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交趾風雲

短短兩個月內,朱之瑜再一次踏上了交趾的土地。

馬世奇、錢祚徵正彙集在交州,商議交趾、廣南兩省恩科取士的方案,當兩人接到朱之瑜欲至交州的消息後,先是愕然,繼而大喜,這個月來繃緊的弦終於鬆弛下來。

待到朱之瑜進入交州城,馬世奇不無抱怨地說道:“交趾、廣南恩科取士,牽扯甚廣,關係到科舉革新,甚至關係到大明的長治久安。僅靠屬下與錢大使,如何能擔起此等重任?朱幕使來得正好,屬下和錢大使可以偷偷懶了。”

朱之瑜哼了一聲,斥責道:“汝等作此想法,可算沒有明白江陵侯的用意。江陵侯費盡心思,爲交趾、廣南爭取了恩科取士,無非想借着兩地偏遠、與士林牽扯不大的優勢,闖出科舉取士的新路。江陵侯上次南巡交州、金蘭,這話已經說得非常明白了,要汝等二人不怕犯錯,盡一切努力去試,爲何到頭來,汝等倒生出畏難之心?”

“朱幕使教訓得對,屬下知錯了!”一席話,說得馬世奇、錢祚徵羞愧難當,滿臉漲得通紅。

朱之瑜也不去管兩人的感受,徑直說道:“試錯,雖然有成本,但對於交趾和廣南而言,並非不可忍受,這是江陵侯的本意。可是,現在情勢有變,想照着試錯的老路走下去,可能行不通了。”

馬世奇、錢祚徵大驚,問道:“莫非京師有變?”

朱之瑜點頭道:“確實。楊嗣昌奸猾,故意把恩科取士搞得滿城風雨。南雷先生、亭林先生、東林黨、復社都在往交州趕,非常複雜。接下來如何做,江陵侯已經有了大致方略,不過方略如何實施,我等三人還得細細琢磨。”

……

接下來十數日,各路人馬陸續抵達交州,交州一下子成了全大明關注的焦點。

朝廷高層官員、大明最具實權人物之一、超重量級大儒陸續抵達交趾,普通交趾人當然茫然不知。

他們只知道,交趾大街上突然出現了許多四輪馬車,四輪馬車裡坐着的人一看就不一般,有的溫文爾雅,有的肅穆清冷、不怒自威。

這些都還算了,交州城內來什麼人,不關小百姓什麼事。但是,與他們生活緊密相關的是,交州城內的酒店、客棧處處爆滿,一房難求。順帶着,城內的生意也好了不少,總有一幫操着大明官話的人,四處尋找具有交州特色的小吃、工藝品。

最讓交趾人感到吃驚的是,城內忽然突然冒出了無數被稱作“報紙”的紙張。報紙製作精美,寫滿了漢字。

聽識字的老爺說,報紙有好多種,有交州時報、有時聞錄、有交州商報……

於是,茶館裡興起了一項新業務,由說書先生讀報。

交趾老百姓在想什麼,朱之?朱之瑜、林欲楫當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當林欲楫抵達交州後,朱之瑜與林欲楫之間發生了第一次交鋒。

林欲楫,泉州人,第一次參加鄉試,就中瞭解元,萬曆三十五年,中進士,選爲庶吉士。可以說,林欲楫就是現行科舉制度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林欲楫根本看不起僅僅只是貢生出身的朱之瑜,心裡又對他心目中的亂成賊子充滿了怨氣,見到朱之瑜後,語氣頗爲不善地說道:“按照慣例,皇上恩准交趾、廣南兩省恩科取士,需由布政使司羣官組織。汝身無官職,爲何卻大喇喇地身居兩位大使之前?”

林欲楫明知故問,顯然抱着搶佔先機、打擊荊州士氣的目的。朱之瑜掌管荊州職官司多年,與無數奸猾的官員打過交道,此等小伎倆,放在他眼裡,顯然不值一談。

林欲楫開口之前,朱之瑜還有點擔心他難以應付,現在見他只有這麼點斤兩,反倒放下心來。朱之瑜微笑道:“奉江陵侯之命,本人忝任辛巳恩科督導,並署理海事諸務。”

林欲楫張口結舌,面色微紅。朱之瑜坦言得到了江陵侯的授權,他若要繼續駁難,必須從江陵侯的命令是否合法入手。這年頭,若江陵侯的命令是否合法能說出個子醜寅卯,哪裡還有這麼多麻煩事?

