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撤藩線路

康熙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剛剛因爲新秦府築高樓的事拿掉了秦有福的頂戴,這才幾天的功夫,他就又鬧出了這麼個轟動了整個京城的秦府超市來,用那些住在秦府超市附近的朝廷大員的話來說,秦有福可算是把人給禍害得厲害了,特別是超市開張的頭一天,整條街恨不得都叫到超市看熱鬧的人給堵上了,從早到晚的,一波又一波的人,好像到超市買東西都不要錢了似地,搞得附近的官老爺們頓時有了一種不安全的感覺,幾乎家家戶戶都不得不加派人手看管門戶,生怕有那個不長眼的趁機上牆鑽洞跑到家裡來,就算偷不着什麼值錢的東西,萬一碰上了家裡的女眷呢?還不得嚇壞她們?

這個秦有福這麼就這麼能折騰事呢?康熙鬱悶了。他也沒辦法,已經有好幾個大臣跟他說秦府超市影響了他們居住附近的周邊環境,請皇上下旨封了秦有福的秦府超市。

按理來說,若是一般的人,這事也鬧不到康熙那裡去,秦有福開的秦府超市的這條街面上,隨便找一個出來都得三品往上走的朝廷大員,如果說是一般的商賈在這裡開買賣,他們看了不順眼了,搞不好直接就讓步軍統領衙門給封了,可是這事到了秦有福這裡就有點不靈了。那些當官的也不傻,人誰都能從秦府築高樓的事上看的出來,皇上是拿掉了秦有福的五品頂戴,可是逾制的小樓沒有扒掉,他那個皇家顧問的職務也還保留着,換句話說,這個秦有福現在成了一個四不像,說他是官吧,他連品級都沒有,不入流還能靠上個九品十八級呢,秦有福這樣的好像真算不上是官,可要說他不是官吧,別人不光有皇家顧問的職務,還是個正兒八經“巴圖魯”,這些可都是拿皇家俸祿的,而且又直接對皇上負責任,誰腦袋壞了纔會出頭去找秦有福的麻煩。大家心裡都明白,像秦有福這樣的,擺明了皇上還是要用的,這會要是出頭把人給得罪了,等別人翻起身來,說不上怎麼報復回來呢所以大家抱怨是抱怨,最多也就是跟皇上說一句,也說不出個什麼實際的東西來,康熙爲難了,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秦有福開超市這件事情。

一般來說,由於迴避制度,官員當官的地方都離家很遠,避免徇私舞弊,下面的人也清楚,若是明目張膽的做買賣,搞不好就給人落個欺行霸市的把柄,所以甚少有官員公開做買賣的,誰會像秦有福這樣,掛着御賜的門匾當招牌,大鳴大放的鬧得齊全不寧,搞得各個都告他?可話說回來了,畢竟也沒有規矩說官員就不能做買賣的,更何況秦有福現在連品級都給康熙擄了,真說不上他到底算是官還算是民。不管他是官是民,別人開的買賣可是登記了的,既不違法又不違紀,憑什麼就不讓人開了?康熙琢磨了很久,總覺得這事不該自己管,誰知道那些抱怨的是不是看到秦有福家的超市生意好了妒忌的?

頭疼跪頭疼,康熙可是不是任人擺弄的主,幾個大臣的投訴讓他哼哼哈哈的含糊了幾句也就過去了。大家一看康熙這個樣子,得了,誰也憋自找沒趣了,不就是自己家的邊上有一家大一點的店麼?又是沒事還可以去逛一下。不過秦有福和那些大臣們都沒有想到,正因爲秦府超市的出現,好幾個大臣家裡換了超買的下人,有的連多年的管家都換了,不爲別的,秦府超市的所有商品都是明碼標價的,那幫老爺們只是進去轉了一圈就發現,感情自己當了多年的冤大頭,家裡採買的東西比外面貴了一兩倍這還了得,這當下人的居然成了賊了,當然是趁早發賣瞭解解恨,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

