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香港幾天來不停下跌的一連串數字,奸商心驚肉跳。好在明遠集團事先已經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從一星期之前就開始從證券市場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
同時,以李嘉誠等人爲首的大財團開始採取相同的辦法,共同參與救市行動。
而這時候,陳致遠早已經到了香港。按照張廷的安排,他負責收購廣茂公司的計劃。豬頭陳聽說這是奸商的主意,心裡一陣感動,沒說的,兄弟就是兄弟。
張廷提前將這幾個月從東南亞市場收刮來的錢,大量投入到自己公司,目的是使明遠集團的股票不至於隨着大盤跌得太慘。短短七天裡,他從東南亞回籠的資金中拆資9億美元,摺合港幣70億7千4百萬,用以收購包括明遠集團在內九家公司的股票。
其中六家都是經過慎重選擇之後確定的,全是經營狀況良好,並且有着巨大潛力的公司。另外包括符家的鴻宇公司和鴻福百貨,當然還有石家的廣茂公司。
對鴻宇公司股票的收購僅限於正常證券交易,這是出於對符家的幫助,鴻福公司就更不用說了,那是大家的財產。而收購廣茂,完全是奸商在趁火打劫。
如此一來,黑暗的10月23日,反倒成了明遠集團大豐收的日子。僅在這一天,張廷就在股市投入了32億港幣,以低於市值30%以上的價錢,大量吃進。
投機雖然有賭博的成分,但操作者本身必須要具有市場觀察力,在關鍵時刻把握機會,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潤。奸商、張廷和吳偉良這三人組,從葛興邦的話中瞭解到中央的意圖,堅信香港經濟不會慘遭東南亞的命運,把所有的賭注全押在了上面。
緊接着,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僅在第二天,也就是10月24號,股市開始劇烈反彈,整體漲幅達到了7%,將前一天的損失全部補了回來。
出現這種局面有三個原因,一是香港投機散戶的資金乘低吸納,二是本地各大財團,包括24家國企在市場回購本公司股票。
第三個原因更爲重要,中共中央一號首長當天上午在訪美前的記者招待會上,鄭重其是地說了這麼一句話:“我相信市場的起伏是自然現象,中國經濟,包括香港經濟在內,是穩定的。”
這雖然只是非常簡單的一句話,但其中的份量甚至可以超過在股市投入上百億美元。不過可惜的是,這對於已經成爲金融風暴受災區的香港來說,仍然無法解決根本問題,僅僅只是維持了幾天的平靜。
現在的廣茂對於明遠集團來說簡直不值一提,金融風暴之前,這家公司擁有八十多億的資產,也算得上是一家不錯的公司。但經歷了香港股市最近一段時間一浪低於一浪的滑落之後,現在的市值只值原有的三分之二了。
23號股票大跌那天,滿腔仇恨的陳致遠站在交易所,遠遠地看着顯示牌上的價錢,咬着牙啐了口吐沫,向經理人下達了收購廣茂公司股票的命令。
奸商說的沒錯,這次是一個極爲有利的機會。復仇計劃的第一步就是在目前這個風雲變幻的時候,逢低吸納散戶手中廣茂公司的股票。
陳致遠帶的這組人馬是針對廣茂公司專門成立的,由吳偉良手下四名資深的操盤手組成。陳致遠雖然是個外行,但他手下的這些人卻是精於此道,趁熊市的時候不動聲色地收購一支股票,對他們來說根本就是小菜。
