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四民並列古已有

“當是這‘桌腿’之論!”文祥略一沉吟,隨即沉聲道。

“果然,知我者,博川也。”恭親王笑道,“知林鯤宇者,亦博川也!”

“他這個摺子,最厲害的地方,便是以‘士農工商’四民喻爲國之桌腿,缺一不可,真是絕妙文字!”文祥道,“那班書生,只怕又是辯駁不得了!”

“上一次他那篇《西國聖道考》,便着實爲難了這班人一回,彼等本不認同洋人爲人,而洋人既遵聖道,則便不能譏以非類了。是故洋務辦理,從此少了一大阻礙。”恭親王嘆道,“那時我還以爲,文章立論能寫到如此,已是極致了,不意今日他又更上了一層樓,把這‘士農工商’的桎梏也給破了!真真是天下奇才!”

“是啊!士農工商,排列有序,視商爲賤業,古以有之,而欲興商利民,非破除此等陳腐之見不可!”文祥道,“而要破除成見,何其難也!誰知他林鯤宇竟能如此!吾等不如也!”

也難怪恭親王和文祥感嘆,這“士農工商,商爲最末”的成見,實在是爲難了他們太久。

事實上,東西方的早期文明都是重農輕商,對商業的厭惡是一個共同的早期傳統。早期的西方也是一樣:“對商業現象的鄙視——對市場秩序的厭惡,並非全都來自認識論、方法論、理性和科學的問題。還有一種更晦暗不明的反感。……對生意人的仇恨,尤其是史官的仇恨,就像有記錄的歷史一樣古老。”象古希臘思想家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把國民分爲三等:第一等是哲學家,第二等是戰士,第三等是商人、手工業者和農民。在中國,儒家孟子輕蔑地把商人稱爲“賤丈夫”。《孟子?公孫丑下》裡便說:“古之爲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無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賤丈夫焉……徵商自此賤丈夫始矣。”

然而,指出“士農工商”爲國之柱石的管仲。卻是極其少數的重商主義者。管仲興齊,用的正是商人的辦法,司馬遷評論他的當國之道時曰:“其爲政也,善因禍而爲福,轉敗而爲功,貴輕重,慎權衡。”

但也正是管仲變法中有“四民分業。士農工商”的話,頗爲後世熟知,也引起了最大程度的誤讀的。

管仲把國民分成軍士、農民、工匠、商賈四個階層,按各自專業聚居在固定的地區。《國語?齊語》記載,管仲規劃士鄉十五個,工商之鄉六個。每鄉有兩千戶。管仲認爲,四民分業有四個好處:一是“相語以事,相示以巧”,同一行業的人聚居在一起,易於交流經驗,提高技藝;二是“相語以利,相示以時”、“相陳以知價”。對促進商品生產和流通有很大作用;三是營造專業氛圍,使民衆安於本業,不至於“見異物而遷焉”,從而造成職業的不穩定性;四是無形中營造良好的社會教育環境,使子弟從小就耳濡目染,在父兄的薰陶下自然地掌握專業技能。《管子?小匡》中說:“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其子弟之學不勞而能。”

把社會各階層按職業來劃分管理,管仲是歷史上的第一人,這種專業化的商品經濟模式,自兩漢以來被尊奉爲基本形態及指導原則。細緻的職業化分工及世代相傳的制度安排,是中國早期文明領先於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自秦以後,嚴格意義上的“四民分業”就被揚棄了。不過它成了戶籍制度的雛形,而匠籍制度則一直沿用到清朝。

而引起重大誤讀的是“士農工商”的排序。

後人論及於此,先是用知識分子或有學問的官吏替代了軍士,然後。又認爲這是尊卑排序,以士爲首,農次之,以工商爲末,這就形成了所謂的“末商主義”。而實際上,管仲提出的“士農工商”,乃並舉之義,並沒有先後尊卑之分。

遠古的中國人似乎並不輕商。早在殷商時期,人們非常樂於、善於經商及從事手工製造業。商亡周興之後,周朝的建國者們在反思商朝滅亡的教訓時認爲,殷商之亡就是因爲民衆熱衷工商而荒廢了農業,造成民心浮躁,國基不穩。因此,轉而推行鄙視工商的重農政策。在周制中,工商業者的地位非常低賤,金文中“百工”常與處於奴隸地位的臣、妾並列。《易?遁卦》中說:“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逸周書?程典》說:“士大夫不雜於工商。”《禮記?王制》說:工商“出鄉不與士齒”。也就是說,士大夫必須遠離商人,絕對不能與工商業者混居在一起,工商業者離開居住地則不得與士大夫交談。《周禮?地官?司市》中還規定,貴族們不能進入市場進行交易,否則就會受到懲罰!

