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蒙古諸部

人有擔當,就是擎天柱。

盧象升、孫傳庭在後世被譽爲大明之脊樑,才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兩人置個人榮辱與生死於度外,一心想把事情做好。

這便是有擔當。

孫傳庭任宣大總督,抵禦韃子入侵,是他的責任,作爲有擔當的漢子,爲了禦敵於國門之外,生死自然被放在了一邊。

至於個人臉面,相比較生死,又算得了什麼?

所以,孫傳庭明明知道支援朔州會大丟面子,依然令精銳向西移動,靠近朔州。

責任!

在孫傳庭的考慮中,鰲拜勢大,盛坤山兵馬僅僅六七千,算上武衛軍,也不過萬餘,萬一戰敗,朔州失守,不僅朔州會生靈塗炭,還會讓宣大防線出現一個大的缺口。

盛坤山在朔州一直盯着孫傳庭的動靜,得知孫傳庭令鄭嘉棟率領五千陝兵進兵至大同左衛(今左雲縣)駐防後,久久說不出話來,默然半晌,方嘆了口氣,道:“孫督師之氣魄,吾不及遠矣……”

大風雪連續飄了三日,難得一見的太陽終於露出了面容,給草原帶來了一絲溫暖。

鰲拜率衆經過千里行軍,又在風雪中苦挨數日,見到太陽後,自然士氣大漲。看着嗷嗷直叫的騎士們,鰲拜大手一揮,全軍拔營,開始往西進軍。

不數日,大軍抵達清水河畔,安營紮寨。

朔州之北,丘陵密佈,山道崎嶇,無論是放牧,還是經商,都算不上什麼好地方。可是,近半年來,朔州卻逐漸繁榮起來,人口彙集,商旅日漸增多。

原因無他,荊州的勢力滲透到這裡而已。

黃渤和盛坤山聯手經營朔州,不僅社會秩序大爲好轉,就連時常至邊境打草谷的蒙古部落,也刻意避開了這個地方。再加上黃渤在城內設立了大量的毛紡工坊,牧民們可以就近出售羊毛、獸皮等物,人口的彙集,在情理之中。

荊州在邊境有了據點,荊州勢力覆蓋下的商人,自然經由朔州前往草原。再加上商旅在通過大同時,總會遭到一些將士莫名其妙的刁難,因此,商旅彙集至朔州,也不算奇怪。

商旅從朔??從朔州前往蒙古人聚集的陰山周邊,清水河畔便是必經之道。

鰲拜將大營紮在清水河畔,正好卡住了荊州與草原聯繫的通道。顯然,鰲拜在如何切斷荊州與蒙古人的聯繫上,下了一番苦功夫。

大軍駐紮剛定,鄂托克、土默特、主固特、布里雅特、阿刺齊特等五部首領便迫不及待地彙集至中軍帳,激動地等待鰲拜下達分頭劫掠的命令。

兩萬多騎軍,一日消耗的糧草足以堆成一座小山,無論是蒙古人,還是女真人,作戰時一直輕視後勤,總是寄希望於以戰養戰。這一次,鰲拜也不例外,將補足糧草缺口的希望放在了劫掠上。

看着嗷嗷直叫的蒙古首領,鰲拜相當滿意,令人擺出輿圖,指着大同左衛說道:“此處往東,便是大同左衛,由鄭嘉棟率兵五千鎮守……”

然後,鰲拜將指頭挪向朔州,說道:“這裡有盛坤山率領六七千騎軍鎮守,很可能還有張鳳儀所率領的武衛軍一部,兵力應該有一萬以上……”

聽到這裡,五大首領不由得對望一眼,心裡都拿定了主意,絕不靠近朔州五十里範圍之內。

鰲拜又指着朔州之西的河曲、保德、府谷等縣,道:“沿清水河畔,一路往西,路好走,敵方部署兵力不多,正適合打草谷。”

此話,得到了鄂托克、主固特、布里雅特、阿刺齊特等嶺北四部的大力響應,差點就要奔出軍帳點兵出發。

唯有土默特首領杭高頗爲猶豫,似乎有點不情願。

土默特部聚集在黃河以北,陰山以南的區域內,距離朔州大約三四百里。杭高乃土默特右旗統領。崇禎九年,嶽託將土默特部編爲左右兩旗,分別任命古祿格和杭高爲統領,徹底剷除了黃金家族對土默特的統治權,將土默特部牢牢地掌握在手中。這次出兵,只調取了土默特右旗,杭高作爲統領,親自率兵出征。

鰲拜眼色如電,慢慢轉向杭高,在一片吵雜的請戰聲中,用低沉的語調問道:“杭高,你有什麼意見?”

