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除鰲拜

“你們的長輩都是爲我們大清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在你們當中,要是按照平民百姓的稱呼,或許有的人要叫我侄子、外甥,有的人要叫我叔叔、伯伯,更多的應該跟我的輩分差不多,都是我的兄弟。咱們大清是在馬上得的天下,爲了咱們大清千秋萬代,你們這些皇親貴戚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大家說對麼?”康熙坐在布庫房裡正位的椅子上,對着一幫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們說道。

“皇上聖明!”年輕人正是火氣旺的時候,這個時候,誰也不會軟下去,當然了,只要脖子沒有刀硬就不敢軟。

“你們當中,大多數人將來都會承襲祖上的爵位、即使輪不上你們承襲爵位,農牧業可以憑藉着祖輩的功勳混上個勳位,掙點俸祿什麼的。或許有的人就想着這麼渾渾噩噩的過一輩子,整天遊手好閒的混下去了,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爲什麼不能憑着自己的本事爲自己掙一份功勳,成就一番事業?我們就願意靠着祖輩的功勳掛果一輩子麼?”康熙站了起來,雙眼掃視着站在自己面前的這幫八旗子弟們。別看康熙年紀不大小,但是怎麼說都是的那個皇帝的人,這樣一番話在他嘴裡說出來,顯得還是很有威力的。

“鰲拜是我們大清第一勇士,可以說力大無窮,大家都怕他,所以鰲拜能把持朝政這麼多年。但是朕不怕他,因爲朕是皇帝,是真龍天子,朕要剷除鰲拜!朕現在問你們,你們是怕朕還是怕鰲拜?!”康熙說這番話的時候特意加重了語氣,一句話,只要有人敢不老實,後果是不用說的。

“我們怕皇上!我們願爲皇上剷除鰲拜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彷彿經過訓練一般,這些人異口同聲的回答着。其實這也不奇怪,這些世家子弟從小接受的訓練中就包含了該怎麼樣回話的模板,現在不過是套話罷了。

康熙其實也明白,儘管能進布庫房陪自己練布庫的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人,罕有跟鰲拜勾搭的,更何況即使他們家族中跟鰲拜有些勾搭,那也是這幫人長輩的事情,跟他們沒有什麼關係。別看他們現在答應得好好的,但是隻要今天把這些人放出了布庫房,用不了一個時辰,自己在布庫房裡說的這些話就能傳到鰲拜的耳朵裡去。

在康熙看來,這些已經都不重要了,他這樣說的目的就是讓這些人明白自己的決心,況且一切他都安排好了,即使這些人中有誰有什麼年頭也來不及反應了。

“既然你們都答應了,那麼好,等一會就是你們建功立業的時候了!”康熙說着,將位置讓了出來:“索額圖,該你了!”

索額圖也是一身的布庫打扮,見皇上讓出了主位坐到了椅子上,上前兩步側轉身來:“皇上已經安排好了一切,就在今天,我們要在這布庫房裡剷除鰲拜,將他生擒活捉!首先要告訴大家的是,一會要是有人畏懼不前或不聽號令的,按謀逆論處,大家都明白了麼?!”因爲擔心這些小子害怕,所以索額圖建議,只說要抓住鰲拜,並不說要殺了他。反正皇帝得在控制住了鰲拜以後才動手,到時候就算害怕都晚了。

“我等明白!”所有的人都提高了聲音,斬釘截鐵的回答着。謀逆可是要滅九族的,要是因爲自己的原因攤上這麼個罪名,那就不光是自己要掉腦袋了,但凡跟家裡沾上點邊的都得掉腦袋。當然了,謀逆是跟皇帝一家沒關係的。

“聽懂了就好,都過來!”索額圖手一揮,將一幫半大小子給叫了過來:“一會鰲拜進了布庫房以後,聽到皇上賜坐的時候,你負責給鰲拜拿椅子,看見沒有……。”索額圖指着國公的孫子道:“牆邊的那張椅子右邊椅子腿已經快要斷了,拿的時候小心點,只要不碰到就不會斷,明白了麼?”

