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激烈對碰

然而,朱由檢沉默不過兩天,又被林純鴻狠狠地震撼了:林純鴻從海上弄了二十個蠻夷俘虜,押送到了北京!

此舉轟動了整個京師。愛看熱鬧的北京人無不扶老攜幼,聚集在大街上觀看俘虜。北京人對海盜的恨,遠沒有廣州人強烈,而且北京人素來見多識廣,金髮碧眼的西洋人、又黑又瘦的東南亞猴子、又矮又壯的日本人也見過不少。與其說他們來觀看俘虜,還不如說他們正在圍觀攪動大明朝局的林純鴻。

大街上議論紛紛:

“馬尼拉……馬尼拉是什麼地方?離廣州遠麼?林總兵跑到別人的地盤上抓幾個俘虜,什麼意思?還嫌大明不夠亂麼?”

“啥?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南洋乃大明至南洋,絕不容大明以外的任何人染指!抓得好!區區蠻夷,居然不服王化……”

“哎,林小三囂張跋扈,不得朝廷軍令,擅自跨海攻擊西洋人……哎,勢大難制啊……”

“狗屁!林總並揚我大明國威,何錯之有!”

……

二十名俘虜從廣州運至京師,耗時一月有餘,林純鴻不惜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做此等吸引眼球之事,可謂用心良苦。

一方面,林純鴻藉助二十個活生生的人,向大明天下宣佈,自己的實力已經強大到可以遠赴海外挑釁西洋人的程度,警告一些潛在的對手,不要錯誤地估計實力。

另一方面,林純鴻試圖在沉悶的政治環境中投入一塊巨石,迫使朝廷諸臣真切地體會到,大明絕不是天下的中心,大明之外的文明比起大明來,毫不遜色。

至於朝廷將二十名俘虜是煎是炸,林純鴻一點也不關心。

出乎林純鴻意料的是,二十名俘虜到來的時機太過敏感,一石激起千層浪。

朝堂之臣幾乎立即啞口,瞠目結舌地看着俘虜,不知該如何應對。

朱由檢、溫體仁以及東林餘脈立即認識到一個嚴重問題:即使將荊州邦泰一網打盡,林純鴻完全有實力在廣東自立,成爲另外一個鄭芝龍,甚至比鄭芝龍更爲強悍。

林純鴻不知不覺間,已經經營了另外一個老巢,端掉林純鴻的荊州老巢又有何用,只會徹底將林純鴻逼反!一旦林純鴻與周望南北對進,湖廣、廣東將不復爲大明所有。

氣急敗壞的朱由檢徹底拋棄了沉默的打算,立即嚴旨訓斥左良玉,令其立即停止向南進兵。同時,朱由檢令盧象升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左良玉與荊州軍接戰,以免將事情鬧得無法收拾。

溫體仁得知後,禁不住大喜,立即着手收集證據,試圖將左良玉與東林黨勾結的事實搞成鐵證,徹底將錢謙益和瞿式耜打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不過,此事到底如何了結,還是一個未知數,林純鴻的反應至關重要。於是,包括朱由檢在內,所有人將目光聚焦在荊州和廣州,心驚膽戰地等着下一步消息。

朝廷紛紛擾擾時,荊州集團與左良玉的對碰一觸即發。

左良玉瞬間糾集了三萬大軍,又得到了大量的糧草和軍輜,只覺得暢快無比,他吸取了東黃莊一戰的教訓,令溫一州自蟻附人羣中擇其精壯者四千餘人,發放武器,四處劫掠,收集糧草和軍輜,爲前方精銳提供支援。

四五千亂民的破壞力非常驚人,幾乎將新野、唐縣劫掠一空。溫一州乘機對亂民隊伍以軍法約之,經過多日的磨合和殺戮,亂民隊伍好歹有了點軍隊的模樣,比起李自成、張獻忠的亂民隊伍來,毫不遜色。

更爲致命的是,左良玉打着官軍的旗號,對亂民的吸引力更強,在不斷地滾雪球之下,左良玉的隊伍越來越龐大,兵力遠超林純義和竇石溫。

不過,形勢對左良玉來說,並不顯得樂觀。左良玉非常清楚,要達到最終佔據三地的目標,必須在周望回師之前攻破襄陽,否則前有堅城,後有萬餘精銳之師,怎麼看都是敗亡的結局。

而且,更讓左良玉惱火的是,自進入襄陽府轄地後,老百姓彷彿一夜之間由綿羊變成了獅子,在弓兵的組織下,四處伺機攻擊搶掠的亂民,溫一州不僅損失了大量的糧草和軍輜,而且人員逃跑無數。