按照原來的計劃,康熙是打算按照秦有福的想法重新組建一支部隊,全部裝備新式火器,用於對付三藩可能出現的叛亂情況的,也將它跟維護京城安全的火器營區分開來。按照秦有福原來的想法,這隻部隊的規模必須在萬人左右,待尚可喜撤藩以後,全面接管兩廣的防務,將吳三桂和耿精忠隔離開來,然後通過不但的威嚴,迫使吳三桂撤藩,至於耿精忠,肯老老實實撤藩便罷了,若是不肯老老實實的撤藩,就直接拿他開刀,徹底剷除耿精忠。

秦有福當然是知道的,當初三藩作亂,全國各地總兵、總督多有響應者,狼黑龍江井俊都舉起了反旗,康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歷時將近二十年才徹底打敗吳三桂。這一仗打下來,打得康熙傷筋動骨,好懸沒把大清給打破產了。秦有福可不願意亂哄哄的窮折騰,在他看來,康熙有那個時間和精力讓全國打得亂七八糟的,還不如老老實實的發展經濟和科技,增強國力,省得錯過了最好的發展階段,到時候讓八國聯軍給打得一塌糊塗的。

若是康熙不對秦有福的目的性產生懷疑,或許真的就會按照秦有福的思路去實施了,但是有了猜忌以後,康熙覺得還是得對秦有福提出的想法好好考慮考慮,再說了,若是撤藩,且不說安撫幾位藩王需要大量的錢財,最關鍵的(也是做保險的)還是得將原來隸屬三藩的部隊進行裁撤。康熙考慮過了,若是按照秦有福的意見,直接將三藩的部隊全部接管過來並不是不行,但是他們一直都是漢軍,若是讓一個滿人區黨主將,是否能壓制的住且不說,關鍵是撤藩以後根本就用不着在南方駐留那麼多的部隊了,那麼多餘的這些兵勇就得想辦法安置。南方肯定是沒辦法安置那麼多退役的兵勇的,只能想辦法將這些人按照到北方地區。可是北方地區一貫就是八旗老兵退役後安置的地方,一下來了那麼多南方人,肯定就會擠佔八旗退役兵勇的利益,說不定就亂起來了,再說按清朝的規矩,退役老兵不但可以獲得一定土地耕作以外,是不需要繳納賦稅的,這樣算起來,安置三藩這些退役兵勇以及安撫幾位藩王的費用是相當大的,而且需要不斷的花錢,用長遠的眼光來看,這是得不償失的。

康熙爲了撤藩花錢,也不想讓自己的子子孫孫都背上這筆債務。康熙綜合了秦有福的推斷和朝廷中幾位忠臣的判斷,大家都認爲,若是此次撤藩不成,則三藩必反。按照目前的兵力部署情況和三藩的戰鬥力來分析,即使三藩反了,憑三藩的兵力和能力,最多也就是形成劃江而治的局面,終是不可能全面打敗大清的。

在康熙看來,江南之地炎熱多雨,除湖南以外,糧食產量和物產都不多,即使大清與三藩形成劃江而治的局面,對大清來說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畢竟諾大的版圖都是滿人從漢人手裡奪過來的,少了江南之地對大清的損失並不大,再說了,就算不能短時間打敗三藩,無非是將一部分錢財存在了將年,等大清完成了兵力部署,再打回來就是,到時候大清還可以藉口江南之地民衆資敵反清,趁機將民間財物收刮一番,兩下一比較,倒是三藩反了打一仗比不打來得更好些。

上次納蘭明珠跟康熙分析了是戰還是撤的時候,納蘭明珠的態度就很明確了,他也認爲三藩反了更好,一次性解決總比撤藩來得划算。康熙有點拿不準主意,於是將索額圖和康親王叫到了御書房商量到底該怎麼辦。

對索額圖和康親王,康熙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直接將自己的想法和納蘭明珠的意見托盤而出,讓康親王和索額圖幫着拿個主意。

