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光祿院(四)

崇禎十四年三月,神衛軍團由重慶出發,經桐梓抵達貴陽府。同時,天策軍團由湖廣南部的辰州出發,幾乎與神衛軍團同時抵達貴陽。

韋悅翔忙着接管貴州全省的防務,楚文山則率領天策軍團繼續前進,經曲靖,最終抵達昆明,開始接管整個雲南的防務。

最終,楚文山派兵經玉溪抵達紅河,並順流而下,打通了與驍衛軍、龍虎軍團的聯繫。

自此,整個西南三省,皆被荊州軍接管,荊州遂開始在西南三省各府各縣進行改制。至於多如牛毛的土司,除了極個別主動要求編戶齊民外,林純鴻下令暫時不必理會。

幾乎與西南三省同時,湖廣南部、兩廣、福建、浙江、江西都開始了改制。唯有南直隸,林純鴻有意給復社、東林黨折騰的時間,下令暫緩。

爲了這一天的到來,荊州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幾乎所有的弓兵隊長,都出自於本土本鄉;幾乎所有的部門長官及屬吏,都在荊州進行了培訓、實習……

尤其是湖廣南部和四川,荊州滲透多年,幾乎已經到了林純鴻一聲令下,改制便應聲完成的地步。

史可法看着荊州在廣闊的區域內順風順水,再看看安慶、廬州的舉步維艱,這不得不他讓萌生退意。就連一心折騰虎丘書堂的瞿式耜、張溥,見到培養出來的小吏幾乎有一半跑到浙江、江西乃至西南求職,也心灰意懶。

直到現在,瞿式耜和張溥纔想起黃宗羲當初的勸諫:改制之事,還不如交給林純鴻去做。

正當史可法、瞿式耜和張溥聚在一起,商議如何體面地退出改制一事時,堵胤錫忽然從廬州趕到虎丘,向三人展示了黃宗羲、顧炎武的邀請函。

“設立諫官制度?亭林先生和南雷先生在荊州發出邀請?”

堵胤錫帶來的信息量太豐富,讓史可法三人的腦子一時有點短路。

堵胤錫並沒有詳細解釋的意思,只是從袖中掏出一份辭呈,遞給史可法,道:“今日至虎丘,主要是想辭去署理安廬弓兵一職,另外,還想向三位辭行,不才近日準備接受亭林先生和南雷先生的邀請,至荊州商議設立諫官制度。”

堵胤錫乃史可法麾下第一可用之人,見堵胤錫準備跑到荊州去,史可法心裡泛酸,道:“區區一諫官制度,值得仲緘千里迢迢地跑到荊州去?朝廷有都察院,已有顧問、勸諫之功能,林純鴻又重新折騰一套,估計也沒安什麼好心!”

瞿式耜、張溥表示贊同,都勸阻堵胤錫前往荊州。

堵胤錫道:“暫且不論林純鴻有何禍心,單單看林純鴻設立諫官制度,就黎民蒼生、對朝廷都有好處。既然有好處,不才就想去試試。更何況,林純鴻開了荊州以外的人蔘與制度設計的口子,若不抓住機會施加我們的影響,豈不可惜?”

堵胤錫的話,讓瞿式耜、張溥和史可法感到羞愧。當初,設立大明銀行時,林純鴻也開了口子,放任天下人討論,只可惜他們當初鼠目寸光,沒有堅持到底,致使現在大明銀行一直被林純鴻所把持,就連朝廷都難以插手。

瞿式耜習慣於將林純鴻往壞處想,這次也不例外,繼續勸阻道:“朝廷已有都察院,諫官也是有的,林純鴻另立一套,無非就是想重複大明銀行、工部的那一套,搶奪中樞都察之權,仲緘前往荊州,正好爲林純鴻張目。還望仲緘不要被林純鴻蒙蔽了雙眼。”

瞿式耜的勸諫之辭,倒提醒了張溥,張溥靈光一閃,忽然問道:“都察之權有什麼好搶的?搶過來在自己身邊留一羣批評、勸諫的人?”

張溥的話,讓瞿式耜和史可法陡然明白過來,對哦,搶奪都察權就是往自己身上套繩索的事,有什麼好爭的?

