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謀算

安慶軍演之後,局勢突然陷入了極度沉靜之中,就如暴風雨之前的風平浪靜一般,讓所有局中人心驚膽戰。

安慶城外,長江水師依然遊弋在附近,視即將落成的炮臺於無物。田楚雲的東南行營安營紮寨,將營寨建得如同城牆一般堅固,似乎要把集賢關外當成行營的永久駐地一般。

安慶城內,史可法、張拱薇安安靜靜,對城外的荊州軍似乎視而不見。

就連風浪滔天的雙嶼港附近,鄭芝龍親率數百艘戰艦,迎頭碰上宋書陶的東洋艦隊後,頓兵不前,只是不停地派出小股兵力試探,似乎一丁點復仇的意思都沒有。

這急壞了鄭彩。

事實上,鄭彩頗具獨立性,麾下船隻多爲商船,戰艦少得可憐。鄭彩每年向鄭芝龍上繳大量的大圓,以此求得鄭芝龍的庇護。從這點來看,鄭彩與鄭芝龍更像互依互存的聯盟關係,不太像上下級。

對於鄭芝龍而言,大圓主要源自福建沿海的定點貿易處以及前往日本、南洋各地的貿易收入。至於直接從江南採購貨物前往日本,在他的收入中並不佔重要地位。

而鄭彩就不同了,自從揚州建立足夠三桅帆船停靠的碼頭之後,鄭彩就如見了血的蒼蠅一般,一頭猛扎進去,陷得越來越深。的確,從揚州收購棉布、生絲,銷售日本貨物遠比福建成本低廉,鄭彩藉此賺取鉅額利潤,向鄭芝龍上繳的大圓越來越多,於是,他在鄭氏集團內部的地位隨之水漲船高。

後來,隨着上海、杭州、蘇州港陸續建成,鄭彩發現,他的貨物來源渠道越來越廣闊、銷售貨物變得越來越容易,大圓猶如海上漂來的一般,經濟實力越來越強,僅僅商船的數量,在短短的兩年內就翻了一番。

而且,鄭彩的理念還有一幫擁泵者,鄭鴻逵就是其中之一,兩人來往越來越密切。

這一切,鄭芝龍看在眼裡,不無警惕,最終抓住鄭彩暗探工作中的幾個失誤,剝奪了鄭彩掌控鄭氏集團情報來源的權力,不動聲色間將鄭彩逐步邊緣化。

對此,鄭彩倒是無可無不可,也許,在他的心目中,卸下了暗探工作,反而可以集中更多的精力經營他的船隊。

不過,讓他始料未及的是,林純鴻悍然截斷了長江和大海之間的聯繫,大部分貨物來源渠道被斷絕,讓他龐大的商船隊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這是他絕對無法忍受的,因此,積極攛掇鄭芝龍糾集重兵報復林純鴻,就成了當然之事。

哪想到,大軍浩浩蕩蕩地北上後,卻頓兵不前,這不能不讓鄭彩焦慮萬分。

鄭彩懷疑,鄭芝龍很可能有意如此,目的就是削弱他的實力,確保他對整個鄭氏集團的絕對控制權。由此,鄭彩對鄭芝龍大爲不滿,不停地在肚中暗罵鄭芝龍:奶奶的,老子一年上繳大圓超過一百五十萬,沒有了老子,倒要看看你如何找米下鍋!還想造三層甲板戰艦?能養活十多萬張口,就算你本事!

罵歸罵,鄭彩到底不能眼睜睜地看着貿易量一落千丈,陷入入不敷出的悽慘境地。他暗暗地找到了鄭鴻逵,極盡委婉之能事,告知鄭鴻逵:我鄭彩對鄭芝龍忠心耿耿,絕不會生出二心,要是鄭芝龍真爲了打壓我,而對林純鴻隔斷長江和大海一事坐視不理,無異於自毀長城,最終吃虧的還是鄭芝龍。

鄭鴻逵細思之下,驚疑不定,在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後,鼓足了勇氣,找到了鄭芝龍,費盡口舌,方纔把“打壓鄭彩就是打壓自己”的意思表述完整。

鄭鴻逵在求見鄭芝龍之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準備承受鄭芝龍滔天的怒火。不過,讓他大吃一驚的是,鄭芝龍居然臉色平靜,似乎一點生氣的跡象都沒有。

而且,更讓他吃驚的是,鄭芝龍長嘆了一口氣,道:“想不到啊,想不到,我鄭芝龍縱橫四海半輩子,臨到頭來,居然被兄弟們看做了鼠目寸光之輩!”

鄭芝龍的語氣猶如金黃的樹葉紛紛下落的秋天一般,露出強烈的蕭瑟之意,讓鄭鴻逵情不自禁地泛出一股心酸之意。

鄭鴻逵立即跪倒在地,大叫道:“大哥,小弟不是這個意思,小弟只是想說,林純鴻已經騎在我們的頭上拉屎拉尿,這次要是不報復,丟了臉面事小,損失鉅額大圓事大!”

