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新任命、新差事

“海防爲國之重務,這海軍衙門的戲,也不能光他們這一老一少來唱,還得多幾個人才成。”慈禧太后又道,“六爺覺着,還有誰較爲合適?”

恭親王略一思忖,答道:“回皇太后的話,奴才以爲,北洋海防爲重中之重,直督李鴻章亦可爲幫辦海軍大臣,另外,船政大臣沈葆楨創辦船政,於海軍亦多有見解,亦可入海署幫辦海軍。”

“六爺說的是,北洋爲京津門戶,海防諸事,須得儘快籌辦,李鴻章入海署是要得的。”慈禧太后點頭道,“沈葆楨久辦船政,亦當同入海署,南洋海防亦須有人,李宗羲正告着病,莫若由沈葆楨署理兩江總督,兼入海署好了。這樣,北洋南洋便可聯成一氣。再說沈葆楨是李鴻章的同年,又是林義哲的姑父,辦起事來,自然無有不順。”

聽到慈禧太后的話,恭親王知道她已然有了定見,這一次和自己說,其實更多的帶有“通知”的性質,慈禧問自己的意見,等於是在試探自己,心中又不免惶恐。

從上次因言官參劾免去議政王的頭銜,到因允興園工重新賞還議政王,這期間的大起大落,已經讓恭親王對於慈禧,有了更深的瞭解。

“皇太后聖明!”恭親王連聲說道,“奴才萬分欽服!”

見到恭親王沒有別議,慈禧太后很是滿意,在又談了一會兒之後,恭親王便告退而去。

待恭親王離去後。慈禧太后想了想,對劉誠印說道:“劉誠印。傳旨召七爺覲見。”

劉誠印應了一聲,快步趨出。慈禧太后坐於寶座之上,目光望向大殿門口。

殿外,大雪初霽,紅日當空。

“林大人,這邊兒請。”劉誠印微笑着對林義哲說道,在前面引路。

“有勞劉大總管。”林義哲看着面前這位面容清矍的老人,含笑施禮。緊跟在了他的身後。

“連日大雪,今兒個總算是晴天兒了,有道是‘瑞雪兆豐年’,皇太后的心情兒也跟着好了不少。”劉誠印邊走邊說着,象是在和林義哲嘮着家常,但林義哲心裡卻明白,劉誠印是在用他的方式。向自己傳遞着重要的訊息。

“連日大雪,驟然轉晴,天兒便又好冷起來了,所謂的‘下雪不冷化雪冷’,天氣嚴寒,劉大總管日日辛勞。須得注重保暖纔是。”林義哲看着面容蒼老身形顯得有些佝僂的劉誠印,關切的說道,“晚輩學得西醫保健之法,若是劉大總管願意,晚輩便抄來給劉大總管瞧瞧。”

聽了林義哲的話。劉誠印笑着點了點頭,“是啊。這天寒地凍的,我這年紀也大了,手腳也不靈便,越來越覺着不中用了,要是林大人有妙法子,那我可就不客氣了。”

聽了劉誠印的話,周圍的幾個小太監的眼中都現出了訝異之色。

劉誠印向來不與外官多話,更不會接受外官的絲毫饋贈,可這一次他竟然和林義哲嘮起了家常,還願意接受林義哲的“西醫保健之法”(實際上肯定不光是一個法子那麼簡單),大異於平時,着實令他們驚奇不已。

林義哲聽到劉誠印的話中暗示,知道他已然誠心接納了自己,心裡鬆了一口氣。

熟悉歷史和清宮掌故的他,對於歷史上的劉誠印得的什麼病去世的,是知道得相當清楚的。是以他動了想要幫劉誠印治病延長壽命的想法。

現在的劉誠印,可以說是自己宮內的強助之一。而且從他之前的總總表現就可以知道,他是一個非常聰明和善良的人。

這樣的人,活得久一些,自己的助力,便可以強一些!

不多時,劉誠印帶着林義哲來到了大殿門口,林義哲注意到今天的這次召見,有些不同於以往。

今天的大殿之中,慈安太后並不在場,而且恭親王和文祥也都不在。

坐在殿中的,除了慈禧太后,則是醇親王奕擐!

