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譁變

“什麼?榮登水師譁變?”丁寶楨聞報吃了一驚,他強自鎮定的清了清嗓了,問道,“你可知是因何譁變?”

“回撫臺大人,標下聽說,是因爲那趕繒船……”把總囁嚅着回答道。

“因爲趕繒船?”丁寶楨一愣。

“正是,大人。”把總的額頭冷汗不住的流了下來,但他卻顧不上擦,而是趕緊回答道,“水師營的官兵不知聽誰說的,大人給他們買了趕繒船,他們說趕繒船是廢物,大人給他們用趕繒船,是要讓他們白白送死……”

“這些混帳!”丁寶楨聽了把總的話,不由得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嚇了師爺一大跳。

“用趕繒船怎麼就是送死了?他們原先用的難道不是趕繒船?不是好好的?”丁寶楨怒道,“簡直是胡說八道!他們想用小火輪,就是想撈銀子罷了!故而弄出這等譁變事來,真是其心可誅!”

“大人,莫不是水師營官兵得了什麼旁的消息?”師爺在一旁提醒丁寶楨道。

“他們得了什麼旁的消息?”丁寶楨轉頭看了一眼師爺,他象是想起了什麼,眼中閃過一絲驚疑之色。

“大人可還記得彭楚漢上的那道摺子麼?”師爺小心地點醒了丁寶楨一句。

聽到廈門水師提督彭楚漢的名字,丁寶楨心裡一驚,剛纔的怒形於色瞬間消逝無蹤。

“你們先下去吧!”丁寶楨擺了擺手。

兩個師爺和把總行禮告退,丁寶楨坐於書案之前,眉頭緊皺,沉思起來。

他現在已經能夠確定,肯定是有人將彭楚漢的摺子內容。透露給了榮成水師營和登州水師營!

否則的話,他們絕不會說出“白白送死”的話的!

想到彭楚漢上的那道“字字血淚”的摺子,丁寶楨禁不住打了一個冷戰。

在日本海軍進攻廈門的戰鬥中,彭楚漢率領廈門水師奮勇抵抗,但因爲木帆船不敵蒸汽軍艦。雖然裝備了新式後膛火炮,但仍不免全軍覆沒的命運。此役廈門水師官兵死傷慘重,彭楚漢也受了重傷,僥倖得以生還。

臺灣之役結束後,身爲廈門水師提督的彭楚漢上書朝廷,痛陳舊水師之積弊。以及廈門海戰的血的教訓,稱現有水師木帆船“脆薄不堪,裝炮極少,行速遲緩,以之臨敵,十不能敵一”。“敵艦每發一炮,我船即毀一艘”,“以此等木船與敵之鐵艦爭鋒海上,任敵宰割,徒送性命而無一用”,強烈建議朝廷“大治水師”,將全國水師舊有之木帆船全部裁撤。改爲新式蒸汽軍艦。彭楚漢的這個摺子寫得可以說是字字泣血,朝野震動。儘管丁寶楨和不少清流言官上書指責彭楚漢“巧言飾非”,“誇言諱敗”,但彭楚漢的建議還是被朝廷採納了。朝廷後來下“定國是詔”,規定水師不再建造木帆船,逐漸換裝新式蒸汽軍艦,可以說彭楚漢的摺子的影響極大。

而現在,榮成水師營和登州水師營竟然知道了這個摺子的內容,並以此發生了譁變,怎能不讓他驚異萬分呢!

那麼。究竟是何人利用彭楚漢的摺子內容對榮登水師官兵進行挑唆的呢?

想着想着,丁寶楨的心突然咯噔了一下,腦中瞬間火花閃現!

由李鴻章控制的北洋水師,現在就在威海灣訓練!

而李鴻章曾因北洋水師水手不足,在山東榮成和登州兩地招募了不少水手充實到了北洋水師當中。

難道是李鴻章派人向榮成水師和登州水師傳遞的消息?

聯想起李鴻章當初提的將榮登水師和北洋水師合併的建議。以及李鴻章和林義哲的親密關係,丁寶楨不由得冷笑了一聲。

“李少荃啊李少荃!這個事兒,要當真是你做下的,那你可就太不地道了!”

“你想要吞沒榮登水師,這如意算盤未免打得太響了!我偏偏不叫你如願!”

