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援救

東江軍鎮本爲毛文龍所創。

天啓二年,遼東敗壞,毛文龍率不到兩百名親兵,深入女真人身後,收復金州,在皮島建立了東江軍鎮。後來,毛文龍被袁崇煥所殺,其部將孔有德、耿仲明投奔登萊巡撫孫元化,後又造反,投降女真人。

而後,女真人在孔有德、耿仲明的協助下,一舉攻破金州,東江軍鎮總兵黃龍自刎而死。黃龍死後,由沈世魁接任總兵。沈世魁與尚可喜有仇,尚可喜率兵叛亂,投降女真人。旋即,東江軍鎮歷遭變故,軍心不穩,投降女真人者不計其數,東江軍鎮已經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當碩託率軍攻打皮島時,沈世魁立即意識到,東江鎮恐怕已經到了最後時刻。不甘心束手待斃的沈世魁立即向朝廷求援。

沈世魁對朝廷的效率可不敢抱絲毫信心,恐怕等朝廷的援兵趕到,整個東江已經成了一片廢墟。更何況,朝廷“攘外必先安內”,哪有多餘的兵可派?

沈世魁想來想去,把目標瞄準了林純鴻,立即派侄子沈志祥前往荊州求援。

東江軍鎮在大明整體戰略中發揮着什麼作用,林純鴻比誰都清楚。有了東江鎮在,遼東的漢人就有了逃奔之地,尚可喜在攛掇皇太極攻打皮島時,就曾言“自皮島開鎮以來,我國中所得遼人男婦奔逸各島者不下百萬,皆緣有島在焉”。

至於牽制的作用,毛文龍在時,還算明顯,但毛文龍死後,東江軍鎮一直不穩,忙於內部廝殺,牽制作用幾近於零。但即便如此,女真人也不敢掉於輕心,於金州駐紮重兵監視東江。

雖然林純鴻已經下定了決心援救東江,但他想看看沈世魁到底能拿出什麼籌碼,立即召見了沈志祥。

沈志祥一見林純鴻,撲地跪倒在地,說了一句“末將沈世祥見過都督”後,就放聲大哭,聲淚俱下,語不成聲。

“林都督,請立即發兵救救東江萬餘兄弟,十多萬百姓吧!”

“十多日前,女真人派碩託領大軍攻皮島,其中更有叛將尚可喜、耿仲明和孔有德相助,勢不可擋。皮島局勢緊張,禍在旦夕之間,還請都督看在十幾萬生民的份上,立即援救……若稍稍晚幾日,恐怕這十多萬生民將死於非命……”

“再則,東江鎮雖與遼東有一水之隔,但自建鎮以來,跨海至東江遼民不下於百萬之衆。想那女真人,搞什麼女真八旗,漢軍八旗,蒙古八旗,又時常至關內擄掠人口,總人口不過兩百多萬,要是沒有東江,跨海來投的百萬之衆非得受女真奴役不可,這對大明來說,絕不是一件好事。更關鍵的是,遼東之民有了東江這點希望,就不會甘心受女真奴役,心裡總算還保留着對大明的一份念想。”

沈志祥傾情表演,林純鴻當然知道他在幹什麼,無非打一記悲情牌而已。他豈能被如此拙劣的表演所欺騙,面無表情地說了一句:“沈副將快快請起,此事還得從長計議。”

林純鴻的話音一落,沈志祥就乾嚎道:“都督啊,遍觀大明,能援救皮島者,非都督莫屬。都督戰功赫赫,一戰擒高迎祥,再戰俘馬守應,三戰逐張獻忠,打得賊寇潰不成軍。天下賊寇,三分之二爲都督所滅。觀天下之將,無人與都督比肩……”

沈志祥將林純鴻的功績拿來大吹特吹,讓林純鴻聽得渾身起雞皮疙瘩,忍不住打斷沈志祥的話,冷冷地說道:“如何當得起沈副將的稱譽?”

林純鴻的話,讓沈志祥涼了半截,心下暗思道,叔父辛辛苦苦想了這兩招,看來對林純鴻一點都不管用,這林純鴻果然如傳言一般,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

沈志祥咬了咬牙,道:“東江鎮位於朝鮮與遼東之間,距離登萊不過四百多裡,遼東之東珠、毛皮,朝鮮之高麗蔘、藥材,大明之絲綢、瓷器皆借東江鎮轉口。東江乃財貨聚集之地,自古就是大明人的土地,豈容女真人染指?”

林純鴻笑了,笑得非常燦爛:“東江自然不容女真人染指。只是,本督也是有心無力啊。荊州與東江,遠隔幾千裡,非舟楫無法到達。不瞞沈副將,本督麾下的確有幾艘戰艦,這些戰艦吃水甚深,東江諸島,可有容戰艦駐泊之港口?”