見到醇親王,林義哲心中有些明白過來,不由得暗暗佩服慈禧太后的手腕。

“請林大人自己個兒進去罷。”劉誠印的聲音將林義哲的思緒拉了回來,“我這邊兒還有些老佛爺交待下來的事兒要辦,就不進去了。”

林義哲注意到劉誠印說剛纔這番話時,眼中似有憂傷之色閃過,象是要去做一件非常爲難的事兒一般,不由得很是驚奇,但此時此刻,他是不方便多問的。

“劉大總管請便。”林義哲施禮道。

劉誠印躬身還禮,然後便急匆匆的帶着人走了。這時李蓮英從大殿內迎出,笑着衝林義哲點了點頭,領着他進了大殿。

林義哲向慈禧太后行禮畢,他注意到醇親王一直含笑望着自己,便大體上猜到了今天的召見,是爲的什麼。

果然,慈禧太后在勉慰他幾句之後,便直接向他公佈了未來的海軍衙門的人事任命。

聽到自己成了“籌辦海軍事務大臣”,林義哲知道慈禧太后是在向自己兌現前些日子的承諾,在心裡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自己終於有機會,可以放開手腳的大幹一番了!

“林義哲,辦海軍的銀子,我和七爺商量過了,在這日本人的賠款當中,給你拿一塊兒出來。但現在款項未到,國庫那裡,一時間也拿不出太多的銀子。而今西北戰事又需餉甚急,海防這裡也是處處用銀子,你可有什麼好的辦法?”慈禧太后問道。

“回皇太后的話,臣以爲,海防用銀,非借洋債不可。”林義哲說道。

“噢?借洋債?”醇親王看着林義哲,顯得有些驚訝。“林義哲,難道說。你辦船政時,這造船的銀子,也都是借的不成?”

林義哲聽了醇親王的問話,不由得心中一凌。

“回王爺的話,船政用銀,除去歸於西征協餉之銀,每月所剩者,僅夠日常運轉開銷。造船是根本不夠的。”林義哲答道,“然船政爲國之重務,海防用船,不可就此停廢,臣姑父沈葆楨是以多方籌措,請用船各省接濟,又從閩省洋藥稅中抽銀。臣又於海內外諸殷商處多方募集,得報效銀以實船政,故能成此有數之船。週轉困難之時,也於外國商行借了少許洋債,事後全部歸還。此是權宜之計,臣也是思前想後。萬不得已才如此的。”

這位醇親王,光緒皇帝的親爹,聽說可是頗有些“清流”氣息,今日頭一次聽他說話,便知端的!

“原來如此。我說呢,這沒有銀子。也不能憑空的變出來這許多兵輪啊!”醇親王呵呵笑道,“這借了洋債麼,也就借了,總是把船造出來了,還派上了大用場,現在想想,這船要是沒造出來,這臺灣弄不好也就丟了呢!”

聽到醇親王的這番話,林義哲不由得在心裡暗自感嘆。

這人要說變,也是很快的啊!

晚清時代,參與到中樞之中的四大王爺(恭親王、惇親王、醇親王、慶親王)中,恭親王爲人最爲周正嚴謹,這也源於他從28歲開始就挑起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重擔。恭親王待人寬厚,這點連西方人都大爲認可。這令他的周圍凝聚了一批精英,在內憂外患中,支撐起了政府的運行。恭親王自身崖岸高竣,潔身自好,既不似四哥咸豐皇帝那樣“緋聞”不斷,也不似後來的慶親王奕劻那樣“醜聞”綿綿。

與聰明外露、果決剛毅的六哥恭親王相比,排行老七的醇親王似乎多了些“老氣”,表現得更爲低調、更爲綿裡藏針,也更爲大智若愚。

在打倒肅順等顧命大臣“八人幫”的“祺祥政變”中,醇親王奕擐的功績往往被掩蓋在慈禧和恭親王的光環背後:正是他帶兵將肅順和端華從熱被窩中抓住,完成了政變中最艱難、最有風險、也是最爲關鍵的任務。在之後的“叔嫂共和”體制中,他執掌首都衛戍部隊的主力“神機營”長達30多年,實際上形成了恭親王掌握外交、醇親王掌握軍事的基本格局。

