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澎湖計劃

金門海戰的消息對臺灣的影響可是太大了,大得連康熙都大吃一驚。臺灣島上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běi?jīng。康熙從各種渠道得知,因爲身體一直欠佳,加上受驚過度,臺灣的實際統治者,南明永曆皇帝封的鄭成功之子、世襲延平郡王鄭經因病亡故,鄭經小妾所出、長子鄭克臧甚至來不及繼位便被鄭經的弟弟鄭聰和侍衛馮錫範以非藩主血脈所出送上了西天,鄭經的二兒子鄭克爽活該撿了個天上掉下的大餡餅,不到十二歲就搖身一變,成了新的延平郡王。臺灣成了國叔鄭聰說了算的地方。

劉國軒的消息當然比康熙要快得多,一聽說鄭經出了事,劉國軒馬上意識到臺灣馬上就要亂了。劉國軒可是幾經戰火出來的,他當然明白,在這亂世之秋,要想自保、要想過上好rì子,手裡面沒有權力是不行的,臺灣這個彈丸之地的權力要怎麼來?當然是得從兵權上來。現在劉國軒掌握着臺灣全部水師和大部分的軍隊,只要控制好了,當然用不着看別人的眼sè辦事。

這一下,劉國軒可就顧不上金門的事了,金門、馬祖本來就有點飛地的味道,可以說是大清嘴邊的肉,什麼時候想吃都問題不大,可是臺灣關係到劉國軒的身家xìng命和未來晉身的本錢,要是控制不好,恐怕就得落個死無葬身之地了。到了這個時候,什麼事情最重要?當然是回臺灣奪權最重要

劉國軒二話不說,當時就下令收攏了部隊,別說金門,連馬祖都不要了,所有的部隊收回來再說結果一夜之間,原本駐守馬祖的臺灣軍隊突然全部登船離島,去了澎湖。

姚啓聖和秦有福這下可納了悶了,要說劉國軒不要金門還容易理解,畢竟金門已經給施琅折騰得沒法住人了,島上別說吃的喝的,就連完整的房子都難找出一間來,劉國軒這會正在跟秦有福談判,當然不會冒着觸怒秦有福和姚啓聖的風險在大清水師的眼皮底下重登金門島。可是馬祖不一樣,當初秦有福之所以不動馬祖,爲的就是給劉國軒留下一絲的念想,別讓臺灣徹底跟大陸斷了關係,否則馬祖可是比金門小得多,施琅收拾了金門以後,順手就把馬祖給收拾了,還用等到劉國軒把人給撤回去?

題是按照秦有福的計劃,這馬祖島本來是留給劉國軒落腳的,怎麼一夜之間就人去樓空,整個馬祖島都讓劉國軒給搬空了?

“姚大人,施將軍,你們說這劉國軒搞什麼名堂?好好的馬祖他就不要了?咱們也沒怎麼樣他,他爲什麼把馬祖都給丟了?”秦有福實在是想不明白,這平臺方略可不是鬧着玩的,康熙都惦記了好幾年了,要是給自己折騰出了問題,恐怕康熙就算再信任自己也得不了好去,萬一這事鬧大了,丟腦袋估計就是小事了,整不好連朵藍都剩不下,全得砍了。秦有福這會急得向熱鍋上的螞蟻,就差趕快搞一條船帶着全家跑路算了。秦有福算計了一下,這個時候估計澳大利亞還真沒什麼人,即使是有也是一些土人,憑藉着他手裡的火炮和火槍,估計佔下一塊地方來不難。

秦有福這會開始後悔了,自己千算萬算,怎麼就沒有算到會有今天?幹嘛吃飽了撐得走什麼水路?最關鍵的,幹嘛攤上了劉國軒這麼一件事?要早有準備,憑秦府的實力,別說收攏大量的錢財、就是武裝一隻部隊也不是什麼難的事情,至少確山老家的那些人應該帶着出來的。當然了,秦有福心中有數,自己也就能這麼想一想而已,他確山老家的那股力量的確很有戰鬥力,但是隻能看家護院。這不是說他們不能打仗,而是秦有福根本不能動用他們。別看康熙對秦有福挺好的,但是康熙可不是什麼善男信女,秦有福老老實實的還好說,要是秦有福在這個時候動用了他在確山的那股力量,就算能平安的出了廄,康熙也會天涯海角的追殺他們,估計就算是耽誤了平三藩的大事都會在所不惜。

