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攻打澎湖

如您已閱讀到此章節,請移步到78..小..說..網/wWw.78.Ⅹs.閱讀最新章節,也可在百度直接搜索“七8小說”

如您已閱讀到此章節,請移步到78小說____網/wWw.78Ⅹ◎m閱讀最新章節,也可在百度直接搜索“七8小說”或者“Www.七”,敬請記住我們新的網址7八小說Http://wwW.7\/8\/X\/。

同樣是八百里加急,康熙的聖旨被最快速度傳回了福建。秦有福、姚啓聖和施琅這兩天都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就等着這份聖旨的到來呢。一聽說八百里加急有聖旨到,幾個人也顧不上擺什麼香案之類的,連官服都來不及整理,便接過了聖旨。話說回來,這些倒算不上什麼不守規矩,畢竟八百里加急都是要命的事情,爭分奪秒是必須的,所以按照規定,凡屬八百里加急可以事急從權,無需顧忌什麼規矩。

也難怪姚啓聖他們着急,畢竟這一次攻打澎湖不是小事,爲了早作準備,施琅已經調集了大清水師,完成了作戰準備,這麼大規模的軍隊調動是很難保證保密的,如果讓劉國軒反應過來,這澎湖可就不好打了。這些天來,爲了儘量保證攻打澎湖的效果,姚啓聖也費了不少勁,他不但整個切斷了通往大清水師駐地的道路,還派出了大量的探子和捕快,凡是通往大清水師駐地的人員一律扣押,稍有嫌疑馬上就過堂,水路方面,浙江沿海近百里斷絕船隻往來,可以說是鬧得雞犬不寧。

“皇上答應了我們攻打澎湖的計劃,讓施琅抓緊時間和機會,一定要趁這個機會拿下劉國軒的澎湖基地!”看完了聖旨,姚啓聖翹着鬍子、一臉得意的宣佈着。

“太好了!我這就帶着水師趕赴澎湖,請姚總督和秦大人放心,就憑我水師戰船上的那些火炮,要是轟不平劉國軒的水師基地,我施琅提頭來見!”投奔大清可不是一天兩天了,施琅難得有表現的機會,雖然他知道自己戰船上的火炮厲害,可是沒有經過實踐的檢驗,心裡一直都沒底,早兩天炮轟金門算是給他吃了一個定心丸,現在別說澎湖的臺灣水師基地很可能異常空虛,就算劉國軒的水師沒動地方,施琅也打算跟劉國軒硬碰硬的幹上一場,施琅算計過來,就算劉國軒海戰的水平和能力強於自己,但是憑藉着威力巨大的火炮,即使打不贏,他也有把握帶着大清水師跟劉國軒的臺灣水師拼一場。

施琅一直非常贊同偷襲澎湖,除了時機非常好以外,當然也有他自己的小算盤。按照施琅的想法,這次偷襲澎湖,不管會不會跟臺灣水師硬碰硬,只要自己別出什麼意外鬧得個全軍覆沒,就憑他戰船的戰鬥力,跟劉國軒鬥個兩敗俱傷是沒有問題的,只要能把仗打到這個程度,受些損失不怕。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大清補充兵員容易,不怕人員傷亡,另一個就是大清水師可以利用造船方面的優勢很快恢復戰鬥力。劉國軒就不一樣了,不管是兵源還是戰船的製造都是他的短板,大家這麼拼下去,只要不出現重大失誤,臺灣水師早晚完蛋。當然了,施琅也清楚,劉國軒不是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否則他也不會急着談招安的事情了。

“好!施琅,老夫和秦大人就等着你凱旋而歸的消息了!要是此番得勝,老夫就把我爲我那女兒準備的女兒紅挖出來,到時候我們幾個暢飲一番!”畢竟是師徒關係,姚啓聖跟施琅說話就用不着那麼客套了。

“恩師不如就先把美酒起了出來,用不着兩三日,施琅定當回來與恩師暢飲一番!”施琅雖然跟姚啓聖是師徒關係,但是平時卻不願表露出來,畢竟他是降將,有些面子上過不去,今天也是高興了,這才說出了這番話。

倒是一邊聽着的秦有福有些奇怪了,按照這個時候的習慣,像姚啓聖這樣年紀的,家裡的女兒早就該出嫁了,說不定連孩子都會打醬油了,怎麼還會有嫁女用的女兒紅?一不留神,秦有福開口問道:“姚總督?您家閨女今年多大年紀了?還沒出嫁麼?”