鄭芝龍深吸了一口氣,並不接鄭鴻逵的話,自顧自地說道:“爲兄這輩子,剿滅海上羣雄無數,之所以能做到這點,無非就一點,順應大勢!自古以來,何曾見過海上勢力與朝廷分庭抗禮?崇禎元年投靠朝廷,就是爲兄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

“現在的大勢是什麼?你和鄭彩想過沒有?”

鄭芝龍似乎有意點撥鄭鴻逵,耐心地詢問道。鄭鴻逵親力親爲了與東林一黨合作對抗林純鴻一事,這點倒是不陌生,脫口言道:“朝廷覺得林純鴻越來越難以壓制,不得不傾力竭力打壓林純鴻。”

鄭芝龍點頭道:“對,這就是大勢。唯有把握了這個大勢,方纔看明白安慶買炮鎖江、林純鴻阻斷江海。事實上,我們揮兵北上,與宋書陶在雙嶼附近對峙,也不得不順應這個大勢。”

說到這裡,鄭芝龍突然冷笑數聲,接着說道:“大勢雖不可違背,但並不代表我們只能隨波逐流,更不能被別人當槍使。楊嗣昌好算計,在安慶、河南,楊嗣昌竭力避免兵戈相向,惟恐傷了國本,將事情鬧得不可收拾。倒是在海上,楊嗣昌惟恐天下不亂,非得逼咱們與林純鴻兵戎相見,拼個你死我活。”

鄭鴻逵驚得目瞪口呆,半晌方問道:“這……大哥是怎麼看出來的?”

鄭芝龍道:“你忘了?半月之前,爲兄升任福建總兵官,署都督同知了?而且,朝廷還破天荒地同意我等商船可駛入長江,於沿岸港口收購、銷售貨物。”

鄭鴻逵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腦袋,問道:“這事咱們不早就在做嗎?這事怎麼談得上一個逼字?”

鄭芝龍搖了搖頭,嘆氣道:“剛纔說了那麼多,就是讓你從大勢着眼,去考慮問題,你怎麼還想不通呢?”

“以前咱們確實能進入長江收購、銷售貨物,不過那是林純鴻驕橫跋扈、不顧朝廷禁令搞出來的。朝廷早已無法控制這事,還不如把這個空頭許給我們,許給我們倒不打緊,但是林純鴻的臉面何在?林純鴻正在安慶與朝廷劍拔弩張,互不相讓,豈能公然讓朝廷打臉?如此一來,林純鴻阻隔江海,倒是有點迫不得已了。”

鄭鴻逵聽得心驚肉跳,末了,嘆了口氣道:“其中利害,大哥不說,小弟駑鈍,無法看得明白。”

鄭芝龍道:“多想想也就想明白了。爲兄剛開始也沒看明白,待看明白了,也一直以爲林純鴻會想出更好的應對之策,絕不會遂朝廷的意,悍然阻隔江海,與我等兵戎相見。”

“不過,奇怪的是,林純鴻還真的遂了朝廷的意。按說,林純鴻比狐狸還狡猾,絕不會暗暗地吃這個虧。順着這個思路一想,爲兄突然意識到,林純鴻在將計就計!妙啊,實在是妙,如此境地之下,林純鴻居然還想着開拓進取。”

鄭鴻逵瞪大了雙眼,只覺得自己在鄭芝龍、林純鴻面前,就跟一個傻子一般,根本連過招的資格都沒有。

鄭芝龍道:“林純鴻的真正目標在荷蘭人!其中的彎彎道道,你自己慢慢琢磨吧。好一個林純鴻,從一開始,他就把打破僵局的着眼點放在了荷蘭人身上。什麼狗屁河南、安慶,林純鴻壓根就不想在這些地方與朝廷對掐。楊嗣昌不是把咱們,把荷蘭人都算成了力量的一部分嗎?咱們也就陪楊嗣昌玩玩,把船開到雙嶼來,滿足楊嗣昌希望咱們牽制林純鴻兵力的願望。至於荷蘭人,利令智昏,這次難保會吃個大虧!”

“荷蘭人吃了大虧,楊嗣昌的力量倒是少了一大塊,整個形勢非得向林純鴻偏斜不可。林純鴻倒是沉得住氣,不想打的地方,一刀一槍都不會動,想打的地方,估計就會打個天翻地覆。你看着吧,最多還有一個月,整個形勢就會明朗。如果爲兄所料不差,這次除了南洋,其他地方不會動一刀一槍,最終林純鴻會與楊嗣昌坐下來慢慢談……”

說着說着,鄭芝龍反而大笑起來:“咱們明着被當槍使了,不過這沒關係。荷蘭人和林純鴻都不是什麼好東西,能看着他們對咬,爲兄心裡爽快至極啊!”