“這個事情不好說。”姚啓聖搖了搖頭,他也行不通劉國軒爲什麼丟下了馬祖不要了,這實在不合情理。

“會不會是我們水師攻打金門的動靜把劉國軒給嚇住了?橫豎守不住,乾脆不要了算了。”施琅是剛從海上回來沒幾天的,畢竟他手裡掌管着大清水師,事情到了這個時候,當然要把所有的計劃都說給他聽。話說回來,這一次炮轟金門可算讓施琅神氣起來了,只有自己打別人,別人連招架的手段都沒有的事讓施琅心裡那個舒坦,連着幾天,臉上笑出來的褶子就一直都沒有消下去過不過這在秦有福看來又是另一種說法,按秦有福的想法,施琅這會的心情大概跟自己當初從湖南打仗回來的時候差不多,不管是誰,猛然間掙了那麼大的一筆財富,恐怕都會笑得合不攏嘴。

“我看不會。”姚啓聖搖了搖頭,他這些年沒少跟劉國軒打交道,對劉國軒可以說是很瞭解的,他心裡有數,劉國軒可不是什麼善男信女,光憑嚇唬就能嚇唬得住的,秦有福下令炮轟金門與其說是嚇唬劉國軒不如說是向劉國軒顯示一下大清水師的實力,間接地給他吃一個定心丸,讓他堅定立場、老老實實的投降。其實只要不傻就能看明白,就憑大清水師的實力,炮轟金門能打成這個樣子,對付馬祖就更不在話下了,無非就只是調轉炮口的問題,馬祖這麼個彈丸之地根本經不住轟,用不了幾下就完蛋了。劉國軒怎麼說都是有名的戰將,他怎麼會看不出這個道理?大清水師既然炮轟金門的當天沒有對付馬祖就證明根本不想怎麼樣馬祖,更何況現在連金門島都沒要,又怎麼會對馬祖動什麼腦筋?

“要我說,這劉國軒又不是傻瓜,他清楚我們不會對馬祖動什麼腦筋,現在馬祖的守軍全部退出了防區肯定不合理,問題是老夫也想不明白這其中發生了什麼。”姚啓聖苦笑着答道。要是放在原來,他這個福建總督一下子拿回了金門和馬祖兩個島,怎麼說都是功績了,還不得趕快上報廄?可是現在?姚啓聖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會不會是臺灣發現了劉國軒跟我們聯繫,解除了劉國軒的兵權?”秦有福不太明白這其中的彎彎繞,問得有點傻。

姚啓聖沒有說話,畢竟是一品大員,對秦有福這樣的說法實在有點看不上。不過施琅就不得不解釋一下了,畢竟他現在歸姚啓聖和秦有福節制,秦有福的這個說法傻,但是他也有義務解釋給秦有福聽。

“秦大人過慮了,別看劉國軒是臺灣鄭氏的將領,但就算是鄭經出面,想解除劉國軒的兵權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且不說這劉國軒掌管着臺灣的全部水師和不少軍隊,便是那鄭經這些年也是不斷的跟我們接觸,所以劉國軒跟我們談判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再說了,鄭經已經有幾年不管事了,現在是他的兒子在監國,劉國軒一直都是臺灣的依仗,他們又怎麼敢冒着觸怒劉國軒的風險解除了他的兵權?別的不敢說,只要鄭氏一開口,用不着我們招安,劉國軒就會爲了保命投降。除非是他們派人刺殺劉國軒,否則誰也動不了他。”施琅解釋着。

……

“大人,劉國軒派人有事相商”正在幾個人胡亂猜測的時候,門外的侍衛進來通報着。

“哦?”姚啓聖看了秦有福和施琅一眼,兩個人都是一副期待的樣子,於是開口道:“把人讓進來。”

一個三十多歲的jīng壯漢子跟着幾個侍衛走了進來,一進屋,便給姚啓聖施禮:“敢問可是姚啓聖姚大人?”

畢竟姚啓聖坐在主位上,又穿着一品官服,基不會認錯的。

“老夫便是福建總督姚啓聖,這位是秦有福秦大人,這位是施琅將軍。”姚啓聖當然明白能爲劉國軒來傳話的肯定是劉國軒的親信,所以只是介紹了秦有福和施琅,就等着這位來人自己介紹了。

“在下是武平伯劉國軒帳下參將麥克平,奉我家將軍之命特來見過姚啓聖姚大人和秦有福秦大人有要是相商。”一般來說,劉國軒的手下在通報劉國軒職位的時候應該稱劉國軒的軍職徵北將軍,這個時候他說的是劉國軒的爵位已經是很給姚啓聖和秦有福面子了,至於他只是介紹了自己以後就點奉命見秦有福和姚啓聖的,顯然是不想讓施琅留在現場。