大清帝國現在的這個“叔嫂共和”的特徵是“垂簾聽政”和“親王輔政”兩制並存,“親王輔政”是滿清親貴們能接受“垂簾聽政”的條件和前提。而醇親王不僅是皇叔,也是慈禧太后的妹夫,這注定了他能被最大多數的人所接受。在慈禧眼中,這無疑也是對恭親王的一種制衡,儘管他在恭親王早期兩次被慈禧修理的時候,都義憤填膺地站出來爲六哥說話。

醇親王在“出道”前,給世人的感覺相當地“左”,比較保守、排外。對恭親王的改革,尤其“外敦信睦、隱示羈縻”的外交政策,他總是嗤之以鼻,建議太后“擯除一切奇技淫巧、洋人器用”,甚至兩次秘密上書,建議削弱恭親王的權力。野史中說他“疾其兄之專權,久有眈眈之意”。毫無疑問,這樣的互相監督,正是慈禧最希望看到的。

之前以高調的“極左”面貌出現的醇親王,一旦主政,便令人驚愕地實現了大轉身。在對外戰略上,他幾乎完全繼承了此前所批判的恭親王的“投降路線”,甚至走得更遠,令海內外觀察家們跌破眼鏡。

對於自己當看客時的“極左”言論,挑上擔子的醇親王承認自己“嘗持偏論”,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但事實上,從醇親王變臉之迅速和徹底來看,其之前的“極左”面貌,極有可能只是爲了贏取“基本教義派”支持的一種手腕。在野的時候,站着說話不腰疼,可以指點江山、揮斥方遒,而一旦親自執政,爲了兒子的江山社稷,他也就只能成爲、或者還原爲一個現實主義者。

林義哲知道,大清帝國第一輪“改革開放”,歷時三十多年。以“甲申易樞”爲界,醇親王主政的後十年,與恭親王主政的前二十年相比,幾乎所有改革措施都沒有被中止。而且在海軍、鐵路、電信等基礎建設方面,得到了更爲長足的進步。尤其在新疆和臺灣先後建省,大大加強了對邊疆省份的控制。外交方面,醇親王也展現了與恭親王一般的靈活身段,以至於後世的主流史學家們批判這位“愛國王爺”一挑起管理國家的重擔,怎麼就和乃兄一般軟弱、一般“賣國”。這類似於恭親王當年發動政變,處決了肅順等人,卻幾乎完整地繼承了肅順的所有政策,尤其是重用曾國藩等漢臣的政策。將權力鬥爭與政策連貫有效地進行了區隔,不因人廢事,更不因人廢制。

更爲弔詭的是,野史把恭親王、醇親王哥倆爭權傳得有鼻子有眼,實際上這哥倆時常聚會,並且共同感慨挑擔累、挑這付看客多多的大清擔子更累。或許,那種留在紙面的“爭執”。只是“前人撒土、後人迷眼”罷了。

“可這洋債,只怕是不那麼好借的罷?”慈禧太后皺了皺眉,說道,“洋人的錢,是不肯白借的,定是要有質押之物吧?”

“回皇太后的話。借洋債不一定非需有質押之物,”林義哲答道,“

論海防籌餉(五月十一日)

昨奉公函,以鈞處議復海防條陳,一切兵餉要件。意在共爲其難,而條目辦法若何?屬鴻章與幼丹會商切籌開辦等因。仰蒙主持大計。廣益集思,曷任欽服!鴻章才識庸闇,奚足以膺斯艱鉅?乃荷聖恩派令督辦北洋海防事宜,力小任重,惶悚莫名。

竊維此事造端宏大,頭緒紛繁,目前必以籌餉爲第一要義,亦以籌餉爲第一難事。購辦船械,動需鉅款,無論精堅鐵甲船每隻價值百萬兩上下,即兵輪船一項,在西洋定造,大者每隻約三、四十萬,小者亦十數萬。中國自制,則料物需由外洋購運,數更倍之。此外,所需後膛鎗炮甚夥,中土尚未能仿造。出洋購辦,兵鎗一枝,約需銀餘兩,每炮小者數千兩,大者數萬兩,子藥雜項或購、或造,無物不費,即如鴻章抵津五年以來,海口及津郡各炮臺,雖用兵力漸次添築,陸續籌購大小後膛炮五十餘尊,已屬羅掘淨盡。而各處臺壘,尚多空缺,必須添購百數十尊,約費銀七、八十萬,乃可略敷分佈。淮、練各軍,現尚用前門洋鎗,若一律改操後門鎗,約需三萬枝,費銀三、四十萬。每年購造彈子、雜費,又數十萬。一處如此,他處可知。此但就陸軍言之也。

