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談判-1

“這就是你們劉大人提出的要求?”秦有福將手裡的幾張紙搖了搖,開口問道。

“對不起,小的也不知道劉大人說了些什麼,小的只是個負責送信的,其它的事情一概不知,還望大人見諒。”負責給劉國軒送信的那個小兵拱手施禮,一副不亢不卑的樣子。

“你……。”秦有福被小兵的幾句話頂得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碰上這樣一問三不知的,你還有什麼話好說?秦有福心中有數,劉國軒能派出來的肯定是他的心腹,要說什麼都不知道根本就是騙鬼,可問題是談判還得靠他,總不能拿刀逼着別人問話吧?

“算了、算了。”秦有福也不耐煩了,衝着帳篷口招呼了一聲:“秦虎,把這個小兄弟帶下去,給人整兩碗熱乎的牛湯喝,另外再給拿壺好酒。這大老遠的跑一趟也不容易,都給我招呼好了。”秦有福明白,如果這送信的能說,用不着問就說了,既然他不肯說,恐怕是上刑都沒有用,自己還是老老實實想着這麼給劉國軒回信吧。

……

“這不可能”姚啓聖看完劉國軒派人送來的信以後,一巴掌將信拍在了桌子上,怒氣衝衝的吆喝着:“他劉國軒算什麼?臺灣並非我大清屬國,不可能照琉球、朝鮮例只是稱臣進貢。先不說這臺灣有多少我閩、浙、粵的子弟,一旦答應了劉國軒的這個條件,光是這些大陸子弟來來往往,與現狀又有何異?到時候這地方治安如何保障?這些年來東南沿海倭寇橫行,不時發生匪患,若是我們再答應劉國軒的這個條件,無異於又留下了一個病根,到時候別說我這個福建總督擔當不起,就是皇上也萬萬不能答應的。再說了,這臺灣雖然與大陸隔海相望,但是同氣連枝,本就是一體的,皇上這些年一直惦記着開疆拓土,如何能讓臺灣分割出去?這一條是想都不用想的。”別看姚啓聖年紀不小了,可是脾氣卻依舊那麼火爆,再說他也明白,自己怕是沒有多少年好活了,這個時候當然不能給自己留下一個分裂國家的罵名。

“這一條無需姚大人說,就是我也不能答應的,劉國軒這是在漫天要價,等着我們就地還錢呢”秦有福算計得明白,劉國軒要是不是腦袋給夾了根本就不可能提出這樣的條件,就憑當初他的態度就能看出來,這傢伙已經早就心灰意冷了,這個時候這麼說,無非是在爲自己的將來做打算。

“還有這。”姚啓聖指點着劉國軒信上的幾段:“不剃髮、不登岸?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麼?自大大清入關一來,最是講究的就是剃髮,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當初的剃髮令下,上至當代大儒、下至黎民百姓,砍掉的腦袋可不是一個兩個了,劉國軒想不剃頭,那還叫招安麼?拿根本就是想和我大清分庭抗禮,根本就沒有誠意”老頭指指點點的說道:“還有這不登岸,他劉國軒想幹什麼?想學吳三桂?別人吳三桂能掌ī兵是不得已,當初要不是吳三桂,大清想這麼順利的入關根本就不可能,可是憑臺灣那麼個小地方,若是人人都不登岸,去不是等同於屬國待遇?這一條也是不能答應的,臺灣若是想招安,那就只有老老實實的將臺灣jiā出來,想來皇上會看在他們老老實實的份上,不至於難爲他們,便是個封個清閒王侯也是不難的,可若是再想掌兵則萬萬不能,有三藩之事在前,皇上怕是再也不會同意王侯掌兵了。”

“這些個我都明白,其實劉國軒有這些想法也不奇怪,怎麼說他都是平武伯,即使想招安,也得做得漂亮一點不是?要不然這臺灣上下罵他不說,天底下的老百姓也得指指點點的,他何嘗不知道,一旦招了安,皇上即使封了他一個王侯什麼,臨了還不是手裡沒權、掌中無兵的空架子?這要是惹得天下的老百姓都罵他,他也難受。所以我覺得他提出這樣的說法一點都沒錯,他這是沒有臺階,下不來呀”秦有福看着姚啓聖那個樣子心裡就樂,年紀一大把了,脾氣還那麼大,說話也不知道拐着彎說,難怪當初不受待見。

“秦大人說得有道理。”姚啓聖揪着下巴上的那幾根山羊鬍子想了一會,然後將皮球踢了回來:“那麼依秦大人之見,這件事該怎麼處理?皇上可是說了,跟劉國軒談判的事以秦大人爲主,老夫只不過是協助秦大人,這事當然得秦大人說了算。”

