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秦有福的道路

“看來這個秦有福還是很有些能力的麼,如果按照他的這個思路辦軍校,那麼用不了幾年,目前滿、蒙、漢各旗只識旗主而不知道有兵部、不知道還有朕這個皇帝的情況就能很快轉變,假以時日,朕就不需要考慮如何協調各旗之間矛盾的問題了。”康熙坐在榻上不緊不慢的說。

雖然還有兩個多月才過年,但是早就已經開始下雪了,南書房裡已經燒上了炭爐,這會進到屋裡還是很暖和的。

不過索額圖、納蘭明珠和康親王幾個卻感覺不到屋裡有多暖和。皇上聽了秦有福的話想辦軍校的事情早就傳開了,朝中的文武大臣們也就秦有福上的摺子多次討論,誰都看得出來,一旦成了這個軍校的校長,那麼天下的武將無有不是其門生者,這對於一貫尊師重教的中國人來說,軍校校長這個位置可太重要了。爲了獲得這個軍校校長的位置,各路諸侯各顯神通,各自陳述自己的理由,一時間吵得不可開交,不過這事到頭來還是得由皇上定奪,於是大家紛紛遞上了摺子,今天是見分曉的時候了。

“皇上說得是,秦有福這辦軍校之法的確聰明。滿、蒙、漢八旗個有特點,滿人勇武,蒙人團結,漢人多智,雖同屬皇上統領,可各旗部之間誰也不服誰,便是同一部族的,也因爲待遇不同而彼此不太往來,各旗主更是甚少往來,長此以往,不但我大清軍力下降,也容易出現尾大不掉的問題。先如今三藩是撐不了多久了,但還有臺灣問題,蒙古草原太平了這些年,也開始有些不太對勁的苗頭,正是我大清需要精兵強將的時候。但是由於缺乏管理,有些偏僻的地方已經開始發生吃空餉的事情。另一方面,我大清是馬上得的天下,當年有功之臣分封褒獎之人甚多,當年祖輩所得之爵位除世襲罔替之外,多還是有些品級的,就像臣的幾個重孫,便是不能襲爵的,皇上也都會看在老臣的面子上給個品銜,可是老臣心中明白,這些在京城裡出生長大的孩子,從小就頂着康親王府的頭銜,便是紈絝一些,一般人還是會給些面子的,可是像他們這樣開不得弓舞不動刀的,若是當真到了兩軍陣前,別說上陣殺敵了,只要不跑就算是強的了,這樣的人又怎麼能領兵?所以臣以爲,軍校是一定要辦的,而且一定要掌握在皇上的手裡。便是現如今的軍中將領也該回軍校接受些教育,這樣才能保證我大清軍力和指揮水平不至於降低,才能保證在需要用人的時候有人可用。”怎麼說康親王都是皇上最信得過的,這樣重要的決策當然是要發表意見的,這也是老王爺的保障手段之一。

索額圖在朝中的地位是一等一的,現在的太子可是他的外孫,算起來跟康熙算得上是自己人了,再加上位高權重,說起話來的分量也是不輕的,反正屋裡就是他們幾個,康親王說完了,自然就輪到他了:“皇上說得是,正如康親王剛纔分析的,若是這軍校一搞起來,我大清軍力和指揮水平會有很大的提高,臣仔細分析了一下秦有福的摺子,說句老實話,臣自問論起寫文章的水平,十個秦有福捆在一起也寫不出臣的水平來,可是對於辦軍校這件事,怕是十個臣也想不出那麼多門道,好在秦有福這個人不是個權臣,無心官場,倒是不慮的,否則臣怕是要全皇上將其除之以絕後患了。”

要不怎麼說當官的都不簡單呢,別看索額圖說得不多,可這其中透露的出來的信息可就多了。他先是不動聲色的捧了康熙,接着又拍了康親王的馬屁,臨到頭了,用笑話般的語氣自我吹捧了一番,最有深意的還是後面的幾句話,先是說明了秦有福於辦軍校這件事情上是有能力的,他索額圖已經是朝廷中的人尖子了,可是在這件事情上,他明確表示不如秦有福,換句話說,他是支持秦有福出來辦這個軍校的。但是老傢伙話頭一轉,直指秦有福的身份,不但提醒康熙要時刻注意秦有福,還提醒康熙別給秦有福當什麼官。秦有福不願意當官的事包括康熙都是知道的,經過這些年的觀察,康熙等人也算對秦有福放心了,在他們看來,秦有福這個人不說淡泊名利,但是可以肯定,這傢伙是個懶的。除了掙錢的時候會動點腦筋以外,平時最好是整天歇着,要是不逼他一下,打死他都不願意動彈,更不要說拉幫結夥的折騰什麼了。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樣的人用起來放心,不用擔心他想搞什麼名堂。但是索額圖的話是在提醒康熙,讓康熙警惕秦有福,千萬要注意他還會不會利用辦軍校的事想什麼歪門邪道。秦有福有辦法是大家都公認的,軍校的事又是一個新鮮事物,誰知道秦有福會不會把腦筋動到這裡?其實索額圖說這話還有另一個意思,畢竟他是贊同秦有福出頭辦軍校的,但是他今天把話說在這裡了,一旦秦有福辦軍校的時候出了什麼問題,他索額圖大可以用今天的這話來搪塞,誰也拿他沒辦法。不愧是老臣,手段就是高明。

