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工業化日本之發端

“可是,據我所知,已經有人在積極的爲出兵臺灣做着準備工作了。伊藤博文緊盯着大隈重信的眼睛,“您不可能不知道吧?”

“讓他們保持一些希望,不也是很好嗎?”大隈重信笑了笑,說道,“他們願意去準備,就去準備好了,只是……”他迎着伊藤博文銳利的目光,“想要和清國開戰,我卻絕不會允許!”

伊藤博文明白了大隈重信爲什麼急於知道柳原前光的消息,不由得大笑起來。

“可嘆他們被你大隈君玩弄於掌股之間,竟不自知。”

“爲了建設一個強盛的日本,這些不過都是應付突發情況的手段。”大隈重信道。

“大隈君,你覺得,日本做爲一個新興國家,如何才能不像印度緬甸一樣淪爲殖民地?如何才能把日本變成一個強國?”伊藤博文問道。

“日本想要強大起來,必須建立自己的工業,完成日本的工業化!這樣日本纔有和世界諸強一較高下之實力!纔有可能不淪爲殖民地!”大隈重信堅定的給出了他的答案,“爲了把日本建設成西方式的強大國家,哪怕付出再艱辛的努力和再多的心血,我也無怨無悔!”

聽到大隈重信說出這樣一番話來,伊藤博文的眼中現出一絲敬佩之色。他回想起二人在興辦鐵路的過程中所經歷的風風雨雨,不由得慨然長嘆,現今的局面來之不易。

因爲大隈重信常年研究蘭學,所以說到近代工業化,大隈等人的想法可以說難能可貴。大隈上臺之後着力推進日本的“產業育成”政策。大隈借起立會社之事,提議創立通商司,專管對外貿易。金融,海運和商業諸事,大隈的建議獲准。但是通商司的成立引起了急變派內部的權力爭奪,伊藤博文等新藩閥派不滿大隈到處伸手的舉措而爭權奪利。爲了緩和權力鬥爭。大隈立刻提議創辦工部省。把通商司限制在商業領域,讓工部省專管近代工業建設。1870年,工部省正式成立。工部省自成立後便成爲日本最爲核心的部門之一。整個日本新政府完全操縱在內務省(省卿爲大久保利通),大藏省(省卿爲大隈重信)和工部省(省卿爲伊藤博文)三省之手。而伊藤博文也有了“副相”之稱。

大隈入主大藏省,加之伊藤博文主持的工部省,標誌着急變派在政府內實力大漲。急變派大權在手。馬上就開始推行自己的政策,工部省在各處建設各種現代產業,極速推進工業化計劃。號召以洋爲師。大搞工業。一時間各地興辦洋式工業之聲大起,“洋躍進”席捲日本。急變派爲求政績,經過一番籌謀。決心開辦一樣新事物——鐵路。木戶等人公開放出輿論說“鐵道乃文明之利器。鋪設鐵道於全國,方纔能開化四方。”

事實上,在急變派決定建設鐵路之前,日本對於鐵路實際上已經有了一定的研究。中賓萬次郎在開誠所(薩摩的蘭學藩校)講學時,就第一次提到了鐵道及火車。1853年7月18日。繼佩裡來航僅1個月後,俄羅斯帝國海軍中將普嘉廷率四艘大型軍艦進入長崎港。普嘉廷奉命和幕府交涉補給事宜。而當時負責長崎港守備的佐賀藩作爲日方代表,上艦與普嘉廷談判。在普嘉廷的艦上。日本人見到了一個火車模型。這個模型以燃燒酒精爲動力驅動。俄羅斯人現場爲日本人表演了驅動火車模型奔跑。當時日本人看到了這個小火車飛奔的場景“目瞪口呆”。佐賀藩的隨行人員中包括兩個佐賀藩的技術人員本島藤太夫和中村奇輔。本島是佐賀藩的火槍鑄造師。中村則是當時佐賀藩精煉方的首腦。二人對這個模型一番研究之後。回到佐賀藩向藩主鍋島直正報告。鍋島直正本來就喜好蘭學,於是下令建造此物。

