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鎮守太監

大海之上,碧波萬里,朝廷的兩艘使船終於踏上了歸程。東南風一陣陣的吹襲而來,兩艘廣船的硬帆吃滿了橫風,如扶犁一般劈開波浪,快速前進。

首船的船頭處,陳奎正扶住船舷,往大海深處張望。紅黑相間的官服隨風飛揚,發出微微的噼啪聲。良久,陳奎微微嘆了口氣,神情之間頗見蕭瑟之意。

“陳公公何故嘆氣?走完了這一趟,聖上只會對公公更爲信任。”

後面傳來羅朴茂的聲音,陳奎回頭一看,見羅朴茂正站在身後。羅朴茂繼續道:“陳公公不辭辛勞,爲聖上分憂,當是我輩之楷模。”

陳奎微微一笑,道:“咱家見滄海無邊,只覺得自己渺小,發出一點感慨,倒讓羅按察見笑了。”

羅朴茂上前一步,扶住船舷,感嘆不已,“會當凌絕頂,一覽縱山小,山都覺得變小了,更何況人?杜工部當年心境,當與陳公公差相彷彿。”

陳奎略顯尷尬,“羅按察說笑了,咱家哪能與杜工部相提並論?”陳奎心裡明鏡一般,羅朴茂這般說,當有所求,只是現在內臣勢力大不如以前,羅朴茂恐怕打錯了算盤。

果然羅朴茂繼續道:“海洋太廣闊了,各種勢力興也忽焉,亡也勃焉,熊巡撫一眼看透這些海賊的本質,方排除各種阻擾,招安鄭一官,果不其然,鄭一官心向朝廷,如今與劉香和紅毛鬼戰得熱火朝天。”

陳奎心中瞭然,原來羅朴茂爲熊文燦當說客來着。至於羅朴茂說什麼鄭一官心向朝廷,陳奎絕不敢苟同,當年寧錦之戰時,陳奎正好在錦州,對鄭一官堅決拒絕派戰艦北上支援記憶深刻。

陳奎看也不看羅朴茂,盯着遠處的地平線,悠悠道:“現在又多了一海上千總,朝廷的海上兵力當與劉香和紅毛鬼並駕齊驅,可保一段時間的平安。”

陳奎根本不接羅朴茂的話,這讓羅朴茂心裡甚爲不安,他揣摩不透陳奎是什麼心思,只好自顧自的說下去:“熊巡撫曾對下官言道,當年剿滅倭寇之時,既無邊患,也無內憂,尚且窮十多年之力。現在朝廷內憂外患,基本無力應對海盜和紅毛鬼,與其眼睜睜的看着海盜和紅毛鬼爲禍海疆,還不如招撫一部,讓海盜和紅毛鬼互相廝殺,待朝廷解決了邊患和內匪之後,當能集中力量,那時,哪容宵小之輩張狂?”

陳奎點了點頭,熊文燦的這席話,算是說到了他的心裡。陳奎自小進宮之後,由於機靈多智,在宮中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培養,平日也喜讀一些史書。他知道,自古以來,從未出現過禍亂中原的海賊。也是,僅僅憑着佔幾個海島,聚斂一筆財貨,就妄圖左右中原局勢,誠爲可笑。

突然,陳奎心念一閃,既通過海洋聚斂鉅額財富,又在大明腹地擁有一塊立足之地,這樣的人是不是太可怕了?別說左右中原局勢,就是取而代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自古以來,從未出現過這樣的海賊,但不代表現在就不會出現這樣的人。現在大明腹地亂成一鍋粥,各路豪傑並起,如果這些豪傑將目光轉向了海洋,那將如何是好?

陳奎曾聽聞過鄭一官的一些事情,他並不認爲鄭一官有這樣的心思。那趙和海做一海賊,還算稱職,要說這傢伙有在陸地上找一塊立足之地的志向,這也太難爲他的智商了。

但是,如果趙和海真是林純鴻的下屬呢?

陳奎在林純鴻軍中呆了一個月,對什麼荊州府派出弓兵的託辭呲之以鼻。他早就看出,所謂的荊州弓兵就是林純鴻的私兵,唯林純鴻之命是從!

但是,陳奎並未向朱由檢彙報這一切,在宮中經歷了那麼多的血雨腥風,他早就明白,作爲一名內臣,朱由檢讓他看什麼,他便彙報什麼,多說一句話,可能會召來殺身之禍。

對於趙和海可能爲林純鴻的下屬,陳奎早就打定了睜一眼閉一隻眼的主意。他手頭並無確鑿的證據證明這一點,亂說話,別說會得罪熊文燦,可能朱由檢也不會相信。

且聽羅朴茂繼續說道:“據聞,聖上有意在廣州設一鎮守內臣,熊巡撫說,此內臣非陳公公不能勝任!”