納蘭明珠也不是白給的,別看他在這幾個人當中的地位最低,可是能進這南書房跟皇上談辦軍校這件事本身就說明他已經進入了大清的決策層,到了這個時候,當然得要發表一點有建設性的意見:“皇上,臣以爲,秦有福摺子上的辦學手段和方法是可以接受的,臣相信我大清泱泱大國,如秦有福這般有能力卻不願爲官的人不是個別現象,爲了鼓勵有能力有才學的人爲國出力獻策,是否可以考慮由地方推薦,各督撫專門派員考評,將這些有能力的博學鴻儒之流請進京來,或是專攻其精專之事,或是派往地方爲官,相信此舉定可令天下有能者仰視皇上的大度,能起到千斤買馬骨的作用。同樣,在使用秦有福的事情上,臣以爲倒是無需介懷,畢竟秦有福掛着皇家顧問的頭銜,只要他以皇家顧問的身份出任大清軍校之校長,校內之學生當然明白他們之所得乃是皇上的恩典。至於如何管教學生,自然有教習負責,校長之職權在於制定教務和管理軍校之教學科目,這樣一來,就大概就無需牽掛太多,只等接受合格的低級官佐了。”

康熙一直在聽着三位大臣的話,康親王的話有道理,但是隻是給了康熙一個定心丸,沒有多少意思,索額圖說的倒是讓康熙心中有些不自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坐在龍椅上就需要關注各方面的情況,有時候一些細節可以決定成敗,對康熙來說,如果風險評估時發現風險比較大,寧願採取穩妥一些的辦法,畢竟他最需要的是穩定。倒是納蘭明珠說的讓康熙眼前一亮,康熙爲什麼着急上火的要納孔家的人爲妃?位的就是孔子這塊金字招牌。這個年頭,只要抓住了讀書人的心,天下就很難亂起來,因爲有能力讀書都是些小有資產的,就算是爲了他們自己,他們也不會願意這個天下亂起來。別看大清入主中原已經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了,但是不少自命清高的讀書人或者是被稱爲大儒的,一直還抱着大明的排位不肯放手,在他們的影響下,不少人始終敵視大清,認爲大清統治是異族統治,這個江山早晚還是要回到漢人手裡面的。可是他們那裡知道,如果可能,康熙情願自己馬上就變成漢人。畢竟坐上這龍椅不容易,讓誰下來誰也不會幹的。如果能拉住這些博學鴻儒,自然就可以借重他們的影響力穩定大清的統治,而且這些人當中多數還是真有本事的,根本就是兩利的事情,自然是一件好事,看來這納蘭明珠還是真有點本事的。恍恍惚惚的,康熙似乎覺得自己曾經聽說說起過這個辦法,雖然說法不同,但是大概意思肯定是一樣得,這個人會是誰呢?

這個時候當然不是考慮這個摸不着頭腦的事,康熙今天叫幾位大臣過來,爲的就是定下來這個軍校到底搞不搞?要是搞的話該怎麼個搞法?誰來負責這個事情。現在看來大家的態度都很明朗,軍校肯定是要搞的,而且大家也都傾向於讓秦有福來負責這個事情。康熙不是拖拖拉拉的人,既然明確了,那麼就該籌備了。於是他總結道:“既然是這樣,朕也認爲這事就這麼定了一會納蘭明珠擬一道聖旨,委派秦有福爲大清軍校督辦人兼校長。先讓戶部找一個地方,如果秦有福認爲合適了,那麼就趕快把框架拉起來,至於他說的那些戰法和訓練手段還有槍械什麼的需要安排專業的加官,朕看來這不是什麼難的事情,這個事情要麼不辦,要辦就要辦好。需要的人可以去兵部可吏部找,找到誰算誰。第一批學生就安排全火器營的那些人,且試一試,要是效果好了,來年還可以再招,這個事情就這麼定了。”說道這,康熙想了一想,吩咐納蘭明珠,:“回去後你寫一個摺子上來,就寫寫這麼將那些博學鴻儒請到朝廷來的事情。這個事辦好了,朕算你一功”