1855年,佐賀藩自力建成酒精蒸汽機車模型。並試行成功,達到了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佐賀藩的產品是已知的日本第一臺蒸汽火車。1858年。英國在長崎展示了其在中國使用的火車。其優秀的運載能力大大刺激了日本人。隨後幕府也制訂了建設鐵路的計劃。1869年,維新剛剛結束之際。在北海道茅沼煤礦,日本人首次使用了鐵軌。當時的鐵軌雖然是木製鐵皮軌,而且使用牛馬作爲驅動力。但已經可以算作第一個鐵路系統了。經過北海道的嘗試。急變派認爲鐵路一物好處極大。原來幕府雖然有全國鐵路計劃,但是實際無力推行。可時下維新政府可是有足夠實力推行了。於是鐵道建設順理成章的被提上了日程。急變派認爲。當今亞洲除了泰國和日本之外其他國家均變爲殖民地了。爲了避免日本也變成殖民地,日本應該師法西洋。可是國內人均很保守,鋪設鐵路可以讓他們見到歐美的強大,使之放棄保守觀念。所以鐵路的鋪設勢在必行。而且雖然當時海運發達,可是如果能讓陸路運輸的效率提升。對於全國統一來說是一件大好事。於是明治3年,大隈和伊藤聯合出頭,遊說三條實美通過鐵路開拓計劃事。消息傳出,立刻羣議洶洶。緩進派一致反對。緩進派的首領西鄉隆盛本來就是逢大隈必反,此時更是大聲譴責大隈等人是“浪費無度”。大久保和大隈的老戰友副島種臣也激烈反對此事。連軍方也因爲考慮到在鐵路建設中需要進行極爲重要的軍事測繪,可能會導致泄密而表示不贊同。在民間,因爲當時生產力仍不發達,鐵路建設需要許多鐵,民間輿論認爲這可能導致民間鐵器供應不足。而且鐵做爲武士象徵的武士刀的原材料,這回卻要被拿去當鐵軌任火車“亂踩”,很多頑固士族對此接受不了。恰好正在這時全國大名一致奉還版籍。政府接手了2400多萬的藩債。財政正是無比困難。大隈心中也不樂意在此時讓政府出頭造鐵路。主張由政府引導民間資本來造鐵路。而讓民資來造又惹出一樁麻煩。早在1867年幕府時代,美國領事館官員波特曼曾經從幕府那裡拿到過一張建造鐵路的許可。這個許可裡說明幕府僅提供土地,而剩下的一切均由美國承擔。幕府倒臺後,美國公使正好藉此機會要求新政府兌現許可。而在另外一方面,幾個英國資本家盯上了這筆鐵路生意,向新政府申請建立鐵路公司,提出讓外資來修鐵路。政府分成的計劃。大隈得知後一概予以拒絕。尤其對英國商人的計劃,大隈斥之爲“印度式的鐵路計劃,其結果是鐵路到那裡,那裡就變成殖民地”,力主日資自力建設。