施琅心裡雖然很不舒服,但是官場上的規矩還是懂的,當時也不二話,當即起身拱手道:“姚大人、秦大人,下官營中還有諸多事務急需處理,這便告辭了。”

……

施琅走了以後,姚啓聖知道這麥克平恐怕是有很秘密的事要說了,當即安排好侍衛,和秦有福一起等着麥克平說事兒。

“姚大人,恐怕你們還不知道,因爲姚大人炮轟金門的事,延平郡王鄭經已經於前rì亡故,我家將軍爲了以防萬一,不得不收縮兵力,將馬祖守軍調回澎湖,爲了免得兩位大人誤會,特命小人前來通報一聲。另外我們家大人說了,現在臺灣乃是多事之秋,事情還不知道會到哪一步,很有可能會耽誤了十rì之約。我們家大人讓小的在這裡給兩位大人道歉,若是到時候我們家大人來不了,還請兩位大人見諒。我們家大人說了,即便是他不能親往,但是這談判的事情還是不能耽誤的,將來會委派小的負責其中的聯絡,請兩位大人多擔待。”麥克平規規矩矩的說道。

劉國軒本來就不願意親自參與談判,他也怕姚啓聖或者秦有福下黑手,但是當時的情況還讓他不好拒絕,現在碰上了這樣的事,當然是趕緊找藉口不來了。

“原來是這樣”姚啓聖和秦有福恍然大悟,難怪劉國軒會撤走駐守馬祖的守軍,現在臺灣出了這麼大的事情,當然是要收縮兵力的。

“還請麥先生稍等片刻,待老夫與秦大人商量片刻再說。”事情出得突然,負責談判的又是秦有福,姚啓聖當然得暫停會見,先跟秦有福商量一下再說。

“大人請便。”麥克平就是個跑腿的人,當然由得姚啓聖安排。

當然了,姚啓聖不會忽略了待客之道,至少不會讓麥克平乾坐着,在他跟秦有福離開之前,什麼時令鮮果之類的當然是安排的好好的。

……

“依我之見,現在臺灣局勢怕是很不明朗的,還不知道誰會承襲延平郡王之位,要不然劉國軒也不會爲了自保收縮兵力,如果我們趁這個時候攻打臺灣,正好能乘虛而入。”施琅當然不會真的回去處理軍務的,幾個人在後面一番商議,很快就得出了臺灣現在可能很亂的結果,施琅可是看出了這其中的奧妙,當然想一鼓作氣打下臺灣。

“我看也行”秦有福原本就對他的火炮很有信心的,再加上前幾天炮轟金門的效果這麼好,當然巴不得直接打一場,反正打仗又用不着他親自上戰場。

姚啓聖捋了一下下巴上的山羊鬍子,考慮了一下:“不,不能打臺灣”老頭都快成jīng了,想事情當然想得遠一些。

“你們想啊,這臺灣一直都是我們的目標,在這樣的時候,臺灣肯定非常小心,要是這個時候攻打臺灣,一旦臺灣方面有了防備,且不說我們要跨海作戰補給困難,即使是打贏了臺灣水師,想要登陸也不容易。我想不管劉國軒是否願意降清,至少他這個徵北將軍還是得出席延平郡王主事理政儀式的。想當初鄭經爲了防備劉國軒,將劉國軒一家老小全都扣押在臺灣,劉國軒當然不敢怎麼樣。可是現在是臺灣改朝換代,劉國軒手握重兵,怎麼敢輕易獨自前往臺灣?我敢肯定,如果劉國軒出席新的延平郡王登基儀式,肯定得帶着大量的戰船以防萬一。這個時候,澎湖的防衛恐怕就是最低的時候了。如果我們這個時候攻佔澎湖,端了劉國軒的老窩,不但可以使得臺灣水師斷絕了補給和前進基地,臺灣也就變成了真正的孤島,到了那個時候,我想不出臺灣除了接受招安之外還有什麼別的辦法。”老傢伙反應得就是快,馬上就想清楚了其中的關鍵。劉國軒經營澎湖不是一天兩天了,臺灣水師也一直都以澎湖爲基地。如果趁機端掉了澎湖的臺灣水師基地,劉國軒即使是想抵抗,沒有基地作爲支撐,想打仗看不是簡單的事情。到了那個時候,臺灣也只有投降一途了。

姚啓聖的話讓施琅和秦有福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覺,談判是靠實力的,現在劉國軒敢提那麼多的條件,正是因爲劉國軒覺得他的實力還可以,如果沒有了澎湖,那麼劉國軒就沒有提條件的本錢了。

幾個人一商量,也等不急回覆麥克平,姚啓聖親自cāo刀,一篇新的平臺戰略新鮮出爐了。幾個人分別用印以後,侍衛被傳了進來,摺子密封好以後馬上送了出去,八百里加急馬上進京。畢竟這不是什麼小動作,這邊可以準備,但是真要動手還得康熙說了算。機會不多,時間也很短,當然得馬上送進京裡。秦有福這會開始懷念起手機來,要是有手機,哪還用那麼麻煩?

