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戰爭債券

自從提議收復遼瀋,張恪身邊的人就不斷進言,他們也是反對出兵,只是這些人不是想着議和,而是想養寇自重!

大明朝功高爵顯的武將衆多,但是真正能威脅朝廷的卻少之又少,即便如同戚繼光,李成樑一般的悍將,只要一道旨意,就得乖乖回家。原因很簡單,就是明朝擁有完備的監督體系。

不光以文馭武,還有宦官監軍,武將可以專橫跋扈,可以貪墨無度,甚至可以庸碌無能。唯獨不能擁兵自重,威脅皇權!

對武將的限制已經到了病態的程度,甚至以大明軍隊的戰鬥力作爲犧牲品!

但是這幫人用盡心思圍堵,偏偏就漏掉了一個人——平遼公張恪!

也要感謝野豬皮,他摧毀了大明朝在遼東的秩序,給張恪的崛起掃平了障礙,沒有文官限制,沒有宦官添亂。張恪大刀闊斧建立田莊,編練軍隊,通商開埠,發展工商。將財權,軍權,民政大權集於一手,儼然最大的軍閥。

等到朝廷再想制衡張恪,已經失去了時機,只能白白看着張恪做大,這就是天啓,魏忠賢,乃至滿朝文武最大的無奈……

但是作爲對立面,張恪同樣清楚自己的處境,他並不像看起來那麼強大。

首先大明是存在了兩百多年的龐然大物,在每個軍民心底深處,都有難以估量的影響。尤其是最近朝廷對遼東採取了懷柔的政策。對一些將領大肆封賞,加官進爵。諸如滿桂、周敦吉、秦民屏等人,他們雖然聽從張恪命令。可是在心頭,說不定更看重紫禁城裡的皇帝。

其次遼東施行的是戰時體制,一旦長時間和平安寧,軍隊失去進取之心,貪圖安樂,就未必會跟着張恪出生入死。

第三,別人不清楚。可是張恪心裡有數,天啓能當皇帝的時間不長了。不久之前。他接到了張曄十萬火急的密信,天啓在臨幸妃子的時候,竟然昏厥過去,顯然天啓的身體出了問題。一旦如同歷史一樣。崇禎繼承皇位,那可是一個剛愎自用,又看不清形勢的傢伙。天啓不敢動張恪,可是崇禎沒準就一道聖旨,想要解除張恪的兵權。

鬧到了那個地步,雙方除了撕破臉皮,就真的沒有退路了。

……

所以部下建議養寇自重,而張恪則是判斷時間緊迫,必須拿回遼瀋。擴充實力,應付未來的挑戰。結論迥異,不是參謀水平差。而是他們沒有穿透歷史的眼光。

張恪要藉助這次大戰,擴充地盤,凝聚人心。除此之外,他還要使遼東的百姓和明廷離心離德,徹底站在自己一邊!

本來張恪還沒找到着力點,結果明廷糊里糊塗贊同議和的主張。給張恪絕佳的機會。

他立刻動員手下人將消息傳遞出去,而且還編排戲曲。讓說書先生到處講書。大明朝可不是諮詢發達的後世,雖然有邸報,可是那只是官員和士紳才能接觸到的東西。普通百姓對歷史,時事的知識,多半都靠着戲曲和小說。

當百姓們聽到議和兩個字,根本不會在乎朝廷的條件,只會想到又要拋棄他們。原本他們就對朝廷失望到了極點,如今更是多了無窮怨氣!

聽到張恪說要他“抗旨不遵”時,有幾個年輕讀書人帶頭跳了出來。

“國公爺,朝廷什麼狗屁聖旨,韃子殺我們的兄弟,搶我們的土地,試問遼東的百姓,誰和韃子沒有血海深仇?我們要報仇,偏偏朝廷一羣軟骨頭的懦夫,竟然想着議和!虧他們能說得出口!倘若朝廷真要敢追究國公爺的罪責,小人們願意承擔!”

他們的叫囂,得到了不少人的掌聲,可是也有一些持重的老者憂心忡忡。

“國公爺,小人們全都支持您。可是一旦朝廷不讓出兵,不給糧餉,我們還能不能打得過建奴啊?”

此話一出,大家的目光全都落在了張恪身上。一雙雙懇切的眼神,都盼着國公爺能拿出辦法。

“諸位,遼東這幾年也有些積蓄,軍隊的糧餉軍械都夠打一場大戰!建奴更不是我們子弟兵的對手!”

“好啊,說得好!”

大家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等到掌聲停下來,張恪卻面帶憂慮。

“雖然軍械糧草不缺,可是在建奴治下,還有無數百姓,他們一無所有,成了最可憐的農奴,朝不保夕。就算光復遼瀋,這些人也必須及時賑濟,若是不然,他們肯定會凍餓而死。本爵上書朝廷,就是希望朝廷能徵集糧食,解決戰後撫卹事宜……”

張恪沒有把話說下去,可是大傢伙都聽明白了,朝廷要議和,顯然不會出糧食了。可是別忘了,那些淪陷區的百姓,他們很多都是在場衆人的親朋好友,鄉里鄉親。怎能不顧忌他們的生死!