雖說大隈要求日資獨立修建,可是日本當時連西式鐵路長什麼樣都不知道,技術上的巨大差距使得大隈和伊藤等人不得不向外國尋求技術支持。而且此時政府財政困難,民間也因爲戰爭剛剛結束而疲敝不堪。因此大隈還是要尋求外國的資金協助。當大隈等人正在評估諸國的技術和經濟實力,看看那家比較合理時。大隈的老對頭英國公使帕克斯不知道怎麼得到了這個消息,一心想讓英國商人掙這筆錢的帕克斯在鐵路公司計劃受挫後一直上下其手,向新政府吹風。大隈當時正頭疼大久保和副島等人的反對聲浪。帕克斯的舉措正好是份送上門來的大禮。大隈跟帕克斯一番討價還價之後達成協議。最後在急變派內部提出讓英國參與修築。大隈的意見是英國爲鐵路的發源國,經濟實力強大,所以應選定英國爲技術和資金援助方。讓英日合資建設鐵路。最後急變派內部通過大隈的意見。之後大隈和伊藤跟帕克斯介紹來的英國商人納爾遜開始談判,最後同意向納爾遜借款來建設鐵道。同時讓納爾遜幫忙尋求車輛和鐵軌。納爾遜回國後在報紙上公開登載廣告爲日本鐵路建設募集資金。消息傳回日本後舉國騷動,時人皆大罵大隈和伊藤等人是“賣國奴”。兵部省和集議院寫來的彈劾書和建白書堆得有如山高。大隈等人卻絲毫不以“民意”爲意,我行我素。不久大隈的手下前島秘密完成了鐵道建設計劃書和預算書。大隈抄着二書進了內閣,在內閣閣議上以雄辯之才使得內閣通過了《前島計劃書》。隨後大隈跟帕克斯合謀,迫使大久保同意不再幹預鐵路建設事務。成功掃除了鐵路建設的絆腳石。在另一方面,大隈對於帕克斯深懷戒心,爲了避免出現技術換市場之類的事情,同時也爲了儘快促進日本鐵道技術的進步。大隈和伊藤挑選了長州藩士井上勝擔當日方總代表(井上在英國留學時專攻鐵路和礦山技術)。1870年,英國鐵路技師莫倫受聘到任。同時井上勝受命出任礦山頭和鐵道頭。日本鐵路建設正式開始。

ps:嫦娥偷吃了后羿的藥,飛到月亮上去。后羿天天看着月亮上嫦娥的身影,惡向膽邊生,於是每天打一張和月亮一樣圓的圓餅,把嫦娥的身姿畫在麪餅上,滿懷仇恨地吃下去——你以爲這是在講月餅的起源?錯了,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畫圈圈詛咒你”……