至大疏擬就北洋創設水師一軍,自以屏蔽京畿門戶爲最要津口。現祗閩廠鎮海輪船一隻,昨已奏調奉省大東溝協剿。又操江輪船,上年回滬修理,尚未來津。二船皆根剝子之類,兵船之最小者。今欲從新創設,除赫德承購四船俟到時祭酌能否抵用外,約計一軍須兵輪船二十隻,內應有鐵甲船一、兩隻,聲勢稍壯。閩、滬已成各船,現均分防要地,似難添調,勢需續購、續造,連招將募兵一切用項,約費將及千萬。目前雖不必此數,將來成事,恐不能過少。事屬創辦,不得不寬算窄用。至蚊子船、水雷等項,爲守口利器。水電所費較省,近丹國公使令其電報公司購送各式水雷十餘具,連應用雜件,開價五千餘兩。內有機器局可以仿製者。然每口須儲用百十具,積少亦覆成多。總之,無錢則一事不能辦,要辦則無處不需錢。此籌餉爲第一要義也。目今餉源艱絀若此,度支浩繁若彼,通盤籌計,本無可另撥海防大宗。尊處參酌衆議,定爲先其急、核其實兩層辦法,果能實力遵行,或可小有裨益。鈞議以海防爲急,他事之待用者,酌量稍緩。然如奉撥京餉工程傳辦各款,西路及塞外軍需加協額餉,各省留防腹地水陸勇營及善後雜支各項,均有關大局,無可減緩。加以奉旨籌辦東三省練兵防患,亦明協款莫辦,既不能急此而緩彼,則所能減者甚屬有限。

至雨生中丞所指各省釐捐、鹽榷、落地稅,結實整頓,歸爲畫一辦法。稚璜中丞所稱稽覈厘金中飽偷漏各節,即是尊處條內核實之意。查釐稅較旺,莫如兩江、湖、廣等省。鴻章歷任其事,親加考訂,釐稅各有定章,雖有參差,無非因地制宜,行之十數年,商民相安,未可輕議變更,若改減則餉額有虧,若增收則怨謗滋事。近聞照常稽收,偷漏固不能免,中鮑似亦罕有。浙、閩大致略同。除洋藥稅捐外,其百貨、鹽、茶釐捐,似未便令各省均歸一律,致有窒礙。軍興以來,凡有可設法生財之處,歷經蒐括無遺,商困民窮,勢已岌岌。若任事者過求精核,或苛及瑣細,即增鉅萬,元氣必受傷耗。若指整頓無多之贏餘,提辦海防,杯水車薪,亦恐無濟。北洋所轄省分,直隸本系缺額,無可挪湊。。)

