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孟買七島

孟買七島隸屬葡萄牙,霍斯特慷他人之慨的用意就如司馬昭之心一般,路人皆知。

這個計劃出自霍斯特之口,雖然讓孟德烈覺得噁心,但從實際出發,這個計劃本身也符合葡萄牙的利益,所以,孟德烈捏着鼻子同意了霍斯特的話。

孟德烈雖然打算在貿易配額、華夏幣流通上讓步,但他沒有爽爽快快地交出利益的意思。他準備先把孟買七島交給林純鴻再說。

若林純鴻能順順當當地吞下孟買七島,那也要等西洋艦隊開進印度洋西海岸再談;若林純鴻與莫臥兒帝國兵連禍結,那就不客氣了,甚至還可以考慮與莫臥兒帝國一道夾擊林純鴻。

於是,霍斯特和孟德烈都把目光投向東北方向的德里。

德里是莫臥兒帝國的首都,林純鴻的使節在果阿和柯欽下了最後通牒後,就前往德里。霍斯特和孟德烈估計,林純鴻的使節肩負着說服沙賈汗讓出孟買周邊地域的使命。

僅僅過了十餘天,就傳來消息:沙賈汗同意將孟買七島周邊一百里範圍內的地域賣給大明,價值一百兩黃金。

霍斯特和孟德烈大跌眼鏡,不明白一向英明神武的沙賈汗爲何突然犯了渾,居然輕易讓林純鴻佔了大便宜。

一百兩黃金,可不就是送?

兩人四處打探原因,反饋回來的原因五花八門:

有的人說,林純鴻的海軍軍情處搭上了沙賈汗寵妃泰姬·瑪哈爾的線,沙賈汗被泰姬·瑪哈爾說服,輕易讓出了孟買周邊地域。

這條顯然是胡說八道,泰姬·瑪哈爾早在七八年以前就死於難產,何來搭上泰姬·瑪哈爾一說?

有的人說,林純鴻的使節威脅沙賈汗,若不讓出孟買周邊地域,就支援錫克人和馬拉特人。

錫克人和馬拉特人分別信仰錫克教和印度教,素來與信仰伊斯蘭教的莫臥兒帝國不對付,再加上沙賈汗一改以前的宗教寬容政策,極力壓制錫克教及印度教,致使錫克人和馬拉特人的反抗?

??起彼伏。

這個原因雖然靠譜點,但與胡說八道相距也不遠。

孟德烈和霍斯特知道,錫克人和馬拉特人雖然造反,但對強大的莫臥兒帝國而言,根本不是什麼大事,雄才大略的沙賈汗不會屈服於林純鴻的淫威。

最終,還是葡萄牙在孟買的行政長官道破了玄機:

孟買所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是馬拉特人的主要聚居地,莫臥兒帝國對孟買周邊的控制力幾近於零,莫臥兒帝國將孟買賣給林純鴻,不僅能得到一百兩黃金,還能借林純鴻的力量削弱馬拉特人。

這……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區區一孟買,居然讓大明、葡萄牙、荷蘭、莫臥兒帝國、馬拉特人這麼多勢力捲入,環中套環,計中有計,到底誰纔是最大的受益者,誰纔是最大的受害者?

崇禎十四年六月十五,樑楓率領十二艘一級戰艦、數十艘二級戰艦,由淡馬錫出港,氣勢洶洶直航印度西海岸。

接到消息後,霍斯特、孟德烈嚇得半死,惟恐印度洋艦隊遭到攻擊,不約而同地下令兩國艦隊躲避至遠洋。

當艦隊抵達柯欽港時,樑楓下令艦隊從柯欽炮臺射程範圍內通過。在霍斯特的一再警告和約束下,荷蘭炮手未發一炮,眼睜睜地看着龐大艦隊揚長而去。

當樑楓艦隊離果阿還有百里之時,與一艘小船迎頭碰上,小船上載着的葡萄牙使節登上了定遠艦,提出將孟買七島售賣與大明的請求,售價爲一萬兩黃金。

樑楓斷然拒絕,將使節趕下定遠艦,繼續前進。

當艦隊抵達果阿城下時,葡萄牙使節再次登上了定遠艦,依然堅持將孟買七島售賣與大明,售價爲五萬圓。

一萬兩黃金與一千圓,區別不僅僅在價格,更爲關鍵的區別在於孟德烈對華夏幣的態度。

不過,外聯司陸敏成顯然對五萬圓不滿意,陰聲道:“購買孟買周邊瑨邊百里範圍內的土地,大明花了一百兩黃金,大致相當於一千多圓,區區孟買七島,就要賣五萬?太貴了!”