鄭經去世的消息來得很突然,劉國軒當然也沒有什麼準備,咋一聽說這個事,根本來不及考慮談判的問題,想辦法自保纔是最關鍵的。麥克平被派出來通知姚啓聖和秦有福是不得已的事情,劉國軒也怕姚啓聖和秦有福誤以爲自己破罐子破摔,索xìng不要馬祖島,收縮兵力跟大清水師對抗,所以不得不先打招呼。麥克平這一趟當然也就沒有什麼具體的談判條件和應對手段,把消息傳遞了以後,基本上也就完事了。

姚啓聖他們已經打算好了要幹澎湖,再說這廄的消息還沒有過來,自然也沒什麼好說的。招呼了麥克平一番,然後有針對xìng的給劉國軒提了一些條件,也就把麥克平給放回去了。

接下來當然就是施琅這邊開始忙碌了起來,攻打澎湖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大量的準備工作還是要做得。要是等到廄的聖旨來了才準備,劉國軒恐怕早就騰出手來了。到時候什麼事都回到了原點,也就談不上攻打澎湖了。

…….

康熙這會剛剛接到福建傳來的六百里加急,說得是劉國軒之前談的幾個條件以及秦有福和姚啓聖商量着讓施琅攻打金門的問題。攻打金門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福建總督當然是可以做主的,但是劉國軒提的幾個條件必須康熙決定。康熙看了劉國軒提的幾個條件和秦有福、姚啓聖他們商量溝熙參考的答覆以後也頗感爲難,頭幾件事還好說,秦有福他們說的沒錯,稱臣納貢是不可能的,臺灣不是屬國,同理,不登岸也是同樣的道理。不過這不剃頭的確讓康熙有些爲難,秦有福說的不是沒有道理,康熙也願意網開一面,可這畢竟違背了大清的規矩,還需要跟幾個大臣商量一下。

康熙一番吩咐,沒有多久,朝廷中幾位重要的大臣和幾個王爺都來了,大家正說着事,門外的侍衛通報着:“皇上,福建總督並皇家顧問秦有福、大清水師提督施琅聯合具名八百里加急急遞進宮,請皇上御覽。”

別看同樣是加急,八百里加急和六百里加急是兩回事,一般情況下,六百里加急已經速度了,那是馬力的極限,一旦提升爲八百里加急就意味着這一路上的馬都活不下去,爲了提高速度,八百里加急的用馬都需要將肛門縫起來,每一百里換一匹馬,代價非常高,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用這樣的手段的。

“怎麼回事?”一聽百里加急,不光康熙,大殿內的大臣並所有的王爺都心頭猛跳,大清是最重騎兵的,大家當然知道八百里加急的代價,如果不是重要的事情,濫用八百里加急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輕一點丟官免職,重一點搞不好就得掉腦袋。

喜子也不用吩咐,馬上激昂奏摺接了過來,遞給了康熙。八百里加急不同於其它奏摺,即使是皇帝正在牀上跟他的妃子們商量着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等人命關天的大事也不能等,必須馬上交給皇帝,這可是有嚴格規定的,萬一誰出了問題,誰也不會因爲當值太監是因爲體恤皇上辛苦了,想讓皇上休息一下才沒有將奏摺交給皇上,這事根本沒商量,誰出問題砍誰的腦袋。

“好太好了還是他們想得周到,這可是個機會,只要抓住這個機會,臺灣的問題就算解決了”康熙看完奏摺一拍大腿,連聲叫好,一邊將手裡的奏摺遞給了身邊的康親王等人。

按說這封疆大吏的奏摺可不是誰都能看得,特別是事關緊急事務,如果哪個大臣偷偷的擦看或擅自拆閱八百里加急的奏摺,一經查實,肯定是要砍頭的,當然了,皇上給看的又不一樣,誰也不會指望讓皇上給他們讀大臣寫來的奏摺。