陳奎心裡猛地一震,在廣州當鎮守太監,不僅位高權重,而且天高皇帝遠,自己也不用每日謹小慎微的服侍脾氣怪異的朱由檢,這對他的誘惑力太大了。陳奎不露絲毫表情,一句話也不說。

看着陳奎怔怔的發呆,羅朴茂詫異不已,難道陳公公聽不懂自己的話嗎?

陳奎哪會聽不懂羅朴茂的話?熊文燦希望自己能幫助他穩固廣東巡撫的官職,作爲回報,會利用他的門路讓陳奎就任廣州鎮守太監提供方便。

陳奎這次前往遂溪,得到了趙和海贈送的貴重禮物,由此推斷,熊文燦得到的禮物只會比自己更多。這熊文燦在福建廣東將近五年,真可謂官運亨通、富可敵國,他當然不想離開廣東。

最終,陳奎對羅朴茂說道:“熊巡撫憑一己之力,力保東南海疆,咱家看在眼裡咧……”

羅朴茂的臉上露出了笑容,而且笑容還顯得非常燦爛……

遂溪港口最豪華的房子要算張兆的副都督所。但這個豪華實在說不出口,無非就是大點、有一些傢俱而已。萬事草創,還不允許張兆興起享受的心思。更何況,張兆對生活的要求也不高。

此時,張兆穿着亞麻背心和短褲,在副都督所裡走來走去,旁邊站着懊惱的趙和海。海盜們穿的,基本上是亞麻質的衣服,亞麻不僅吸汗能力強,洗滌起來也非常容易,非常適合海上的冒險家。

張兆右手捏着額頭,思索着陳奎可能會給林純鴻帶來什麼麻煩。

本來,陳奎南下時,還未抵達揚州,他的個人資料就送到了張兆的案臺前。但是,千防萬防,還是讓陳奎看出了蛛絲馬跡。

趙和海狠狠的甩了自己一巴掌,咒罵自己道:“都怪我嘴笨,這死陰陽人太陰險了,我一不小心就着了他的道!”

趙和海的咒罵驚醒了張兆,張兆安慰道:“這與你無關,只要是有心人,即使你不說,他也能看出,這個咱們是防不住的。”

“要不咱們追上去做了他?”

張兆搖了搖頭,說道:“這個我可不敢決斷,不如立即告知將軍,讓將軍決定。朝廷的使臣走得慢,如果將軍想下手,在陳奎回京之前有足夠的機會。”

趙和海點頭道:“將軍讓我們幹什麼,我沒有半點猶豫。但是,搬一個朝廷放在頭頂上供着,有什麼好處?這不,好處還未看到,禍事就來了!”

張兆聽了,心裡的一股無名之火騰地冒起,罵道:“眼睛還只看得見巴掌大的地方,能不能看得遠點?這點二弟比你強多了,你在海上呆了幾年,一點長進都沒有!”

張兆的罵聲讓趙和海不知所措,耷拉着腦袋,囁嚅道:“大哥,說實話,這海上千總我真勝任不了還不如把海上千總讓給別人。既然將軍說要擴大海盜隊伍,我還是一心一意當海盜頭子。”

張兆嘆了口氣,道:“海上千總就是海盜頭子,你以前怎麼做,現在還是怎麼做,朝廷那塊你就別管了。將軍說得好,在南洋搶掠不算什麼,以後要是能穿過滿剌加,到印度專門搶掠紅毛鬼,那才過癮咧!”

趙和海憧憬不已,他早就聽說過了滿剌加之後,紅毛鬼的商船多如牛毛,什麼西班牙的運銀船、荷蘭的香料船……隨便搶掠一艘,足夠他們活一輩子。

趙和海道:“按照大哥的意思,那就是不理會那個死太監了?太便宜他了。”

張兆笑道:“將軍對陳奎頗爲欣賞,就讓將軍去頭痛吧。咱們做好海上的事情即可。明日去打南丫島的事情準備好了沒?”

說到打仗,趙和海一下子精神抖擻,馬上高聲道:“都準備好了,鄭帆這小子真不錯,根本就不用我操心,什麼事情都安排的妥妥帖帖的。”

“這叫物盡其用,要你去安排,估計就是亂成一鍋粥,但是如果讓鄭帆去指揮戰艦作戰,估計連你的一根手指頭也比不上!”

趙和海嘿嘿笑道:“這次去打南丫島,估計一頭毛驢也能指揮,不就是遠遠的放幾炮,嚇一嚇劉香。”

“美得你啊,福甲號和其他三艘廣船都是第一次出航,能順利開到南丫島附近發炮,就算成功。你也別掉以輕心,指揮五艘船和九艘船不是一回事!”