前面有座山,林欲楫翻不過去,只能繞道而行:“本官奉皇上之命,至交州督導辛巳恩科。臨走之前,皇上已經吩咐,自隋唐以來,開科取士早已有慣例,交趾、廣南民情雖與中原有所不同,但不宜對慣例做過多修改,大體上還是按照往常的習慣來。”

說完之後,林欲楫笑眯眯地看着朱之瑜三人,心裡卻冷哼了一聲:江陵侯不是一直打着皇上的旗號嗎,現在我倒要看看,你們敢不敢抗旨。

朱之瑜亦笑眯眯地答道:“皇上有口諭,我等自然遵旨。”

林欲楫大吃一驚,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瞅着朱之瑜,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林純鴻到底想幹什麼?鬧出這麼多幺蛾子,就單單爲了一個恩科取士?

正疑惑着,朱之瑜繼續說道:“剛纔還在發愁,我等鄙陋,恐怕難以勝任主考官一職。馬大使和錢大使還琢磨着請林大人擔任主考官。不知林大人是否願意屈就?至於內簾官和外簾官,也一併由林大人決定。”

此話一出,林欲楫更是吃驚:連主考官都要讓出?吃驚之餘,又爲難至極,這次出京,攜帶的可用之纔不多,哪裡能找到這麼多內簾官和外簾官?

想來想去,林欲楫覺得先把主導權抓在手中爲好,所以,他重重地點了點頭:“蒙兩位大使看得起,本官就勉爲其難吧!”

……

黃宗羲、顧炎武、張溥等人起身比林欲楫晚,卻先一步抵達交州。到交州後,這些人紛紛前往交趾布政使司,打聽恩科取士事宜。

包括朱之瑜在內,所有知情官員無不拿着“正在擬定方案,不日即將完成,屆時一定會邀請諸位前來討論”等託辭推脫。

哪想到,等來等去,林欲楫剛剛抵達交州,就傳出了林欲楫爲主考官,內外簾官員皆由林欲楫決定的消息。

這個消息太具有戲劇性了。原本,黃宗羲等人一路心急火燎,惟恐朱之瑜奉林純鴻之命,將科舉改得面目全非,最終影響儒學的根基。哪想到,鬧來鬧去,最終由林欲楫主導這次恩科取士。

怎麼回事?

黃宗羲等人不解、吃驚、憤怒,紛紛前去詢問朱之瑜。

朱之瑜回道:“皇上已有口諭,說此次恩科取士,大體上依照舊例。說到舊例,我們之中誰也比不上林大人熟悉,只好委屈林大人擔任主考官了。”

黃宗羲等人失望不已。

朱之瑜主導時,他們擔心荊州方面會脫繮,而真正輪到林欲楫來主導時,他們又不甘心。

無論是黃宗羲、顧炎武,還是張溥、瞿式耜,或者說凡是有識之士,都認識到,大明的科舉已經慢慢走入了歧途,如果不趁着這次機會修改一番,遲早會出大問題!

黃宗羲、張溥等人不約而同地聚在了一起,商議辦法。

幾人對朱之瑜突然放棄主導權百思不得其解。按照他們的認知,林純鴻一旦想做什麼事,天皇老子都難以更改,爲何單單這次來了個林欲楫,就全盤更改了計劃?

瞿式耜想來想去,忽然說道:“莫非林純鴻知道我們想對科舉制度做一番更改,然後以退爲進,把我們推到前臺爭鬥?”

“這……”

衆人紛紛起疑,氣氛一下子沉靜下來。

良久,顧炎武忽然說道:“不管江陵侯有什麼打算,我們只需要做我們想做的事。八股取士這一套,非變不可,我看大家都沒什麼異議。若這一次不做任何更改,再要找到機會,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瞿式耜嘆了口氣,道:“萬一荊州方面不願意參合這事,僅靠我們,林大人哪裡會聽我們的?”

瞿式耜終於認識到林純鴻的力量,並且承認了荊州方面的能力,這讓黃宗羲不由自主地多看了瞿式耜幾眼。

黃宗羲道:“江陵侯早就對科舉不滿,這點衆所周知,也就是說,若科舉改不成江陵侯心目中的樣子,他就絕不會同意讓科舉與職官任命掛鉤。一旦科舉與職官任命脫鉤,儒學最終會式微,這是我們所不願意看見的。”

瞿式耜皺着眉頭說道:“林純鴻突然置身事外,難道他已經對科舉不抱任何希望?”

瞿式耜到底經驗豐富,一下子想到了林純鴻很可能另玩一套的可能,讓幾人臉色大變。

釜底抽薪!另闢蹊徑!

幾人腦中,立即冒出了這幾個詞。林純鴻最擅長的,不就是這種玩法嗎?