這話說得赤裸裸,無非就是要求沈世魁讓出東江鎮中最適合大型船隻停靠的島嶼。只是,現在東江軍鎮內,條件最好的港口就在皮島,即便是皮島,也只能停靠小型沙船,至於停靠三桅戰艦,那非得窮盡幾年之力疏浚港口,短期之內根本無須考慮。

沈志祥苦着臉說道:“東江鎮中,最優良的港口,自然非金州莫屬,只是現在東江鎮已經丟了金州……這個,都督看……”

林純鴻揮手打斷了沈志祥的話,斷然道:“金州自然要奪回來,不過,奪回來之前,需在海上有個落腳點才行。沈副將想想,戰艦由雙嶼出發,漂泊十數日,方能抵達東江,水手皆疲累,兵丁士氣不高,如何與女真人作戰?若是有了落腳點,稍稍休整幾日,豈不是對作戰更有利?”

沈志祥心裡哇涼哇涼的,這林純鴻似乎要得到皮島才甘心,只是皮島乃東江立鎮之本,要是沒有了皮島,還談什麼東江?他都快哭出來了,求道:“皮島乃東江立鎮之本,都督到了皮島,就跟到了荊州一般,所有東江將士,皆俯首聽命。要說,皮島也無法停靠大型戰艦,若論優良港口,四百里之外的登州,倒是天然良港,又有堅固城防和海岸炮臺,最適合做海上落腳點。”

沈志祥毫不避諱地談論林純鴻覬覦皮島,又不停地將林純鴻的興趣往金州、登州引,反倒將林純鴻惹得哈哈大笑:“沈副將過慮了!皮島乃東江的立鎮之本,本督哪裡會對皮島生出覬覦之心?”

沈志祥稍稍放下了心,道:“皮島之側,有石門島,倒可供都督水手和兵丁上岸休息。”

“石門島?”林純鴻搖了搖頭,道:“這個倒不必了,落腳點我早已選好了。”

沈志祥大吃一驚,難道林純鴻真的被說動,要去佔據登州或者金州?這也太瘋狂了吧?

“不知都督選取了何處?”

林純鴻令人擺上輿圖,伸手邀請道:“沈副將請看。”

沈志祥眼睛剛一轉向輿圖,就再也離不開,嘴巴也張成了O型,怎麼也合不攏。這份輿圖太詳細了,不僅將東江鎮諸島畫得清清楚楚,就連哪裡有礁石,哪裡適合航行也標註得一清二楚。

沈志祥的心,不停地往下沉,很顯然,林純鴻覬覦東江,絕非最近之事,恐怕已經籌劃了好幾年了。

林純鴻也不管沈志祥想什麼,指着朝鮮與日本之間的濟州島,道:“就是這裡。這裡雖然距東江有千里之遙,但也不算太遠,乘坐海船,不過一日一夜,就到了。”

“可是,濟州島隸屬朝鮮,冒然上島,恐怕會遭到李氏朝鮮的傾力反擊。”

“哦?”林純鴻顯然沒有深談的準備,只是隨口應了一聲。

沈志祥突然想到,要是林純鴻把精力集中在濟州島,哪裡還有閒功夫去援救東江?如此看來,林純鴻壓根就不同意援救東江,東江豈不是危在旦夕?

他再也忍不住,頓時涕淚齊下,大哭道:“都督,還請看在遼民的份上,發兵援救東江鎮,那裡是遼民最後的一點希望……都督……”

林純鴻見沈志祥會錯了意,笑道:“東江自然要援救的,沈副將不用擔心。只是短時間內,本督也派不出多少兵馬與女真人在陸上爭鋒,至於戰艦,好歹能擠出幾艘。東江遠離大陸,有戰艦遮護,不僅能斷絕登島女真人的退路,而且能阻止女真人的援兵上島。不知道沈副將有什麼意見?”

沈志祥哪裡有什麼意見,只管磕頭道:“東江軍民,謝過都督的援救之恩。”

林純鴻上前將沈志祥扶起來,道:“沈副將快快請起。素聞東江乃財貨聚集之地,商旅往來頗爲繁盛,本督早年做過木材生意,一想到商旅,就心熱,想着在皮島上建一貨棧,供荊州商人倉儲之用,不知沈副將意下如何?”

沈志祥既知林純鴻並不想要東江鎮的島嶼,心早就放在了肚子裡。現在聽聞林純鴻欲在商旅上分一杯羹,這也是意料中的事,自然滿口答應。

林純鴻見沈志祥不停地點頭,心下甚喜,接着說道:“本督之父,曾在遼東、朝鮮征戰,素知遼民勇悍,守土之心最爲堅決。本督就琢磨着,在東江招一批勇士,以便將來登陸攻擊女真人後路,這點小小的要求,沈副將應該不會反對吧?”