丁寶楨想畢,當下取過紙筆,便擬起給山東綠營提督即刻鎮壓榮登水師兵變的手令來。

一週後,登州,水師大營。

不遠處的岸邊,幾艘已經拖上岸的趕繒船,已然變成了一堆朽炭,並且還在冒着黑煙。

大營前,到處堆滿了沙袋,沙袋的後面,則是一隊隊的榮登水師官兵,他們手持一支支細長的前膛鳥槍,緊盯着前方。

在大營內的一處場地上,整整齊齊地碼放着二十幾具蒙着白布的屍體,這些死去的人,顯然是屬於水師營的。

而在沙袋的前方,則橫七豎八的倒着大約四五十具屍體,他們或伏或臥,好多都是殘缺不全,明顯是被刀斧砍斫過,也有不少屍體是完整的,但身上卻有不少的血洞,很明顯是被槍打死的。

在這些屍體對面約三百米的地方,則是大隊的綠營官兵,他們一個個雖然手勢刀槍,顯得氣勢洶洶,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是忍不住的驚慌和疲憊之色。

“王統領!你們水師營這是造反!我勸你莫要執迷不悟!不然,小心死無葬身之地!”

綠營提督李成林看着對面嚴陣以待的水師營官兵,又看了看那些還在冒着濃煙的已經被焚燬的趕繒船,嘆了口氣,硬着頭皮大聲的喊叫起來。

“王統領!你們水師營這是造反!我勸你莫要執迷不悟!不然,小心死無葬身之地!”

綠營提督李成林看着對面嚴陣以待的水師營官兵,又看了看那些還在冒着濃煙的已經被焚燬的趕繒船,嘆了口氣,硬着頭皮大聲的喊叫起來。

“姓李的!你他孃的少和老子來這一套!老子和弟兄們豁出去了!左右也是一死,不死在這裡,便也得死在海上!爺們無所謂了!”對面一個嘶啞的聲音傳來,李成林聽得清楚,說話的便是登州水師營統領張宗川。

“你們有什麼說法。儘可向撫臺丁大人說個明白!丁大人定會替你們作主!你們如此作亂,還把船都燒了,又不聽勸降服,這是死罪!”李成林喊道,“聽我一言。趕緊放下兵器,束手就擒,興許還有一條生路!”

“滾你孃的王八蛋!丁撫臺會替我們作主?誰不知道他孃的這些個趕繒船是他姓丁的弄的?朝廷都已經明降諭旨,裁撤這些破爛木船,配給新式火輪船,丁撫臺爲何公然抗旨不遵。還要塞給我們這些個破玩意兒?他不知道這些破船能害死人嗎?廈門水師和澎湖水師,不就是坐着這些個破船出海,結果給倭寇全滅了嗎?他姓丁的想要爲朝廷節餉,兄弟我管不着,可他要我們白送性命,休想!”

聽了張宗川的話。水師營的官兵們立時大聲的鼓譟起來。

“對!我們纔不要白送性命!”

“我們要火輪船!”

“這破木船,打海盜都追不上,上次出海便給海盜燒燬了四條!丁撫臺也不是不知道,憑什麼還給我們這些破玩意兒?難道說他眼瞎了不成?”

“餉銀不發,還給我們破木船,讓我們白送性命,姓丁的心叫狗吃了!”

“丁撫臺拿我們當狗看也就罷了!我們就是來混口糧吃的!他要我們白送性命!辦不到!”

聽着對面水師營官兵的叫罵。李成林的臉一陣紅一陣白,但他偏偏找不到反駁之詞。

“姓李的!爺們不難爲你!你回去告訴丁撫臺!什麼時候給我們把船全換成火輪船,把欠的餉銀給我們補齊了,我們便繼續當差!他一天不答應,我們便和他耗一天!”

聽到張宗川的話,李成林在心裡又是一陣叫苦。

他現在已經徹底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在接到丁寶楨的命令之後,李成林便點齊兵馬,開赴登州水師大營,彈壓譁變。讓他沒想到的是,水師營的官兵此時已然羣情憤激。根本不聽招呼,竟然放火燒了停在岸上待修的水師戰船,李成林下令手下的綠營兵鎮壓,當場開槍打死了數名水師營士兵,他本以爲如此可以震懾水師營的譁變官兵。但卻沒有料到,水師營的官兵見狀大怒,當場掄刀衝了上來,和綠營兵們對砍起來,綠營兵們承平日久,不習戰陣,一時間措手不及,當場被砍殺十餘人,而水師營官兵隨後也取來了鳥槍,和綠營兵們對射,這一場混戰下來,前來彈壓的綠營兵不但死了40多人,傷了60多人,而且竟然被水師營官兵給逐出了大營!

