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新的發現

到了傍晚,淅淅瀝瀝的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場秋雨。

秋風蕭瑟,吹來了寒意。

屋裡少了個人,一時間陳錚還有些不習慣,自己早早做了晚飯吃,然後伏案做筆記,把從玄雲道人那裡聽到的見聞知識點全部寫下來。

從此以後,視作日常功課,用來反覆溫習。

等到天黑,洗漱後便開始睡覺。

睡之前,先打開特殊視野,也就是上丹田泥丸宮,看看裡頭青銅古燈的情況。

“咦?”

他猛地發現,燈腹內那種錦繡氣體竟滋生出來了一絲,如同一根頭髮絲般。

這個發現,讓陳錚精神一振,當即對該錦繡氣體滋生的根由進行各種猜測:

第一個可能性是與時間掛鉤,例如說每天出產一絲。

但仔細想來,這個可能性不高,畢竟距離上次錦繡氣體燒盡已經有好幾天了,前一陣子,可沒有新的氣體出現;

第二個可能性:與自己做了什麼事有關。

今天他主要做的事,就是去杜氏草堂參加入學考覈,寫了一幅字,還寫了一首七絕詩。

那麼,會不會是因爲這個?

越想越覺得是這樣。

爲了驗證,他趕緊起來,把家裡的油燈點起,在燈下鋪開筆墨,稍微醞釀,隨即寫下一首關於秋雨的七絕詩。

寫完之後,等了一會,再來看青銅古燈。

錦繡氣體毫無變化,依然是那麼細微的一絲。

陳錚不禁皺起了眉頭:難道不是這個原因,自己猜錯了?

唉,沒有師父指點,全憑個人摸索,着實麻煩。

……

秋雨中的寒山湖碧波盪漾,有一種悽然的美。

湖畔草堂,燈火明亮。

杜元亭坐在燈下,他的書童阿狄則侍立在邊上,神情態度畢恭畢敬。

幾十份詩詞早已審閱完畢,選出了結果,最後只得五份脫穎而出。

不出意外的話,那五人將成爲杜氏草堂的第一期門生。

人數不多,寧缺毋濫。

杜元亭開辦草堂,雖然敞開門檻,但能否真正入門,又是一回事了。

想了想,他把其中一份作品拿在手上,又讀了遍,喃喃道:“此子名不經傳,居然能寫出這般詩作,立意巧妙,措辭新奇,倒是有些奇怪。”

書童阿狄問:“先生,你懷疑他是抄來的?”

“呵呵,此詩我未曾讀過的,出題也是臨時起意,他能去哪裡抄?江州偌大,有詩才天賦者不足爲奇,只是不曾被髮掘出來罷了。”

“還是先生慧眼識人。”

杜元亭笑道:“你這小傢伙,越來越會說話。記住了,明早把這五份詩作原稿張貼出去,等人來了,就請他們進來。”

阿狄忙道:“遵命。”

杜元亭起身,來到門口,望着不遠處深沉的湖水,長嘆一聲:“風雨如晦,民生維艱,這世道,越來越不好了。”

對於他的悲春傷秋,阿狄早已習慣。這次開設草堂,先生的用意其實很簡單,就是想培養些好學生出來,也算是有功於社稷了。

……

第二天早起,雨仍未停,絲絲縷縷的。

陳錚家裡沒有油紙傘,只得一頂老舊的斗笠,但不得蓑衣,這樣出去的話,肯定會被風雨打溼身子。

秋意入寒,很容易生病的。

在這時代,生病不但麻煩,甚至會要命,哪怕一般的風寒,沾染上了,都可能導致大問題。

想了想,他往二伯陳遠家走去,來借一件蓑衣。

下雨天,陳遠在家,拿出件蓑衣來,問道:“你這是要去哪?”

陳錚就把自己昨天參加杜氏草堂考覈的事簡單說了。

陳遠不是讀書人,不知道杜元亭是誰,可聽說其是進士出身後,頓時肅然起敬了。

進士功名,哪怕放在陳家集河內,那也是人上人,大老爺級別的人物。

雖然現在杜元亭已經致仕,沒有當官了,可功名是一直在的。

身份超然,下面的人只能仰望。

陳遠搓了搓長滿了繭子的粗手:“陳錚,那你就是有出息了。”

陳錚忙道:“我今天只是去看結果,未必會被選上。”

“呵呵,能考過第一關,都很好的。”

陳遠口拙,也不知該怎麼說:“陳錚,上次給你的米吃完了沒?我再拿一袋給你。”

陳錚擺手道:“謝謝二伯,不用了……對了,阿平被人看中,已經去城外的玄雲觀當道童了。”

聞言,陳遠大感意外,他聽說過玄雲觀的名頭,雖然只是間小道觀,但終究是拿着度牒的:“阿平運道好呀,這一下,不愁吃食了。”

“可不是?時辰不早,我先過去了。”

“好的好的,有什麼要幫忙,伱儘管開口,不用跟二伯我客氣。”

陳遠送出門外,見陳錚穿着蓑衣,頭戴斗笠,冒雨而去。

“就你整天打腫臉充胖子, 家裡小孩都吃不飽了,還往外面送米。”

一個麪皮稍黑的婦人走出來,開口罵道。

陳遠乾咳一聲:“陳錚父母在時,可沒少幫咱們,而今他生活過得不好,咱們能幫的,就該搭一把手。”

婦人嚷道:“他父母都死多少年了,況且,他已及冠,有手有腳的,難道還要咱們天天去接濟嗎?”

