-2第20章 禮學館瘋漢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147章 風雨欲來第26章 除鰲拜第67章 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第4章 忽悠領導第80章 設計定策第81章 三藩起兵第8章 小常識挑大樑第52章 耍賴第130章 婚前的顧慮第139章 辦學第24章 秦先生大才第52章 耍賴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63章 回門第21章 初見康熙第90章 刺殺—2第77章 被岳父告了第174章 台州縣衙第183章 完勝第59章 三家籌謀第84章 進宮見駕第26章 除鰲拜第70章 研究辭職第7章 不懂規矩第80章 設計定策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53章 皇帝當大媒第177章 聖旨下第147章 風雨欲來第59章 三家籌謀第152章 密切關注第139章 辦學第183章 完勝第一百一十二章第48章 架橋第102章 打擂臺第109章 文廟第140章 秦有福的道路第22章 說出不殺你的理由第107章 攻克咸寧第十章第139章 辦學第80章 設計定策第124章 軍民同樂第116章 攻打岳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