左良玉心急無比,令羅岱、張應元率兵急進,試圖乘虛攻佔襄陽,打開進軍江漢膏腴之地的門戶。

與此同時,無論是邦泰集團,還是張兆本人,應對非常堅決,只有一個字:“打!”不剿滅左良玉誓不罷休。

張兆於兩日前抵達襄陽,立即令襄陽、南漳、宜城等漢水以南之弓兵聚集於襄陽城,並令谷城、光化、均州、棗陽等地弓兵嚴密遮護百姓,對劫掠之亂民進行堅決打擊。不出兩日,襄陽城以虎嘯軍爲主力,以漢水之南弓兵、竇石溫弓兵爲羽翼,兵力達到兩萬餘人,有了出城與左良玉硬撼的本錢。

張兆更不遲疑,立即令林純義出城迎擊羅岱和張應元,試圖掌握主動權,禦敵於城門之外。

崇禎八年十一月初八,龔家咀村,北風呼嘯,哈氣成霜,滴水成冰。無論是左良玉、還是林純義,均對龔家咀非常滿意,將其作爲了戰場。

龔家咀乃唐河、白河匯合之處,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雖然時處冬月,唐河、白河的河面上已經有了薄薄的冰層,但並不妨礙船隻行走,左良玉要大規模進攻襄陽,必須搶佔龔家咀。而林純義要阻止左良玉靠近襄陽城牆,必須掌握龔家咀這個要害點,堵住左良玉前進的道路。

林純義絕無與左良玉客氣的意思,中軍居前,左右兩翼略微居後,擺出了一個極具攻擊性的陣型,緩緩向左家軍逼近。虎嘯軍養精蓄銳年餘,上下的求戰慾望本就非常強烈,更那堪軍政處軍官以“後退一步是家園”來鼓舞士氣,將士們無不睚眥盡裂,發誓要將左家軍徹底剿滅,將左良玉的人頭掛在襄陽的城頭上示衆!

左家軍毫不示弱,多日來的劫掠,讓將士們徹底擺脫軍輜不足的窘境,裝備、士氣均上了一個檔次。左良玉更是拿着襄陽荊州富裕無比的噱頭蠱惑兵丁,並放言:攻破襄陽後,三日不封刀!

兩軍的激烈碰撞,已經無法避免!

天上,黑雲如鉛,北風呼嘯;地上,刀光劍影,鼓角爭鳴!

一萬五千多名勇士齊聚龔家咀這個狹窄的地方,即將展開最爲血腥的廝殺,誰也說不清爲什麼要廝殺,他們只知道,將弩箭、刀槍狠狠地插入對方的軀體,讓對方在自己的武力下呻吟、求饒!

雙方均爲百戰老兵,戰前緊張、壓抑的氣氛似乎對他們毫無影響,他們猶如精準的機器一般,在鼓點、在旗幟的指揮下,一步步逼向敵人。

突然,虎嘯軍中鼓點節奏發生了變化,將士們駐足不前,刀盾手們左手持盾,右手斜舉大刀,刀刃向敵。長槍手們平端長槍,槍頭直指向前;弓弩手們眯縫着左眼,將弩箭對準當面之敵。

只聽見一陣劇烈的爆炸聲傳來:“轟……轟轟……”

虎嘯軍炮營率先開炮了!

一剎那間,炮營立即被籠罩在煙霧之中,無數的鐵球被狠狠地拋向了天空,劃了無數個大大的弧度,發出尖銳的破空聲。旋即,鐵球將要落在地上時,突然發生爆炸,將死亡的彈片往左家軍頭上傾瀉。

開花彈!

左家軍不是沒有捱過炮彈,炮彈飛過來時,百戰的老兵沒有絲毫驚慌。對他們來說,流矢的威脅遠遠超過炮彈。然而,大出他們所料的是,虎嘯軍發出的炮彈一殺一片,遠非四處跳躍的鐵球可比!

瞬間,越來越急的炮擊將左家軍掀翻一片,無數的將士們倒在地上,輾轉呼號,哀鴻一片……

左家軍的陣型被攪得一塌糊塗,出現了無數的空缺。空缺之處,土地幾乎被炸藥薰成黑色,到處是殘肢斷腿、內臟,幾乎找不到一具完整的屍體!

兵丁們雖然如機器一般精準,但他們畢竟不是機器,他們也有恐懼,也有自己的感情。不可避免的,左家軍的士氣受到了影響,兵丁們紛紛裹足不前,不停地張望着低級軍官,期待着撤退命令。

左良玉紅臉幾乎漲成紫色,舉起手中長槍,大吼道:“衝上去!快!衝……”

兵丁們得令後,就如從炮火中解脫了一般,吶喊着“衝啊……”,如同閃電一般,向前衝去,似乎這樣才能躲避炮火。

兵丁的本能反應是對的,快速衝鋒立即令炮火停歇下來,呼嘯的北風立即將硝煙吹得一乾二淨,虎嘯軍背後,露出二十多個黑乎乎的洞口。

狹路相逢勇者勝!