秦有福的話一出口,姚啓聖當時臉就紅了,他哪裡還有沒出嫁的女兒?就算孫女也都出嫁了,這不過是一個話頭,只是沒想到讓秦有福這個不解風情的傢伙給戳破了。不過姚啓聖是什麼人?那可是意志力極爲堅強的,要是換了一個人碰上他當年的情況,怕是早就死了多少年了。當時姚啓聖紅着個臉,口氣卻一點都沒變的回答着秦有福的問題:“秦大人有所不知,別看老夫一把年紀了,可是老夫人老心不老,現如今小女芳齡二八,待字閨中,不知道秦大人有沒有什麼合適的人?到時候老夫一定請你喝謝媒酒!”

……

畢竟是早就準備了的,皇上的聖旨一到,施琅便帶着大清水師直奔澎湖,他們要打劉國軒一個措手不及。

劉國軒其實也很擔心澎湖的安全,他當然清楚,現在臺灣正是多事之秋,如果自己手裡的軍隊出了問題,恐怕命就不長了。要是正常情況,即使是出海巡視,澎湖也是劉國軒重點防禦的地方,別看劉國軒的水師要說火炮的威力肯定是不如大清水師的,但是澎湖列島地形複雜,海底礁石遍佈,再加上多年的經營,劉國軒在澎湖一些關鍵的島嶼上都安排了炮臺,必要的時候可以相互支持,如果大清水師冒然進攻,劉國軒可以憑藉岸上的炮臺和水師的戰船與大清水師周旋,即使不能完勝,自保是不成問題的。可是現在鄭經一死,劉國軒就不得不前往臺灣弔唁了,因爲他這個徵北大驚軍可是延平郡王封的,如果連延平郡王的喪禮都不出現,不是等同於不承認延平郡王的統治地位?雖然臺灣很難解除劉國軒的軍權,但是如果劉國軒被扣上了一頂藐視延平郡王的帽子宣佈解除了他的軍權,那麼即使劉國軒有本事繼續掌管軍隊,但是名義上就會有麻煩了,到時候即使劉國軒接受了招安,待遇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另一個方面,即使劉國軒手段強硬,有本事完全控制澎湖的水師,獨立於臺灣和大陸,就憑澎湖那幾個小島,沒有了臺灣的支持,想要養活這麼多的軍隊是不可能的。所以不管怎麼樣,劉國軒都必須跑一趟臺灣,至少得在臺灣新的統治者那裡掛個號,整得名正言順才行。

劉國軒在臺灣獨掌兵權不是一天兩天了,他這麼知道新的延平郡王會不會腦袋發熱趁機拿下了自己的兵權甚至是腦袋?爲了自保,劉國軒去臺灣就必須帶上足夠的兵力。劉國軒當然不願意鬧事,就算是想鬧也鬧不出什麼名堂來,至少不會比現在更好,可是他得保障自己的安全,他必須對臺灣的統治者形成威懾,讓他們不敢輕易打他劉國軒的主意。劉國軒考慮過自己去臺灣的時候到期方面會不會趁機攻打澎湖,劉國軒覺得,自己現在正在跟大陸方面緊鑼密鼓的進行談判,甚至對於到期水師炮轟金門都表示出了足夠的誠意,二話不說就讓出了馬祖,大清這邊應該相信,自己是真的想接受招安了的,既然這樣,大清方面應該不會多此一舉冒着風險跑來找自己的麻煩。有了這樣的想法,劉國軒仔細的安排好了澎湖的防衛以後,便帶着水師直奔臺灣,他得等新的延平郡王有了結果,並且接受了新的延平郡王的委任以後才能再回到澎湖。

