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被彈劾了

下午的演練可就熱鬧多了,最吸引人眼球的當然是對抗演。上午的禮服當然是不能穿的了,所有的學員全部換上了秦有福設計的m-彩服進入預設陣地。

話說這秦有福也是指揮過大部隊作戰的,不過那個時候的心情基本上屬於遊戲,打好了固然好,打不好就當是出旅行了一趟,反正吳三桂的日子也長不了的,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出去轉一圈也不錯。可是現在就不一樣了,雖說不過是一次演習,可是隻要一想到自己現在這個校長的頭銜,想到手底下這幫一旦畢業就會成爲軍官的學員,秦有福的心裡都甜滋滋的。

校長好啊想當初老蔣不就是靠着個黃埔軍校麼?幾年抗戰下來,有名的將軍哪一個不是黃埔軍校出來的?這要是過上幾年清朝開始重視軍校生的培養了,自己這個校長還不一呼百應?要是洗腦的水平高一點,說不定這江山什麼……?想到這,站在臺下的秦有福突然覺得手上一熱,原來是口水流下來了。他連忙站直了身子,擺出一副一本正經的樣子來。開始麼玩笑,現在可是清朝最鼎盛的時期,別看自己是個軍校的校長,可這畢竟是大清皇家軍校,自己的這幫學員哪一個不是手腕通天的?還指望他們能聽自己的?趁早別有這樣的念頭這可不是搞地下工作,再說自己也不是這塊料,萬一有點什麼不對皇上心思的,直接腦袋就給砍了,還折騰個屁

“這成何體統?我大清皇朝不說金銀滿地,至少做點衣服的銀子還是拿得出來的,可這秦有福居然讓學員們穿得連叫1a子都不如,怎麼體現我大清軍威,他這是想幹什麼?”科爾可待一看到進入陣地的學員居然穿成了這個樣子,故意大聲對身邊的兵部郎說道。

能在京城裡官居三品四品的這些人哪一個都不笨,祖輩的積澱是必要的資本,可要是本人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到下面的府、道、縣裡倒是可以昏昏噩噩的當幾年米蟲,可想要在京城裡下去,沒有點真本事、不懂得審時度勢是肯定不行的。

鍥爾良才能兵部郎,除了自己的才學了得,懂得審視上司的心思,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該幹什麼,纔有了今天的地位。像鍥爾良才這樣的人,更明白自己的地位得來不易,一旦做錯了,那麼等待他的絕對不是粉身碎骨那麼簡單。大清的官俸本來就不高,雖說家裡或多或少都圈了些地,可架不住家裡的嚼口多,場面上的事也得支應着,再說滿人本就不善於營生,所以到了他們這個級別的,平時1a錢用銀子倒是爽快,但是要是當真追究起來,誰的屁股都不乾淨,自然而然,跟緊科爾可待的腳步就成了必須。

“皇上,臣要彈劾大清皇家軍校校長秦有福我大清軍服早有定製,滿人不得擅自改旗背祖,平時在軍各旗協調作戰,所獲之物除了歸,餘下之物由各旗自行分配,這是祖宗定下的規矩。秦有福擔任軍校校長,未經許可就編各旗子弟,擅自使用上三旗服有違祖制,其罪一。軍校制服之上擅自使用御用之明黃,乃大不敬,其罪二。未報請兵部許可擅自改變軍服式樣,乃是逾制,其罪三。巧言令用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蠱皇上,其罪四。將軍校學員拌成叫1a子一般,毀我大清軍威,其罪五。我大清乃是馬上得的天下,戰術演練當以刀馬弓箭爲主,可秦有福卻如同小孩子過家家一般讓我大清軍校的學員如同地鼠一般藏於溝渠之內,如何體現我大清八旗子弟之勇武?長此以往,軍將步軍,乃是毀我長城,其罪。”不愧是兵部郎,鍥爾良才幾乎無需考慮便將秦有福jīg心準備的檢閱評述得一無是處,罪名一個比一個大,只要坐實其任何一個罪名,怕是就得落得個抄家滅口才算。

