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初到宣府

bookmark

等下面的士兵打掃完戰場,已經是時近中午,吳達善過來請示張居正是否出發,張居正看了看天色說道:“吳將軍,我看天色也快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了,讓大家吃了飯再走吧,廝殺了一上午,大家都累了,吃了飯稍事休息一下,我們在趕路,今晚不管多晚我們都要感到宣府。”

吳達善去安排士兵們做中午飯,中午飯也簡單,因爲繳獲了蒙古人的一百隻活羊,就藉着砍下來的樹枝,升起來篝火,把羊這麼一殺,拔了皮就這樣在火堆上烤着。

整個山包上,瀰漫着一片烤羊肉的香味,我和張居正當然不用自己去幹,現在張居正的家人都死了,我那些家人只好連他一起伺候着,也去弄了兩隻羊來,在火上烤着。

待到吃過中午飯,張居正交代吳達善出發,吳達善難爲的跟張居正說道:“張大人,傷員太多,馬車不夠,下官想留下一部分士兵,在這裡守護,等我們到了宣府在派人回來接應他們可好。”

“好,吳將軍這事你去安排,就是,我現在是急着要趕到宣府,要是帶着傷員,路上也不好走快了,你多留點人馬在這裡等着吧,東西都留點,還要小心蒙古人殺個回馬槍,讓他們做好防禦工作。”

劉連江父子已經把張居正的馬車趕到了官道上,我陪着張居正上了馬車,我這次沒有進去,正好要試試這匹棗紅馬的腳力怎麼樣,所以沒去蹭張居正的馬車。

吳達善去安派好了留守的人馬,留下了二百士兵在此保護那些傷員,留守的官員還是那個王千戶,一切安排停當,大軍終於又踏上了去宣府的征途。

一路上還是老規矩,吳達善派偵騎前面探路,我們在後面跟着,因爲人不多,又是白天,走的倒也不慢,也沒有再遇到蒙古人的大隊騎兵,偶爾有幾個探馬,也是跟我們一接觸就退了回去,走了兩個時辰的時候,已經出去了五十里路,離宣府還有三十里路。

張居正喊了下乾草的老劉,讓他把馬車停下,張居正下來小解,剛結束準備上車去,前面的探馬回來報告吳達善,官道上發現大隊騎兵,迎面而來,現在還不知道是宣府的兵馬還是蒙古人的騎兵,請示吳達善怎麼辦。

吳達善對探馬說道:“你們繼續探,要探出到底是哪一方的人馬,速度要快。”

探馬離開後,吳達善來到了張居正的身邊,把情況一說。張居正嘆了口氣說道:“老夫這一路,真是多災多難,本來想着很簡單一趟差事,怎麼出了這麼多變故,吳將軍,你說要是蒙古人的騎兵我們怎麼辦?”

“張大人,下官認爲,你和蘭大人先離開,我們在這裡拖住他們,我讓我的親兵帶着你們走小路去宣府。”

“吳將軍,本官是不會單獨走的,我豈能不顧你們自己去逃生,再說,現在還不知道對方來的是什麼人,所以我們不能慌張,現在,我們繼續趕路,讓大家提供警惕就是,要是真的遇到蒙古人,我們就跟他們拼了。”

既然人家張居正都不怕,吳達善也不好說什麼,只好又安排了幾波探馬去前面探路,大隊人馬繼續往前面行走,走了一炷香的時間,終於第一波探馬回來了,那士兵來到吳達善身邊翻身下馬回報道:“啓稟將軍,前面前來是宣府兵馬。”

一聽是宣府的兵馬大家提着的一顆心纔算落了下來,張居正也從車上下來問道:“宣府兵馬帶隊的是何人。”

“回稟張大人,宣府兵馬帶隊的是宣大總督王大人,他讓小的回報張大人,此一路已經安全,宣府兵馬全部戒備,請張大人放心前行。”

張居正一聽是宣大總督來接他,心裡很是滿意,這一路上,經歷了這麼多的事故,要不是宣大總督前來,張居正一肚子氣還沒地方出,人家宣大總督也是從一品的高官,和自己一樣,能來接自己,就是很大的面子,所以張居正很滿意。

此時天色已經黑了下來,隊伍打起火把,往前行走,不久對面也出現了一夥打着火把的隊伍,帶頭的趕了過來,直接來到張居正的馬車前說道:“張大人,我是宣大總督王大人的親衛千戶,王大人讓我先到,來接應你,王大人一會就到。”

車廂裡的張居正回道:“代我謝過王大人,現在離宣府還有多少里路。”

“啓稟張大人,還有二十里路就可以到達宣府,一路上王大人已經派兵把守住了所以的要地。”