“大哥你就放心吧,除了風暴,我什麼都不怕!”

張兆拍了拍趙和海的肩膀,道:“這一仗,就是打心理戰,呵呵,將軍命名爲心理戰。以後將軍的話你多揣摩,可真是餘味無窮……”

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94章 圍魏救趙第214章 運籌帷幄第203章 婁東張溥第287章 家居瑣事第502章 籌謀已久第643章 虎丘書堂第668章 光祿院(三)第51章 水上逞威第621章 使團歸來第615章 人心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296章 密林小道第213章 海戰戰術第138章 鄭氏集團第498章 賭性第1章 垂髫小兒第182章 遊戲規則第96章 逼退紫金樑第17章 借力生力第526章 目標第189章 準備攤牌第37章 榨油工坊第404章 合謀第223章 海商大會(三)第238章 桐柏事變第270章 經營南陽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447章 鯤鵬之略第216章 背主起事第429章 挑撥第528章 置之死地第461章 北上第400章 交鋒第480章 借債風波(二)第207章 教育爲本第524章 猶豫第619章 糧草困局第612章 羊吃人第230章 雙管齊下第512章 接仗第320章 消耗戰第689章 聚焦天津第73章 虎牙之對第243章 激烈對碰第595章 串聯第421章 局眼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倆第15章 禍不單行第9章 專事伐木第61章 三桅帆船第94章 圍魏救趙第178章 納妾風波(三)第514章 隱忍(二)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157章 戰爭發動第323章 蘇格蘭風笛第365章 攪動時局第200章 志在必得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692章 參軍聯席署第494章 籌錢糧第89章 大才在野第89章 大才在野第328章 第一次談判第95章 攻打官莊第455章 兩手第641章 兩家商號(四)第668章 光祿院(三)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496章 以強凌弱第414章 算計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97章 擴編計劃第318章 算盤與海戰第136章 突發營嘯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639章 兩家商號(二)第36章 誓言報復第248章 火槍戰術第108章 東林來人第385章 安廬巡撫第540章 雷霆決戰(五)第327章 抓捕奴隸第48章 婚姻大事第438章 登陸第166章 石柱土司第528章 置之死地第59章 青溪佛心第562章 戰馬(六)第615章 人心第88章 紛爭又起第45章 亂中有序第509章 壓力(二)第72章 猇亭懷古第65章 錢鈔之議第160章 急轉直下第78章 重組商社第425章 顧慮
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94章 圍魏救趙第214章 運籌帷幄第203章 婁東張溥第287章 家居瑣事第502章 籌謀已久第643章 虎丘書堂第668章 光祿院(三)第51章 水上逞威第621章 使團歸來第615章 人心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296章 密林小道第213章 海戰戰術第138章 鄭氏集團第498章 賭性第1章 垂髫小兒第182章 遊戲規則第96章 逼退紫金樑第17章 借力生力第526章 目標第189章 準備攤牌第37章 榨油工坊第404章 合謀第223章 海商大會(三)第238章 桐柏事變第270章 經營南陽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447章 鯤鵬之略第216章 背主起事第429章 挑撥第528章 置之死地第461章 北上第400章 交鋒第480章 借債風波(二)第207章 教育爲本第524章 猶豫第619章 糧草困局第612章 羊吃人第230章 雙管齊下第512章 接仗第320章 消耗戰第689章 聚焦天津第73章 虎牙之對第243章 激烈對碰第595章 串聯第421章 局眼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倆第15章 禍不單行第9章 專事伐木第61章 三桅帆船第94章 圍魏救趙第178章 納妾風波(三)第514章 隱忍(二)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157章 戰爭發動第323章 蘇格蘭風笛第365章 攪動時局第200章 志在必得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692章 參軍聯席署第494章 籌錢糧第89章 大才在野第89章 大才在野第328章 第一次談判第95章 攻打官莊第455章 兩手第641章 兩家商號(四)第668章 光祿院(三)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496章 以強凌弱第414章 算計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97章 擴編計劃第318章 算盤與海戰第136章 突發營嘯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639章 兩家商號(二)第36章 誓言報復第248章 火槍戰術第108章 東林來人第385章 安廬巡撫第540章 雷霆決戰(五)第327章 抓捕奴隸第48章 婚姻大事第438章 登陸第166章 石柱土司第528章 置之死地第59章 青溪佛心第562章 戰馬(六)第615章 人心第88章 紛爭又起第45章 亂中有序第509章 壓力(二)第72章 猇亭懷古第65章 錢鈔之議第160章 急轉直下第78章 重組商社第425章 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