一道難題,擺在了所有人面前。

很快嗡嗡的議論聲越來越大,大傢伙都吵不出辦法,不過對朝廷越來越不滿,甚至破口大罵狗皇帝的都大有人在,正是張恪想要看到的結果!

“咳咳,大家安靜!”

“國公爺有辦法了?都聽國公爺的!”場面瞬間平靜下來。

張恪清清嗓子,苦笑道:“我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大傢伙都知道,有人借錢蓋房子,有人借錢看病,有人借錢趕考。打仗缺錢,是不是也能借錢呢?本爵想發行戰爭債券,大家自願購買。”

是讓大傢伙出錢啊!

不少人就爲難起來,最初說話的幾個書生毫不客氣,從懷裡掏出了所有散碎銀子,有個十幾兩的樣子。

“什麼債券不債券的,打韃子,我們願意把命捐了。我們身上就這些錢,等着回家去取!”

他們這一帶頭,不少人臉上都紅了,嘴上說的好聽,可是到了拿銀子的時候就退縮了,還要不要這張臉了?大家紛紛掏銀子,可是張恪卻伸手攔住大傢伙。

“戰爭債券可不是讓大家捐錢,本爵要和大家說明白了,我們打仗,搶回了土地。這些土地以後有了產出,就要交稅,其實算起來,打仗是賺錢的,至少本爵打了這麼多仗,還沒賠過!”

張恪笑道:“既然戰爭有賺頭,凡是買了戰爭債券的,等到打贏之後,就能得到分紅。保證比大家存在銀行裡面賺得更多!”

有人說自從發明了戰爭債券,戰爭的目的就不再是保家衛國,而變成了賺錢,變成了爲資本服務。

這東西當然是邪惡,甚至罪惡的,可是這就是一個罪惡的時代,一個瘋狂追逐金錢的時代。只要能賺錢,別說是戰爭,就算是殺光印第安人,販賣黑奴都是小菜一碟。

果然就在張恪宣佈之後,在遼東掀起了一輪風潮,百姓爭相購買債券。只是他們並沒有在乎收益!

有一個車伕把幾年積蓄的二十兩銀子都買了債券,轉過頭,就把債券撕得粉碎,撲通跪在了銀行前面。

“俺沒福氣當兵殺敵,想捐這條賤命都沒資格,俺就把銀子都捐了!軍爺們,替俺們多殺幾個韃子!”

車伕說完之後,掉頭就走,在他的背後驟然響起了嘶啦聲,不絕於耳……

遼東百姓對戰爭債券的理解很簡單,國公爺別逼得走投無路,大傢伙做人不能沒有良心!

可是同樣的戰爭債券,在江南卻遭到了迥然不同的待遇。

甫一推出,就成爲了輿論的焦點。

自從松江建立市舶司之後,幾個月的時間,就在黃浦江兩岸崛起一座規模驚人的城市,所有人急着跑馬圈地,投資建作坊,船廠,從事海外貿易,成了最熱門的話題。

而江南銀行也發行了不少債券,用了圈地建設。因此江南人對債券不陌生,只是戰爭債券卻還是頭一遭。

難道打仗還能賺錢?就在大傢伙還在猶豫的時候,包士卿宣佈認購一百萬債券,緊隨其後,高家和葉家分別認購一百萬,徐家認購八十萬,其他各大家族紛紛跟進!

這下子可點燃了所有人的熱情,這些大傢伙可不是傻瓜,要不是大有賺頭,誰會輕易掏錢。

尤其是熟悉遼東情況的人做出了詳細分析,他們認爲遼東土地肥沃,地廣野豐,物產豐饒。

除了人蔘、皮草、鹿茸,東珠之外,廣袤的黑土最適合種植大豆,而大豆是榨油的最好原料。

柴米油鹽醬醋茶,歷來民生必需品都是暴利,特別是如今的炒菜還是以豬油爲主,價格昂貴,普通人根本捨不得吃。如果能產大量的豆油,讓美味的炒菜進入尋常百姓家,這是何等巨大的市場,又是多大的暴利?

很顯然,想打入遼東,就要看平遼公的臉色,憑什麼讓平遼公青睞你呢,毫無疑問,就是戰爭債券!

在衆多商人的眼裡,那根本就不是一張紙,而是通向財富的通行證。

自從戰爭債券發行之後,東南的購買浪潮就一浪高過一浪,甚至逼得張恪不得不連續兩次增發,就算如此,還是供不應求,黑市上到處都是加價收購債券的人。

……

“啓稟國公爺,統計出來了!”楊廷筠拿着八百里加急送來的清單,到了張恪的書房,清單送到了張恪面前,張恪放下了手裡的毛筆,拿過來一看,頓時眼睛瞪得溜圓,甚至懷疑多看了一個“0”。

“孃的,這些錢夠把朝鮮都打下來了!”

