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離京

“有福,別生氣了,有的人就是這樣的,他們有學問,也有能力,但是很清高,在他們看來,那些不能引經據典的都是些下九流,是不配和他們同立朝堂之上的,所以你受這樣的委屈也是正常的。”納蘭性德拍了拍秦有福的肩膀:“這樣的人放在過去就叫清流,他們到是不貪錢,可是爲了得一個好名聲,什麼事都幹得出來的!”看着氣鼓鼓的秦有福,納蘭性德笑着安慰到。

“拉倒吧,我才懶得理他什麼清流不清流的,愛誰誰。你說我就這麼打點的小屁官,還不如你的品級高,連上朝的資格都不夠,我礙着他們誰了?他熊賜履好歹也是三品的大員,把我的腦袋給整掉了隊他有什麼好處?我就不信了,他還能多長一塊肉?”秦有福氣鼓鼓的抱怨着。

“呵、呵、呵……所以說啊,這官場也叫名利場,名還排在利的前面,可以說名比什麼都重要。當年魏徵是有名的諫臣,只要他覺得不對的,不管是誰,他都敢指着別人的鼻子罵。曾經200多次陳諫唐皇,搞的唐太宗李世民對他是又愛有怕,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隻上好的鷂鷹,非常喜歡,經常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擺顯。但當他看見魏徵遠遠地向他走來時,便趕緊把鷂鷹藏在懷中,生怕魏徵說他玩物喪志。魏徵其實早就看到唐太宗在玩鳥了,故意把奏事的時間拖得很久,結果等魏徵走了以後,唐太宗的鷂子也給悶死了。就是這麼一個人,他死的時候,唐太宗親臨弔唁,痛哭失聲,並說:‘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唐太宗爲了表彰魏徵,在他死後將他的請進了凌煙閣,成了文明於世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到了後來,不少大臣開始有樣學樣,都希望這就能像魏徵那樣成爲一代名臣,別說是你,就連皇上都怕他們,那些人可都是不怕死的,就好像熊賜履,如果皇上今天不打你的板子,說不定他就真敢碰死在皇上面前。你讓皇上怎麼辦?總不能不讓他說話吧?所以啊,你認了也就是了。我真搞不明白你,好好的幹嘛要跟熊賜履打這個賭,到時候你要是輸了,搞不好就真的得發配幾年了。”

納蘭性德不愧是世家子弟,才識學問都是一等一的,引經據典隨口就來,告訴秦有福被跟熊賜履爲什麼針對他。不過他心中有數,其實今天秦有福說的東西正是皇上想的,說起來病沒有什麼問題,只是他身上的市井習氣太重,這段時間又得了皇上的賞識,所以熊賜履嫉妒心起,這才找他的麻煩。本來這個事情也不難解決,皇上已經給了熊賜履面子,打了秦有福的板子,熊賜履是打算就坡下驢了的,哪知道秦有福順嘴說慣了,這才惹得熊賜履把他逼到了死角。這場賭打下來,秦有福贏了當然沒話說,熊賜履顏面掃地,還得陪上女兒。若是秦有福輸了,熊賜履肯定會窮追猛打,到時候即使皇上也不好說什麼了。

秦有福明白納蘭性德擔心的是什麼,也明白納蘭性德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心裡對納蘭性德的好感多了幾分,笑着問納蘭性德:“哎,咱們先不說別的,你見過熊賜履的女兒麼?”他沒有跟納蘭性德說自己在確山那邊家裡的情況,保持一點神秘感還是有好處的,至少可以給納蘭性德一個驚喜。

納蘭性德一聽秦有福這話,撲哧一聲笑了起來:“哈哈,我說秦有福啊秦有福,感情你是惦記上了熊賜履的女兒了?不過說真的,我還真佩服你的眼光,別看熊賜履長得不怎麼樣,但是他的那個女兒可是百裡挑一的,京城裡數得上的美女,可是我就不明白了,就算你惦記別人的女兒也用不着用這個辦法吧?你真的有把握能贏?”不光納蘭性德,全京城文武百官就沒有一個相信憑二十個人就能贏得了八旗兵二千人進攻的,可秦有福到了這會還在惦記着熊賜履的女兒,想想就覺得好笑。