第370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第13章 三堂會審第247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124章 重歸不易第439章 相見恨晚第458章 背後一擊第47章 “林氏機槍”第90章 堅守第169章 誰識女兒心第365章 太后之怒第408章 恭王之憂第239章 來自鹿兒島的“漁民”第428章 遇事乃發第35章 人命關天第304章 帆船VS汽船第463章 計謀得成第60章 經費難題第250章 大隈重信第140章 勾結第26章 賊心不死第140章 勾結第184章 “超武”“澄慶”同出世第318章 頭文字“T”第236章 大塊吃肉,大碗飲酒第221章 猶豫的伊藤和堅定的西鄉第169章 誰識女兒心第89章 皇帝的撤退二百五十九章 牛人妻弟和他的牛人發小第105章 加特林第122章 園工第22章 船政換址之議第30章 皇帝岳父第208章 李鴻章第326章 風水知府第391章 如何“減價”第192章 夢起樸次茅斯第9章 信物玉豬龍二百七十四章 都是以退爲進第396章 “盛典哉!”第87章 戰爭和新生命的誕生第454章 “演習”第151章 毛奇的不解之謎第475章 利息二百九十章 雄主亦有難斷時第158章 維多利亞女王的心聲第349章 從道歸天第420章 太后聖明第77章 葬禮上的家族會議第394章 老父探營二百六十五章 這一刻終究是要來的第370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第193章 蘿莉后妃第427章 海軍衙門二百八十七章 知己第214章 風起臺海第354章 宮中強援第390章 “請高擡貴手!”第98章 佔領基爾第97 普魯士海軍的末日第436章 逆流第121章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第360章 西鄉“噩耗”第105章 加特林第66章 廢柴皇帝第438章 桌腿之論第230章 正當英年的鄧世昌第300章 死路一條?二百六十五章 這一刻終究是要來的第76章 羅氏掌門人之死第1章 死刑-魂穿-我在哪兒?第245章 瘴癘之憂第58章 天津受閱第181章 午門懲兇第329章 大潰第479章 生死問對二百七十章 前車之鑑第345章 決戰第478章 張元吳昊第410章 “阿瑪!饒命!”第465章 國丈發威第194章 傲嬌皇后第322章 當“情敵”遇見“粉絲”第197章 皇后洗腦,慧妃躺槍第194章 傲嬌皇后二百九十一章 山縣武夫第242章 “鬼畜”和“走狗”第331章 人頭賞格第157章 刎頸之交第35章 人命關天第308章 致命的埋伏第488章 清官亦猛於虎第344章 福島敬典的決心二百六十九章 求援船政第484章 陽奉陰違第11章 刑場送別二百九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307章 誓報血仇第179章 熊孩子捱揍第475章 利息第316章 花瓣雨
第370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第13章 三堂會審第247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124章 重歸不易第439章 相見恨晚第458章 背後一擊第47章 “林氏機槍”第90章 堅守第169章 誰識女兒心第365章 太后之怒第408章 恭王之憂第239章 來自鹿兒島的“漁民”第428章 遇事乃發第35章 人命關天第304章 帆船VS汽船第463章 計謀得成第60章 經費難題第250章 大隈重信第140章 勾結第26章 賊心不死第140章 勾結第184章 “超武”“澄慶”同出世第318章 頭文字“T”第236章 大塊吃肉,大碗飲酒第221章 猶豫的伊藤和堅定的西鄉第169章 誰識女兒心第89章 皇帝的撤退二百五十九章 牛人妻弟和他的牛人發小第105章 加特林第122章 園工第22章 船政換址之議第30章 皇帝岳父第208章 李鴻章第326章 風水知府第391章 如何“減價”第192章 夢起樸次茅斯第9章 信物玉豬龍二百七十四章 都是以退爲進第396章 “盛典哉!”第87章 戰爭和新生命的誕生第454章 “演習”第151章 毛奇的不解之謎第475章 利息二百九十章 雄主亦有難斷時第158章 維多利亞女王的心聲第349章 從道歸天第420章 太后聖明第77章 葬禮上的家族會議第394章 老父探營二百六十五章 這一刻終究是要來的第370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第193章 蘿莉后妃第427章 海軍衙門二百八十七章 知己第214章 風起臺海第354章 宮中強援第390章 “請高擡貴手!”第98章 佔領基爾第97 普魯士海軍的末日第436章 逆流第121章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第360章 西鄉“噩耗”第105章 加特林第66章 廢柴皇帝第438章 桌腿之論第230章 正當英年的鄧世昌第300章 死路一條?二百六十五章 這一刻終究是要來的第76章 羅氏掌門人之死第1章 死刑-魂穿-我在哪兒?第245章 瘴癘之憂第58章 天津受閱第181章 午門懲兇第329章 大潰第479章 生死問對二百七十章 前車之鑑第345章 決戰第478章 張元吳昊第410章 “阿瑪!饒命!”第465章 國丈發威第194章 傲嬌皇后第322章 當“情敵”遇見“粉絲”第197章 皇后洗腦,慧妃躺槍第194章 傲嬌皇后二百九十一章 山縣武夫第242章 “鬼畜”和“走狗”第331章 人頭賞格第157章 刎頸之交第35章 人命關天第308章 致命的埋伏第488章 清官亦猛於虎第344章 福島敬典的決心二百六十九章 求援船政第484章 陽奉陰違第11章 刑場送別二百九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307章 誓報血仇第179章 熊孩子捱揍第475章 利息第316章 花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