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準備攤牌

“什麼?準備與東林黨攤牌?”林純鴻的一句話,猶如在平靜的湖面上投入一塊巨石,掀起了滔然大波。尤其是朱之瑜,直接從椅子上跳起來,手指林純鴻,激動萬分,大聲嚷道:“將軍,可曾記得當日虎牙之誓!”

林純鴻輕輕撥開眼前的手指,平靜無比,緩緩道:“東林黨不是朝廷,此事與朝廷無關。東林一脈,不停地往邦泰脖子上套繩子,遲早會勒死我等,與其氣悶,還不如揮刀斬斷繩索!”

朱之瑜大怒,雙臉幾乎扭曲,憤然道:“斬斷繩索後,將軍的屠刀是不是準備揮向勒繩子的人?”

李崇德的位置就在朱之瑜下首,見朱之瑜手舞足蹈,手指幾乎伸到林純鴻的臉上,連忙將朱之瑜按在椅子上,勸道:“朱幕使,咱們得讓將軍先把話說完,將軍又未說樹反旗,朱幕使何必如此心急……”

朱之瑜雙手兀自不停地揮舞,聽到“反旗”二字,一時急怒攻心,口不擇言:“將軍!準備和東林黨攤牌是不是得做好兩手準備:東林黨認可邦泰爲盟友,一切都好說,如果東林黨孤注一擲,定要毀滅邦泰,將軍是不是就準備樹反旗了?所以,攤牌與樹反旗有什麼分別?將軍,請聽之瑜一句,朝廷遠未失去民心,此時樹反旗,無異於自殺……”

林純鴻見朱之瑜撕鬧不休,嘴裡胡言亂語,無任何邏輯可言,一股火氣騰地升起。他突然站起身來,一把從袖子裡掏出鹽引契書,狠狠地拍在桌子上,厲聲喝道:“朱幕使,夠啦!我要是想造反,還花十二萬兩銀子買鹽引幹什麼!”

隨着林純鴻的手掌拍在桌子上,桌子發出砰地一聲巨響,上面的茶杯和盤子也叮叮噹噹地亂跳。閣幕使們嚇了一跳,紛紛站起身來,圍攏在林純鴻和朱之瑜身邊,惟恐二人發生肢體衝突。

朱之瑜也嚇了一跳,稍稍冷靜了點,鼻子裡兀自喘着粗氣。自從荊州軍釐定軍銜和軍職後,他日夜擔憂邦泰滑向造反的深淵,現在一聽到攤牌,幾乎失去了理智。

林純鴻從桌上拿起鹽引,嘴巴鼻子幾乎被氣歪,怒道:“爲這勞什子,我費了多少口舌才說服郭幕使和彭總管?邦泰的銀子難道多得花不完?難道我就不知道一年節省這十二萬兩銀子?”

一連串的反問讓朱之瑜目瞪口呆,心裡頗爲後悔,“屬下……”

林純鴻根本不給朱之瑜說話的機會,繼續發泄他的憤怒:“僅吃鹽一項,養活了多少蛀蟲,鹽商豪富,難道我就不知道他們盤剝的是民脂民膏?這點,我忍了!還不是因爲朝廷需要鹽稅?東林黨和復社又是什麼好東西?你們看看,東林黨和復社的大佬們哪個不與奸商土豪勾結?爲一己之私利,置生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我遲早要把東林黨和復社扔到歷史的垃圾堆裡!”

說完,林純鴻頹然坐在椅子上,盯着眼前的鹽引發呆。

整個大廳陷入到死一般的沉靜之中,閣幕使們面面相覷,怔怔地不發一言。

半晌,朱之瑜站起身來,向林純鴻鞠躬道:“屬下一時心急,口不擇言,還望將軍見諒。”

林純鴻揮手道:“朱幕使擔心什麼,我心裡明白着。這點你放心好了,說句不該說的話,如果有一天,我真豎起了反旗,絕不是因爲我想樹反旗,而是因爲現實逼着我樹反旗。朱幕使記住一句話,任何言語都不能改變我的觀點,唯一能改變我觀點的只有事實!”

“邦泰能發展到今天,最關鍵的是,堅持了因利勢導的原則!東林黨後繼無人,無論是瞿式耜或者侯恂,對權力和實力都有清醒的頭腦,見我邦泰實力雄厚,巴結還來不及,如何會孤注一擲?”