秦有福把頭一抑,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我現在是怕熊賜履的女兒長得太難看,到時候進了我家的門給我丟臉,現在你這麼一說我就放心了,看來這個賭打得還算值得,至少贏了個漂亮的小妾。”

納蘭性德有點哭笑不得的看着秦有福:“你先別惦記着別人家的女兒了,還是好好想想該怎麼對付那兩千八旗兵吧。我告訴你,你跟熊賜履打賭的事兒傳開了以後,京城裡已經有人給開出盤口了,一賠二十,大家都認爲你會輸。要是你真有把握,這到是個掙錢的好機會!”

納蘭性德說的是實情,南書房裡熊賜履和秦有福打賭的事可是皇上作證的,自然得記進起居注裡面去。起居注是內務府保管的,當然知道這件事的起因(指三藩的事)是不能傳出去的,但是打賭這件事則問題不大,再說熊賜履生怕別人不知道這件事,到時候皇上在偏向着秦有福,自己就算賭贏了也得不到什麼好處,另外還有一點,這個賭不管輸贏對熊賜履都是有好處的。贏了,是他這個忠臣爲皇上除掉了一個奸臣,至少是趕跑了一個奸臣,於他的名聲大有好處。輸了,是他借這個機會幫皇上挖掘出來了一個能人,還順便得了一個皇上寵信的女婿,儘管只是小妾,但是這更能說明他對皇上的忠臣,連自己的女兒都捨得拿出來作爲賭注。既然是輸贏都有便宜,熊賜履怎麼能不廣爲宣傳?於是這兩天來,京城裡傳得最熱鬧的就是秦有福和熊賜履之間的這個賭約。這麼熱鬧的事,當然就有人進來參合一腳的,結果幾個大戶便聯合了起來,一同開出了盤口,就等着看這場好戲的結果。

秦有福當然不知道這個事,這兩天來,他忙忙碌碌的準備着東西,京城裡的事情也得安排一下,畢竟這一走就得一兩個月,京城這邊還是得安排好的。儘管並不看好秦有福,但是想到秦有福的態度,皇上到也有幾分想信秦有福能贏,若是秦有福贏了,撤藩的事基本上就定了。所以也挺着急,限令秦有福三日離京,一應所需之物品皆由兵部供給,算是幫秦有福一點小忙。於是這兩天來,秦有福除了安排家裡的事以外,剩下的時間久基本上在兵部泡着,要走了大量的硝石、硫磺之類的東西,還頂制了不少槍管,兵部的人本不想給他那麼多的,可是皇上都交代了,給他也沒什麼。

當然了,朝廷對火藥等物品的管理一貫是非常嚴格的,秦有福領了這麼多製造火藥的東西,監管肯定是少不了的,於是納蘭性德帶着三百多侍衛成了秦有福的隨行人員,跟着秦有福一起離開了京城前往確山,一來是押運硝石、硫磺等物,主要的還是監督使用情況,別讓這些物品被秦有福給截留下來了。

一聽說京城裡竟然對自己跟熊賜履打賭的事開下了盤口,秦有福頓時急了,這可是掙錢的好機會,錯過了豈不是可惜?

“納蘭性德,你是說京城真的有人開盤賭我和熊賜履打的賭了?”秦有福急急忙忙的確認着。

“這個自然,別說我不支持你,我可是賭了一百兩銀子賭你贏的。”納蘭性德不以爲然的說。

“哎呀,這麼好的事你怎麼不早跟我說呢?要不然我就狠狠的賭上一把,那我可就發財了!”秦有福着急了,想到到手的錢就要不翼而飛了,秦有福一撥馬頭:“不行,我得回一趟京城,先下注再說!”說着,秦有福就想打馬回去。

納蘭性德一看嚇壞了,連忙攔住秦有福:“你瘋了?!我們這是奉旨離京,就算駐馬休息都必須離京十里,你這麼突然跑回去了就是抗旨不遵,是要掉腦袋的。”納蘭性德是這次押解硝石、硫磺離京的主官,如果秦有福就這麼跑回去了,他也得背上一條監管不力的罪名,到時候免不了受到處分。