想到自己這個陸路提督已然威風掃地,李成林心裡惱火之極,卻又無法可想,現在雙方就這麼在大營前對峙着。

也難怪李成林束手無策,因爲現在的綠營兵,實在是已經爛到家了。

綠營兵本是清朝常備兵之一。順治初年清廷在統一全國過程中將收編的明軍及其它漢兵參照明軍舊制,以營爲基本單位進行組建,以綠旗爲標誌,稱爲綠營,又稱綠旗兵。清代全國綠營兵額總數時有增減,在咸豐以前大約60萬左右,較之八旗兵多三四倍。清代中期以前,綠營尚稱精銳。但以後承平日久,營務廢弛,日趨腐敗。自嘉慶初年鎮壓川楚白蓮教起義時即已不能得力,至咸豐年間鎮壓太平軍時,更屢戰屢敗,失去了常備軍的作用,綠營之制僅存空名而已。李成林手下的山東綠營兵,能給水師營官兵打成這個樣子,其實並不奇怪。

同屬於綠營系統的榮登水師其實也很爛,戰鬥力極差,但他們當中有不少人是招安的海盜,兇悍好鬥,這一次又是爲了性命而戰,是以竟然迸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竟然能以少勝多,將前來鎮壓的綠營兵擊敗。

李成林無奈之下,只好安排人前去回報丁寶楨,要他速想辦法,他這裡的確是一點轍都沒有了。

那邊的水師大營之內,張宗川的心裡也是忐忑不安。

因爲他也不知道,這件事該如何收場。

他現在的全部希望,便是寄託在了北洋方面身上。

畢竟,這個事兒。是從北洋那邊兒得的消息!

“大人!看!那邊兒來了一條洋船!”一名親兵提醒張宗川道。

張宗川心裡一驚,趕緊取過千里鏡(單筒望遠鏡)向海面的方向望去。

果然,碧藍的海面上,出現了一個小小的冒着煙的黑點。

張宗川死死的盯着這個黑點,黑點在千里鏡中一點一點的變大。最後,一艘英式巡洋艦的身影顯現了出來。

而這艘英式巡洋艦的艦桅上,一面巨大的紅底金龍旗正迎風飄揚。

張宗川沒有去看巡洋艦的艦身銘牌,便知道了這艘巡洋艦的身份。

北洋水師的“和碩公主”號!

因爲無論是船政水師還是北洋水師,所擁有的蒸汽軍艦都是法國式的,英國式的軍艦。只此一艘!

“是北洋水師的船。”張宗川說着,眼睛仍然緊盯着千里鏡。

“北洋水師的船?會是來鎮壓咱們的麼?”一位親兵有些驚慌的問道。

“不好說。”儘管張宗川的心裡鬆了一口氣,但他嘴上卻故意說得很是驚慌。

“那可怎麼辦?”一位把總哭喪着臉問道。

“丁統領在船上。”張宗川不動聲色的說道,剛纔他已經看到了北洋水師統領丁汝昌的將旗。

現在的中國,擁有蒸汽軍艦的只有船政、北洋、南洋三支水師,因爲朝廷體制的關係。僅有福建水師(即廈門水師)、廣東水師和長江水師設了提督,其餘的水師都只有統領,船政、北洋和南洋亦不例外。只是因爲現在北洋水師和船政水師軍力最強,是以這兩支水師的統領,都是帶有提督銜的。如今的北洋水師統領是丁汝昌,船政水師提督是貝錦泉。

“丁統領是個厚道人,他來了。咱們就沒事了!”聽到張宗川說北洋水師統領丁汝昌來了,一些登州水師官兵的臉上均現出了喜色。

丁汝昌字禹廷,號次章,安徽廬江人。參加淮軍後,初隸長江水師。1874年李鴻章創辦北洋水師,便將他調入直隸任職。丁汝昌爲人樸誠,和藹可親,甚得部下敬重,而此時得知是丁汝昌前來彈壓,而不是“酷吏”丁寶楨。水師營官兵們自然喜出望外。