別看姚啓聖有脾氣,可是都快成jīng了老東西自然有他狡黠的地方。看過了小喜子到來的密旨以後,姚啓聖算是明白了,跟臺灣談判的這件事自己還是儘量少ā手的好。有了好處,他貴爲福建總督,自然功勞小不了,搞不好秦有福就成了幕後英雄,頂多落個封爵什麼的,可是自己的好處可就不止這些了,說不定能封侯。如果這事辦不好,他姚啓聖少不了也得落個辦事不利的名頭,可是相比他之前在北方養馬來說,對他這個一品大員,皇上急眼可能會讓他致仕,畢竟事情不是他辦的,總不能砍了他。有了比較,姚啓聖心裡平衡了,橫豎有秦有福在前面撐着,自己不如落個清閒,只管看着就是了,也省得麻煩。

“別啊,姚大人,您可是福建總督,這平臺的大事您怎麼着都得給拿個主意不是?我算什麼?我整個一布衣百姓,什麼都不是這麼大的事兒,要真是以我爲主您能放心?再說了,皇上不是說了麼,這事還得您姚大人處理,我一個小老百姓的哪能上得了檯面?頂多也就是個穿針引線的活。反正這劉國軒派來的人就在大帳那邊,該怎麼談是您的事兒,我這就回家睡覺去啦。”要說有便宜不佔那就不是秦有福了,可是他又不傻,現在劉國軒提出的這些條件根本就沒有辦法接受,就這還怎麼談?別談不好把自己的小命給談丟了,趁早把這事丟給姚啓聖,趕緊ōu腳走人。

秦有福想溜,姚啓聖也不傻,他一早就做好了準備,就怕秦有福撩挑子,現在一看秦有福想溜,當然不能答應。不管怎麼說姚啓聖可是福建總督,手裡可是要槍有槍、要人有人,要是連秦有福都控制不了,那可就白了。

當下,姚啓聖也不跟秦有福商量,直接給帳篷外的衛下了命令:“來人啊,秦大人要去跟劉國軒派來的使者談判,你們幾個跟着秦大人,注意保護秦大人的安全。都給我記住了,在秦大人送臺灣的使者上船以前,你們幾個給我一步不離的跟着秦大人,要是秦大人出了什麼問題,小心我要了你們的腦袋”

姚啓聖臉皮厚着呢他可不介意秦有福怎麼看他,反正有一條,到了這個地步,秦有福是想談也得談,不想談他就讓人壓着秦有福談如果這樣再談不出個名堂來,即使皇上追問他姚啓聖也不怕了,橫直他手裡有皇上的聖旨,這件事是皇上安排的,他這個福建總督已經盡力了。

別看秦有福不怕姚啓聖,可到了硬碰硬的時候,他無職無權的,當然硬不過姚啓聖,再說姚啓聖敢這麼幹當然不是無的放矢的,畢竟康熙說這件事jiā給秦有福去談,現在好了,姚啓聖乾脆來個大撒把,直接讓人把直接給看管了起來,想不談都不行了。

“姚啓聖,你也像個當官的?”秦有福平時對誰都客客氣氣的,那都是原來養成的習慣,正所謂和氣生財,別看他就只是做點小買賣,當時這點講究還是有的,可是這不表示他沒有脾氣,現在姚啓聖都把他給逼到這一步了,當然也用不着客氣,沒罵姚啓聖的娘就不錯了。要說起來,別看他秦有福無職無權,可是真硬氣起來,還真不怕姚啓聖。

“不敢、不敢,老夫年紀大了,特別是當了這福建總督以後就覺得自己的身子板一天不如一天了,要不是還惦記着要爲國爲民辦點事,這官不當也罷。”別看秦有福的話ǐng不客氣,可是姚啓聖一點都不介意,因爲他知道,秦有福能這麼說就表示他已經山窮水盡,給逼得沒辦法了。

“你就拉倒吧”秦有福不耐煩的翻了姚啓聖一眼,端着杯子坐了下來,好半天沒說話。

姚啓聖一幅優哉遊哉的樣子,同樣不緊不慢的衝着功夫茶,只是那一會一聲的“滋溜”聲,怎麼聽怎麼讓人感覺到不舒服。

“要不這樣,你給劉國軒寫一封信,就說他的條件我們知道了,這就回稟皇上,畢竟不是件小事情,我們也做不了主,不過按照我們的理解,仿琉球、朝鮮例是肯定不行的,臺灣乃是我大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多少年,不管要打多久,總是不能讓臺灣從大清的轄區變成屬國的,這是原則問題,基本上沒有商量的餘地。另外就是不登岸的事情,既然臺灣是大清的臺灣,那麼臺灣島上就不可能有一隻不受控制的部隊存在,待臺灣迴歸的那一天,大清肯定會往臺灣派駐軍隊和官員,全面掌控臺灣的局面。三藩的事例就在眼前,大清是不可能重蹈覆轍的。至於是否剃頭的問題也需呈報皇上以後才能定奪,不過根據本人分析,由於臺灣土著人數衆多,皇上或許會考慮對臺灣土著些許優待,然而同意不同意得等皇上示下。”秦有福這也是給逼的,按照他的想法,康熙只要不願意鬧得沿海各地匪患不斷,況且臺灣當地人又不太跟大陸方面jiā流,自己的這些想法應該就會同意,至少他的這些答覆劉國軒應該可以理解。

姚啓聖的筆頭可快,幾乎秦有福剛說完,他這邊也寫好了:“就這樣?”