“你和鄭彩走得近,你去告訴鄭彩,別在那裡胡思亂想了,真要打壓他,還會等到今天?也不看看他當初把暗探搞得一塌糊塗,倒是讓林純鴻的軍情司滲透了不少人馬,爲兄當初是對事不對人。爲兄要是連這點心胸都沒有,何談縱橫四海?”

第292章 金票進京第531章 屠殺第173章 馬伕卻敵第288章 遼東往事第144章 鎮守太監第122章 闖王退兵第143章 海盜受撫第515章 隱忍(三)第45章 亂中有序第410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170章 追襲作戰第295章 好戲連臺第120章 觀口守營(四)第160章 急轉直下第532章 合圍(一)第385章 安廬巡撫第369章 速度比賽第254章 被逼死鬥第655章 平叛令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166章 圍三缺一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227章 安南鄭梉第445章 詭道第227章 安南鄭梉第107章 晉商賣馬第587章 西北劇變(二)第79章 誓師出征第436章 惶恐第302章 英格蘭艦隊第98章 利益交換第583章 步步推進第14章 口不擇言第423章 誰是黃雀第666章 光祿院(一)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140章 招撫談判第188章 重組軍情司第337章 一起偷聽第338章 呂宋總督的人選第507章 阻擊第679章 孟買七島第495章 勤王詔第391章 立足未穩第248章 火槍戰術第471章 擄掠第295章 好戲連臺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319章 兩條長蛇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312章 龍虎軍的異動第249章 未雨綢繆第289章 柳營試馬第345章 轎子與纏足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452章 投降第679章 孟買七島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525章 德州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668章 光祿院(三)第96章 逼退紫金樑第32章 如火如荼第9章 專事伐木第595章 串聯第88章 紛爭又起第107章 晉商賣馬第188章 重組軍情司第48章 婚姻大事第432章 孫傳庭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259章 騎兵對決第219章 離間之計第613章 紡織業的前景第383章 兄弟之間第274章 糧食大戰第662章 滅國之戰(七)第662章 滅國之戰(七)第240章 趁虛夜襲第347章 南陽城外第445章 詭道第287章 家居瑣事第684章 調兵之議第593章 貨幣戰前奏第196章 土地政策第36章 誓言報復第340章 爪哇之南第441章 炮戰第143章 海盜受撫第659章 滅國之戰(四)第287章 家居瑣事第306章 軍令與經權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372章 沁水據點第625章 權宜之計(二)第434章 破滅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367章 各打各的第372章 沁水據點第674章 南洋重心
第292章 金票進京第531章 屠殺第173章 馬伕卻敵第288章 遼東往事第144章 鎮守太監第122章 闖王退兵第143章 海盜受撫第515章 隱忍(三)第45章 亂中有序第410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170章 追襲作戰第295章 好戲連臺第120章 觀口守營(四)第160章 急轉直下第532章 合圍(一)第385章 安廬巡撫第369章 速度比賽第254章 被逼死鬥第655章 平叛令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166章 圍三缺一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227章 安南鄭梉第445章 詭道第227章 安南鄭梉第107章 晉商賣馬第587章 西北劇變(二)第79章 誓師出征第436章 惶恐第302章 英格蘭艦隊第98章 利益交換第583章 步步推進第14章 口不擇言第423章 誰是黃雀第666章 光祿院(一)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140章 招撫談判第188章 重組軍情司第337章 一起偷聽第338章 呂宋總督的人選第507章 阻擊第679章 孟買七島第495章 勤王詔第391章 立足未穩第248章 火槍戰術第471章 擄掠第295章 好戲連臺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319章 兩條長蛇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312章 龍虎軍的異動第249章 未雨綢繆第289章 柳營試馬第345章 轎子與纏足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452章 投降第679章 孟買七島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525章 德州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668章 光祿院(三)第96章 逼退紫金樑第32章 如火如荼第9章 專事伐木第595章 串聯第88章 紛爭又起第107章 晉商賣馬第188章 重組軍情司第48章 婚姻大事第432章 孫傳庭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259章 騎兵對決第219章 離間之計第613章 紡織業的前景第383章 兄弟之間第274章 糧食大戰第662章 滅國之戰(七)第662章 滅國之戰(七)第240章 趁虛夜襲第347章 南陽城外第445章 詭道第287章 家居瑣事第684章 調兵之議第593章 貨幣戰前奏第196章 土地政策第36章 誓言報復第340章 爪哇之南第441章 炮戰第143章 海盜受撫第659章 滅國之戰(四)第287章 家居瑣事第306章 軍令與經權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372章 沁水據點第625章 權宜之計(二)第434章 破滅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367章 各打各的第372章 沁水據點第674章 南洋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