第443章 馬嘉理,你終於掛了!第392章 海兵之春第246章 長兄來信第242章 “鬼畜”和“走狗”第60章 經費難題第46章 船成“萬年清”第16章 原來胡商是小人第84章 俾斯麥和佈雷施勞德二百七十九章 結外援以圖振興第307章 誓報血仇第135章 洪狀元的餞行宴第209章 順水人情第6章 我是心理諮詢師第223章 毛昶熙的懊惱和柳原的陷阱第87章 戰爭和新生命的誕生二百九十四章 未見愛人歸二百六十七章 洶涌頭潮第3章 名臣之後二百七十三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90章 圓你我一個夢想第165章 樸次茅斯的中國水兵第50章 幕後玄機第372章 “徐桐!你好大膽!”第61章 迎難而進第6章 我是心理諮詢師第140章 勾結第455章 無人島上第410章 “阿瑪!饒命!”第327章 淮軍初戰第89章 皇帝的撤退第427章 海軍衙門第195章 香團上位第300章 死路一條?二百八十七章 知己第237章 還好,沒有被撕票第401章 底限第399章 胡雪巖VS席正甫第124章 重歸不易第243章 “粗野國民”的老拳第433章 要立牌坊的婊子!第353章 “切割”二百六十九章 求援船政第250章 大隈重信第108章 孤拔提督的野望第20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第457章 逃兵的恥辱二百六十四章 告別憤青的梅舉人第401章 底限第230章 正當英年的鄧世昌第341章 樺山小賊第21章 高級洋員第58章 天津受閱第83章 誰泄漏的消息第142章 恩師囑託第43章 左宗棠的煩惱第33章 幽巷遇險第348章 敗軍之將第235章 排灣族的酒第23章 暴風驟雨二百八十四章 柳原前光的重要發現第182章 明爭暗鬥第380章 脣槍舌劍第255章 儲才瓶頸第225章 “弄臣”的目光第141章 變食易服洪狀元第340章 廈門海戰第462章 焦頭爛額第163章 千里之緣第51章 痛殲匪寇第140章 勾結第417章 N姓家奴第149章 狀元亦懂愛第247章 “人在做,天在看”二百九十二章 御前會議第340章 廈門海戰第50章 淺水中伏第230章 正當英年的鄧世昌第205章 破題之章第62章 “爲了船政,我死不足惜!”第433章 要立牌坊的婊子!第84章 俾斯麥和佈雷施勞德第135章 洪狀元的餞行宴第440章 四民並列古已有第433章 要立牌坊的婊子!第357章 捕劉第64章 不報此仇,誓不爲人二百八十四章 柳原前光的重要發現第48章 首航第251章 “神話”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第188章 “重農抑商”溯源第397章 藉着園工修鐵路第106章 挖人,挖廠第193章 蘿莉后妃第340章 廈門海戰第61章 迎難而進第412章 步步驚心第414章 龍種第223章 毛昶熙的懊惱和柳原的陷阱第182章 明爭暗鬥第408章 恭王之憂
第443章 馬嘉理,你終於掛了!第392章 海兵之春第246章 長兄來信第242章 “鬼畜”和“走狗”第60章 經費難題第46章 船成“萬年清”第16章 原來胡商是小人第84章 俾斯麥和佈雷施勞德二百七十九章 結外援以圖振興第307章 誓報血仇第135章 洪狀元的餞行宴第209章 順水人情第6章 我是心理諮詢師第223章 毛昶熙的懊惱和柳原的陷阱第87章 戰爭和新生命的誕生二百九十四章 未見愛人歸二百六十七章 洶涌頭潮第3章 名臣之後二百七十三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90章 圓你我一個夢想第165章 樸次茅斯的中國水兵第50章 幕後玄機第372章 “徐桐!你好大膽!”第61章 迎難而進第6章 我是心理諮詢師第140章 勾結第455章 無人島上第410章 “阿瑪!饒命!”第327章 淮軍初戰第89章 皇帝的撤退第427章 海軍衙門第195章 香團上位第300章 死路一條?二百八十七章 知己第237章 還好,沒有被撕票第401章 底限第399章 胡雪巖VS席正甫第124章 重歸不易第243章 “粗野國民”的老拳第433章 要立牌坊的婊子!第353章 “切割”二百六十九章 求援船政第250章 大隈重信第108章 孤拔提督的野望第20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第457章 逃兵的恥辱二百六十四章 告別憤青的梅舉人第401章 底限第230章 正當英年的鄧世昌第341章 樺山小賊第21章 高級洋員第58章 天津受閱第83章 誰泄漏的消息第142章 恩師囑託第43章 左宗棠的煩惱第33章 幽巷遇險第348章 敗軍之將第235章 排灣族的酒第23章 暴風驟雨二百八十四章 柳原前光的重要發現第182章 明爭暗鬥第380章 脣槍舌劍第255章 儲才瓶頸第225章 “弄臣”的目光第141章 變食易服洪狀元第340章 廈門海戰第462章 焦頭爛額第163章 千里之緣第51章 痛殲匪寇第140章 勾結第417章 N姓家奴第149章 狀元亦懂愛第247章 “人在做,天在看”二百九十二章 御前會議第340章 廈門海戰第50章 淺水中伏第230章 正當英年的鄧世昌第205章 破題之章第62章 “爲了船政,我死不足惜!”第433章 要立牌坊的婊子!第84章 俾斯麥和佈雷施勞德第135章 洪狀元的餞行宴第440章 四民並列古已有第433章 要立牌坊的婊子!第357章 捕劉第64章 不報此仇,誓不爲人二百八十四章 柳原前光的重要發現第48章 首航第251章 “神話”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第188章 “重農抑商”溯源第397章 藉着園工修鐵路第106章 挖人,挖廠第193章 蘿莉后妃第340章 廈門海戰第61章 迎難而進第412章 步步驚心第414章 龍種第223章 毛昶熙的懊惱和柳原的陷阱第182章 明爭暗鬥第408章 恭王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