史可法道:“如此看來,林純鴻只抓住諫官這點,絲毫不提監督之類的,就是爲了享受提建議的好處,而去除監督之類的套索。”

堵胤錫默然。

與史可法三人習慣於從陰謀看待林純鴻不同,堵胤錫習慣於從做事的角度看林純鴻。這固然有受馬世奇影響的因素,也與他本人看問題全面、深刻有關。

這次,史可法在安廬改制舉步維艱,堵胤錫慢慢發現,史可法能在安廬巡撫位置上安坐,得益於士大夫階層的支持,現在要用士大夫的授權去反對士大夫,這事要是做得成,還真叫有鬼。

反觀林純鴻,起家時就親自謀取利潤,後來又繆力支持工商,從海上、陸上徵收了大量的稅收,也就是說,逐漸壯大的海商及各地工坊主是他的力量源泉之一。再算上荊州新貴、荊州軍將士的支持,林純鴻去反對鄉村豪紳,自然如泰山壓頂,將豪紳們碾得一點渣都不剩。

堵胤錫發現這點後,細細琢磨林純鴻的各項政策,陡然發現,林純鴻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推動士大夫接納他,支持他,這從朱之瑜、馬世奇等人成爲荊州的核心就可以看出。

另外,林純鴻在江南多次掀起論戰,目的也在於此。

既然有了這個想法,堵胤錫得知林純鴻欲設置諫官後,一眼發現了林純鴻的真正用意:將大部分開明的士大夫納入荊州體系中!

堵胤錫陡然興奮起來,既然士大夫能以一個整體進入荊州體系,就是讓林純鴻主導大明有何不可?

當前,就應該趁諫官制度未定,竭力讓士大夫獲取更大的權力!

……

正當史可法三人勸阻堵胤錫前往荊州時,黃顧二人的邀請函送至張溥、瞿式耜手中。

史可法三人面面相覷,不知林純鴻在唱哪一齣戲。

堵胤錫提醒道:“莫非林純鴻想把所有在野的名士納入諫官體系?”

四人商討一陣,瞿式耜、張溥最終拿不下臉面,拒絕了黃顧二人的邀請。堵胤錫則一葉扁舟,徑直向西,往荊州趕去。

相比較江南士大夫的扭扭捏捏,不情不願,鄭芝龍聽聞林純鴻欲設立諫官制度後,一眼看出了林純鴻有可能分享顧問權,根本不等任何邀請,只發函知會了林純鴻一聲,便派出了以鄭鴻逵爲代表的龐大陣容前往荊州,參與制度設計。

自大明銀行設立之後,鄭芝龍的想法就變得非常簡單,只要林純鴻想幹的事,一定要參合一腳,不僅沒有什麼損失,反而能收穫意外的好處。如大東洋商號、福建改制,都是最明顯的例子。

林純鴻大喜,令姜淑讓將鄭鴻逵一行隆重迎入荊州,施以極高的禮遇。

鄭鴻逵的到來,至少表明,海商團體開始自發地爭取權力,這與林純鴻精心呵護下的海商顯然不同。

同時,鄭鴻逵一行極大地擴大了參與人員的範圍,不再侷限於荊州內部及一幫名士。

鄭芝龍高調參與,無疑刺激了洪齊雲一幫人,就連老西的代表範毓賓也坐不住了。雙方接觸之後,組成了更爲龐大的代表團,前往荊州,參與諫官制度的設立。

一時間,各路名士、商賈紛紛彙集至荊州,致使荊州客棧爆滿、人滿爲患。

人員衆多,林純鴻令張道涵轉而對制度設計的程序進行設計,並公之於衆。首先成立特別工作小組,由林純鴻擔任組長,成員包括張道涵、朱之瑜、李崇德、彭新、黃宗羲、顧炎武、鄭鴻逵、洪齊雲等。

然後由中書府、監察府和黃顧二人擬定三份方案,由特別工作小組結合三份方案,擬定一份新的方案,再交由衆人討論。

由於參與人員過多,張道涵令所有人按照籍貫分組,分爲兩京十三省及海外組十六組,由各組分組討論,將意見彙總至特別工作小組。

特別工作小組根據大家的意見進行修改後,然後再交由與會人員表決,若同意人數超過六成,諫官制度設計便大功告成。

荊州鬧出偌大聲勢,朝廷自然不會不知。

反應最爲強烈的,自然非都察院莫屬,幾乎所有御史齊上陣,奏請朝廷阻止林純鴻胡作非爲。

所有奏章,都被朱由檢留中。

朱由檢顯然比這幫御史清醒,知道林純鴻想做的事情,他根本阻止不了,與其受辱,還不如靜觀其變。

這裡面,態度最值得玩味的要數楊嗣昌、陳奇瑜一幫人。楊嗣昌至今未置一詞,就當不知道這件事一般。

楊嗣昌當然看出,林純鴻折騰諫官一出,有完善行政、監察的意圖,也有搶奪朝廷中樞之權的意圖。不過,設立諫官的本質還是往自己身上套索,單單憑這一點,楊嗣昌、朱由檢就有點樂觀其成的意思。