……

秦有福本以爲軍校的事那麼久沒有反應,估計是黃了,也沒掛在心上,整天忙着家裡的事情,他那裡知道,康熙已經把他將來的路都給安排好了。

……

第83章 沒出息的老子第77章 被岳父告了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44章 第一面白旗第121章 賭一把第55章 秦有福大婚-1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12章 揀到寶了第132章 高手對局第108章 打包送貨第60章 康熙的猜忌第136章 軍校-1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108章 打包送貨第144章 捅了馬蜂窩第182章 攻打澎湖第75章 秦有福的怪癖第91章 刺殺-3第一百一十二章第141章 新任校長第155章 康熙檢閱軍校-1第172章 我就是秦有福第114章 釣魚第187章 封賞第17章 剿匪會議第75章 秦有福的怪癖第139章 辦學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6章 時政建議第37章 康熙看打架第179章 談判-2第9章 確山危機第61章 變數第79章 撤藩線路第156章 秦府家宴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181章 澎湖計劃第13章 摘帽了第65章 邊緣人第43章 大帳見駕第19章 防微杜漸第119章 回京第159章 伏筆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78章 秦府超市第76章 沼氣應用第92章 刺殺-4第160章 被彈劾了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26章 除鰲拜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58章 君臣對話第89章 刺殺-1第134章 白癡新郎第137章 軍校-2第128章 秦有福傻眼了第44章 第一面白旗第172章 我就是秦有福第52章 耍賴第72章 連鎖計劃第152章 密切關注第38章 賭約第169章 海上戰船第134章 白癡新郎第60章 康熙的猜忌第186章 招安臺灣第88章 輿論的威力第6章 時政建議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69章 標準化第43章 大帳見駕第11章 救縣令第86章 大清報業-2第61章 變數第26章 除鰲拜第13章 摘帽了第177章 聖旨下第79章 撤藩線路第78章 秦府超市第102章 打擂臺第99章 算計第132章 高手對局第97章 御賜筆洗第111章 誰都害怕第9章 確山危機第76章 沼氣應用第78章 秦府超市第42章 準備好了第119章 回京第十章第43章 大帳見駕第84章 進宮見駕第187章 封賞第8章 小常識挑大樑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145章 獎罰分明第三章
第83章 沒出息的老子第77章 被岳父告了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44章 第一面白旗第121章 賭一把第55章 秦有福大婚-1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12章 揀到寶了第132章 高手對局第108章 打包送貨第60章 康熙的猜忌第136章 軍校-1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108章 打包送貨第144章 捅了馬蜂窩第182章 攻打澎湖第75章 秦有福的怪癖第91章 刺殺-3第一百一十二章第141章 新任校長第155章 康熙檢閱軍校-1第172章 我就是秦有福第114章 釣魚第187章 封賞第17章 剿匪會議第75章 秦有福的怪癖第139章 辦學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6章 時政建議第37章 康熙看打架第179章 談判-2第9章 確山危機第61章 變數第79章 撤藩線路第156章 秦府家宴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181章 澎湖計劃第13章 摘帽了第65章 邊緣人第43章 大帳見駕第19章 防微杜漸第119章 回京第159章 伏筆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78章 秦府超市第76章 沼氣應用第92章 刺殺-4第160章 被彈劾了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26章 除鰲拜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58章 君臣對話第89章 刺殺-1第134章 白癡新郎第137章 軍校-2第128章 秦有福傻眼了第44章 第一面白旗第172章 我就是秦有福第52章 耍賴第72章 連鎖計劃第152章 密切關注第38章 賭約第169章 海上戰船第134章 白癡新郎第60章 康熙的猜忌第186章 招安臺灣第88章 輿論的威力第6章 時政建議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69章 標準化第43章 大帳見駕第11章 救縣令第86章 大清報業-2第61章 變數第26章 除鰲拜第13章 摘帽了第177章 聖旨下第79章 撤藩線路第78章 秦府超市第102章 打擂臺第99章 算計第132章 高手對局第97章 御賜筆洗第111章 誰都害怕第9章 確山危機第76章 沼氣應用第78章 秦府超市第42章 準備好了第119章 回京第十章第43章 大帳見駕第84章 進宮見駕第187章 封賞第8章 小常識挑大樑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145章 獎罰分明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