作戰多年的林純義哪能不明白這個道理?林純義大手一揮,用低沉的聲音吐出兩個字:“衝鋒!”

瞬間,虎嘯軍的戰鼓驟然變了節奏,軍中也發出一陣炸雷似的狂吼:“衝啊……”

兩股洪流快速接近……接近,再接近……鋼鐵的撞擊聲猝然響起,兩股洪流終於撞在了一起。

沒有任何試探,兩軍立即短兵交接,陷入混戰之中……

第507章 阻擊第393章 生的希望第462章 冷遇第335章 又一次偶遇第656章 滅國之戰(一)第645章 北退南進第412章 兩難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586章 西北劇變(一)第62章 徽州會館第26章 求賢若渴第385章 安廬巡撫第209章 喘息之機第146章 鳳儀“陣亡”第158章 美人心計第484章 喚醒第173章 馬伕卻敵第4章 家門之變第378章 汝州錢祚徵第658章 滅國之戰(三)第102章 大明儒將第334章 贈劍第33章 窮途末路第145章 京營慘敗第289章 柳營試馬第43章 亂之源頭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432章 孫傳庭第507章 阻擊第95章 攻打官莊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398章 禹州震動第13章 按部就班第285章 開解屬下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345章 轎子與纏足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604章 初次運作第448章 等待第521章 濟南第193章 荊州攻略第293章 異地結果第173章 馬伕卻敵第398章 禹州震動第80章 初戰告捷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445章 詭道第238章 桐柏事變第148章 月白風清樓第32章 如火如荼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270章 經營南陽第92章 開始鑄炮第166章 石柱土司第620章 鄭彩之略第377章 被囚禁的艾能奇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第437章 清港第614章 蹊蹺之處第516章 隱忍(四)第167章 童莊河口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11章 新桃換舊符第470章 金吾營第125章 衛輝潞王第361章 出擊第121章 觀口守營(五)第68章 大展宏第4章 家門之變第48章 婚姻大事第651章 朝廷變局(一)第473章 聯防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102章 大明儒將第451章 陷落第684章 調兵之議第167章 生擒闖賊第673章 下南洋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74章 籌備建制第475章 殺傷第375章 求名不求實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356章 默契第627章 封狼居胥(一)第620章 鄭彩之略第29章 惠王分羹第562章 戰馬(六)第568章 小高潮第370章 棲身荊州第510章 壓力(三)第665章 滅國之戰(十)第522章 困獸第222章 南洋第244章 正面硬撼第62章 徽州會館
第507章 阻擊第393章 生的希望第462章 冷遇第335章 又一次偶遇第656章 滅國之戰(一)第645章 北退南進第412章 兩難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586章 西北劇變(一)第62章 徽州會館第26章 求賢若渴第385章 安廬巡撫第209章 喘息之機第146章 鳳儀“陣亡”第158章 美人心計第484章 喚醒第173章 馬伕卻敵第4章 家門之變第378章 汝州錢祚徵第658章 滅國之戰(三)第102章 大明儒將第334章 贈劍第33章 窮途末路第145章 京營慘敗第289章 柳營試馬第43章 亂之源頭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432章 孫傳庭第507章 阻擊第95章 攻打官莊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398章 禹州震動第13章 按部就班第285章 開解屬下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345章 轎子與纏足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604章 初次運作第448章 等待第521章 濟南第193章 荊州攻略第293章 異地結果第173章 馬伕卻敵第398章 禹州震動第80章 初戰告捷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445章 詭道第238章 桐柏事變第148章 月白風清樓第32章 如火如荼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270章 經營南陽第92章 開始鑄炮第166章 石柱土司第620章 鄭彩之略第377章 被囚禁的艾能奇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第437章 清港第614章 蹊蹺之處第516章 隱忍(四)第167章 童莊河口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11章 新桃換舊符第470章 金吾營第125章 衛輝潞王第361章 出擊第121章 觀口守營(五)第68章 大展宏第4章 家門之變第48章 婚姻大事第651章 朝廷變局(一)第473章 聯防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102章 大明儒將第451章 陷落第684章 調兵之議第167章 生擒闖賊第673章 下南洋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74章 籌備建制第475章 殺傷第375章 求名不求實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356章 默契第627章 封狼居胥(一)第620章 鄭彩之略第29章 惠王分羹第562章 戰馬(六)第568章 小高潮第370章 棲身荊州第510章 壓力(三)第665章 滅國之戰(十)第522章 困獸第222章 南洋第244章 正面硬撼第62章 徽州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