秦有福想了一下:“再加一句,鑑於事情複雜,本着負責任的態度,我方希望劉國軒將軍能於十rì後雙方見面的時間親赴大陸談判,我秦有福會全力保障他的安全。”

第156章 秦府家宴第23章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第43章 大帳見駕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81章 三藩起兵第124章 軍民同樂第93章 尋死覓活第46章 第一次攻擊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17章 剿匪會議第179章 談判-2第80章 設計定策第十章第156章 秦府家宴第53章 皇帝當大媒第17章 剿匪會議第15章 安家落戶第40章 禍起“圍牆”第109章 文廟第70章 研究辭職第16章 人民戰爭第19章 防微杜漸第76章 沼氣應用第17章 剿匪會議第59章 三家籌謀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106章 兩軍陣前第60章 康熙的猜忌第35章 玩的就是心跳第52章 耍賴第38章 賭約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72章 連鎖計劃第8章 小常識挑大樑第94章 領兵出征第148章 未雨綢繆第5章 咱也是有身份的人了第26章 除鰲拜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90章 刺殺—2第133章 康府玉蓉第70章 研究辭職第52章 耍賴第4章 忽悠領導第14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46章 第二面白旗第114章 釣魚第168章 秦府離京第74章 對抗第41章 備戰第52章 耍賴第132章 高手對局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27章 論功行賞第122章 夜襲 軍營第88章 輿論的威力第159章 伏筆第115章 攻打岳陽-1第105章 戰局第126章 平妻第81章 想到一塊去了第72章 連鎖計劃第84章 進宮見駕第23章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第99章 算計第98章 火燒藤甲兵第160章 被彈劾了第37章 康熙看打架第103章 戰鬥前夕第69章 標準化第144章 捅了馬蜂窩第13章 摘帽了第99章 算計第16章 人民戰爭第170章 誥命儀仗第73章 出售產業第31章 迎來送往第12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45章 羣豬飛奔第80章 吳應熊回京第187章 封賞第43章 大帳見駕第97章 御賜筆洗第145章 獎罰分明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163章 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38章 賭約第70章 研究辭職第106章 兩軍陣前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104章 殺郝連澤第71章 秦有福請辭第96章 鐵索攔江第184章 大捷之後第53章 皇帝當大媒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82章 和解的契機
第156章 秦府家宴第23章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第43章 大帳見駕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81章 三藩起兵第124章 軍民同樂第93章 尋死覓活第46章 第一次攻擊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17章 剿匪會議第179章 談判-2第80章 設計定策第十章第156章 秦府家宴第53章 皇帝當大媒第17章 剿匪會議第15章 安家落戶第40章 禍起“圍牆”第109章 文廟第70章 研究辭職第16章 人民戰爭第19章 防微杜漸第76章 沼氣應用第17章 剿匪會議第59章 三家籌謀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106章 兩軍陣前第60章 康熙的猜忌第35章 玩的就是心跳第52章 耍賴第38章 賭約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72章 連鎖計劃第8章 小常識挑大樑第94章 領兵出征第148章 未雨綢繆第5章 咱也是有身份的人了第26章 除鰲拜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90章 刺殺—2第133章 康府玉蓉第70章 研究辭職第52章 耍賴第4章 忽悠領導第14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46章 第二面白旗第114章 釣魚第168章 秦府離京第74章 對抗第41章 備戰第52章 耍賴第132章 高手對局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27章 論功行賞第122章 夜襲 軍營第88章 輿論的威力第159章 伏筆第115章 攻打岳陽-1第105章 戰局第126章 平妻第81章 想到一塊去了第72章 連鎖計劃第84章 進宮見駕第23章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第99章 算計第98章 火燒藤甲兵第160章 被彈劾了第37章 康熙看打架第103章 戰鬥前夕第69章 標準化第144章 捅了馬蜂窩第13章 摘帽了第99章 算計第16章 人民戰爭第170章 誥命儀仗第73章 出售產業第31章 迎來送往第12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45章 羣豬飛奔第80章 吳應熊回京第187章 封賞第43章 大帳見駕第97章 御賜筆洗第145章 獎罰分明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163章 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38章 賭約第70章 研究辭職第106章 兩軍陣前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104章 殺郝連澤第71章 秦有福請辭第96章 鐵索攔江第184章 大捷之後第53章 皇帝當大媒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82章 和解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