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左右開弓

黃宗羲秉承天下至公的理念,建議選用合用之人,佔據了道德制高點,又合情合理,看起來,大明銀行管委會權力的爭端應該告一段落,三方即將進入下一個議題的討論。

然而,大明的事情哪有這麼簡單,要是大明擁有選出合用之才的體制,何至於鬧到即將滅亡的境地?

若真實行黃宗羲的方案,那麼大明銀行的主導權就落在了荊州的手中,暫時沒有江南、鄭芝龍什麼事,即便朝廷搶到了管委會主席的位置,也根本動搖不了荊州的地位。

唯一的好處就是,黃宗羲爲將來的權力劃分留了一條尾巴,若江南、鄭芝龍、山西能培養出足夠多的金融人才,也能從荊州手中奪過主導權。

但是,這談何容易?邦泰錢莊成立將近十年,精通金融的人才車載斗量,還擁有一整套的培訓機制,並且還擁有在大明經濟界說一不二的經濟學院,江南等地方,若真要奪過主導權,非得幾十年功夫不可。

無論朝廷,還是江南方面,都不會眼睜睜地看着荊州一直把持大明銀行。

所以,當錢秉鐙提出朝廷任命一名管委會主席,其餘十名委員由選拔產生後,理所當然地遭到了堵胤錫與範永斗的拒絕。

錢秉鐙毫不介意,提出與其僵持在管委會設置的問題上,還不如先討論其他議題,如:大明銀行設置在何處,本金由誰來保護。

錢秉鐙的提議,得到了堵胤錫和範永斗的支持。

範永鬥率先提出,大明銀行爲中樞機構,應設置在北京,由京營保護。錢秉鐙對此呲之以鼻,諷道:“崇禎十年底,韃子在北京城下耀武揚威,數億本金放在北京,何談安全?”

範永鬥心裡尷尬萬分,捫心自問,就連他自己本人也覺得北京不安全,不過,範永鬥依然表現得非常強硬,反問道:“依幻光先生看,本金放在何處纔算安全?”

“自然是荊州!荊州地處大明腹地,天武軍團坐鎮荊州,長江水師往來巡察,能有比荊州更安全的地方嗎?”錢秉鐙無比肯定地答道。

範永鬥嗤笑道:“待大明定都荊州,?州,再考慮荊州不遲!”

範永鬥暗諷荊州方面的野心,一下子惹怒了錢秉鐙,錢秉鐙語氣非常生硬地說道:“行政是行政,經濟是經濟,豈能混淆?京師固然是大明的首都,錢某請問範大夫,京師除了盛產貪官污吏禍害百姓外,可曾有一物對全國有利?”

這些話,近似於潑婦罵街,已經脫離了談判的軌道,堵胤錫馬上勸和道:“兩位請息怒,就在下看來,大明銀行設置在揚州正好。揚州乃江河海聯運中心,經濟繁榮自不必說,從安全上考慮,揚州遠離海匪、韃子及賊寇,絲毫不亞於荊州。”

範永鬥、錢秉鐙止住了爭吵,開始認真考慮設置在揚州的可行性。想來想去,兩人都認爲,揚州乃雙方所能接受的最佳地點。

一則,神機軍團駐紮在瓜洲,本金庫的安全足以保障;二則,荊州方面雖然在揚州有着極大的影響力,但畢竟還未徹底掌控揚州;三則,揚州位於江南的核心區域,江南地方勢力也能接受。

不過,範永鬥和錢秉鐙都沒有決策權,回到住處後,兩人迅速將大明銀行地點向上面彙報。

令兩人欣喜的是,朝廷、荊州皆同意將大明銀行設置在揚州。不過,楊嗣昌提出,由神機軍團、隆平侯張拱薇共同派兵看守本金庫。

這點,荊州方面也無異議。

談判終於往前邁了一小步,在不太重要的問題上達成了一致。

不過,當三方又回過頭來討論管委會成員組成時,又開始劍拔弩張,互不讓步,談判再一次陷入了僵局。

這一次,錢秉鐙就沒有前段時間那麼好的耐心了,直接告知兩人:“年關將至,長江、運河處水賊活動越來越猖獗,爲了確保長江、運河航運之安全,長江水師將於臘月二十在揚州附近水面進行演練。爲了避免誤傷,演練期間,任何船隻不要靠近。”

說完,錢秉鐙拂袖而去,留下目瞪口呆的範永鬥和堵胤錫。

範永鬥將此情迅速上報給楊嗣昌,楊嗣昌聽聞後,大怒,脫口罵道:“強盜!赤裸裸的強盜!”

“此事絕不能同意!難道林純鴻想謀朝篡位,我們也答應?”

怒歸怒,不過楊嗣昌作爲成熟的政治家,開始認真思索應對之策。

想來想去,楊嗣昌將堵胤錫喚來,詢問能否通過海路將江南的物質轉運至天津,再由天津登陸運至京師。

堵胤錫苦笑道:“荊州的東洋艦隊縱橫東大洋,若林純鴻真想斷絕京師的物質供應,又怎麼可能眼睜睜地看着船隻出海?”