根據資料顯示,廣茂公司在交易所的流通股佔了整個公司的21.8%,其它絕大部分掌握在石晉中父子和十幾名股東手裡。陳致遠乘機低價收購場內的股票,不動聲色地增加手裡的法碼。
當然,未經申報收購股票是有上限的,不能超過證監會要求的申報值,一旦超過19.9%,就屬於違法操作。持有相當數量的股東們,有誰願意轉讓或者同意支持收購的,也必須要到證監會登記,防止有人暗箱操作。
根據規定,只有事先提請收購計劃的公司,才允許在市場上進行操作,而且有時間上的限制。在限制時間內無法達到50%以上,必須中止收購,同時宣佈失敗。
這就是遊戲的規則,對任何人都一樣。
石晉中父子在股票大跌那天嚇壞了,但是根據數據顯示,意外地發現自己公司的股價居然只是掉了1%,沒有慘跌,這讓他們心裡大大地鬆了口氣。卻不知道眼下的結果,全是陳致遠的功勞。
在奸商的計劃中,要求陳致遠必須要在近期之內,通過隱密地操作,將散戶手中15%的股票收在手裡,爲下一步做準備。
10月27號,香港股市受韓國、日本及期貨的影響,再次下跌646.14。到這天收市的時候,陳致遠接到手下們報告,手中掌握的廣茂公司的份額,已經達到15%了。聽到這個消息,正坐在集團公司跟張廷聊天的陳致遠,咧着嘴樂了。
第四天是一個好日子,早晨的陽光顯得格外明媚,連街上的行人在陳致遠看來,都比平時順眼多了。他今天是親自去向廣茂公司下戰書的,石家父子這幾個仇人,他還從來沒見過呢。
看着手裡的收購建議書,石晉中瞪着眼睛像是要吃人:“什麼?收購廣茂?!簡直是癡心妄想!!”說着,他把建議書重重地拍在桌面上。
他剛纔並沒有把眼前這個年青人當人看。要不是秘書說明遠集團的副董事長來訪,石晉中只怕連見都不會見他。
幾年前傾吞陳法林公司的事,這老傢伙並沒有忘記,他想看看來人有什麼目的,卻沒想到對方竟然遞過來一紙由香港證監會批准的收購建議書。
由陳致遠代表明遠集團,經由香港證監會批准,向廣茂公司的石晉中提出了收購建議,建議價21塊港幣,涉資36億2千7百萬。
陳致遠是個不擅於掩飾自己的人,斜着眼睛一臉獰笑:“沒錯,上面應該寫得非常清楚了。證監會的通知估計上午也應該送到你們公司,我是怕你手下辦事效率太慢,所以特意一大早就就跑來告訴你!”
石晉中雖然心裡有些慌張,卻還是死撐着怒目而視:“就憑你?!”
“怎麼樣?!”呲着牙的陳致遠目光中閃過一道寒光,擡手指着石晉中,就差沒戳到石晉中的鼻尖上了:“老傢伙,小爺是專門來送你們石家見閻王的!等死吧!!”說完,他轉身揚長而去。
老奸巨猾的石晉中氣得直翻白眼,好在他沒有心臟病,不然只怕用不着別人幫忙,當時就掛掉了。
不僅如此,廣茂公司在金融危機之前,每股市值沒有低於過52塊錢的價位,就是現在,每股也還有31塊2。而明遠集團開的價卻是21塊,從行規上來講,這幾乎就是在明搶!
明遠集團早就不是一年多以前的明遠了,而奸商和張廷爲此更是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他們壓根就沒指望對方同意收購建議,開這個價就爲了激怒石家而已。
石晉中越是惱火,就越有可能在這個陷阱中埋得更深,奸商只有一個目的,要讓石家在絕望中死個明白。
無恥的石俊棠接到老頭子的通知,立刻趕到了董事長辦公室。他萬萬沒想到明遠集團會在這個時候提出收購建議:“撲街仔!明遠集團有什麼了不起,咱們家已經佔了公司40%的股權,看他們能怎麼樣!”