朱之瑜低頭沉思半晌,問道:“不知將軍準備如何與東林黨攤牌?五日後,瞿式耜也該到荊州了。”

林純鴻冷笑道:“展示肌肉而已,還能有什麼?要讓瞿式耜認識到,邦泰絕不是惟命是從的下屬,而是平起平坐的盟友!東林黨要麼積極融入邦泰,要麼就離我們遠遠的,別老拿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來煩我們!”

緊張的氣氛終於得到了緩解,衆人議論紛紛,對如何展示肌肉發表自己的意見,只有朱之瑜還在隱隱擔憂:“萬一東林黨孤注一擲,邦泰豈不是成了朝廷的反賊?”

朱之瑜將此慮深深地埋在心底,還不停地安慰自己:“瞿式耜心思縝密,從不走極端,當不會選擇可怕的孤注一擲……”

……

當林純鴻和閣幕使們的嘴中不停地冒出“瞿式耜”三字時,瞿式耜的腦海中也滿是林純鴻的身影。

在收到陳奇瑜的書信後,瞿式耜大爲光火,他實在想不到,沈文麟和嚴介和兩個重量級的把柄居然鎮不住林純鴻!直覺告訴他,林純鴻將在倔傲不遜的路上越走越遠,有朝一日,甚至反噬東林黨也不是不可能。

上次在順德,荊州軍士卒精銳,兵甲精良,給瞿式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且,瞿式耜對林純鴻瞬間拉起兩萬大軍的能力毫不懷疑。並且,獨眼蠍乃林純鴻麾下水師的傳聞,瞿式耜也時有耳聞,他推斷,這個傳聞十有八九就是真的。

如果林純鴻造反,如何是好?

當瞿式耜將此事告知錢謙益後,錢謙益一針見血地指出:每次拿着林純鴻的痛點去威脅他,只會讓他與東林黨的隔閡越來越深。隨着林純鴻的羽翼越來越豐滿,最終將會與東林黨分道揚鑣。

而且,錢謙益認爲,目前林純鴻手握重兵,已然勢大難制,如果林純鴻對東林黨的逼迫心生不滿,起兵造反,於朝廷於東林黨將是莫大的浩劫;應對林純鴻,絕不能繼續走威脅的老路,應該從錢糧和軍械上下功夫,着眼長遠佈局。

對錢謙益的話,瞿式耜深以爲然。師徒二人密謀數日後,瞿式耜終於踏上了旅途,逆着長江往荊州而去。

六月盛夏,天空沒有一絲雲彩,火熱的太陽炙烤着大地,地裡的土幾乎冒煙。瞿式耜藏身於船艙中,一把蒲扇搖得飛快,但依然熱得喘不過氣來,額頭上的汗珠不停地往外冒。

瞿式耜心情煩躁,不停地向兩個小童抱怨:“湖廣的夏天這麼難熬,真不知道農夫怎麼幹活……又悶又熱的,讓人怎麼活!”

正抱怨着,忽然從艙外傳來一陣鑼鼓聲,瞿式耜大奇,轉頭往左手邊瞅去,只見百里洲碼頭已經近在一里之外,碼頭上人頭攢動,鑼鼓聲正是從那裡傳來。

“林純鴻搗什麼鬼?這麼熱的天還敲鑼打鼓的,可見得有點失心瘋!”瞿式耜暗笑不已,心情居然奇蹟般地沉靜下來,悶熱的感覺也一掃而盡。

瞿式耜正張望着,忽然見四人搖着一艘快船,快速向坐船靠近,船上還發出一陣喊聲:“前面可是海虞起田公?”

瞿式耜慌忙起身,鑽出船艙,大叫道:“正是在下……”

快船上的四個漢子大喜道:“剛纔將軍還問呢,可巧就來了……”

坐船在快船的引領下,緩緩地靠上了碼頭。岸上傳來林純鴻的喊聲:“順德一別,轉眼就一年,起田公近來可好?”

瞿式耜往岸上望去,只見林純鴻長身而立,後面緊隨着六人,六人之後,兩列全副武裝的甲士挺槍執矛,分列道路兩側,猶如木樁般一動不動。“林副將頂着烈日前來迎接,在下如何當得起?”說完,瞿式耜走上搭板,上了岸。

林純鴻連忙上前,哈哈大笑道:“當得起,起田公天下名士,林某人佩服不已,如何當不起?”