可是,荊州把聲勢鬧得越來越大,名士、商賈紛紛跑到荊州,搞得荊州倒像是中樞似的,這讓楊嗣昌、朱由檢覺得臉上無光。

楊嗣昌想來想去,建議朱由檢以巡視地方的名義派出欽差,至荊州對整個諫官制度設計進行干預,若有機會,順勢搶過主導權。

朱由檢應同,遂下旨,以李紹翼爲欽差,巡視湖廣。

第379章 馬不停蹄第477章 單幹第580章 撬動時局(六)第46章 潤物無聲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189章 準備攤牌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432章 孫傳庭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404章 合謀第471章 擄掠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306章 軍令與經權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189章 準備攤牌第144章 鎮守太監第405章 龍武軍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289章 柳營試馬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438章 登陸第637章 源頭活水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645章 北退南進第334章 贈劍第572章 轉換戰場第295章 好戲連臺第672章 廣南布政使司第323章 蘇格蘭風笛第96章 逼退紫金樑第19章 兩山口之戰第507章 阻擊第54章 春香樓裡第150章 返回枝江第202章 大明輿第565章 圈地第351章 牛筋的用處第262章 主動出擊第33章 窮途末路第188章 重組軍情司第286章 江南方略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385章 安廬巡撫第75章 立規建制第494章 籌錢糧第109章 步步緊逼第690章 光祿大夫第531章 屠殺第606章 好處多多第414章 算計第675章 南洋與西域第44章 亂之將起第30章 山雨欲來第220章 海魚保鮮第26章 求賢若渴第582章 銀票第63章 暴雨如注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551章 工程院第358章 進入禹州第57章 百般刁難第195章 倏忽而敗第513章 隱忍(一)第640章 兩家商號(三)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446章 與時間賽跑第66章 如火如荼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436章 惶恐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93章 白杆被圍第154章 功虧一簣第529章 無冕之王第484章 喚醒第31章 與虎謀皮第13章 按部就班第689章 聚焦天津第44章 亂之將起第166章 圍三缺一第365章 攪動時局第609章 中計第397章 以退爲進第78章 重組商社第393章 生的希望第668章 光祿院(三)第28章 報仇雪恨第376章 楊嗣昌的密信第426章 入彀第127章 宿命難改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485章 軍情第512章 接仗第211章 第一把火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468章 互動
第379章 馬不停蹄第477章 單幹第580章 撬動時局(六)第46章 潤物無聲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189章 準備攤牌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432章 孫傳庭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404章 合謀第471章 擄掠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306章 軍令與經權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189章 準備攤牌第144章 鎮守太監第405章 龍武軍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289章 柳營試馬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438章 登陸第637章 源頭活水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645章 北退南進第334章 贈劍第572章 轉換戰場第295章 好戲連臺第672章 廣南布政使司第323章 蘇格蘭風笛第96章 逼退紫金樑第19章 兩山口之戰第507章 阻擊第54章 春香樓裡第150章 返回枝江第202章 大明輿第565章 圈地第351章 牛筋的用處第262章 主動出擊第33章 窮途末路第188章 重組軍情司第286章 江南方略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385章 安廬巡撫第75章 立規建制第494章 籌錢糧第109章 步步緊逼第690章 光祿大夫第531章 屠殺第606章 好處多多第414章 算計第675章 南洋與西域第44章 亂之將起第30章 山雨欲來第220章 海魚保鮮第26章 求賢若渴第582章 銀票第63章 暴雨如注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551章 工程院第358章 進入禹州第57章 百般刁難第195章 倏忽而敗第513章 隱忍(一)第640章 兩家商號(三)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446章 與時間賽跑第66章 如火如荼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436章 惶恐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93章 白杆被圍第154章 功虧一簣第529章 無冕之王第484章 喚醒第31章 與虎謀皮第13章 按部就班第689章 聚焦天津第44章 亂之將起第166章 圍三缺一第365章 攪動時局第609章 中計第397章 以退爲進第78章 重組商社第393章 生的希望第668章 光祿院(三)第28章 報仇雪恨第376章 楊嗣昌的密信第426章 入彀第127章 宿命難改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485章 軍情第512章 接仗第211章 第一把火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468章 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