“明白!”國公的孫子很高興第一個任務就分配給了他。

“記住,你給鰲拜端椅子的時候要留心康都尉端茶的時機,要等康都尉的茶過來了才能把椅子放下讓鰲拜坐,萬一他坐上去椅子沒有斷,你就在後面猛推一把!把椅子腿給推斷了!”索額圖安排着。這件事他已經在腦子裡反覆想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康都尉。”這是貝子家的孩子,生下來就封了都尉。

“在!”在這幫孩子中,他算年紀比較大的了,辦事老成得多。

“那邊茶路上煮的是一壺清油,鰲拜進來以後你就去端過來,等這邊鰲拜坐下去椅子一倒,你就一壺油淋下去,接着就上去幫忙制住鰲拜,可能端油的時候會燙着,你能做到麼?”索額圖非常嚴肅,這是這次剷除鰲拜的關鍵。

“索大人放心!怎麼說我們家老太爺也是刀光劍影中過來的,我這個當晚輩的雖然不敢跟老太爺媲美,但是也有不讓前人專美於前的念頭。”知道自己掌控的將是至關重要的武器以後,康都尉恨不得馬上就把胸膛打開,讓皇帝看一看自己的心是不是紅的。

索額圖伸手在康都尉的肩膀上拍了一下,表示鼓勵,接着分派:“你。”索額圖指着小夥子們中最健壯的兩個:“還有你,你們兩個,等康都尉把油一潑下去,你們兩個就上!,一定要緊緊抓住鰲拜的兩隻手。”

說到這,索額圖又對大家說:“大家都注意,康都尉一動手就是大家動手的信號,所有的人都給我上!一定要把鰲拜的手腳都給我控制住了,用什麼辦法都行,千萬不能讓鰲拜出了這布庫房!都聽明白了麼?”

“我等明白!”經過皇上的戰前動員,再加上索額圖的精心佈置,小夥子們都進入了臨戰狀態,一個比一個積極。

“鰲拜很快就會來了,大家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別漏出了破綻。等鰲拜的事了了,朕請你們吃御膳!”康熙最後總結道。

“是!請皇上放心,我等一定竭盡全力剷除鰲拜!”一幫人進入了臨站狀態。

……

“得、得、得。”納蘭性德在門外用刀柄敲了幾下布庫房的大門,這是告訴屋裡面的人,鰲拜到了。

康熙今天穿的是一套常服,只有這樣,藏匕首才方便。聽到門響,康熙趕快檢查了一下自己纏在手腕上的匕首,發現沒有什麼問題,於是靠在了椅子上,等着外面的通傳。

……

鰲拜挺納悶的,自己正忙着,小皇帝身邊的太監小喜子跑來說小皇帝讓他到布庫房去,說是請他這個大清第一勇士看一看自己訓練的包括布庫怎麼樣。

雖然鰲拜非常不屑,在他看來,小皇帝只不過是在找一幫人陪着玩罷了,不過是練一練布庫,那裡比得上他在戰場上浴血拼殺?有心不去吧,怎麼說小皇帝還是皇帝,再說了,讓小皇帝多想點花樣玩也好,省得他整天東想西想的,最多到時候直接說上兩句好聽的,讓小皇帝高興高興。

布庫房是在內宮,鰲拜身邊的人當然不好跟着進去,不過鰲拜並不介意,別看是皇上的內宮,可裡面還是有不少鰲拜的人的,鰲拜可是大清第一勇士,尋常的對付幾十個問題不大。再說內宮他幾乎每天都來,早就習慣了。

“鰲拜少保到……。”遠遠的,小喜子搶到了鰲拜的前頭,站在了布庫房的門口,大聲通傳着,這也是規矩了。

鰲拜沒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根本沒有警惕起來,徑直往布庫房走去。

“鰲大人,請您將兵刃交予在下,由在下替您保管。”布庫房的門口,納蘭性德攔住了鰲拜的去路,黑着臉請鰲拜解下腰上掛着的寶劍。

“你瞎了眼了!……”鰲拜勃然大怒。誰不知道,他鰲拜就是上朝都是可以攜帶兵刃的,即使是皇帝見到了也不敢說什麼,還得說他鰲拜乃是大將軍,劍不離身本是應該的。

“鰲少保,快進來,你看看我訓練的這幾個布庫怎麼樣?能不能跟你當年一較高低了?”半開的大門裡,康熙正坐在椅子上,廳堂裡兩個年級不大的小布庫手正在大呼小叫的角力,索額圖正站在康熙身邊招呼着。