“皇上,若是依老臣的意見,撤藩還是要撤的,畢竟南方現在太平了,根本無需如此多的兵力鎮守南方,再說三藩兵將多是北地之人,理當讓這些征戰了多年的老兵落葉歸根,返回故里。皇上一直信守諾言將三藩屬地交由三藩自治,每年封賞無數,先皇順治甚至破滿漢不通婚的規矩,將御妹建寧公主許配給了平西王吳三桂的世子吳應熊,此等優待對於一個降將而言可謂前無古人了,但是三藩治理封地多年,不但不朝不貢,還大肆練兵,爲朝廷添了不少負擔,長此以往,三藩之地便只知有王、不知有皇了,是以儘管有違當年太祖之承諾,但爲了大清長治久安之計,這藩是必撤的。”別看康親王平時不太過問朝政,也甚少發表什麼意見,但是畢竟是玩政治的老手,眼光獨到不說,心狠手辣也是夠的。

“康親王言之有理。”對康親王,康熙一貫是很尊敬的,特別是他已經從老傢伙的話裡聽出了什麼。

果然,康親王接下來又說開了:“皇上撤藩是不得已而爲之,且允諾了三藩許多條件和給了大量財物以爲撤藩之費用,且破例答應了尚可喜退養遼東,由世子尚志信襲爵之事,優待不可謂不重,條件亦以破例了,本希望讓三位藩王明白皇上的苦心和朝廷的決心,以使得撤藩之事順利進行,然三藩不爲所動,一而再再而三的步步緊逼,三番五次以撤藩所需費用不足、事物繁瑣爲名拒不撤離封地,反而大肆招兵買馬,購置和搶奪大量武器裝備,意圖不軌,皇上反覆勸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甚至不惜動用大量人力物力沿途安排,全力保障撤藩之順利進行,三藩見皇上如此動作,誤認爲吾皇年少可欺,終於舉起反旗意圖忘我大清。皇上震怒,下旨平叛”老傢伙用演繹的手法將整個步驟都說了出來,不愧是多年官場歷練出來的,政治手段玩得滾瓜爛熟,將自己全擺在了正義的立場上,任誰都挑不出毛病來,可又說是滴水不漏了。

康熙一聽,頓時站了起來,手端茶杯,雙手將茶遞給了康親王:“康親王大才,如此一來,我大清算是出師有名了,請康親王用茶。”

康親王的這段演繹的故事算是讓康熙找好了剷除三藩的理由,現在的關鍵就是這麼操作了。康熙很慶幸,朝中能有像康親王這樣的老臣,關鍵的時候他們會義無反顧的站出來,無條件的支持自己這個年輕的皇帝,若不是有他們,康熙或許還得自己摸索許多年才能真正玩轉這些政治問題。

康親王也不客氣,伸手接過康熙雙手遞上來的茶喝了一口,接着便道:“謝謝皇上所賜,老臣年紀大了,出出主意還成,若是真到了舞刀弄棒的時候就力不從心了。來皇上這也聊了半天了,老臣有些累了,就先回去歇着去了。”康親王的意思很明顯,他只是指了一條路,具體該怎麼實施,還得康熙自己動手,他這樣的老臣是不方便插手了。

康熙也知道,康親王能說到這一步已經是不容易了,他畢竟是鐵帽子王,按律是不攝政的,到了這會,老頭子提出告辭正是爲了避嫌,這也是康親王能成爲諸王之首的原因。

“恭送康親王。”看到康親王要走了,索額圖連忙站了起來,規規矩矩的行禮道。

……

“正如皇上所言,撤藩不如平了三藩,適才康親王所言極是,若是我等按照康親王演繹的安排一番,不愁三藩不反。臣以爲,三藩若是反了,不出三年,我大清必定可以平定三番,永訣後患。”索額圖細細想了一下康親王演繹的路線,認爲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若是當真按在這個思路走,三藩必將陷入兩難之地,逼得他們不反都不行了。