“那可怎麼辦?這到手的錢不能不掙吧?要不你派個人回去跑一趟,讓他到我家裡找管家拿錢?”說到這,秦有福頓了一下,他一貫主張安全第一,即使對秦二也不是很放心,所以家裡面的現錢並不多,錢都讓他存到銀號裡去了:“乾脆,讓他回去幫我找一下索大人……。”

“行了行了,你別說了。”沒等秦有福說完,納蘭性德打斷了秦有福的話:“不光是你我不能回去,下面的兵丁也是不能回去的。要想賭錢容易,我阿瑪肯定在前面等着送我們,一會請我阿瑪幫忙就行了。”

一聽說納蘭明珠會在前面等着送行,秦有福這纔沒說什麼,反正有個人能個幫他下注就行了

……

京城南門外十里坡,納蘭明珠和索額圖已經等了一會了,很意外的,皇上身邊的大太監、內務府的副總管喜公公也在這等着送秦有福。納蘭明珠和索額圖雖然沒說什麼,但是心裡卻暗暗稱奇。一般來說,秦有福他們這趟雖然位的是打賭,但是畢竟有兩軍對抗的項目。可以算是演習之類的軍事行動了,皇帝若是關心,正常情況下會安排一個大臣替他來送行,表示對臣子的體恤,很少見把自己身邊的太監給派出來的。在當時的情況下,太監離京是有嚴格規定的,一般不然隨便離開京城。康熙皇帝能把喜公公派出來送秦有福就說明了秦有福在他心裡的分量和他對這次對抗的重視程度。當然了,這裡面還有另一層意思,可以把這個行爲看成是皇帝私人對朋友的一種表示。

“見過納蘭明珠大人,見過索額圖大人,見過喜公公。”秦有福和納蘭性德從馬上跳下來,抱拳給幾個人行了禮。

按說這會應該是納蘭明珠率先回禮的,畢竟這裡他的品級最高,但是喜公公這麼說都是皇上身邊的人,即使沒有穿官服,能在這裡見到他,肯定是皇上派出來的,當然該由他先開口。

這樣的事喜公公見得多了,當然明白,當下也不客氣,跨上一步笑着招呼:“行了,別客氣,十里亭裡兩位大人和咱家都準備了點酒水,秦大人和納蘭性德大人也趕了這麼遠的的路,歇一會再走。”

喜公公這話大家都明白,不過是客套話,騎在馬上走了十里路就會累?根本就是玩笑。大家不過是借這個機會說一會話,表示一下送別的意思罷了。

這頓飯吃的時間久有點長了,秦有福到是辦了不少的事,他跟索額圖借了兩萬兩銀子,交給納蘭明珠幫着分別投注。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他怕這麼大的一注砸下去,莊家直接就給他嚇跑了。

賭錢是重要的,但最重要的還是交代喜公公,讓他回去跟皇上說一聲,等開始演習的時候讓吳應熊到確山觀看演習。他相信只要喜公公跟康熙這麼一說康熙就能明白,不管這次演習是秦有福贏了還是八旗兵贏了,都是警告吳三桂的一個手段。秦有福贏了當然是最好的,吳三桂就得考慮,如果他起兵造反,所過之處諸城皆如秦有福守秦家山莊一般扼守城池,那麼吳三桂必敗無疑。如果秦有福輸了,那麼就是在告訴吳三桂,八旗兵銳不可擋,造反就是自尋死路,還是老老實實的聽話的好。秦有福這是在給自己買保險,不管是輸是贏,只要這些話傳到了康熙的耳朵裡,即使熊賜履再鬧,保住腦袋是沒有問題的!當然了,秦有福也沒有忘記讓喜公公關照一下那天當值南書房的幾個小太監,就是打秦有福板子的那幾個,本來秦有福還想找個機會請他們吃飯的,可是從宮裡出來以後就一直忙着。只好麻煩喜公公代勞了。秦有福一直就很相信一句話,閻王好見、小鬼難纏,跟下面搞好關係,到時候有事也方便一些。