鰲拜本不願理會站在門外侍衛,可那侍衛卻固執的攔着鰲拜不讓進去,鰲拜心裡那個氣呀!不過看看守在門口的侍衛,是個不認識的年輕人。這樣一來,鰲拜到也感覺到好理解了一些:畢竟御前帶刀的只能是侍衛,還沒聽說那個大臣有這樣特權的,自己可以攜刃伴君乃是特列,想來還沒有人跟這個侍衛交代。現在小皇帝證看着自己跟這個侍衛僵持,若再糾纏下去,豈不是丟了他大清第一勇士的臉?再說了,憑他的拳腳功夫,布庫房裡的這幾個人又怎麼可能攔得住他?實在犯不着爲了這點小事讓小皇帝給看輕了。

鰲拜卸下腰上掛着的保健,遞給納蘭性德,擡腳進了布庫房。

康熙裝出正跟索額圖說話的樣子,隨口招呼道:“來呀,給鰲少保看座,奉茶。”接着對鰲拜說:“鰲少保,你可是咱們大清第一勇士,好好幫朕看一看,看看他們兩個小子誰會贏?”

要是沒有康熙的這頂大帽子,軍人天生的敏感決定了鰲拜在一般情況寫都會留心觀察一下週圍的環境,現在可好,要是他不能在兩個小布庫手分出輸贏來之前就判斷出誰能贏,就等於是丟了他這個大清第一勇士的臉了。不由得,鰲拜集中起精神,留心觀察起兩個布庫手之間的較量起來。

恍恍惚惚的,有人將椅子放在了他身後,招呼了一聲,鰲拜根本沒有在意,直接一屁股坐了上去。按照設計的一樣,椅子腿一下斷了,再加上有人在後面推了一把,鰲拜一個不留神直接趴到了地上。還沒等鰲拜有所動作,一大壺滾燙的沸油一下子就淋在了身上,進接着,兩個小夥子撲了上來,一邊一個一把就拽住了鰲拜的雙手。鰲拜還沒想明白是怎麼回事,身上腿上就不知道壓上了多少人,頓時動不了了。

身上的燙傷使得鰲拜不由自主的慘叫了起來,更不要說身上還壓着這麼多人。掙扎了幾下以後,鰲拜發現自己目前的狀況很難擺脫這些人的控制,於是停止了掙扎。

康熙見鰲拜停止了反抗,命人將他翻轉了過來,一幫人絲毫不敢懈怠,除了一個手麻利的跑去拿繩子以外,其餘的全壓在了鰲拜身上。

“鰲拜,這裡是你的三十大罪:其一:不思君恩……”一版罪名下去,條條都是掉腦袋的罪名。“現念鰲拜當年曾奮勇殺敵,着鰲拜凌遲處死,滿門抄斬!”

鰲拜萬萬沒有想到,小皇帝處心積慮的演了這麼一出竟然要將他凌遲,還滿門抄斬。當時一股怒氣衝上心頭,只見他奮力一掙,十幾個小夥子竟然給他甩了開來。康熙一直非常注意,發現鰲拜有所動作,當下從袖口裡掏出了匕首,對着鰲拜的胸口就是一刀,他本還想着抽出刀來再刺鰲拜幾刀,可沒想到匕首竟然被鰲拜的肌肉和肋骨卡住了,怎麼都拔不出來。

鰲拜掙脫了控制着他的十幾個人,胸口上又被刺了一刀,加上整個背上都被滾油給燙得不成樣子了,勉強控制着不倒已經是不錯了。回想起自己這些年來刀光劍影的日子,不由得滿腹委屈,也顧不上身上的燙傷,一把扯開了衣服:“康熙!我鰲拜一輩子,哪一天不是爲了你們愛新覺羅打天下!你卻如此對我!!”

……

秦有福是鰲拜被官進天牢的第三天見到索額圖的,果然如秦有福知道的那樣,鰲拜被關進了天牢,即使不殺他,他那一身的傷也活不了幾天了。朝中幾個親近鰲拜的大臣被一網打盡,包括輔政大臣鄂庇隆。爲了避免發生事端,這些人當天就被處斬,陪着他們一起上路的當然包括京畿附近幾個親鰲拜的主要軍官。爲了安撫百官,鰲拜被抓的當天,皇上就發下旨意,鰲拜結黨營私,雖罪大惡極,但念衆百官不得不委曲求全,是以只除首惡,其餘人等只要保證今後安分守己,前罪既往不咎。