聲音不大,卻如驚雷一般,吵雜的嶺北四部首領停止了哼哼唧唧,用愕然的目光看着杭高。

杭高悚然一驚,慌忙跪伏於地,道:“統領請息怒,奴才剛纔聽統領言道,荊州軍在朔州聚集了上萬兵力,按照荊州軍的習慣,上萬兵力不會龜縮於朔州。奴才擔心,前去河曲,會遭到荊州軍的襲擾。”

鰲拜緊盯着杭高,似乎想看出杭高的真實想法。

杭高被鰲拜盯得渾身發毛,數九寒冬,背上居然冒出了冷汗。就快要熬不住時,鰲拜突然呵呵笑道:“杭高統領的擔心有道理,本統領認爲,荊州軍十有八九會兵出保德、府谷,甚至前進至河曲。”

嶺北四首領面面相覷,不知鰲拜和杭高在鬧什麼玩意。

鰲拜接着說道:“所以,得從朔州正面牽制荊州軍兵力……此任務由中軍及土默特部承擔。至於打草谷,則由鄂托克、主固特、布里雅特、阿刺齊特承擔。”

嶺北四部首領聽聞可以劫掠,復又大喜,慌忙拜伏於地,口稱:“敢不盡心竭力?”

就連杭高,也喜不自勝,回道:“謹遵統領令!”

杭高親眼目睹過驃騎軍的軍容,又知道六千餘鄂爾多斯部騎兵被龍武軍吃得連渣都不剩,打心眼裡對荊州軍有點發憷,不由得憐憫地看了看嶺北四部首領:去吧,去吧,到時候別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

……

且說龍武軍、虎嘯軍團剿滅鄂爾多斯部、驅逐李過後,陝西暫時平靜下來。伴隨着十多萬移民離開陝西,關中這個最爲危險的火藥桶不停地降溫,正在逐步冷卻。

按說,龍武軍此時應該北上朔州,與驃騎軍、武衛軍一道剿滅來犯之女真、蒙古聯軍。然而,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是,林純鴻令龍武軍西出關隴,兵出秦州。

貌似,林純鴻對滿蒙聯軍一點也沒放心上。

荊州,星拱樓,除了張兆和郭銘彥以外,五大閣幕使濟濟一堂,正在側耳凝聽。

“先是鄂爾多斯部,繼而是土默特部……”林純鴻將木棍從黃河以南挪到了黃河以北,指示着兩個部落聚集的位置,“這兩部離朔州不過三四百里,從朔州商路中獲利最多,卻被皇太極當做了衝鋒陷陣的急先鋒,足以說明兩個事實……”

“其一,朔州這個戰略基點已經讓皇太極寢食難安,皇太極擔心鄂爾多斯部和土默特部與朔州來往緊密,從而投向荊州,不惜從兩個部落中徵調壯丁征戰,藉此消耗兩個部落的實力……”

五個閣幕使不停地點頭,臉上的興奮之色難以言表。

朔州,是荊州經略草原基點,也是戰馬戰略的基點,朔州的一點一滴的進步,皆關係到荊州的整體戰略是否成功。

林純鴻接着說道:“其二,皇太極能輕易地調動鄂爾多斯部和土默特部,則告訴我們一個殘酷的事實:在草原上,女真人的實力依然比我們強!”

周望撇着嘴,不屑地說道:“只要將龍武軍調往朔州,力量對比就完全變了!”

陸世明也點了點頭,顯然對林純鴻將龍武軍調往秦州有所不滿。

張道涵遲疑片刻,問道:“同時開拓兩個方向,以我們的兵力,是不是有點吃力?”

林純鴻笑道:“至少,從朔州傳回的消息來看,黃渤和盛坤山遊刃有餘。”

一句遊刃有餘,倒讓衆人沉默下來。孫傳庭的配合,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盛坤山在朔州徵調牧民作戰,讓整個戰場形勢發生了急劇變化。

“斬首一級,才五個大圓,黃渤和盛坤山忒小氣!”周望一句話,讓所有人哈哈大笑起來,會場上的氣氛陡然輕鬆起來。

待衆人笑畢,林純鴻說道:“本督看來,驃騎軍擴軍時機已經成熟。至於擴充至什麼程度,就讓黃渤來定吧。至少,糧草應該由朔州來解決。”

擴軍,意味着有機會徹底扭轉草原上的態勢,衆人皆不反對,暫且將朔州放在了一邊,重新把目光聚焦在秦州。

“自西寧叛亂以來,大明朝廷對秦州以西的控制越來越弱,這個力量真空就由我們來填補吧。”

林純鴻將木棍指向了河西走廊和賀蘭山一帶,接着說道:“這兩塊地,水草肥美,非常適合養馬,對於佔據這兩塊地,相信都不會有異議。”

“至於……”林純鴻將木棍指向了新疆這塊廣袤的土地,說道:“這塊地方,自張騫通西域之後,逐步被漢化。只可惜,唐安史之亂後,整個西域漢化的進程被打斷,全部被回回化了,這個絕不能容忍!”