此時在水師大營的對面,李成林也注意到了“和碩公主”號的出現。

“他們北洋水師,來得還真是時候啊!”李成林也認出了“和碩公主”號上丁汝昌的將旗,悻悻的說了一句。

很快,“和碩公主”號駛近了岸邊。放下了數艘小艇,小艇上滿載着荷槍實彈的紅衣海兵。

北洋水師的軍制和訓練,完全參照船政水師的模式,武器和訓練也全都是法國式的,教官也是法國現役軍官。由於船政海兵在臺灣逐倭之役當中表現搶眼,和淮軍的暮氣深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李鴻章認識到了他的淮軍已經不敷使用,需要另外編練新軍,是以在林義哲的建議和幫助下,在北洋水師的框架內成立了北洋海兵,制度和訓練全面仿照船政海兵,而林義哲爲了讓北洋迅速成軍,特意精選了500名非閩籍的船政海兵調撥給李鴻章,作爲北洋海兵的底子,是以北洋在很短的時間時,便有了一支精銳的陸戰部隊。

不多時,北洋海兵陸續上岸,人數約有200餘人,遠少於榮登水師和李成林帶來的山東綠營兵,但懾於海兵的威名,雙方都是眼看着北洋海兵登陸,沒敢有任何動作。

除了忌憚北洋海兵的強大戰鬥力,海面上那艘虎視眈眈的巡洋艦,也是令他們不敢輕舉妄動的原因。

“和碩公主”號先後參加過琅嶠海戰和東海海戰,其輝煌的戰績早就通過《點時齋畫報》和《萬國公報》、《申報》等有名報紙傳遍海內外,面對這樣一艘威名赫赫的戰艦,榮登水師和山東綠營兵們是絕不敢輕犯其鋒銳的。

李成林看到“和碩公主”號到來,他一廂情願的認爲北洋水師是來“幫”自己彈壓榮登水師譁變的,他見北洋海兵們下了小船,涉水上岸,以爲丁汝昌也在其中,正打算帶人前去相會,卻看到從小船上下來的並不是丁汝昌,而是另外一個周身散發着濃厚殺氣的人,不由得下意識的停住了腳步。

這個人身披大氅,跳下小船,緩步上岸,在他的身邊,一名身強力壯的北洋海兵牽着一頭體型碩大的黑黃兩色巨犬。

看到這頭巨大的中華田園犬,李成林的心中猛然一縮。

巨犬似乎感覺到了岸上的異樣氣氛,渾身的肌肉都崩緊了,不住的想要向岸上跳躍,併發出陣陣低低的嘶吼。

他認出了這個人的身份。

這個人,便是“和碩公主”號的管帶鄧世昌了,他身邊的那條巨犬,便是有名的“太陽”犬!

鄧世昌站在了沙灘上,目光緩緩掃過水師大營門前的屍體,最後落在了遠處岸邊已然燒燬的船隻上。

看着還在冒煙的木船殘骸,鄧世昌的兩條濃眉漸漸的擰緊。

“叫他們開門。”鄧世昌沉聲說道。

當下兩名北洋海兵上前喊話,不一會兒,水師營的大門便打開了。

鄧世昌手撫腰間的軍刀刀柄,大步走了過去,他身邊的北洋海兵們則一個個端着已然上了刺刀的步槍,排成戰鬥隊形,護着鄧世昌向水師營大門走去。。)