已有的制度,林純鴻能改得對自己有利,就改,不能改的,乾脆置之不理,重新立一套規矩。總之一點,規矩得由林純鴻來定!

要阻止林純鴻徹底拋開科舉,唯有說服朱之瑜,一道對科舉進行改制,一直改得林純鴻滿意爲止!

林欲楫看似拿到了主動權,卻不知不覺地陷入了極大的被動之中,只是那個老糊塗知道麼?

不僅如此,就連瞿式耜、張溥、黃顧二人也覺得陷入被動之中,除了與朱之瑜一道精誠團結對付朝廷、對付林欲楫以外,還有什麼選擇?

第443章 封鎖廣東第611章 一日千里第278章 五管齊下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379章 馬不停蹄第578章 撬動時局(四)第73章 虎牙之對第384章 別有算計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59章 青溪佛心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505章 殉國第115章 以快打快(三)第459章 援救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180章 五省總督第80章 初戰告捷第301章 蠢蠢欲動第61章 三桅帆船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283章 開始反擊第359章 軍議第179章 納妾風波(四)第583章 步步推進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672章 廣南布政使司第40章 土改契機第73章 虎牙之對第29章 惠王分羹第638章 兩家商號(一)第297章 沸騰的陳家第188章 重組軍情司第302章 英格蘭艦隊第577章 撬動時局(三)第216章 背主起事第21章 洞庭湖匪第74章 籌備建制第120章 觀口守營(四)第493章 分歧第635章 罌粟花第455章 兩手第348章 軍與軍團第348章 軍與軍團第485章 軍情第216章 背主起事第571章 自罵第401章 條件第401章 條件第454章 轉變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倆第232章 左右彷徨第521章 濟南第391章 立足未穩第213章 海戰戰術第148章 月白風清樓第457章 盛京第48章 婚姻大事第386章 觀營第587章 西北劇變(二)第21章 洞庭湖匪第655章 平叛令第197章 逐步推進第615章 人心第181章 龍舟比賽第302章 英格蘭艦隊第534章 合圍(三)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第380章 執着與放棄第282章 急劇蔓延第394章 暗流涌動第112章 內臣抵營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262章 主動出擊第695章 爭鬥不休第115章 以快打快(三)第154章 功虧一簣第487章 登島第102章 大明儒將第314章 原始的炮戰第16章 各取所需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419章 東洋艦隊第181章 龍舟比賽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510章 壓力(三)第459章 援救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434章 破滅第320章 消耗戰第641章 兩家商號(四)第223章 海商大會(三)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682章 交趾風雲第338章 呂宋總督的人選第667章 小成第320章 消耗戰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
第443章 封鎖廣東第611章 一日千里第278章 五管齊下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379章 馬不停蹄第578章 撬動時局(四)第73章 虎牙之對第384章 別有算計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59章 青溪佛心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505章 殉國第115章 以快打快(三)第459章 援救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180章 五省總督第80章 初戰告捷第301章 蠢蠢欲動第61章 三桅帆船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283章 開始反擊第359章 軍議第179章 納妾風波(四)第583章 步步推進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672章 廣南布政使司第40章 土改契機第73章 虎牙之對第29章 惠王分羹第638章 兩家商號(一)第297章 沸騰的陳家第188章 重組軍情司第302章 英格蘭艦隊第577章 撬動時局(三)第216章 背主起事第21章 洞庭湖匪第74章 籌備建制第120章 觀口守營(四)第493章 分歧第635章 罌粟花第455章 兩手第348章 軍與軍團第348章 軍與軍團第485章 軍情第216章 背主起事第571章 自罵第401章 條件第401章 條件第454章 轉變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倆第232章 左右彷徨第521章 濟南第391章 立足未穩第213章 海戰戰術第148章 月白風清樓第457章 盛京第48章 婚姻大事第386章 觀營第587章 西北劇變(二)第21章 洞庭湖匪第655章 平叛令第197章 逐步推進第615章 人心第181章 龍舟比賽第302章 英格蘭艦隊第534章 合圍(三)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第380章 執着與放棄第282章 急劇蔓延第394章 暗流涌動第112章 內臣抵營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262章 主動出擊第695章 爭鬥不休第115章 以快打快(三)第154章 功虧一簣第487章 登島第102章 大明儒將第314章 原始的炮戰第16章 各取所需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419章 東洋艦隊第181章 龍舟比賽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510章 壓力(三)第459章 援救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434章 破滅第320章 消耗戰第641章 兩家商號(四)第223章 海商大會(三)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682章 交趾風雲第338章 呂宋總督的人選第667章 小成第320章 消耗戰第205章 應對之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