緊接着,林純鴻慨然道:“中國強盛之時,無不掩有西北,河西走廊以西,必須控在我手!”

(六百章了,諸位是不是來點表示?)

第436章 惶恐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661章 滅國之戰(六)第77章 朝廷博弈第403章 鎖江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331章 偶遇第182章 遊戲規則第218章 勇悍與氣節第485章 軍情第128章 張獻忠義子第316章 悲觀的科奎拉第591章 金銀複合本位第145章 京營慘敗第28章 報仇雪恨第435章 夭折的妙計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636章 神刃軍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291章 內閣劇變第404章 合謀第218章 勇悍與氣節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656章 滅國之戰(一)第158章 美人心計第552章 謀財第200章 志在必得第334章 贈劍第112章 內臣抵營第560章 戰馬(四)第228章 租借錦普第651章 朝廷變局(一)第196章 土地政策第377章 被囚禁的艾能奇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21章 洞庭湖匪第295章 好戲連臺第61章 三桅帆船第533章 合圍(二)第604章 初次運作第144章 鎮守太監第688章 天津事變第403章 鎖江第433章 招撫第387章 交易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472章 范文程第4章 家門之變第623章 歐洲之行(二)第97章 擴編計劃第10章 近期計劃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579章 撬動時局(五)第219章 離間之計第597章 熊文燦的能力第186章 彭新履新第59章 青溪佛心第469章 整備第217章 混亂夜戰第459章 援救第161章 湖廣巡撫第462章 冷遇第412章 兩難第657章 滅國之戰(二)第445章 詭道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96章 逼退紫金樑第386章 觀營第6章 幽谷巨木第475章 殺傷第597章 熊文燦的能力第395章 多管齊下第384章 別有算計第157章 戰爭發動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380章 執着與放棄第121章 觀口守營(五)第351章 牛筋的用處第26章 求賢若渴第390章 初戰第677章 目標在歐羅巴第74章 籌備建制第133章 瞬息萬變第242章 東南總督第57章 百般刁難第292章 金票進京第352章 熊文燦的苦楚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631章 封狼居胥(五)第311章 甲多島第52章 軍痞勾結第203章 婁東張溥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531章 屠殺第31章 與虎謀皮第219章 離間之計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572章 轉換戰場
第436章 惶恐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661章 滅國之戰(六)第77章 朝廷博弈第403章 鎖江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331章 偶遇第182章 遊戲規則第218章 勇悍與氣節第485章 軍情第128章 張獻忠義子第316章 悲觀的科奎拉第591章 金銀複合本位第145章 京營慘敗第28章 報仇雪恨第435章 夭折的妙計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636章 神刃軍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291章 內閣劇變第404章 合謀第218章 勇悍與氣節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656章 滅國之戰(一)第158章 美人心計第552章 謀財第200章 志在必得第334章 贈劍第112章 內臣抵營第560章 戰馬(四)第228章 租借錦普第651章 朝廷變局(一)第196章 土地政策第377章 被囚禁的艾能奇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21章 洞庭湖匪第295章 好戲連臺第61章 三桅帆船第533章 合圍(二)第604章 初次運作第144章 鎮守太監第688章 天津事變第403章 鎖江第433章 招撫第387章 交易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472章 范文程第4章 家門之變第623章 歐洲之行(二)第97章 擴編計劃第10章 近期計劃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579章 撬動時局(五)第219章 離間之計第597章 熊文燦的能力第186章 彭新履新第59章 青溪佛心第469章 整備第217章 混亂夜戰第459章 援救第161章 湖廣巡撫第462章 冷遇第412章 兩難第657章 滅國之戰(二)第445章 詭道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96章 逼退紫金樑第386章 觀營第6章 幽谷巨木第475章 殺傷第597章 熊文燦的能力第395章 多管齊下第384章 別有算計第157章 戰爭發動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380章 執着與放棄第121章 觀口守營(五)第351章 牛筋的用處第26章 求賢若渴第390章 初戰第677章 目標在歐羅巴第74章 籌備建制第133章 瞬息萬變第242章 東南總督第57章 百般刁難第292章 金票進京第352章 熊文燦的苦楚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631章 封狼居胥(五)第311章 甲多島第52章 軍痞勾結第203章 婁東張溥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531章 屠殺第31章 與虎謀皮第219章 離間之計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572章 轉換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