石晉中原先zhan有公司36.4%的股權,而他的兩個兒子石俊棠和石少棠分別zhan有12.7%和9.5%,他們父子三人的總數超過了50%。
而現在的情況早就已經變了。早在趙啓明剛離開香港之後,石晉中爲了上次跟鴻宇公司在元朗的合作計劃,更希望和符家聯姻,拿出自己18%的股權,與鴻宇公司進行換股,藉此表示誠意。
當時符立晨對廣茂公司的股權並不感興趣,考慮了半天才答應下來。他主要還是怕石晉中在今後的合作當中,跟自己耍花樣。
換股之後,石晉中持有鴻宇公司14%的股份,而自己18%等額的廣茂股權轉到了符立晨的名下。如此一來,石家後來只擁有廣茂公司40.6%,雖然如此,石家仍然是廣茂最大的股東。
石晉中心裡卻一點都不踏實:“不能大意。我這就去找符立晨,你馬上聯絡其他股東,讓他們千萬不要站在明遠集團那邊。必要的話,可以給他們一些好處。”
事不宜遲,一老一少兩個卑鄙的傢伙立刻開始行動。但石晉中萬萬沒有想到,符立晨居然告訴他,前天下午,明遠集團剛從自己手裡簽下了轉讓廣茂公司18%股權的協議。
石晉中哪知道符媛和陳致遠的關係,這還是符二小姐主動爲明遠公司牽的線。她老爸現在也被香港股市搞得心惶惶,尤其是明遠集團還明確表示,願意儘量幫助鴻宇公司渡過難關,同時簽了另一份協議,將6億港幣以借貸的形式給鴻宇用作近期的週轉。
在這種情況下,符立晨沒怎麼考慮就答應了。
讓石晉中更絕望的事還在後面。他垂頭喪氣地剛回到公司,石俊棠的電話就打來了,說話的腔調比死了老孃還痛苦:“爸,我們完了!那些傢伙已經把手裡的支配權籤給了明遠,這可怎麼辦呀!”
石晉中一下子癱在了椅子上,手裡的電話也掉在了,整個人像是老了十歲。
明遠集團不僅從符立晨手裡買進了18%,這些天還由張廷出面,暗地裡拉攏廣茂公司其他十幾名重要的董事,或者出高價購買,或者作出誘人的承諾。但唯一的條件是,不能讓石家知道消息。
所有的股東對明遠集團是早有耳聞,知道對方是中資企業中數一數二的高速發展企業。現在聽說對方願意收購廣茂,大多數人巴不得能靠上這棵大樹,毫不猶豫就簽下了協議,表示同意將手中的股票支配權交給明遠。
這一切都是秘密進行的。大局當前,再加上個人利益的驅使,沒有人再願意站在石晉中一邊,那樣做就是跟自己過不去。
如此一來,這十幾個人手中19.6%的支配權也到了明遠集團的手裡,加上從符立晨手中買來的18%,明遠集團現在控制着廣茂37.6%的股權,成爲僅次於石家父子的第二大股東了。
當然,這沒有算上股市散戶手裡的21.8%。
現在的明遠集團算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公司,針對此次的收購,還特意召開了一次新聞發佈會來造勢,由陳致遠負責回答記者的提問。
記者們的問題有很多,當有人提到明遠集團是出於何種商業目的收購廣茂的問題時,他非常嚴肅的答了一句:“沒別的原因,我跟石家有仇,所以纔會收購他們。而且我相信,一定可以成功!”
說着,他攥緊拳頭擡起右手,在衆人面前揮動了一下,顯示出自己堅定的信心。
這句話讓所有記者一片譁然,場內閃光燈一時間閃個不停。站在近處的一位女記者急忙問道:“陳董,聽說明遠集團的董事長是趙啓明先生。請問他同意您這次的收購計劃嗎?”
陳致遠笑了,他非常欣賞這個問題:“這個收購計劃就是他制定的,我只是負責執行!”總算把躲在幕後的奸商給暴光了。
陳致遠那副無所畏懼的照片,第二天就上了香港大部分報刊的封面。他的話引起了整個香港新聞界的關注,許多記者開始調查他這句話的緣由,希望弄清兩家的恩怨的真實原因……。
從生意的角度來說,進行大規模收購更多的是需要保持理智,從來沒有人僅僅爲了個人恩怨做出這樣的舉動。因爲只要一動手,至少都要有幾十億的資金投入,這可不是鬧着玩的。
陳致遠成爲香港證券業因個人恩怨發起收購戰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