……

第139章 辦學第49章 第三面白旗第64章 籌謀第15章 安家落戶第67章 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第13章 摘帽了第139章 辦學第168章 秦府離京第98章 火燒藤甲兵第46章 第一次攻擊第186章 招安臺灣第38章 賭約第124章 軍民同樂第19章 防微杜漸第169章 海上戰船第187章 封賞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152章 密切關注第93章 尋死覓活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113章 岳陽城外第15章 安家落戶第106章 兩軍陣前第17章 剿匪會議第114章 釣魚第41章 備戰第79章 撤藩線路第155章 康熙檢閱軍校-1第130章 婚前的顧慮第58章 君臣對話第116章 攻打岳陽-2第12章 揀到寶了第12章 揀到寶了第187章 封賞第18章 想當個小地主都不行第98章 火燒藤甲兵第120章 出大事了第81章 三藩起兵第152章 密切關注第105章 戰局第48章 架橋第58章 君臣對話第89章 刺殺-1第172章 我就是秦有福第150章 朵藍懷孕第90章 刺殺—2第169章 海上戰船第174章 台州縣衙第20章 禮學館瘋漢第74章 對抗第141章 新任校長第46章 第二面白旗第133章 康府玉蓉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80章 設計定策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40章 禍起“圍牆”第39章 離京第16章 人民戰爭第99章 算計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105章 戰局第33章 開府第179章 談判-2第156章 秦府家宴第84章 進宮見駕第43章 大帳見駕第110章 意料之外第97章 御賜筆洗第130章 婚前的顧慮第74章 對抗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33章 開府第81章 三藩起兵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135章 佔便宜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十章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一百一十二章第93章 尋死覓活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173章 脫險記第141章 新任校長第80章 吳應熊回京第70章 研究辭職第74章 對抗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76章 沼氣應用第155章 康熙檢閱軍校-1第111章 誰都害怕第58章 君臣對話第47章 跟皇帝要賬第107章 攻克咸寧第39章 離京第三十四章第41章 備戰
第139章 辦學第49章 第三面白旗第64章 籌謀第15章 安家落戶第67章 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第13章 摘帽了第139章 辦學第168章 秦府離京第98章 火燒藤甲兵第46章 第一次攻擊第186章 招安臺灣第38章 賭約第124章 軍民同樂第19章 防微杜漸第169章 海上戰船第187章 封賞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152章 密切關注第93章 尋死覓活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113章 岳陽城外第15章 安家落戶第106章 兩軍陣前第17章 剿匪會議第114章 釣魚第41章 備戰第79章 撤藩線路第155章 康熙檢閱軍校-1第130章 婚前的顧慮第58章 君臣對話第116章 攻打岳陽-2第12章 揀到寶了第12章 揀到寶了第187章 封賞第18章 想當個小地主都不行第98章 火燒藤甲兵第120章 出大事了第81章 三藩起兵第152章 密切關注第105章 戰局第48章 架橋第58章 君臣對話第89章 刺殺-1第172章 我就是秦有福第150章 朵藍懷孕第90章 刺殺—2第169章 海上戰船第174章 台州縣衙第20章 禮學館瘋漢第74章 對抗第141章 新任校長第46章 第二面白旗第133章 康府玉蓉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80章 設計定策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40章 禍起“圍牆”第39章 離京第16章 人民戰爭第99章 算計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105章 戰局第33章 開府第179章 談判-2第156章 秦府家宴第84章 進宮見駕第43章 大帳見駕第110章 意料之外第97章 御賜筆洗第130章 婚前的顧慮第74章 對抗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33章 開府第81章 三藩起兵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135章 佔便宜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十章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一百一十二章第93章 尋死覓活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173章 脫險記第141章 新任校長第80章 吳應熊回京第70章 研究辭職第74章 對抗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76章 沼氣應用第155章 康熙檢閱軍校-1第111章 誰都害怕第58章 君臣對話第47章 跟皇帝要賬第107章 攻克咸寧第39章 離京第三十四章第41章 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