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重組軍情司

百里洲都督府。

百里洲乃一個島嶼,能夠輕易地掌控來往人員的情況,此點受到了邦泰閣幕屬、中書府、都督府、監察府以及商號的青睞,紛紛將總部設在島上,以求安全和保密。年初,林純鴻回到枝江後,一直在林府中處理公案,後來覺得非常不便,就在都督府劃出一個獨立的院落,作爲辦公地點,當然,小荷也離開林府,隨之遷到都督府,伴隨在林純鴻左右。

然而,今日不見小荷的身影,卻見到崔玉兒侍立在林純鴻下首。大出旁人所料的是,崔玉兒好幾日沒有見到老爺,現在見到後,既沒有大呼小叫,也沒有汁/水橫流,而是神情嚴肅,櫻桃嘴緊閉,不發一言。畢竟,旁邊還站着一個超級大燈泡,那便是高龍。

林純鴻低着頭,眉頭緊鎖,不停地在崔玉兒和高龍身前踱來踱去。良久,方停下腳步,沉吟道:“四月初六就離開了京師,到現在已經整整過去了兩個多月,這兩個多月以來,除了溫體仁使了點小伎倆外,還未聽說朝廷有何反應,這麼說來,曹化淳當未向聖上彙報此事。”

高龍回道:“也可能是聖上早已得知此事,一直隱忍不發。”

“不可能!”林純鴻的語氣非常堅定,“聖上性情急躁,眼裡容不得一點沙子,怎麼可能隱忍至今?”

崔玉兒的紅脣挪動了幾下,最終未說話。這點小動作沒有逃過林純鴻的眼睛,“崔玉有何話要說?”

崔玉兒盈盈彎腰,道:“啓稟將軍,屬下有一點想不明白,將軍從未見過聖上,爲何如此篤定聖上性情急躁?”

林純鴻愣了愣,心裡大罵道:死丫頭,關鍵時刻搗什麼亂,老爺說他急躁就急躁,今晚得讓你舉手投降,一日不整治,就尾巴翹上天!

林純鴻表情怪異,指着案上的邸報,掩飾道:“聖上的事情都在上面呢,每日多琢磨,不就清楚了?要不是聖上急躁,國事能壞到這個地步?”

高龍心裡尷尬不已,假裝未看見二人臉上豐富的表情,道:“那曹化淳到底出於什麼動機呢?曹化淳身在其位謀其職,抓捕軍情司兄弟還說得過去,可是抓了之後又瞞着聖上,這就奇怪了!”

林純鴻又陷入沉思中,繼續低着頭踱步,大約一刻鐘後,索性坐在案臺前,拿起毛筆,沾了點墨,準備提筆寫字。筆鋒接觸到紙面,畫出一個點後,林純鴻又提起了毛筆,凝視着紙張發呆。他似乎已經忘記了垂手侍立的崔玉兒和高龍,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果不其然,林純鴻呆了片刻後,不自覺地將毛筆放入嘴中啃咬起來,居然還蹦蹦作響。這是林純鴻的惡習,一陷入沉思中,就不由自主地啃咬手中之筆。

高龍眼觀鼻鼻觀心,就如沒見到一般。

崔玉兒轉頭向高龍使了個眼色,高龍會意地點了點頭,兩人正準備悄悄地離開,林純鴻卻突然站起,大聲道:“不出一月,東林黨該派人來荊州了……”

高龍和崔玉兒大吃一驚,這事怎麼又和東林黨扯上了關係?

林純鴻顧不得向兩人釋疑解惑,對着崔玉兒吩咐道:“崔玉,你回頭和周鳳說說,三一社總部不要建在百里洲,百里洲格局太小,邦泰的色彩太濃,對保險生意並沒有好處。你先退下吧,我和高總管還有要事商量!”

崔玉兒向廳堂邊的臥室努了努嘴,眼中媚態盡顯,躬身嬌聲道:“屬下告退。”

說完,轉身離去,悄悄地帶上了門。

高龍待崔玉兒離開後,嘆氣了口氣,“將軍,崔副總管心思細密,感覺十分敏銳,離開軍情司,算得上軍情司最大的損失。”

林純鴻道:“軍情司整日與人勾心鬥角,乃男人們玩的遊戲,一介女流,瞎摻和啥啊!她有她要做的事情。”

頓了頓,林純鴻繼續道:“軍情司在東廠手裡吃了這麼大的虧,關鍵原因還在於急於求成,弟兄們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就派出去,現在想來,太輕率了,倒害了他們。”

高龍憂心忡忡,眉頭緊皺,額頭上刀刻般的皺紋顯得更深,“京師軍情處算是全軍覆沒,不過好在沈文麟對邦泰瞭解不多,也露不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現在想來,屬下在京師時,這麼快就被番子盯上,當是沈文麟已經泄露了屬下。”

林純鴻道:“這個已經不重要了,你掌管着軍情司,出門的時候並不多,就如這次,你親自到京師,只能說明軍情司的發展出了問題!”