……

劉國軒在臺灣簡直有點度日如年的感覺,不過也相當愜意,不管怎麼說,澎湖的事總是掛在心裡,當然擔心,但是這一趟臺灣之行,劉國軒發現他的權勢比原來可大得多了。說起來鄭經的弟弟鄭聰可真是白瞎了他的名字,怎麼說他都是王叔,不可能折騰出什麼名堂的。當初鄭經還在的時候就已經讓大兒子鄭克臧幫着處理政事,雖然還不夠老練,但怎麼說也算有經驗了,可是鄭聰不知道是怎麼想的,非說這個鄭克臧不是嫡出,沒有正統血脈,結果夥同馮錫範殺了鄭克臧,將只有十一歲多一點的鄭克爽個推上了前臺,一個十一歲的孩子能幹什麼?恨不得吃飯都得人侍候着,更不要說管理臺灣了。鄭聰倒是想趁機奪權,可是他也得有資本。現在臺灣的軍權在劉國軒手上,侍衛掌握在馮錫範的手裡,鄭聰鬧騰了半天,什麼好也沒落着,頂多就是有點從龍之士的味道,多得點好處罷了,但是相比他當王叔也好不到那裡去。劉國軒算是撿着了便宜,這次他帶着大隊人馬赴臺灣奔喪和參加新延平郡王的繼位儀式,一下子讓臺灣的那些文臣武將都懂得了什麼是槍桿子裡出政權的道理,沒過幾天,鄭克爽便明確了劉國軒統領檯灣水陸軍隊的權力,換句話說,劉國軒一下子成了臺灣延平郡王以下最有權力的人。

投桃李報的事情誰都懂做,鄭克爽對劉國軒不錯,劉國軒當然得幫着鄭克爽把臺灣打理清楚,至少爲鄭克爽安排好將來的道路。一來二去的,劉國軒在臺灣忙得不亦樂乎,一下子也顧不上澎湖的事情了。

……

施琅緊趕慢趕,就是想趕在劉國軒帶着水師回到澎湖以前解決了臺灣水師的澎湖基地,只要沒有了這個基地,臺灣海軍即使戰船沒有什麼損傷,可是補給和維修就沒有辦法進行了,更不要說造新船。換句話說,沒有了澎湖,臺灣水師短時間內戰船隻會減少,不會增加,也沒有辦法維持高強度的海上作戰,要是大清水師這個時候攻打臺灣,臺灣就本上就成了砧板上的魚肉,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

“現在的時機正好,劉國軒把水師都帶到臺灣去了,大家回去以後就下令各船轉舵,按照預定攻擊目標準備攻擊,快船注意巡視,一旦發現漏網的,能打就打,打不過就拖住它。大家不要心疼炮彈,都給我像打金門似的,用最快的速度解決各島上的防禦炮臺。水師的運兵船都做好準備,炮火一停就給我搶灘,登島以後別光顧着搶東西,先肅清了殘敵再說!大家都給我記住了,本將軍看不是吃素的,要是讓我發現誰不老實、怕死畏戰的,本將軍不管不是不是有爵位功勳在身,就算你是皇親國戚,不用等打完仗,我直接就砍了他!”這次攻打澎湖對於施琅來說太重要了,這可關係到他的前程,要是這樣都打不好,別說他會受到康熙的處罰,就是康熙不處罰他,他也不會耽誤了自己的前途。

“請將軍放心,我等定當竭盡全力,一舉拿下澎湖!”參加戰前會議的都是大清水師裡說得上的官員,誰不知道這一戰關係到皇上的平臺方略?即使施琅不說大家也知道,要是這個時候敢掉鏈子,施琅可不會看在誰的面子上饒過誰,更不要提什麼將功折罪了,反正一句話,這一仗打好了誰都不吃虧,要是誰出了紕漏,丟的可是自己的小命。

“好,大家各自回戰船,待本將軍的令旗一升起來,大家就給我狠狠的打!”施琅一揮手,一幫將軍頓時散了開來,急急忙忙的登上小艇返回各自的戰船。

大清水師的動作很快,保密性也很強,爲了預防走漏了風聲,施琅他們這一路過來,只要看見水面上飄着的,不管是戰船還是漁船,只要是臺灣方面的,全部擊沉,船上的人員運氣好的還能到運兵船的底艙去擦炮彈,運氣不好的就只有去聽海龍王講故事了。至於大陸方面的漁民也不能離開,全都被戰船裹挾着一路直奔澎湖。反正不能把這些船放跑了去給劉國軒報信,還不如讓他們跟着去打澎湖,到時候幫着搬東西也不錯,施琅這一路都是這麼幹的。

天剛放亮,澎湖幾個主要的島嶼便受到了猛烈的炮擊,由於不清楚大清水師開始使用了開花彈,澎湖諸島上的炮臺基本上都是開放式的,在猛烈的炮火攻擊下,這其中的許多炮臺甚至連一炮都沒能打響,便成了人間地獄,炮臺上臺灣守軍的被炸得一塌糊塗,根本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抵抗,即使是一些炮臺在第一輪炮轟中倖免於難,可是因爲射程不足,即使是開炮也起不了什麼作用,頂多是爲大清水師的戰船又添了一個靶子。