說完,林純鴻轉身指着張道涵,介紹道:“這位是張昌德,任中書府府令。”

張道涵微笑着行禮道:“張道涵見過起田公……”

瞿式耜大驚,林純鴻將一干閣幕使拉出來,到底是何意?難道向自己示威?瞿式耜機械般回禮道:“久仰,久仰……”

緊接着,林純鴻將其餘五個閣幕使一一介紹,瞿式耜腦中翻江倒海,在出發之前,他設想了各種可能,連自己被軟禁在荊州都想到了,唯一沒想到的是,林純鴻居然坦然承認另立中央,還若無其事地向自己介紹。

瞿式耜腦中一片空白,往日的機智與敏捷全然不見,傻傻地問道:“還有一位閣幕使張兆呢?”

林純鴻大笑不已,“起田公對邦泰非常關心啊,林某人受寵若驚。張兆目前坐鎮廣州,與海上千總趙和海一道打擊紅毛鬼!”

“趙和海?紅毛鬼?福甲號也是林副將的?”瞿式耜目瞪口呆,身體搖晃不已,林純鴻眼疾手快,抓住瞿式耜的胳膊,笑道:“讓起田公見笑了。張兆和趙和海心存朝廷,見紅毛鬼爲禍大明海疆,便奮起還擊,林某人既感且佩,投了點錢,買了幾條船給他們。”

說完,將瞿式耜扶進四輪馬車,一行人在鑼鼓聲的伴隨下,往都督府而去。

馬車底部放置了冰塊,車內顯得涼爽無比,瞿式耜忍不住汗毛倒豎,頭腦方纔清醒。他一路盤算不已,心裡慢慢有了決斷。

進入都督府後,分賓主坐定,瞿式耜又恢復了風流倜儻的本色,微笑着問道:“近聞長江水道獨眼蠍搶掠商旅,不知對林副將的生意有何影響?”

林純鴻笑道:“起田公消息如此靈通,何以不知道獨眼蠍乃邦泰麾下長江水師提督?”

瞿式耜臉色突變,霍地站起,大怒道:“果然如此!你身爲朝廷命官,竟然指使屬下公然搶掠商旅,殺害過往官員,到底意欲何爲?”

林純鴻擡頭看着憤怒異常的瞿式耜,平靜道:“起田公切莫心急,且聽林某人先談談邦泰的水上佈局。”

瞿式耜深吸了口氣,強自按捺住怒火,嘲諷道:“什麼水上佈局?無非是搶掠商旅,以達到你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已!”

林純鴻對瞿式耜話中的刺毫不介意,侃侃道:“長江水師現在有蜈蚣船十二艘,其他小船不計其數,成立以來,的確搶掠了不少商旅,不知起田公可曾留意,被搶掠的商旅都是些什麼人?”

瞿式耜斜眼看了看林純鴻,哼了一聲,不發一言。

林純鴻笑了笑,接着道:“徽商的損失最大。這幫奸商壟斷江南、兩淮地區的大米、茶葉、棉布、絲綢……,與江南官紳狼狽爲奸,壓榨民脂民膏。除此之外,還拼命打壓邦泰的棉布和茶葉生意,不允許邦泰售賣茶葉和棉布,起田公說說,可忍還是不可忍?”

瞿式耜恢復了平靜,冷聲罵道:“別人不給你,你就搶?這是強盜!”

林純鴻搖頭道:“非也,非也!現在邦泰的棉布即使遠涉江湖到江南,成本也比徽商低,如果徽商與邦泰公平競爭,我無話可說。關鍵徽商勾連地方官府,以各種生意外的伎倆打壓邦泰,攪亂當地的生意秩序,他們這纔是搶掠!纔是強盜!”

頓了頓,林純鴻似笑非笑道:“我這人非常守規矩,別人按規矩來,我萬不會破壞規矩,別人破壞規矩,我也只好破壞規矩了!”

聽着林純鴻大言不慚地聲稱自己守規矩,瞿式耜幾乎笑出聲來,諷刺道:“林副將確實很守規矩,朝廷規定了,副將可以開府建衙!”

林純鴻冷笑道:“副將可不可以開府,以後再說,不過我今日可以放言一句,徽商和江南官紳什麼時候停止打壓邦泰生意,長江水師就什麼時候放棄搶掠!”