在葡萄牙使節眼中,五萬圓也就相當於白送,他萬萬想不到,陸敏成會在這些細枝末節上糾纏,其挑起爭端的態度昭然若揭。

葡萄牙使節忍氣吞聲,最終開出了五百圓的價碼。

陸敏成欣然接受。

末了,樑楓又警告葡萄牙使節:“貿易配額、華夏幣流通及大西洋自由貿易一事可叫孟德烈抓緊了,待我接管了孟買後,再來和孟德烈確認。”

樑楓說要去接管孟買,實際上僅僅只派了兩艘二級戰艦及一艘運輸船北上,主力艦隊並未走遠,而是遊弋在果阿外海,監視果阿附近的船隻出入。

待到王兩全登上孟買七島,稍稍環島一圈後,不得不驚歎老天爺的鬼斧神工。

印度西海岸,海岸線平直,外海幾無島嶼,而孟買則一口氣有七個小島,海岸線極爲曲折,呈鋸齒狀,擁有衆多的港灣,並不需要太大的工程,就足以建起一座超級港口。

王兩全開始率領百餘專業人員四處測量,對孟買七島進行規劃設計。當孟買七島的形狀、水文資料及周邊數十里範圍內的地形都轉化爲圖紙時,王兩全忽然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趁着疏浚港灣時,將七島之間的海灣填塞,連在一起。

這樣無疑對建設超級港口有利,只不過工程量翻倍而已。

以這個構想爲基礎,王兩全開始着手整個港口的設計。

與此同時,一部分人員在龍衛軍團小股軍士的護送下,開始深入孟買周邊考察。令考察人員感到奇怪的是,馬拉特人並未對他們的到來露出敵意,只是對他們感到好奇,時時圍觀而已。

考察人員對拉攏關係經驗豐富,將隨身攜帶的糖果分發給孩子們。孩子們歡呼雀躍,就連大人們也盯着孩子們手中的糖果羨慕不已。

考察人員靈機一動,立即返回孟買七島,緊急從運輸船上卸下了一些貨物,攜帶至馬拉特人聚集區兜售。

精美的工藝品、甜甜的糖果,吸引了無數的馬拉特人前來交換。只是,這些馬拉特人貧困,幾乎拿不出金銀之物,只能牽來羊、背來糧食交換。考察人員來者不拒,半賣半送,將手頭的貨物全部兜售完畢。

從一開始,漢人就與當地的居民建立了良好的關係,這對考察人員的工作顯然有利。隨着考察人員工作的深入,他們驚奇地發現:馬拉特人從不吃牛肉,不僅不吃,還把牛奉爲神靈,容不得半點輕慢。

考察人員立即記錄在冊,提醒大明人注意。大明人在進行擴張時,時時處處體現出對其他文明的包容與尊重,這與強盜般的西洋人明顯不同。

除此之外,考察人員還發現,孟買周邊的人口非常密集,幾乎不亞於大明的江南與荊州。而且,這裡的人非常慵懶,每天大部分時間用來曬太陽、抓蝨子,幾乎不幹什麼活。

在這種生活態度下,貧困在所難免。

考察人員馬上提醒王兩全,不要把建設孟買港口的希望寄託在馬拉特人身上。

後期的事實也證明,王兩全即便以一兩銀子一天的工錢,也無法吸引這幫人出賣勞力。

……

當霍斯特、孟德烈挑撥莫臥兒帝國與大明關係的計劃失敗後,兩人又把希望寄託在馬拉特人身上。他們分別派人至馬拉特聚集區,極力描述大明人的可懼之處,盡一切努力挑撥馬拉特人和大明人的關係。

馬拉特首領將信將疑,派人至孟買周邊一看,發現大明人非但沒有露出猙獰的擴張企圖,甚至還給馬拉特人帶來了許多稀奇古怪的東西。

馬拉特首領認爲大明人並無惡意,遂對葡萄牙人、荷蘭人的挑撥不理不睬。

馬拉特人應對莫臥兒帝國的壓力已經感到非常吃力,既然大明人沒有繼續擴張的企圖,實在不宜再樹強敵。

馬拉特人中的高種姓,頭腦非常清醒。

孟德烈還未挑撥出個所以然來,樑楓又把艦隊開到了果阿城下,劍拔弩張,局勢非常緊張。

事已至此,孟德烈和霍斯特爲了爭取更好的談判條件,不惜冒着艦隊被殲滅的危險,命令艦隊集結在果阿外海,讓樑楓看到他們手頭的籌碼。

看到荷蘭、葡萄牙艦隊現了蹤跡,整個艦隊如同鯊魚嗅到了血腥味一般,果斷地將果阿拋在了一邊,開始追逐葡荷聯合艦隊。

聯合艦隊哪裡敢直面樑楓艦隊,嚇得趕緊奔逃。

樑楓緊追不捨,雙方開始在印度西海岸兜圈子,一追一逃,直到孟德烈的使節再次登上定遠艦。

使節原則上同意取消印度洋據點內的貨物配額限制,允許華夏幣自由流通,允許大明人在據點內設置錢莊。但是,對大明商船在大西洋的自由航行權死不鬆口。

樑楓率領整個艦隊,毫不客氣地集結在果阿外海,徹底封鎖了果阿城,禁止一切船隻出入。

孟德烈無法,同意大明的商船進入大西洋,但必須採取貿易配額制。

荷蘭東印度公司總督霍斯特聽到消息後,嚇得面如土色。他萬萬想不到,自己一心想擺葡萄牙一道,卻被葡萄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暗暗擺了他一道,將他推到了與大明對抗的前臺。