……

第54章 吳應熊的苦惱第143章 開學第59章 三家籌謀第114章 釣魚第180章 談判-3第80章 吳應熊回京第21章 初見康熙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147章 風雨欲來第116章 攻打岳陽-2第99章 算計第91章 刺殺-3第88章 輿論的威力第171章 唱戲的第79章 撤藩線路第33章 開府第1章 開玩笑要有個限度第97章 御賜筆洗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61章 變數第188章 狡兔三窟第123章 殲敵第4章 忽悠領導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146章 蘇親王震怒第20章 禮學館瘋漢第35章 玩的就是心跳第173章 脫險記第45章 羣豬飛奔第57章 秦府女當家第24章 秦先生大才第6章 時政建議第24章 秦先生大才第58章 君臣對話第12章 揀到寶了第184章 大捷之後第55章 秦有福大婚-1第184章 大捷之後第42章 準備好了第120章 出大事了第180章 談判-3第88章 輿論的威力第163章 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三章第140章 秦有福的道路第69章 標準化第13章 摘帽了第32章 御賜門匾第46章 第一次攻擊第97章 御賜筆洗第28章 新鮮出爐的顧問第121章 賭一把第160章 被彈劾了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119章 回京第103章 戰鬥前夕第19章 防微杜漸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三十四章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79章 撤藩線路第174章 台州縣衙第43章 大帳見駕第25章 獻策定計第167章 丁憂第7章 不懂規矩第91章 刺殺-3第22章 說出不殺你的理由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162章 急流勇退?第61章 變數第35章 玩的就是心跳第65章 邊緣人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135章 佔便宜第63章 回門第158章 檢閱前夜第187章 封賞第78章 秦府超市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55章 秦有福大婚-1第15章 安家落戶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133章 康府玉蓉第69章 標準化第53章 皇帝當大媒第113章 岳陽城外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173章 脫險記第122章 夜襲 軍營第36章 日講第184章 大捷之後第93章 尋死覓活第13章 摘帽了第109章 文廟第184章 大捷之後第170章 誥命儀仗第187章 封賞
第54章 吳應熊的苦惱第143章 開學第59章 三家籌謀第114章 釣魚第180章 談判-3第80章 吳應熊回京第21章 初見康熙第118章 準備回京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147章 風雨欲來第116章 攻打岳陽-2第99章 算計第91章 刺殺-3第88章 輿論的威力第171章 唱戲的第79章 撤藩線路第33章 開府第1章 開玩笑要有個限度第97章 御賜筆洗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61章 變數第188章 狡兔三窟第123章 殲敵第4章 忽悠領導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146章 蘇親王震怒第20章 禮學館瘋漢第35章 玩的就是心跳第173章 脫險記第45章 羣豬飛奔第57章 秦府女當家第24章 秦先生大才第6章 時政建議第24章 秦先生大才第58章 君臣對話第12章 揀到寶了第184章 大捷之後第55章 秦有福大婚-1第184章 大捷之後第42章 準備好了第120章 出大事了第180章 談判-3第88章 輿論的威力第163章 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三章第140章 秦有福的道路第69章 標準化第13章 摘帽了第32章 御賜門匾第46章 第一次攻擊第97章 御賜筆洗第28章 新鮮出爐的顧問第121章 賭一把第160章 被彈劾了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119章 回京第103章 戰鬥前夕第19章 防微杜漸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三十四章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79章 撤藩線路第174章 台州縣衙第43章 大帳見駕第25章 獻策定計第167章 丁憂第7章 不懂規矩第91章 刺殺-3第22章 說出不殺你的理由第166章 玉蓉之死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162章 急流勇退?第61章 變數第35章 玩的就是心跳第65章 邊緣人第117章 岳陽得勝第135章 佔便宜第63章 回門第158章 檢閱前夜第187章 封賞第78章 秦府超市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55章 秦有福大婚-1第15章 安家落戶第127章 秦有福鬧笑話第133章 康府玉蓉第69章 標準化第53章 皇帝當大媒第113章 岳陽城外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173章 脫險記第122章 夜襲 軍營第36章 日講第184章 大捷之後第93章 尋死覓活第13章 摘帽了第109章 文廟第184章 大捷之後第170章 誥命儀仗第187章 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