管仲的立場則完全不同,他將“工商”與“士農”並列,認爲這些人是“國之柱石”,如果當年管仲提出“士農工商”,是以“士農”爲優,“工商”末之,那就很難理解他之後的變法政策了。

管仲將四民並列,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意識與覺悟,更是他的治國理念的體現。這位具有多年從商經驗的政治家,早已發現工商業的贏利能力大於農業,而振興商品經濟更是增強國力的最佳途徑。

這種把工商業者擡升到與“士農”並列地位的觀念,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並非共識,《戰國策》中記載的姚賈與秦王的對話中就有一句:“管仲,其鄙之賈人也。”對管仲的商人經歷頗爲鄙視。

而管仲的思想在後世被刻意淹沒,則是由於兩大原因。

第一,齊國一世而衰,以商治國的思想徹底破產。

齊國坐擁最強國力,卻採取了不擴軍和不兼併的“和平稱霸”戰略,管仲那些維持國際秩序的行動,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就在齊桓公晚期,中原的晉國和南面的楚國紛紛併吞小國,疆域不斷擴大,它們的軍事冒險無疑得到了更大的好處。公元前645年,管仲去世,兩年後,齊桓公死於宮廷政變,齊國迅速讓出了霸主權柄。自此以降,相繼稱霸的諸侯均以開疆拓土而威懾天下,“尊王攘夷”異化成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管仲之道被暴力取代。

第二,管仲思想與儒家格格不入。

儒家以“賤商”著稱,在他們看來,管仲從出身背景到行事作風、施政綱要,都是毛病多多。在《論語?憲問》中,子貢就認定“管仲算不上是一個仁者”。[《論語?憲問》:“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他的諸多經濟政策,無論是刺激商貿、鼓勵消費還是“以商止戰”,在儒家看來,統統都是異端邪說,鹽鐵專營政策也遭到儒家的抵制,在後面的章節中我們將看到,西漢的武帝改革及宋代的王安石變法中,大儒董仲舒、司馬光都是專營政策的最大反對者。儒家在經濟治理上只有“三斧頭”:一是“以農爲本”,二是“輕徭薄賦”,三是“克己仁義”。遺憾的是,這三條在管仲那裡都找不到。

在這個意義上,管仲是一個被意識形態“謀殺”的改革家。

在這個意義上,管仲是一個被意識形態“謀殺”的改革家。

公元前645年,管仲去世,兩年後,齊桓公死於宮廷政變,齊國迅速讓出了霸主權柄。自此以降,相繼稱霸的諸侯均以開疆拓土而威懾天下,“尊王攘夷”異化成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管仲之道被暴力取代。

第二,管仲思想與儒家格格不入。

儒家以“賤商”著稱,在他們看來,管仲從出身背景到行事作風、施政綱要,都是毛病多多。在《論語?憲問》中,子貢就認定“管仲算不上是一個仁者”。[《論語?憲問》:“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他的諸多經濟政策,無論是刺激商貿、鼓勵消費還是“以商止戰”,在儒家看來,統統都是異端邪說,鹽鐵專營政策也遭到儒家的抵制,在後面的章節中我們將看到,西漢的武帝改革及宋代的王安石變法中,大儒董仲舒、司馬光都是專營政策的最大反對者。儒家在經濟治理上只有“三斧頭”:一是“以農爲本”,二是“輕徭薄賦”,三是“克己仁義”。遺憾的是,這三條在管仲那裡都找不到。

在這個意義上,管仲是一個被意識形態“謀殺”的改革家。。)