林純鴻的話陰冷決絕,讓瞿式耜忍不住再次站起,怒指着林純鴻,幾乎將唾沫噴到林純鴻的臉上……

第103章 京師耳目第323章 蘇格蘭風笛第637章 源頭活水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339章 兩份奏摺第112章 內臣抵營第375章 求名不求實第154章 功虧一簣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第105章 思南歸順(一)第57章 百般刁難第387章 交易第519章 口諭第289章 柳營試馬第627章 封狼居胥(一)第622章 歐洲之行(一)第560章 戰馬(四)第659章 滅國之戰(四)第5章 愁於生計第510章 壓力(三)第609章 中計第43章 亂之源頭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65章 錢鈔之議第465章 後院第488章 皮島之議第465章 後院第416章 衝動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99章 招募騎士(一)第548章 山雨欲來第417章 佩劍第617章 大時代(二)第184章 如影隨形第440章 棱堡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409章 大節第433章 招撫第83章 遼州之戰第426章 入彀第150章 返回枝江第538章 雷霆決戰(三)第691章 兵抵天津第521章 濟南第695章 爭鬥不休第391章 立足未穩第27章 當陽慘禍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倆第41章 算計縣尊第154章 功虧一簣第275章 圖窮匕見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140章 招撫談判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第381章 追剿李定國第451章 陷落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286章 江南方略第90章 白杆女將第298章 不得已的美人計第40章 土改契機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44章 亂之將起第186章 彭新履新第41章 算計縣尊第162章 轅門立柱第39章 事涉禮部第62章 徽州會館第316章 悲觀的科奎拉第390章 初戰第532章 合圍(一)第447章 鯤鵬之略第518章 江陵侯第369章 速度比賽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217章 混亂夜戰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3章 石子嶺上第656章 滅國之戰(一)第480章 借債風波(二)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686章 治理黃河第181章 龍舟比賽第161章 湖廣巡撫第42章 一場鬧劇第166章 圍三缺一第381章 追剿李定國第291章 內閣劇變第389章 逾越第584章 行知學刊第94章 圍魏救趙第30章 山雨欲來第73章 虎牙之對第465章 後院第480章 借債風波(二)第487章 登島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143章 海盜受撫
第103章 京師耳目第323章 蘇格蘭風笛第637章 源頭活水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339章 兩份奏摺第112章 內臣抵營第375章 求名不求實第154章 功虧一簣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第105章 思南歸順(一)第57章 百般刁難第387章 交易第519章 口諭第289章 柳營試馬第627章 封狼居胥(一)第622章 歐洲之行(一)第560章 戰馬(四)第659章 滅國之戰(四)第5章 愁於生計第510章 壓力(三)第609章 中計第43章 亂之源頭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65章 錢鈔之議第465章 後院第488章 皮島之議第465章 後院第416章 衝動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99章 招募騎士(一)第548章 山雨欲來第417章 佩劍第617章 大時代(二)第184章 如影隨形第440章 棱堡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409章 大節第433章 招撫第83章 遼州之戰第426章 入彀第150章 返回枝江第538章 雷霆決戰(三)第691章 兵抵天津第521章 濟南第695章 爭鬥不休第391章 立足未穩第27章 當陽慘禍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倆第41章 算計縣尊第154章 功虧一簣第275章 圖窮匕見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140章 招撫談判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第381章 追剿李定國第451章 陷落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286章 江南方略第90章 白杆女將第298章 不得已的美人計第40章 土改契機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44章 亂之將起第186章 彭新履新第41章 算計縣尊第162章 轅門立柱第39章 事涉禮部第62章 徽州會館第316章 悲觀的科奎拉第390章 初戰第532章 合圍(一)第447章 鯤鵬之略第518章 江陵侯第369章 速度比賽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217章 混亂夜戰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3章 石子嶺上第656章 滅國之戰(一)第480章 借債風波(二)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686章 治理黃河第181章 龍舟比賽第161章 湖廣巡撫第42章 一場鬧劇第166章 圍三缺一第381章 追剿李定國第291章 內閣劇變第389章 逾越第584章 行知學刊第94章 圍魏救趙第30章 山雨欲來第73章 虎牙之對第465章 後院第480章 借債風波(二)第487章 登島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143章 海盜受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