“那麼你認爲具體該怎麼實施?”康熙知道,要想辦成這件事,其中一定是需要做一定安排的。

“臣以爲,康親王的路線圖應該分幾步走。首先要做的就是準了尚可喜的摺子,讓尚可喜先行抵達遼東退養,將之爵位交給尚可喜世子尚志信承襲。我料那尚可喜不敢不尊皇上的旨意,必定會老老實實的至遼東退養。從廣東只遼東何止千萬裡,尚可喜又是前明叛臣,這一路上,難免會有些前明反賊試圖誅殺叛臣以儆效尤。皇上當然異常關心尚可喜至遼東的安全問題,當然數次在第一時間將前明反賊擒拿剿滅,到時候不管尚可喜死不死,皇上以爲尚志信會不會認爲這些反賊是皇上安排的?若是他認爲是皇上安排的,意圖不過是想在路途上將平南王一脈徹底剷除以絕後患,我想那尚志信就算再笨,也斷不肯老老實實的同意撤藩離開兩廣封地了。如此一來,皇上就可派一隊火器兵至廣東,監督尚志信撤藩。”索額圖開始剖析逼反三藩的手段。

康熙笑着點了點頭,接着說道:“可是三藩爲了搶奪我最先進之武器居然冒充亂黨將整個火器部隊全部殺光,而後開始大量仿製,試圖用先進之火氣與我大清八旗勁旅對抗。”

索額圖接着說道:“皇上爲了順利完成撤藩事宜,不得以只好啞巴吃黃連,只認作是前明亂黨所爲,並給予三藩大量賞賜以定軍心,當然了,皇上覺得三藩乃王侯之家,金銀之類的自然是見得多了,若是賞下這些東西,並不足以顯示皇上的誠意,所以賞賜之物多以奇珍異寶、珊瑚瑪瑙以及異域之奇珍異獸賜下,以示皇上的誠意。”

“此計甚好”康熙不由得拍案叫絕:“朕若是賞下大量金銀,三藩難免用於購買兵甲、糧食和徵招軍士,賞下一堆換不得錢的東西,朝廷的面子有了,三藩也就無話可說了,更何況,這些東西不過是寄放於三藩之處,假以時日,待朕平定了三藩,這些東西當然還得拿回來的。”

索額圖這會也說到了興頭上,於是接着說下去:“爲了撤藩所需,皇上甚至抽調了西北大軍之糧草給養供給三藩,然糧草運至長江北岸之時,北方軍情緊急,沙俄入侵我大清領地,是以這批糧草只能先轉運北方用於戰爭。一時間難以接濟三藩。不過皇上已經下令,着沿途各州、府、縣就地徵糧,確保撤藩及三藩大軍調動之糧草供給,聖命難爲,各地官員只得照辦,然而一些貪官污吏藉此機會中飽私囊,勾結不法商販倒賣撤藩之用之糧草,皇上查實之後雷霆震怒,派下欽差一路查訪,斬數位不法封疆大吏於刀下以定三藩之心。由於糧草準備不足,皇上只能下令三藩兵馬分批裁撤,逐步撤離三藩封地返回故里或抵達遼東退養。”說到這,索額圖停了一下,見康熙聽得正津津有味,只能繼續說下去:“若是此時三藩都能忍下來,並將手中兵馬逐步遣散,那麼我大清養幾位藩王也還是養得起的,只要他們最後能到遼東,皇上自然優撫有加,否則……。”說到這,整個計劃已經輪廓清晰,只需按部就班即可。

康熙點了點頭:“朕也不願意違背太祖皇帝的諾言,若是三藩當真能如此抵達遼東,朕當然會優待於彼等。此時只看三藩是否忠心了。”

其實有一句話康熙和索額圖都沒有說出來,如果當真三藩的養心功夫到了這個程度,等他們抵達遼東退養之地以後,手裡頭大概也就剩下點奇珍異寶之類的東西了。如果他們今後能老老實實的當他們的平安王爺,那麼大清也不會介意每年發點俸祿爵祿什麼,反正也不差那點錢了。如果他們在遼東有什麼不安分的,那麼即使是將他們滿門抄斬,相信也沒有誰會說什麼了。