陳遠喝道:“你懂什麼?錚哥兒去求學讀書,如果能考中秀才,那就是士子了。”

“嘖嘖,你都說是‘如果’,都‘如果’多少年了,根本沒譜的事。”

“那可未必,且說阿平,就去玄雲觀當道童了。”

婦人一愣,連忙問起來,然後道:“依我看,阿平現在就比陳錚過得好。對了,阿平以前也沒少吃咱們的米,他若是時來運轉,可不能忘了咱們的情。”

陳遠:“……”

……

卻說陳錚大步而行,顧不上路面的積水泥濘,生怕去得晚了。遲到的話,給杜夫子留下個壞印象,那就不好了。

與此同時,心情忐忑,七上八落的,不知自己能否入門。

得得得!

馬蹄疾響,疾馳而至。

幸好陳錚躲閃得快,否則要被濺上一身泥水。

瞧着馬車上的標識旗號,他忍不住嘀咕了句:“三十年河內,三十年河外。”

不過這話聽着有點老了。

小半個時辰後,終於趕到了寒山湖畔,見到草堂那邊,已是人羣熙攘,擁擠在一塊,對着什麼在大聲議論着,頗有些羣情洶涌的意思。

4:債臺高築4:債臺高築38:壓軸30:神道之秘28:進步與變化19:無債一身輕38:壓軸7:冤有頭,債有主4:債臺高築19:無債一身輕12:臨陣退縮3:青銅古燈52: 賺錢路子51: 榜上有名12:臨陣退縮43:你明年不要來考了7:冤有頭,債有主39:爭議與新的開始34:登頂3:青銅古燈25:屍傀44:修行法門,《太真道經》11:拜師求學28:進步與變化14:改變命運的機遇36:天才人物,龍蛇蟄伏2:認祖歸宗29:針對14:改變命運的機遇15:新的發現9:魂魄神火21:怪異,竊書13:入圍30:神道之秘34:登頂32:你寫了二首?3:青銅古燈15:新的發現11:拜師求學26:鏡子49: 開考8:嫂嫂請自重,我可要喊人了35:悟道11:拜師求學49: 開考15:新的發現39:爭議與新的開始19:無債一身輕25:屍傀31:中秋詩會15:新的發現16:結果出爐48: 打壓與欺凌3:青銅古燈42:狐仙借種,羨煞旁人18:不識好歹,是非不明11:拜師求學51: 榜上有名45:來龍去脈19:無債一身輕37:真正意義上的收穫45:來龍去脈22:綁了49: 開考50: 考後26:鏡子10:志氣31:中秋詩會30:神道之秘44:修行法門,《太真道經》49: 開考20:第一夜,小妖人8:嫂嫂請自重,我可要喊人了15:新的發現45:來龍去脈28:進步與變化17:明道49: 開考43:你明年不要來考了50: 考後36:天才人物,龍蛇蟄伏27:仙家高人44:修行法門,《太真道經》40:胡家有女38:壓軸11:拜師求學28:進步與變化21:怪異,竊書14:改變命運的機遇42:狐仙借種,羨煞旁人25:屍傀33:第二關,你有什麼看法?1: 柳條打判官22:綁了20:第一夜,小妖人33:第二關,你有什麼看法?32:你寫了二首?47: 修行學武32:你寫了二首?30:神道之秘
4:債臺高築4:債臺高築38:壓軸30:神道之秘28:進步與變化19:無債一身輕38:壓軸7:冤有頭,債有主4:債臺高築19:無債一身輕12:臨陣退縮3:青銅古燈52: 賺錢路子51: 榜上有名12:臨陣退縮43:你明年不要來考了7:冤有頭,債有主39:爭議與新的開始34:登頂3:青銅古燈25:屍傀44:修行法門,《太真道經》11:拜師求學28:進步與變化14:改變命運的機遇36:天才人物,龍蛇蟄伏2:認祖歸宗29:針對14:改變命運的機遇15:新的發現9:魂魄神火21:怪異,竊書13:入圍30:神道之秘34:登頂32:你寫了二首?3:青銅古燈15:新的發現11:拜師求學26:鏡子49: 開考8:嫂嫂請自重,我可要喊人了35:悟道11:拜師求學49: 開考15:新的發現39:爭議與新的開始19:無債一身輕25:屍傀31:中秋詩會15:新的發現16:結果出爐48: 打壓與欺凌3:青銅古燈42:狐仙借種,羨煞旁人18:不識好歹,是非不明11:拜師求學51: 榜上有名45:來龍去脈19:無債一身輕37:真正意義上的收穫45:來龍去脈22:綁了49: 開考50: 考後26:鏡子10:志氣31:中秋詩會30:神道之秘44:修行法門,《太真道經》49: 開考20:第一夜,小妖人8:嫂嫂請自重,我可要喊人了15:新的發現45:來龍去脈28:進步與變化17:明道49: 開考43:你明年不要來考了50: 考後36:天才人物,龍蛇蟄伏27:仙家高人44:修行法門,《太真道經》40:胡家有女38:壓軸11:拜師求學28:進步與變化21:怪異,竊書14:改變命運的機遇42:狐仙借種,羨煞旁人25:屍傀33:第二關,你有什麼看法?1: 柳條打判官22:綁了20:第一夜,小妖人33:第二關,你有什麼看法?32:你寫了二首?47: 修行學武32:你寫了二首?30:神道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