奏摺不長,康親王幾個很快就看完了,幾個老傢伙誰也沒有先說話,一陣眼神交流,這才一起跪了下來:“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此計若是及時動作,臺灣則大事可定。臣等以爲姚啓聖、秦有福、施琅三人商量的計策可行”別看人不少,但是彷彿背臺詞一般,幾位大臣連秦有福他們的名字順序都不帶唸錯的。

“既然衆位愛卿也認爲此計可行,那麼朕這就下旨,着令施琅抓住時機,攻打澎湖”康熙心裡那個美

……

第172章 我就是秦有福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128章 秦有福傻眼了第47章 跟皇帝要賬第136章 軍校-1第144章 捅了馬蜂窩第55章 秦有福大婚-1第151章 幌子第113章 岳陽城外第91章 刺殺-3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40章 禍起“圍牆”第37章 康熙看打架第186章 招安臺灣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107章 攻克咸寧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第163章 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28章 秦有福傻眼了第66章 最牛的五品官第30章 各有算計第27章 論功行賞第68章 車間對話第69章 標準化第188章 狡兔三窟第92章 刺殺-4第三十四章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96章 鐵索攔江第183章 完勝第42章 準備好了第73章 出售產業第104章 殺郝連澤第24章 秦先生大才第140章 秦有福的道路第120章 出大事了第35章 玩的就是心跳第150章 朵藍懷孕第114章 釣魚第111章 誰都害怕第168章 秦府離京第4章 忽悠領導第67章 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第137章 軍校-2第147章 風雨欲來第17章 剿匪會議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148章 未雨綢繆第5章 咱也是有身份的人了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156章 秦府家宴第64章 籌謀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6章 時政建議第74章 對抗第十章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172章 我就是秦有福第54章 吳應熊的苦惱第15章 安家落戶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71章 秦有福請辭第147章 風雨欲來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158章 檢閱前夜第156章 秦府家宴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三十四章第156章 秦府家宴第14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88章 輿論的威力第一百一十二章第62章 庫房尋寶第105章 戰局第154章 謀劃倒秦第68章 車間對話第103章 戰鬥前夕第89章 刺殺-1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137章 軍校-2第27章 論功行賞第39章 離京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87章 大清報業-3第157章 無根冬青第153章 寧可信其有第144章 捅了馬蜂窩第147章 風雨欲來第42章 準備好了第68章 車間對話第121章 賭一把第27章 論功行賞第148章 未雨綢繆第148章 未雨綢繆第124章 軍民同樂第162章 急流勇退?第158章 檢閱前夜
第172章 我就是秦有福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128章 秦有福傻眼了第47章 跟皇帝要賬第136章 軍校-1第144章 捅了馬蜂窩第55章 秦有福大婚-1第151章 幌子第113章 岳陽城外第91章 刺殺-3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40章 禍起“圍牆”第37章 康熙看打架第186章 招安臺灣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107章 攻克咸寧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第163章 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28章 秦有福傻眼了第66章 最牛的五品官第30章 各有算計第27章 論功行賞第68章 車間對話第69章 標準化第188章 狡兔三窟第92章 刺殺-4第三十四章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96章 鐵索攔江第183章 完勝第42章 準備好了第73章 出售產業第104章 殺郝連澤第24章 秦先生大才第140章 秦有福的道路第120章 出大事了第35章 玩的就是心跳第150章 朵藍懷孕第114章 釣魚第111章 誰都害怕第168章 秦府離京第4章 忽悠領導第67章 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第137章 軍校-2第147章 風雨欲來第17章 剿匪會議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148章 未雨綢繆第5章 咱也是有身份的人了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156章 秦府家宴第64章 籌謀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6章 時政建議第74章 對抗第十章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172章 我就是秦有福第54章 吳應熊的苦惱第15章 安家落戶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71章 秦有福請辭第147章 風雨欲來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158章 檢閱前夜第156章 秦府家宴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三十四章第156章 秦府家宴第14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88章 輿論的威力第一百一十二章第62章 庫房尋寶第105章 戰局第154章 謀劃倒秦第68章 車間對話第103章 戰鬥前夕第89章 刺殺-1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137章 軍校-2第27章 論功行賞第39章 離京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87章 大清報業-3第157章 無根冬青第153章 寧可信其有第144章 捅了馬蜂窩第147章 風雨欲來第42章 準備好了第68章 車間對話第121章 賭一把第27章 論功行賞第148章 未雨綢繆第148章 未雨綢繆第124章 軍民同樂第162章 急流勇退?第158章 檢閱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