第29章 自家人第376章 老孃的教導第213章 援兵在哪裡第246章 殺張恪去第33章 劇本拿錯了第186章 盧象升第482章 怒極傷身第191章 有人搶功第128章 氣勢洶洶第96章 匠頭的眼淚第179章 忽悠大法第186章 盧象升第545章 李自成第333章 韃子的七寸第109章 攻山第124章 欺人太甚第420章 上了賊船第3章 拼命張二郎第135章 交易第222章 啞巴虧第128章 氣勢洶洶第239章 泣血求援第521章 高宗第451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586章 難以開口第106章 深谷殺戮第390章 都在進步第389章 太殘暴第397章 美人救英雄第399章 炮打阿敏第313章 驚呆了第273章 天啓不糊塗第62章 千古奇冤第284章 人口爭奪戰第140章 全城動員第474章 抗旨第165章 上賊船第631章 第四次黃禍第102章 親自出擊第157章 擴軍編制第127章 意外發現第26章 王化貞第10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253章 頭號勁敵第61章 絕命書第268章 風光第169章 罪惡交換第25章 蒙漢對峙第158章 新火銃第331章 搶灘登陸第503章 張恪,忠臣也第471章 火爆的生意第594章 東西碰撞第493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118章 暴打姐夫第148章 初生牛犢第369章 致命流言第378章 告狀(上)第223章 張恪鬥楊漣第250章 聯手對敵第94章 原來是個紙老虎第299章 攻守升級第44章 官小骨頭硬第218章 少年天子第135章 交易第210章 頭破血流第617章 最後一搏第95章 老朋友第635章 打不沉的怪物第145章 我招了第122章 暖房的妙用第56章 殺人者,張恪也第509章 安東王駕到第476章 大軍雲集第391章 小堡拒敵第284章 人口爭奪戰第486章 大明雄風第551章 突破口第563章 覆滅(中)第488章 側射第33章 劇本拿錯了第423章 天子一怒流血千里第527章 血染紫禁城第488章 側射第188章 人海戰術第250章 聯手對敵第92章 狗頭金第349章 炮轟老奴第239章 泣血求援第262章 朕信他第360章 毛文龍的好消息第452章 意外收穫第42章 一個難題第598章 意外之喜第257章 一擊成功第171章 進京第107章 大捷第569章 求救第578章 琉球朝貢第478章 步步緊逼
第29章 自家人第376章 老孃的教導第213章 援兵在哪裡第246章 殺張恪去第33章 劇本拿錯了第186章 盧象升第482章 怒極傷身第191章 有人搶功第128章 氣勢洶洶第96章 匠頭的眼淚第179章 忽悠大法第186章 盧象升第545章 李自成第333章 韃子的七寸第109章 攻山第124章 欺人太甚第420章 上了賊船第3章 拼命張二郎第135章 交易第222章 啞巴虧第128章 氣勢洶洶第239章 泣血求援第521章 高宗第451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586章 難以開口第106章 深谷殺戮第390章 都在進步第389章 太殘暴第397章 美人救英雄第399章 炮打阿敏第313章 驚呆了第273章 天啓不糊塗第62章 千古奇冤第284章 人口爭奪戰第140章 全城動員第474章 抗旨第165章 上賊船第631章 第四次黃禍第102章 親自出擊第157章 擴軍編制第127章 意外發現第26章 王化貞第10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253章 頭號勁敵第61章 絕命書第268章 風光第169章 罪惡交換第25章 蒙漢對峙第158章 新火銃第331章 搶灘登陸第503章 張恪,忠臣也第471章 火爆的生意第594章 東西碰撞第493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118章 暴打姐夫第148章 初生牛犢第369章 致命流言第378章 告狀(上)第223章 張恪鬥楊漣第250章 聯手對敵第94章 原來是個紙老虎第299章 攻守升級第44章 官小骨頭硬第218章 少年天子第135章 交易第210章 頭破血流第617章 最後一搏第95章 老朋友第635章 打不沉的怪物第145章 我招了第122章 暖房的妙用第56章 殺人者,張恪也第509章 安東王駕到第476章 大軍雲集第391章 小堡拒敵第284章 人口爭奪戰第486章 大明雄風第551章 突破口第563章 覆滅(中)第488章 側射第33章 劇本拿錯了第423章 天子一怒流血千里第527章 血染紫禁城第488章 側射第188章 人海戰術第250章 聯手對敵第92章 狗頭金第349章 炮轟老奴第239章 泣血求援第262章 朕信他第360章 毛文龍的好消息第452章 意外收穫第42章 一個難題第598章 意外之喜第257章 一擊成功第171章 進京第107章 大捷第569章 求救第578章 琉球朝貢第478章 步步緊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