自此,康熙真正掌握了大清的最高權力。

……

第7章 不懂規矩第88章 輿論的威力第60章 康熙的猜忌第99章 算計第144章 捅了馬蜂窩第115章 攻打岳陽-1第141章 新任校長第95章 取道洪湖第175章 老謀深算姚啓聖第121章 賭一把第92章 刺殺-4第144章 捅了馬蜂窩第80章 設計定策第9章 確山危機第81章 想到一塊去了第74章 對抗第175章 老謀深算姚啓聖第63章 回門第115章 攻打岳陽-1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157章 無根冬青第28章 新鮮出爐的顧問第151章 幌子第25章 獻策定計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40章 禍起“圍牆”第30章 各有算計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39章 離京第一百一十二章第165章 損人不利己第75章 秦有福的怪癖第123章 殲敵第123章 殲敵第133章 康府玉蓉第63章 回門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4章 忽悠領導第84章 進宮見駕第91章 刺殺-3第165章 損人不利己第173章 脫險記第20章 禮學館瘋漢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28章 新鮮出爐的顧問第121章 賭一把第180章 談判-3第120章 出大事了第19章 防微杜漸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131章 無力反抗第160章 被彈劾了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42章 準備好了第75章 秦有福的怪癖第177章 聖旨下第84章 進宮見駕第8章 小常識挑大樑第36章 日講第149章 玉蓉小產第123章 殲敵第145章 獎罰分明第178章 談判-1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187章 封賞第177章 聖旨下第23章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第70章 研究辭職第24章 秦先生大才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152章 密切關注第69章 標準化第96章 鐵索攔江第15章 安家落戶第179章 談判-2第104章 殺郝連澤第108章 打包送貨第31章 迎來送往第54章 吳應熊的苦惱第153章 寧可信其有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43章 大帳見駕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第97章 御賜筆洗第86章 大清報業-2第81章 三藩起兵第69章 標準化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53章 皇帝當大媒第一百一十二章第51章 老謀深算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178章 談判-1第27章 論功行賞第151章 幌子第185章 雙喜臨門第140章 秦有福的道路第80章 設計定策第6章 時政建議第40章 禍起“圍牆”
第7章 不懂規矩第88章 輿論的威力第60章 康熙的猜忌第99章 算計第144章 捅了馬蜂窩第115章 攻打岳陽-1第141章 新任校長第95章 取道洪湖第175章 老謀深算姚啓聖第121章 賭一把第92章 刺殺-4第144章 捅了馬蜂窩第80章 設計定策第9章 確山危機第81章 想到一塊去了第74章 對抗第175章 老謀深算姚啓聖第63章 回門第115章 攻打岳陽-1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157章 無根冬青第28章 新鮮出爐的顧問第151章 幌子第25章 獻策定計第2章 被古代人俘虜了第40章 禍起“圍牆”第30章 各有算計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39章 離京第一百一十二章第165章 損人不利己第75章 秦有福的怪癖第123章 殲敵第123章 殲敵第133章 康府玉蓉第63章 回門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4章 忽悠領導第84章 進宮見駕第91章 刺殺-3第165章 損人不利己第173章 脫險記第20章 禮學館瘋漢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28章 新鮮出爐的顧問第121章 賭一把第180章 談判-3第120章 出大事了第19章 防微杜漸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131章 無力反抗第160章 被彈劾了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42章 準備好了第75章 秦有福的怪癖第177章 聖旨下第84章 進宮見駕第8章 小常識挑大樑第36章 日講第149章 玉蓉小產第123章 殲敵第145章 獎罰分明第178章 談判-1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187章 封賞第177章 聖旨下第23章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第70章 研究辭職第24章 秦先生大才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152章 密切關注第69章 標準化第96章 鐵索攔江第15章 安家落戶第179章 談判-2第104章 殺郝連澤第108章 打包送貨第31章 迎來送往第54章 吳應熊的苦惱第153章 寧可信其有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43章 大帳見駕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第97章 御賜筆洗第86章 大清報業-2第81章 三藩起兵第69章 標準化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53章 皇帝當大媒第一百一十二章第51章 老謀深算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178章 談判-1第27章 論功行賞第151章 幌子第185章 雙喜臨門第140章 秦有福的道路第80章 設計定策第6章 時政建議第40章 禍起“圍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