高龍羞愧無比,低頭道:“屬下無能,請將軍責罰……”

“主要責任在於我,還是太心急了。這樣吧,軍情司暫時蟄伏一段時間,我估計,揚州和安平的兄弟們也逃不過有心人的眼睛。趁這段時間,你好好物色幾個苗子,着重培養……”

林純鴻邊說邊從案臺上抽出一份方案,遞與高龍,“這裡有我的一些想法,你好好看看,與陸主事和王義商量着辦。陸主事管着參軍司,事情繁多,王義管着江南軍情處,已經到了極限,以後軍情司還得你主管。這上上面的條列,你覺得有用的,就照着來,覺得不合時宜的,就棄用,閉門造車,當有許多不足之處。”

高龍接過方案,翻看了幾頁,大驚道:“將軍有此奇思妙想,爲何不早點拿出來?這裡從人員培訓到機構設置,又從人員管控到應急預案,無一不是金玉良言!”

林純鴻笑道:“不出問題,如何知道癥結出在哪裡?”

高龍不停地翻閱着方案,邊翻邊道:“以前在東廠時,還覺得東廠了不起,現在看來,東廠簡直就是小孩子玩過家家……”

林純鴻笑而不言,好不容易待高龍的眼睛離開方案後,道:“各地的軍情處都需要重組,咱們不怕出現問題,就怕出了問題還不改。沈文麟那些兄弟們還得加緊營救,不管他可能犯了什麼錯,也不能置之不理。京師和遼東始終是軍情司的重中之重,一旦有了腹案,有了合適的人,京師軍情處得馬上恢復。遼東還得增派暗樁,已經安插的,暫時先不用聯絡,到時候再說……”

高龍不停地點頭,就如雞啄米一般……

林純鴻所料不差,京師軍情處被一網打盡,還真與東林黨有莫大的關聯。

沈文麟乃錦衣衛出身,任了京師軍情處管事後,充分發揮自己地頭蛇的優勢,與錦衣衛和番子打得火熱,探聽到不少內幕消息。沈文麟如此高調地接近錦衣衛和東廠番子,早就引起了東廠的注意,東廠番子經過明察暗訪之後,得知沈文麟的幕後便是林純鴻,慌忙彙報給曹化淳。

曹化淳並未將此事放在心裡,畢竟,封疆之臣在京師設立耳目,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幾乎無人不曉。唯一讓曹化淳感到比較奇怪的是,以前僅僅是文臣如此做,而林純鴻乃一介武將,算得上一個特例。

然而,此事被侯恂和周士樸得知後,出於文人的本能,極力主張曹化淳將孟茲特產店一網打盡,以斬斷林純鴻的爪牙,藉此警告林純鴻謹守武將的本份。

曹化淳在兩人的危言聳聽下,經過周密部署,將沈文麟一衆全部擒入大牢,還佈下了陷阱,準備引誘更多的爪牙上鉤。沈文麟等人進入大牢後,受不住嚴刑拷打,將自己所知之事和盤托出。

這份供詞讓曹化淳幾乎驚出一聲冷汗,雖然沈文麟對邦泰內部瞭解不多,但對邦泰借商號之名,暗自設立中書府、都督府和監察府還是知道的。事已至此,曹化淳手裡如同捧着一個燙手的山芋,放也不是,拿也不是。曹化淳對朱由檢急躁的性格瞭如指掌,情知此事上報後,朱由檢將不顧一切地討伐林純鴻,大明江山不可避免地面臨着支離破碎的風險。如果不上報此事,一旦林純鴻作亂,那將悔之晚矣。

供詞對曹化淳是燙手山芋,但對侯恂和周士樸來說,無異於捧着十萬兩黃金。周士樸與侯恂大喜,送上門來的把柄,豈有白白放棄的道理?這個把柄的分量可比嚴介和重得多!兩人相信,有了沈文麟的供詞,林純鴻還不乖乖成爲東林黨的一條狗?