……

第183章 完勝第136章 軍校-1第158章 檢閱前夜第51章 老謀深算第6章 時政建議第39章 離京第三章第14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157章 無根冬青第11章 救縣令第55章 秦有福大婚-1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109章 文廟第46章 第一次攻擊第179章 談判-2第110章 意料之外第51章 老謀深算第37章 康熙看打架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第84章 進宮見駕第77章 被岳父告了第92章 刺殺-4第174章 台州縣衙第76章 沼氣應用第93章 尋死覓活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14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147章 風雨欲來第150章 朵藍懷孕第188章 狡兔三窟第91章 刺殺-3第72章 連鎖計劃第72章 連鎖計劃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149章 玉蓉小產第183章 完勝第181章 澎湖計劃第171章 唱戲的第110章 意料之外第91章 刺殺-3第163章 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85章 雙喜臨門第63章 回門第107章 攻克咸寧第75章 秦有福的怪癖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31章 迎來送往第72章 連鎖計劃第12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83章 完勝第1章 開玩笑要有個限度第74章 對抗第153章 寧可信其有第184章 大捷之後第77章 被岳父告了第177章 聖旨下第185章 雙喜臨門第8章 小常識挑大樑第43章 大帳見駕第139章 辦學第116章 攻打岳陽-2第167章 丁憂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第155章 康熙檢閱軍校-1第45章 羣豬飛奔第172章 我就是秦有福第97章 御賜筆洗第150章 朵藍懷孕第44章 第一面白旗第31章 迎來送往第171章 唱戲的第94章 領兵出征第83章 沒出息的老子第45章 羣豬飛奔第99章 算計第22章 說出不殺你的理由第132章 高手對局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70章 研究辭職第6章 時政建議第35章 玩的就是心跳第154章 謀劃倒秦第35章 玩的就是心跳第94章 領兵出征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12章 揀到寶了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168章 秦府離京第119章 回京第179章 談判-2第173章 脫險記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55章 秦有福大婚-1第81章 想到一塊去了第11章 救縣令第150章 朵藍懷孕第160章 被彈劾了第92章 刺殺-4
第183章 完勝第136章 軍校-1第158章 檢閱前夜第51章 老謀深算第6章 時政建議第39章 離京第三章第14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157章 無根冬青第11章 救縣令第55章 秦有福大婚-1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109章 文廟第46章 第一次攻擊第179章 談判-2第110章 意料之外第51章 老謀深算第37章 康熙看打架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第84章 進宮見駕第77章 被岳父告了第92章 刺殺-4第174章 台州縣衙第76章 沼氣應用第93章 尋死覓活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14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147章 風雨欲來第150章 朵藍懷孕第188章 狡兔三窟第91章 刺殺-3第72章 連鎖計劃第72章 連鎖計劃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149章 玉蓉小產第183章 完勝第181章 澎湖計劃第171章 唱戲的第110章 意料之外第91章 刺殺-3第163章 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85章 雙喜臨門第63章 回門第107章 攻克咸寧第75章 秦有福的怪癖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31章 迎來送往第72章 連鎖計劃第12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83章 完勝第1章 開玩笑要有個限度第74章 對抗第153章 寧可信其有第184章 大捷之後第77章 被岳父告了第177章 聖旨下第185章 雙喜臨門第8章 小常識挑大樑第43章 大帳見駕第139章 辦學第116章 攻打岳陽-2第167章 丁憂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第155章 康熙檢閱軍校-1第45章 羣豬飛奔第172章 我就是秦有福第97章 御賜筆洗第150章 朵藍懷孕第44章 第一面白旗第31章 迎來送往第171章 唱戲的第94章 領兵出征第83章 沒出息的老子第45章 羣豬飛奔第99章 算計第22章 說出不殺你的理由第132章 高手對局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70章 研究辭職第6章 時政建議第35章 玩的就是心跳第154章 謀劃倒秦第35章 玩的就是心跳第94章 領兵出征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12章 揀到寶了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168章 秦府離京第119章 回京第179章 談判-2第173章 脫險記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55章 秦有福大婚-1第81章 想到一塊去了第11章 救縣令第150章 朵藍懷孕第160章 被彈劾了第92章 刺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