“這個……”

沈志祥一下子頓住了,心裡泛出一絲苦澀之味,不僅他,就連沈世魁總兵也沒想到,林純鴻真正在意的,並不是東江的幾個小島,而是島上十多萬彪悍的遼民。

不過,他雖然識破了林純鴻的打算,又哪有反對的可能?最終咬牙道:“都督要招遼民恢復遼東,遼民當應者景從,沈總兵自然不會反對……”

第545章 放手一搏第236章 內外之爭第114章 以快打快(二)第90章 白杆女將第577章 撬動時局(三)第110章 被逼讓步第255章 局勢險惡第203章 婁東張溥第434章 破滅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617章 大時代(二)第511章 動向第485章 軍情第141章 海上狼煙第92章 開始鑄炮第222章 南洋第178章 納妾風波(三)第514章 隱忍(二)第515章 隱忍(三)第384章 別有算計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438章 登陸第333章 投降第4章 家門之變第4章 家門之變第590章 西北劇變(五)第412章 兩難第434章 破滅第269章 敲打彭新第660章 滅國之戰(五)第656章 滅國之戰(一)第105章 思南歸順(一)第315章 短兵相接第369章 速度比賽第72章 猇亭懷古第277章 晉商身影第564章 反擊第653章 朝廷變局(三)第76章 先期偵察第325章 兵臨城下第258章 重重陷阱第483章 借債風波(五)第660章 滅國之戰(五)第469章 整備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515章 隱忍(三)第581章 開眼看世界第621章 使團歸來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404章 合謀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497章 圍而不攻第4章 家門之變第89章 大才在野第483章 借債風波(五)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647章 遼東變局(二)第83章 遼州之戰第249章 未雨綢繆第299章 莊園備戰第394章 暗流涌動第512章 接仗第511章 動向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35章 風起雲涌第684章 調兵之議第494章 籌錢糧第161章 湖廣巡撫第140章 招撫談判第536章 雷霆決戰(一)第253章 年關議戰第29章 惠王分羹第540章 雷霆決戰(五)第19章 兩山口之戰第293章 異地結果第75章 立規建制第82章 修武戰後第423章 誰是黃雀第97章 擴編計劃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609章 中計第465章 後院第135章 泌陽縱火第29章 惠王分羹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565章 圈地第192章 不歡而散第144章 鎮守太監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315章 短兵相接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231章 俘獲快艇第96章 逼退紫金樑第435章 夭折的妙計第472章 范文程第691章 兵抵天津第96章 逼退紫金樑第231章 俘獲快艇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95章 攻打官莊
第545章 放手一搏第236章 內外之爭第114章 以快打快(二)第90章 白杆女將第577章 撬動時局(三)第110章 被逼讓步第255章 局勢險惡第203章 婁東張溥第434章 破滅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617章 大時代(二)第511章 動向第485章 軍情第141章 海上狼煙第92章 開始鑄炮第222章 南洋第178章 納妾風波(三)第514章 隱忍(二)第515章 隱忍(三)第384章 別有算計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438章 登陸第333章 投降第4章 家門之變第4章 家門之變第590章 西北劇變(五)第412章 兩難第434章 破滅第269章 敲打彭新第660章 滅國之戰(五)第656章 滅國之戰(一)第105章 思南歸順(一)第315章 短兵相接第369章 速度比賽第72章 猇亭懷古第277章 晉商身影第564章 反擊第653章 朝廷變局(三)第76章 先期偵察第325章 兵臨城下第258章 重重陷阱第483章 借債風波(五)第660章 滅國之戰(五)第469章 整備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515章 隱忍(三)第581章 開眼看世界第621章 使團歸來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404章 合謀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497章 圍而不攻第4章 家門之變第89章 大才在野第483章 借債風波(五)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647章 遼東變局(二)第83章 遼州之戰第249章 未雨綢繆第299章 莊園備戰第394章 暗流涌動第512章 接仗第511章 動向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35章 風起雲涌第684章 調兵之議第494章 籌錢糧第161章 湖廣巡撫第140章 招撫談判第536章 雷霆決戰(一)第253章 年關議戰第29章 惠王分羹第540章 雷霆決戰(五)第19章 兩山口之戰第293章 異地結果第75章 立規建制第82章 修武戰後第423章 誰是黃雀第97章 擴編計劃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609章 中計第465章 後院第135章 泌陽縱火第29章 惠王分羹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565章 圈地第192章 不歡而散第144章 鎮守太監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315章 短兵相接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231章 俘獲快艇第96章 逼退紫金樑第435章 夭折的妙計第472章 范文程第691章 兵抵天津第96章 逼退紫金樑第231章 俘獲快艇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95章 攻打官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