二十里路也就是一個時辰差不多就到了,張居正長舒了一口氣,終於要到宣府了,而且還是安全的到達宣府。

宣大總督王崇古的隊伍不久也迎上了張居正的隊伍,張居正下車先跟王崇古寒暄了一陣子,兩個人私教雖然一般,但都是進士出身,都是一身的正氣,所以都有惺惺相惜的意思。

張居正把王崇古讓到了馬車裡面,兩個人在裡面說的什麼外面的我不知道,在一個時辰後我們終於平安的到達了此行的終點,宣府鎮。

宣府鎮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別是明朝建都北京之後,宣府鎮更是保衛京都,防禦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明程道生在《九邊圖考》中稱:“宣府山川糾紛,地險而狹,分屯建將倍於他鎮,是以氣勢完固號稱易守,然去京師不四百里,鎖鑰所寄,要害可知。”

宣化府於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設置總兵官,始稱宣府鎮,是明朝著名的九邊重鎮中最重要的一個府鎮,中原處於戰亂的幾年裡,邊地防務鬆弛,蒙古族勢力得以增長,而明成祖剛剛登基,又無力象後來那樣出塞北征。所以只好在對蒙古貴族採取懷柔政策的同時,加強邊地防務。據《明史·兵志》載:明成祖“於邊備甚謹。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緣邊皆峻垣深壕,烽堠相接。隘口通車騎者百戶守之,通樵牧者甲士十人守之。武安侯鄭亨充總兵官,其敕書雲:‘各處煙墩,務增築高原,上貯五月糧及柴薪藥弩,墩傍開井,井外圍牆與墩平,外望如一。’”

張居正和王崇古下了馬車,張居正望着宣府高大的城牆說道:“王大人,這宣府城池、真的是不一般啊,如此高大雄偉。”

“ 張大人,有所不知,這宣府原來也是一個土城,洪武帝是,改宣德府爲宣府。次年,置前衛、左衛、右衛,遣將卒把守。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展築宣府城,邊長“六裡十三步”,周長達12公里。次年皇子朱橞受封谷王,就藩宣府,宣府展築宣府城,邊長“六裡十三步”,周長達12公里。次年皇子朱橞受封谷王,就藩宣府,宣府成爲邊防重地。明正統五年(1440年),城垣包磚,6年後竣工,城高池深,氣象雄偉,因其爲北京城西第一座府城,人稱“京西第一府”。”

“王大人,有如此之城池,我們還會怕那些蒙古人的騎兵,他們還能騎馬跑到城牆上面去。今天的一戰,老夫也知道了,蒙古人的騎兵也不過如此,只要我將士一心,何愁滅不了一個蒙古。”

“張大人,現在我們不談國事,今天我已經邀請了城裡所有的文武官員,在楊總兵的總兵府衙給張大人和蘭大人接風洗塵。”

“還是免了吧,這都什麼時辰了,我看我們還是隨便吃點吧,明天不是還要跟蒙古人談判嗎,今天晚上我看還是我們先把具體怎麼談判的情況商量下爲好。”

“不着急,張大人,情況我大體都跟你說了,今晚的宴席你是必須要參加的,張大人你和蘭大人可是代表朝廷代表皇上,不要寒了將士們的心啊。”

“那既然王大人這麼說,那老夫就勉爲其難了。”

兩個人說話間,城門已經大開,張居正剛想上馬車,王崇古一把拉住他笑着說道:“張大人,你坐了三天的馬車,還沒有坐夠啊。”

“王大人,坐夠了,坐的我是腰痠腿痛啊,從小也沒有坐過這麼久的馬車,要不是軍情緊急,老夫真想坐轎子慢慢的往這裡走。”

“張大人,驕子我準備好了,來人,把轎子擡過來,伺候張大人進城。”

王崇古剛說完,就見從城裡出來兩頂八擡大轎,這個王崇古還真是有心,連這一點都考慮到了,張居正在老劉的伺候下上了轎子,這幾天張居正的家人都沒了,沒辦法,我就讓老劉父子過去伺候他。

兩頂轎子在前面,我們在後面跟着,過了城門,裡面的街道很寬闊,道路上都鋪了青石板,馬蹄踩在上面發出,噠噠噠的聲音,在這夜裡格外的清晰,只是街上沒有什麼行人,也不知道是因爲我們來了戒嚴,還是因爲這裡原本就不是很繁華。