“臣以爲,秦有福此舉乃持才傲物,仗着皇上的寵信,加上僥倖打了幾場勝仗便想學那秦儈我大清根本,若是放任下去,此人早晚會謀逆造反。想我大清驍勇善戰的名將數不勝數,秦有福乃是一不明來路的漢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大清皇家軍校內我大清未來軍官的搖籃,豈能讓這般鼠輩胡掌控?所以臣以爲秦有福此人不宜再擔任軍校校長一職,對其所作所爲當jia由刑部嚴加追查。請皇上三思。”鍥爾良才倒也不怕秦有福,雖然秦有福現在正是得寵的時候,可鍥爾良才知道,相比之下,自己怎麼說都是上三旗出身的滿人,根正苗紅,便是說錯了,自己也不會因言獲罪。再說了,自己有兵部尚書科爾可待支持,朝多人對秦有福的行爲不滿,自己表面上做了出頭鳥,但是總是打不着自己的。相比之下,反而會獲得一大批的人的支持,便是皇上也會考慮到自己的一片忠心,即使是不合適也不會找自己的麻煩。

鍥爾良才聰明,別人不見得比他笨,他的話音才落,便有不少大臣站了出來,明確表示支持鍥爾良才的看法。

康熙本來就不明白秦有福爲什麼讓兩邊的攻防學員穿成這個樣子,現在鍥爾良才這麼一說,不由得眉頭便皺了起來,不過康熙也不是好比明白事理的。怎麼說都當了那麼多年的皇帝,康熙這麼會不知道自己手底下的這些大臣們在玩心眼?他當然明白大臣之間彼此勾心鬥角,你打壓我我打壓你的事情,可問題是朝廷不可能只有一種聲音,當皇帝的關鍵就是玩平衡,讓手底下的大臣之間進行競爭。

康熙明白,秦有福有時候是犯m-糊,很多事情幹得讓人瞠目結舌,但是總的來看,這傢伙還是有本事的,肯定不是像鍥爾良才說得那麼罄竹難書,若是平時,自己肯定要指責鍥爾良才胡說八道,問題是鍥爾良才選擇了這樣一個場合當衆難,而且也說得似是而非的,康想去像那麼回事,自己若是教訓了他,那麼將來就沒有人敢再說話了,自己還怎麼廣開言路?再說這秦有福也是個傻蛋,居然會留下這麼大的一條尾巴讓別人抓,現在鍥爾良才說得已經夠客氣的了,如果是碰上了朝廷的幾個老頑固,怕還不得bī着自己砍了秦有福的腦袋?

想來想去,康熙也不知道該說什麼的好,只能擺了擺手,壓下那些正準備出來彈劾秦有福的大臣們:“衆位愛卿,想當初秦有福提議辦軍校的時候就與朕有過約法三章,其一條就是目前這皇家大清軍校乃是試驗質的,若是辦得好了,那麼便成爲長例,繼續辦下去,如果辦得不好,那麼辦了這一期以後就不再辦了。秦有福是不善言語的人,時不時有些讓大家看起來覺得不合時宜的舉動,但是事後一想,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其實朕也知道,他擅自變更軍服的事情不合適,至少手續上是不合適的,但是這軍校乃是他的管轄之下,所用之訓練方法與以往皆有所不同,想來這軍服的變化也有他的道理,不如大家且先看下去,看看他秦有福把我們的這些八旗子弟給訓練成了什麼樣子,待這場戰術對抗結束以後,再追究他改軍服的事情。”

康熙既然了話,下面的這些人當然也就不好說什麼了,於是一個兩個老老實實的坐在臺上觀看戰術對抗。

秦有福這會正臺下在導演着戰術對抗呢,當然不知道觀禮臺上出了什麼事情。

“下令紅軍按照演習預案開始衝擊藍軍的陣地,藍軍方面派出輕騎兵準備攻擊紅軍的給養和物資。”其實戰術方案都是一幫教官商量出來的,不過秦有福是老大,總得給他一個表現的機會。