第414章 龍種第388章 挾持二百六十一章 略報前誼第254章 林氏恐懼症第250章 大隈重信第106章 挖人,挖廠第132章 無人分憂第119章 倒林兼倒沈第100章 皇帝和男孩第139章 季高和沅浦第394章 老父探營第358章 “綁了”二百七十九章 結外援以圖振興第218章 篤定以應第62章 “爲了船政,我死不足惜!”第10章 “林義哲現象”第63章 揭破奸謀第295章 艦隊集結第174章 提爾皮茨二百九十一章 山縣武夫第408章 恭王之憂第441章 “清流”又急了第169章 誰識女兒心第244章 “我要跟你走!”第242章 “鬼畜”和“走狗”第133章 正副鬼使第320章 “鳳翔”、“孟春”之覆滅第243章 “粗野國民”的老拳第485章 譁變第406章 林義哲VS木戶孝允第159章 英國人的贈禮第90章 堅守第60章 經費難題第229章 恭候多時第2章 補洞房第202章 文中堂的期待第154章 恭王開價第22章 船政換址之議第401章 底限第133章 正副鬼使第314章 石門血戰第390章 “請高擡貴手!”第469章 我的船政學堂第467章 作死的下場第84章 俾斯麥和佈雷施勞德第430章 泡妞新指標第454章 “演習”第107章 漫天要價第89章 皇帝的撤退第387章 “清艦襲來!”第315章 夜襲炮兵陣地第320章 “鳳翔”、“孟春”之覆滅第344章 福島敬典的決心第331章 人頭賞格第439章 相見恨晚第470章 丁日昌第90章 堅守第119章 倒林兼倒沈第457章 逃兵的恥辱第459章 盡在掌握第18章 “起點”太“高”的麻煩第86章 拿破崙三世的煩惱第142章 恩師囑託第149章 狀元亦懂愛第9章 信物玉豬龍第154章 恭王開價第419章 新任命、新差事第185章 沈葆楨的倆巴掌二百七十六章 狐媚惑主第453章 威妥瑪的冒險第380章 脣槍舌劍第142章 恩師囑託第164章 英王贈艦第219章 又有人要倒黴了第183章 “法援”船塢第58章 天津受閱二百七十六章 狐媚惑主第253章 工業化日本之發端第225章 “弄臣”的目光第171章 打!着實打!第65章 重拳出擊第187章 內森子爵二百八十二章 林柳二回合第172章 逆鱗第490章 另面幼樵二百八十章 安南生事第141章 變食易服洪狀元第367章 天底下最壞的人第5章 救人第488章 清官亦猛於虎第295章 艦隊集結第37章 林氏審訊法第388章 挾持第83章 誰泄漏的消息第400章 海上奇兵隊第354章 宮中強援第29章 法蘭西之戀第40章 牀第間的新發明第177章 彌合裂痕第88章 出師不利
第414章 龍種第388章 挾持二百六十一章 略報前誼第254章 林氏恐懼症第250章 大隈重信第106章 挖人,挖廠第132章 無人分憂第119章 倒林兼倒沈第100章 皇帝和男孩第139章 季高和沅浦第394章 老父探營第358章 “綁了”二百七十九章 結外援以圖振興第218章 篤定以應第62章 “爲了船政,我死不足惜!”第10章 “林義哲現象”第63章 揭破奸謀第295章 艦隊集結第174章 提爾皮茨二百九十一章 山縣武夫第408章 恭王之憂第441章 “清流”又急了第169章 誰識女兒心第244章 “我要跟你走!”第242章 “鬼畜”和“走狗”第133章 正副鬼使第320章 “鳳翔”、“孟春”之覆滅第243章 “粗野國民”的老拳第485章 譁變第406章 林義哲VS木戶孝允第159章 英國人的贈禮第90章 堅守第60章 經費難題第229章 恭候多時第2章 補洞房第202章 文中堂的期待第154章 恭王開價第22章 船政換址之議第401章 底限第133章 正副鬼使第314章 石門血戰第390章 “請高擡貴手!”第469章 我的船政學堂第467章 作死的下場第84章 俾斯麥和佈雷施勞德第430章 泡妞新指標第454章 “演習”第107章 漫天要價第89章 皇帝的撤退第387章 “清艦襲來!”第315章 夜襲炮兵陣地第320章 “鳳翔”、“孟春”之覆滅第344章 福島敬典的決心第331章 人頭賞格第439章 相見恨晚第470章 丁日昌第90章 堅守第119章 倒林兼倒沈第457章 逃兵的恥辱第459章 盡在掌握第18章 “起點”太“高”的麻煩第86章 拿破崙三世的煩惱第142章 恩師囑託第149章 狀元亦懂愛第9章 信物玉豬龍第154章 恭王開價第419章 新任命、新差事第185章 沈葆楨的倆巴掌二百七十六章 狐媚惑主第453章 威妥瑪的冒險第380章 脣槍舌劍第142章 恩師囑託第164章 英王贈艦第219章 又有人要倒黴了第183章 “法援”船塢第58章 天津受閱二百七十六章 狐媚惑主第253章 工業化日本之發端第225章 “弄臣”的目光第171章 打!着實打!第65章 重拳出擊第187章 內森子爵二百八十二章 林柳二回合第172章 逆鱗第490章 另面幼樵二百八十章 安南生事第141章 變食易服洪狀元第367章 天底下最壞的人第5章 救人第488章 清官亦猛於虎第295章 艦隊集結第37章 林氏審訊法第388章 挾持第83章 誰泄漏的消息第400章 海上奇兵隊第354章 宮中強援第29章 法蘭西之戀第40章 牀第間的新發明第177章 彌合裂痕第88章 出師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