第13章 按部就班第167章 童莊河口第353章 調動重兵第639章 兩家商號(二)第448章 等待第195章 倏忽而敗第540章 雷霆決戰(五)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41章 算計縣尊第214章 運籌帷幄第623章 歐洲之行(二)第449章 炮擊城牆第167章 生擒闖賊第210章 南下途中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509章 壓力(二)第228章 租借錦普第586章 西北劇變(一)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523章 水陸之戰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149章 局勢緊張第410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522章 困獸第437章 清港第583章 步步推進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229章 南洋局勢第418章 處罰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42章 一場鬧劇第447章 炮灰第652章 朝廷變局(二)第619章 糧草困局第497章 圍而不攻第60章 發展方向第684章 調兵之議第198章 進士投效第675章 南洋與西域第217章 混亂夜戰第337章 一起偷聽第652章 朝廷變局(二)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第462章 冷遇第661章 滅國之戰(六)第394章 暗流涌動第438章 登陸第313章 灘頭之戰第96章 逼退紫金樑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56章 共牢而食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58章 大廈將傾第570章 半邊天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550章 錦衣衛之懼第672章 廣南布政使司第426章 入彀第445章 詭道第371章 局中的盧象升第23章 請君入甕第93章 白杆被圍第280章 虛假銀庫第244章 正面硬撼第692章 參軍聯席署第369章 速度比賽第38章 惠王出手第494章 籌錢糧第256章 四面出擊第41章 算計縣尊第98章 利益交換第563章 收編第589章 西北劇變(四)第543章 謀將第338章 呂宋總督的人選第244章 正面硬撼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413章 陽謀第660章 滅國之戰(五)第503章 奏章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63章 暴雨如注第507章 阻擊第443章 封鎖廣東第48章 婚姻大事第389章 逾越第38章 惠王出手第490章 亂中動兵第607章 三份方案第94章 圍魏救趙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93章 白杆被圍第295章 好戲連臺第299章 莊園備戰第202章 大明輿第275章 圖窮匕見第7章 玉汝於成
第13章 按部就班第167章 童莊河口第353章 調動重兵第639章 兩家商號(二)第448章 等待第195章 倏忽而敗第540章 雷霆決戰(五)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41章 算計縣尊第214章 運籌帷幄第623章 歐洲之行(二)第449章 炮擊城牆第167章 生擒闖賊第210章 南下途中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509章 壓力(二)第228章 租借錦普第586章 西北劇變(一)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523章 水陸之戰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149章 局勢緊張第410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522章 困獸第437章 清港第583章 步步推進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229章 南洋局勢第418章 處罰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42章 一場鬧劇第447章 炮灰第652章 朝廷變局(二)第619章 糧草困局第497章 圍而不攻第60章 發展方向第684章 調兵之議第198章 進士投效第675章 南洋與西域第217章 混亂夜戰第337章 一起偷聽第652章 朝廷變局(二)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第462章 冷遇第661章 滅國之戰(六)第394章 暗流涌動第438章 登陸第313章 灘頭之戰第96章 逼退紫金樑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56章 共牢而食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58章 大廈將傾第570章 半邊天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550章 錦衣衛之懼第672章 廣南布政使司第426章 入彀第445章 詭道第371章 局中的盧象升第23章 請君入甕第93章 白杆被圍第280章 虛假銀庫第244章 正面硬撼第692章 參軍聯席署第369章 速度比賽第38章 惠王出手第494章 籌錢糧第256章 四面出擊第41章 算計縣尊第98章 利益交換第563章 收編第589章 西北劇變(四)第543章 謀將第338章 呂宋總督的人選第244章 正面硬撼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413章 陽謀第660章 滅國之戰(五)第503章 奏章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63章 暴雨如注第507章 阻擊第443章 封鎖廣東第48章 婚姻大事第389章 逾越第38章 惠王出手第490章 亂中動兵第607章 三份方案第94章 圍魏救趙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93章 白杆被圍第295章 好戲連臺第299章 莊園備戰第202章 大明輿第275章 圖窮匕見第7章 玉汝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