“是”信號兵接到命令以後開始分別紅藍雙方的信號兵信號,宣佈戰術攻防演練正式開始。

秦有福當然沒有辦法制定演習方案,不過這不表示他不懂該有些什麼戰術動作。至少電影看得多了,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見識過。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什麼散兵線突擊、火炮壓制、攻擊後勤補給線、全面牽制重點突破、圍點打援等等,反正是能想得到的全都說了出來,一幫軍校的戰術教官除了驚歎之外,對秦有福卻有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敬佩。他們可不知道秦有福只是知道這些戰術動作,但是對應該怎麼組織卻是一竅不通,更不知道該怎麼把這些東西穿a到攻防演練之,他們還以爲這是秦有福的好意,故意將設計攻防演練計劃的功勞讓給了他們,一幫人當然積極得不用說了,幾乎秦有福提到的東西都拿了出來,一場攻防對抗被設計成了一個大雜燴。

康熙自然用不着看得那麼辛苦,一邊自然有負責戰術的教官隨着攻防雙方的進度解釋着目前局面的展,爲了表現的更直觀,還有幾個學員站在巨大的沙盤邊上按照進度調整着雙方的姿態。畢竟是大清朝的皇帝和最高權力機構的大臣們,爲了安全,不可能離戰場太近,雖然能隱約看到戰場的情況,但是想詳細瞭解就只能從沙盤上觀察了。

……

一個下午下來,雖然大家都知道這不過是一次在導演部導演指揮下進行的攻防演練,但是這其的戰術動作就連那些不懂打仗的官都覺得異常jīg彩,更不要說那些身經百戰的武將們。雖然他們不能完全理解某些作戰方式和熱兵器在戰場上的威力,但是對於作戰思路還是很清晰的,不少將軍都倒吸了一口冷氣,設身處地的仔細一想,若是碰上秦有福這樣的對手,雖說不一定會輸,可是異常麻煩是肯定的,一個不小心,怕是就落到他的圈套裡面了。現在想來,這秦有福在湖南打的幾仗絕對不是運氣好那麼簡單,別人怕是真的有點料的。

……

“傳朕的口諭,軍校放假三日,所有學員可好好休息一下,秦有福隨朕返京。後日早朝上殿辯訴相關事宜。”康熙ǐg高興,不管怎麼說,秦有福畢竟沒有來,從演習結果就可以看出,這個軍校辦得還是有效果的。不過話說回來了,擅自改變軍服的事可大可小,總得讓他解釋一下,畢竟已經有這麼多大臣都不滿意了。解釋得過去還好說,如果解釋不過去,少不得得處理一下。當皇帝也不容易,總得有所jia代才行。

秦有福還樂呵呵的等着康熙賞他點什麼呢,今天演習的效果只要是人都能看得出來,肯定是有功的,可沒等他從導演部趕到觀禮臺,小喜子就出來宣讀了聖旨,康熙連秦有福的面都沒見就直接回京了。

“喜公公。”秦有福一把拉住小喜子,袖子一滑,一卷秦府銀行的銀票便到了喜公公的手上。

“喜公公,皇上怎麼就走了?難道不高興了?”感覺到手裡的銀票被小喜子不動聲-的收了起來,秦有福趕忙問道。秦有福知道小喜子得隨時服着皇上,說話的時間不多,根本沒有時間客套,直接進入正題。

小喜子心裡有數,皇上當然是知道直接跟秦有福的關係不錯,龍攆都已經開拔了,卻安自己接來傳旨,根本就是讓自己給秦有福通風報信的。不過這樣的事只能會意卻不可言傳,凡事還得靠自己的領悟。不過小喜子跟在康熙身邊不是一天兩天了,當然知道該怎麼處理。

若是平時,儘管知道秦有福有錢,小喜子也是不敢收秦有福的賄賂的,他當然知道秦有福在皇上眼裡的分量,萬一得罪了秦有福,這傢伙又是個二愣子,跑到皇上那裡一說,自己就麻煩了。但今天不同,既然皇上暗示自己給秦有福說一點小話,那麼收點錢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管是康熙還是秦有福都不會說什麼。

“秦大人,剛纔有人彈劾你擅自主張,隨意變更軍服的式樣和有不臣之心,趁這兩天有空,趕快想一想該怎麼跟皇上和滿朝武大臣解釋一下吧,這是說大不大,若是說得不好了,搞不好就會出事的。”小喜子也只能說這麼多,剩下的就跟他沒關係了。