我忍不住問一直在我身邊的吳達善:“吳將軍,這宣府怎麼晚上這麼蕭條啊,好像沒有行人,也沒有什麼酒樓營業。

第四十八章 危機關頭第二百九十二章朝議對策第七十五章 珠光寶氣第三百零五章騎兵對抗第一百八十章大獲全勝第一百二十章檢查功課第八十六章以身相許第二十五章 鐵門機關第一百零二章升官賞銀第一百七十六章剿滅匪窩第三百五十一章趙全家眷第十八章 救出王金槐第二百一十九章進宮打探第一百二十章檢查功課第二百七十章被人偷襲第一百零九章走馬上任第一百二十三章馮保出現第二百二十一章宮裡來人第三百三十二章又遇刺殺第一百零一章公主師傅第三百九十一章草原追殺第二百三十七章管家現身第二百一十二章大事化小第三百四十六章食人魚(爆更第一百零二章升官賞銀第一百六十三章萬事俱備第四十六章 王府一遊第五章 古墓謎雲第三百五十九章甕中捉鱉第一百九十三章舌辯祭酒第一百五十四章陳久問計第二百五十一章建府開衙第八十二章酒樓遇美第三百零六章連勝兩場第六十四章 遇險文華殿第一百六十四章金殿對質第一百九十九章皇上賜轎第二百五十三章全城搜捕第三百八十三章殺一儆百第二百五十四章搶劫糧庫第一百一十四章初遇三皇子第二百四十六章罷市開始第一百六十七章挺身而出第二百一十六章官兵搜查第二百七十八章糧商協會第八十八章再見故人第二百七十三章關外來客第一百一十三章魏府赴宴第一百一十七章張居正送禮第五十二章 隱情第一百章示好張居正第二百二十二章無字書信第一百零一章公主師傅第三百四十六章食人魚(爆更第四十四章 小巷脫險第三十三章 茶樓奇遇第二百零八章居心叵測第一百一十章巧懲惡奴第一百八十七章書房密議第二百二十一章宮裡來人第一百七十四章張府拜師第二百三十七章管家現身第八十三章骨肉團聚第三百八十二章李府被圍第一百四十二章施救皇上第二章初遇王金槐第二百六十二章不明來客第二百一十八章蘭家撤離第二百六十八章韃靼商人第三百零五章騎兵對抗第三百二十二章夜遇熟人第三百八十三章殺一儆百第三百三十三章真真假假第一百七十二章戶部侍郎第六十章 進京第四百零三章秘密基地第二十八章 炸掉密道第二百六十三章突審暗探第二百二十二章無字書信第三百二十七章封貢納降第二百一十五章危機時刻第二百四十三章密議搶劫第三十九章 第一次受傷第二百九十四章遠行前夕第九十三章偶聽密語第八十二章酒樓遇美第二百零四章買下酒樓第一百二十章檢查功課第一百零二章升官賞銀第四十八章 危機關頭第六十一章 治病救人第二百一十二章大事化小第二百七十六章忽悠忽悠第五十章 出城第二百二十章事情真相第二百八十八章緊急軍情第二百一十六章官兵搜查第三百七十章洞房花燭第三百八十二章李府被圍第三百一十八章討價還價
第四十八章 危機關頭第二百九十二章朝議對策第七十五章 珠光寶氣第三百零五章騎兵對抗第一百八十章大獲全勝第一百二十章檢查功課第八十六章以身相許第二十五章 鐵門機關第一百零二章升官賞銀第一百七十六章剿滅匪窩第三百五十一章趙全家眷第十八章 救出王金槐第二百一十九章進宮打探第一百二十章檢查功課第二百七十章被人偷襲第一百零九章走馬上任第一百二十三章馮保出現第二百二十一章宮裡來人第三百三十二章又遇刺殺第一百零一章公主師傅第三百九十一章草原追殺第二百三十七章管家現身第二百一十二章大事化小第三百四十六章食人魚(爆更第一百零二章升官賞銀第一百六十三章萬事俱備第四十六章 王府一遊第五章 古墓謎雲第三百五十九章甕中捉鱉第一百九十三章舌辯祭酒第一百五十四章陳久問計第二百五十一章建府開衙第八十二章酒樓遇美第三百零六章連勝兩場第六十四章 遇險文華殿第一百六十四章金殿對質第一百九十九章皇上賜轎第二百五十三章全城搜捕第三百八十三章殺一儆百第二百五十四章搶劫糧庫第一百一十四章初遇三皇子第二百四十六章罷市開始第一百六十七章挺身而出第二百一十六章官兵搜查第二百七十八章糧商協會第八十八章再見故人第二百七十三章關外來客第一百一十三章魏府赴宴第一百一十七章張居正送禮第五十二章 隱情第一百章示好張居正第二百二十二章無字書信第一百零一章公主師傅第三百四十六章食人魚(爆更第四十四章 小巷脫險第三十三章 茶樓奇遇第二百零八章居心叵測第一百一十章巧懲惡奴第一百八十七章書房密議第二百二十一章宮裡來人第一百七十四章張府拜師第二百三十七章管家現身第八十三章骨肉團聚第三百八十二章李府被圍第一百四十二章施救皇上第二章初遇王金槐第二百六十二章不明來客第二百一十八章蘭家撤離第二百六十八章韃靼商人第三百零五章騎兵對抗第三百二十二章夜遇熟人第三百八十三章殺一儆百第三百三十三章真真假假第一百七十二章戶部侍郎第六十章 進京第四百零三章秘密基地第二十八章 炸掉密道第二百六十三章突審暗探第二百二十二章無字書信第三百二十七章封貢納降第二百一十五章危機時刻第二百四十三章密議搶劫第三十九章 第一次受傷第二百九十四章遠行前夕第九十三章偶聽密語第八十二章酒樓遇美第二百零四章買下酒樓第一百二十章檢查功課第一百零二章升官賞銀第四十八章 危機關頭第六十一章 治病救人第二百一十二章大事化小第二百七十六章忽悠忽悠第五十章 出城第二百二十章事情真相第二百八十八章緊急軍情第二百一十六章官兵搜查第三百七十章洞房花燭第三百八十二章李府被圍第三百一十八章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