更何況,侯恂對財計的敏銳程度絲毫不亞於畢自嚴,他也發現枝江的稅收這幾年一直漸長,他希望通過掌控林純鴻,爲大明的財計謀一條出路。侯恂雖然脫不了黨爭的窠臼,但還有一份爲朝廷爲聖上盡力的心思。

曹化淳心中彷徨無計,又上了侯恂和周士樸的賊船,只好聽從侯恂和周士樸的建議,將沈文麟關於大牢之中,與嚴介和一道成爲脅迫林純鴻的工具。

當週士樸集中精力瞄準林純鴻時,卻忘記了近在咫尺的威脅。溫體仁的地位日漸穩固,一直將周士樸視爲眼中釘。溫體仁串通駙馬都尉齊贊元上疏,聲稱其老婆遂平長公主死之後,墳塋銀兩一省再省,絲毫不參考瑞安大長公主的例子,而其後,壽寧大長公主死後,又參考瑞安大長公主的例子,大修墳塋。

朱由檢大怒,將周士樸削籍爲民,趕回老家頤養天年。

自此,侯恂成了東林黨碩果僅存的重臣,東林黨遭遇到自崇禎元年以來最爲慘重的失敗。

第158章 美人心計第46章 潤物無聲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50章 初識白杆第413章 陽謀第211章 第一把火第172章 未雨綢繆第152章 殺人立威第455章 兩手第137章 海軍基地第158章 美人心計第670章 光祿院(五)第131章 各出妙計第126章 白桿兵敗第661章 滅國之戰(六)第85章 嫌隙漸生第393章 生的希望第283章 開始反擊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449章 炮擊城牆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215章 外海接戰第93章 白杆被圍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387章 交易第23章 請君入甕第25章 升官之後第364章 進入大別山第486章 敵襲第262章 主動出擊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392章 兵馬已動第235章 爲情所困第226章 誠心納糧第386章 觀營第586章 西北劇變(一)第109章 步步緊逼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656章 滅國之戰(一)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36章 誓言報復第695章 爭鬥不休第10章 近期計劃第92章 開始鑄炮第421章 局眼第333章 投降第605章 阿濟格的對策第277章 晉商身影第569章 江南水師第531章 屠殺第397章 以退爲進第515章 隱忍(三)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568章 小高潮第604章 初次運作第474章 互相算計第88章 紛爭又起第614章 蹊蹺之處第472章 范文程第241章 安定人心第476章 濟州島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57章 百般刁難第585章 更長遠的打算第356章 默契第331章 偶遇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386章 觀營第89章 大才在野第541章 雷霆決戰(六)第263章 慘烈對陣第593章 貨幣戰前奏第393章 生的希望第316章 悲觀的科奎拉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453章 聖地亞哥第515章 隱忍(三)第439章 封鎖第429章 挑撥第38章 惠王出手第461章 北上第338章 呂宋總督的人選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582章 銀票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46章 潤物無聲第348章 軍與軍團第441章 炮戰第553章 紛爭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472章 范文程第410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688章 天津事變第584章 行知學刊第526章 目標第273章 絕地反擊第220章 海魚保鮮
第158章 美人心計第46章 潤物無聲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50章 初識白杆第413章 陽謀第211章 第一把火第172章 未雨綢繆第152章 殺人立威第455章 兩手第137章 海軍基地第158章 美人心計第670章 光祿院(五)第131章 各出妙計第126章 白桿兵敗第661章 滅國之戰(六)第85章 嫌隙漸生第393章 生的希望第283章 開始反擊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449章 炮擊城牆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215章 外海接戰第93章 白杆被圍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387章 交易第23章 請君入甕第25章 升官之後第364章 進入大別山第486章 敵襲第262章 主動出擊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392章 兵馬已動第235章 爲情所困第226章 誠心納糧第386章 觀營第586章 西北劇變(一)第109章 步步緊逼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656章 滅國之戰(一)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36章 誓言報復第695章 爭鬥不休第10章 近期計劃第92章 開始鑄炮第421章 局眼第333章 投降第605章 阿濟格的對策第277章 晉商身影第569章 江南水師第531章 屠殺第397章 以退爲進第515章 隱忍(三)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568章 小高潮第604章 初次運作第474章 互相算計第88章 紛爭又起第614章 蹊蹺之處第472章 范文程第241章 安定人心第476章 濟州島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57章 百般刁難第585章 更長遠的打算第356章 默契第331章 偶遇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386章 觀營第89章 大才在野第541章 雷霆決戰(六)第263章 慘烈對陣第593章 貨幣戰前奏第393章 生的希望第316章 悲觀的科奎拉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453章 聖地亞哥第515章 隱忍(三)第439章 封鎖第429章 挑撥第38章 惠王出手第461章 北上第338章 呂宋總督的人選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527章 重裝騎兵第582章 銀票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46章 潤物無聲第348章 軍與軍團第441章 炮戰第553章 紛爭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472章 范文程第410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688章 天津事變第584章 行知學刊第526章 目標第273章 絕地反擊第220章 海魚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