“**怎麼會這樣?那幫王八蛋的眼睛都長到**上去了麼?這麼簡單的道理居然還不臣之心了?”秦有福一下愣住了,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不過是爲了打仗方便,按照現代軍裝的式樣搞出了軍禮服和m-彩服,居然會惹這麼大的麻煩。F

a!!,

第6章 時政建議第30章 各有算計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96章 鐵索攔江第48章 架橋第74章 對抗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154章 謀劃倒秦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43章 大帳見駕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159章 伏筆第12章 揀到寶了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77章 被岳父告了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91章 刺殺-3第26章 除鰲拜第65章 邊緣人第137章 軍校-2第70章 研究辭職第40章 禍起“圍牆”第15章 安家落戶第88章 輿論的威力第154章 謀劃倒秦第13章 摘帽了第165章 損人不利己第187章 封賞第12章 揀到寶了第66章 最牛的五品官第35章 玩的就是心跳第111章 誰都害怕第12章 揀到寶了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130章 婚前的顧慮第150章 朵藍懷孕第十章第175章 老謀深算姚啓聖第43章 大帳見駕第66章 最牛的五品官第109章 文廟第53章 皇帝當大媒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152章 密切關注第144章 捅了馬蜂窩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131章 無力反抗第185章 雙喜臨門第106章 兩軍陣前第4章 忽悠領導第141章 新任校長第109章 文廟第156章 秦府家宴第92章 刺殺-4第39章 離京第90章 刺殺—2第44章 第一面白旗第5章 咱也是有身份的人了第143章 開學第60章 康熙的猜忌第188章 狡兔三窟第170章 誥命儀仗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25章 獻策定計第174章 台州縣衙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109章 文廟第8章 小常識挑大樑第152章 密切關注第4章 忽悠領導第5章 咱也是有身份的人了第177章 聖旨下第58章 君臣對話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91章 刺殺-3第35章 玩的就是心跳第39章 離京第128章 秦有福傻眼了第59章 三家籌謀第89章 刺殺-1第109章 文廟第88章 輿論的威力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24章 秦先生大才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65章 邊緣人第185章 雙喜臨門第135章 佔便宜第53章 皇帝當大媒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三章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81章 三藩起兵第59章 三家籌謀第68章 車間對話第23章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第178章 談判-1第27章 論功行賞
第6章 時政建議第30章 各有算計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96章 鐵索攔江第48章 架橋第74章 對抗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154章 謀劃倒秦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43章 大帳見駕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159章 伏筆第12章 揀到寶了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77章 被岳父告了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91章 刺殺-3第26章 除鰲拜第65章 邊緣人第137章 軍校-2第70章 研究辭職第40章 禍起“圍牆”第15章 安家落戶第88章 輿論的威力第154章 謀劃倒秦第13章 摘帽了第165章 損人不利己第187章 封賞第12章 揀到寶了第66章 最牛的五品官第35章 玩的就是心跳第111章 誰都害怕第12章 揀到寶了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130章 婚前的顧慮第150章 朵藍懷孕第十章第175章 老謀深算姚啓聖第43章 大帳見駕第66章 最牛的五品官第109章 文廟第53章 皇帝當大媒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152章 密切關注第144章 捅了馬蜂窩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131章 無力反抗第185章 雙喜臨門第106章 兩軍陣前第4章 忽悠領導第141章 新任校長第109章 文廟第156章 秦府家宴第92章 刺殺-4第39章 離京第90章 刺殺—2第44章 第一面白旗第5章 咱也是有身份的人了第143章 開學第60章 康熙的猜忌第188章 狡兔三窟第170章 誥命儀仗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25章 獻策定計第174章 台州縣衙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109章 文廟第8章 小常識挑大樑第152章 密切關注第4章 忽悠領導第5章 咱也是有身份的人了第177章 聖旨下第58章 君臣對話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91章 刺殺-3第35章 玩的就是心跳第39章 離京第128章 秦有福傻眼了第59章 三家籌謀第89章 刺殺-1第109章 文廟第88章 輿論的威力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24章 秦先生大才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65章 邊緣人第185章 雙喜臨門第135章 佔便宜第53章 皇帝當大媒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三章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81章 三藩起兵第59章 三家籌謀第68章 車間對話第23章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第178章 談判-1第27章 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