第67章 年關難過第369章 泰西“春秋”第45章 打擊報復二百七十五章 當今肅順第67章 年關難過第147章 要命的日記第449章 茶會第125章 上位路線第388章 挾持第104章 船成之日,焚書以告第146章 歷史的輪迴第114章 拿三的致命禮物第362章 美國“準內戰”第88章 出師不利第205章 破題之章第337章 南洋水師第235章 排灣族的酒第52章 新差事第20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第326章 風水知府第333章 雞籠港的炮聲第413章 以“愛”之名第231章 針尖麥芒第68章 雪中送炭喬致庸第353章 “切割”第373章 漫漫求和路第29章 法蘭西之戀第227章 鬱悶的樺山資紀第470章 丁日昌第353章 “切割”第471章 新造艦計劃第50章 幕後玄機第115章 獻寶第447章 賢妻爲寶第353章 “切割”第64章 不報此仇,誓不爲人第348章 敗軍之將第314章 石門血戰第143章 指點人物第3章 名臣之後二百七十六章 狐媚惑主第457章 逃兵的恥辱第483章 別了,威妥瑪第50章 幕後玄機第421章 兒女繞膝第3章 名臣之後第299章 西鄉隆盛第469章 我的船政學堂第172章 逆鱗第489章 林義哲VS張佩綸第340章 廈門海戰第330章 船政海兵第481章 廟堂之外第451章 一勞永逸第219章 又有人要倒黴了第30章 皇帝岳父第242章 “鬼畜”和“走狗”第380章 脣槍舌劍第389章 冷雨夜第436章 逆流第335章 先禮後兵第368章 功課二百五十九章 牛人妻弟和他的牛人發小二百六十三章 耍猴人與猴子二百六十章 總算到了天津第26章 賊心不死第471章 新造艦計劃第211章 榮歸故里第110章 換了腦筋的俾斯麥第397章 藉着園工修鐵路第446章 反目第346章 彈盡而降第112章 輪船招商局第456章 火爆正卿第211章 榮歸故里第467章 作死的下場第463章 計謀得成第447章 賢妻爲寶第325章 中堂援手第338章 折戟沉沙第64章 不報此仇,誓不爲人第168章 此情可待第211章 榮歸故里第85章 機關拼圖的秘密第143章 指點人物第446章 反目第307章 誓報血仇第393章 異國情天二百七十八章 西鄉從道的好消息第162章 盧氏千金第374章 三傑重會二百九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208章 李鴻章第67章 年關難過第60章 經費難題二百九十二章 御前會議二百九十二章 御前會議第381章 郭筠仙第52章 新差事第183章 “法援”船塢
第67章 年關難過第369章 泰西“春秋”第45章 打擊報復二百七十五章 當今肅順第67章 年關難過第147章 要命的日記第449章 茶會第125章 上位路線第388章 挾持第104章 船成之日,焚書以告第146章 歷史的輪迴第114章 拿三的致命禮物第362章 美國“準內戰”第88章 出師不利第205章 破題之章第337章 南洋水師第235章 排灣族的酒第52章 新差事第20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第326章 風水知府第333章 雞籠港的炮聲第413章 以“愛”之名第231章 針尖麥芒第68章 雪中送炭喬致庸第353章 “切割”第373章 漫漫求和路第29章 法蘭西之戀第227章 鬱悶的樺山資紀第470章 丁日昌第353章 “切割”第471章 新造艦計劃第50章 幕後玄機第115章 獻寶第447章 賢妻爲寶第353章 “切割”第64章 不報此仇,誓不爲人第348章 敗軍之將第314章 石門血戰第143章 指點人物第3章 名臣之後二百七十六章 狐媚惑主第457章 逃兵的恥辱第483章 別了,威妥瑪第50章 幕後玄機第421章 兒女繞膝第3章 名臣之後第299章 西鄉隆盛第469章 我的船政學堂第172章 逆鱗第489章 林義哲VS張佩綸第340章 廈門海戰第330章 船政海兵第481章 廟堂之外第451章 一勞永逸第219章 又有人要倒黴了第30章 皇帝岳父第242章 “鬼畜”和“走狗”第380章 脣槍舌劍第389章 冷雨夜第436章 逆流第335章 先禮後兵第368章 功課二百五十九章 牛人妻弟和他的牛人發小二百六十三章 耍猴人與猴子二百六十章 總算到了天津第26章 賊心不死第471章 新造艦計劃第211章 榮歸故里第110章 換了腦筋的俾斯麥第397章 藉着園工修鐵路第446章 反目第346章 彈盡而降第112章 輪船招商局第456章 火爆正卿第211章 榮歸故里第467章 作死的下場第463章 計謀得成第447章 賢妻爲寶第325章 中堂援手第338章 折戟沉沙第64章 不報此仇,誓不爲人第168章 此情可待第211章 榮歸故里第85章 機關拼圖的秘密第143章 指點人物第446章 反目第307章 誓報血仇第393章 異國情天二百七十八章 西鄉從道的好消息第162章 盧氏千金第374章 三傑重會二百九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208章 李鴻章第67章 年關難過第60章 經費難題二百九十二章 御前會議二百九十二章 御前會議第381章 郭筠仙第52章 新差事第183章 “法援”船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