楊嗣昌無法,默然半晌,咬着牙說道:“通過陸路運至高郵,再由高郵登船運往京師!”

堵胤錫道:“萬一蜈蚣船進入運河,怎麼辦?”

楊嗣昌不答,搖了搖頭,端茶送客。

堵胤錫對楊嗣昌的態度捉摸不定,一路盤算,直到快要抵達住處時,方纔猛然醒悟:楊嗣昌在賭,賭林純鴻暫時還不敢與朝廷撕破臉皮!

萬一因此事,林純鴻真與朝廷撕破了臉皮呢?

想到此處,堵胤錫憂慮不已,多災多難的大明,恐怕又會面臨激烈的動盪!如此境地下,大明朝廷真的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難道楊嗣昌準備坐看大明滅亡?

堵胤錫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洗漱已畢,躺在牀上,堵胤錫突然想到:林純鴻一堵塞運河,朝廷就被迫答應林純鴻的條件,這樣的朝廷,與滅亡何異?

原來,楊嗣昌是打着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主意!

堵胤錫立即從牀上爬起來,給史可法寫了一封信,建議江南方面全力配合朝廷經陸路將物質轉運至高郵,藉此來反擊林純鴻的要挾!

一夜無眠,第二日清晨,堵胤錫看着快馬衝出住處,方纔上牀安歇。看着快馬衝出的,並不只堵胤錫一人,楊嗣昌得知堵胤錫心急火燎地與江南聯繫後,也長舒了一口氣。

在他的設想中,要破林純鴻的封鎖,江南的配合至關重要。

當楊嗣昌和堵胤錫滿心希望,朝廷與江南方面密切協作時,江南的大佬們卻面臨着比大明銀行主導權嚴重十倍的問題,早已沒有精力關注北京的談判。

湖州塘甸雄威軍團統帥部。

軍團統帥田楚信在這裡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發號施令,無人不從。然而,今日的統帥部有點奇怪,白虎堂內,田楚信只能居於末座,聽從一幫大佬發號施令。

這幫大佬不是別人,乃郭銘彥、田楚雲、覃虞三人。

郭銘彥和田楚雲自不必說,一個身爲荊州方面閣幕使,身居江南總督要職,權勢顯赫;一個乃東南軍統帥,戰功赫赫,下轄六七萬虎狼之師,乃田楚信的直接上司。就是覃虞,掌管都督府弓兵司,權勢、級別雖不及田楚雲,也非田楚信所能及。

三位大佬齊聚湖州,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弓兵入駐湖州鄉村,已經勢在必行。

郭銘彥老氣橫秋,隨口問道:“覃總管,控制江南,自湖州始,容不得半點閃失,入駐鄉村的弓兵隊長可曾準備妥當?”

覃虞慨然道:“郭幕使請放心。雄威軍團田指揮自入駐湖州始,便開始在湖州招募士兵,最終合格的士兵共有一千兩百四十三名,皆對荊州軍忠心耿耿。屬下三個月前來到湖州後,從中優中選優,共擇出適宜的弓兵隊長四百六十二名。”

“湖州六縣一州,共計八縣,四百六十二名,還是有點少啊!”郭銘彥有點不滿地說道。

“郭幕使……”覃虞似乎早有準備,信心十足地說道:“屬下也擔心弓兵隊長過少,從湖廣抽調了五百名經驗豐富的弓兵隊長。”

“這……”郭銘彥沉吟片刻,接着說道:“按照弓兵司歷年來的經驗,弓兵隊長使用本地人,不僅熟悉民情,還可大幅度降低阻力,用湖廣人,有點不妥。”

“屬下是這樣安排的,按照村莊人口多少,一般在三到四個村莊內設置一名弓兵隊長,這名弓兵隊長,自然是湖州本地人,同時,屬下還爲弓兵隊長安排了一名副手,這名副手來自湖廣。”

“哦?”郭銘彥大喜,“如此安排甚好,辛苦了!”

覃虞正準備謙虛幾句,哪想到郭銘彥並未給他這個機會,緊接着說道:“覃總管,當初陝西亂成一鍋粥,弓兵入駐鄉村時,都督捨不得派遣你到陝西去。現在,僅僅一個湖州,就點名讓你過來,其中緣由,你可曾知道?”

覃虞道:“江南遠比陝西重要!”

“不是江南比陝西重要,而是江南遠比陝西複雜!”郭銘彥笑着駁道,接着,他的語氣突然變得嚴肅起來:“接下來的幾個月,你可得盯緊了,要是出了亂子,影響你個人前途事小,影響了荊州控制江南的既定計劃,你就萬死莫贖了!”

覃虞行了個軍禮,吼道:“屬下明白!”

郭銘彥相當滿意,不停地點頭,說道:“好!錢糧的事,你不用操心,本幕使盡心盡力地爲你當好後勤大隊長!”

說完,郭銘彥又轉頭對田楚雲和田楚信說道:“湖州的安穩,就交給兩位了。”

田楚雲和田楚信輕鬆地回道:“保證完成任務!”

郭銘彥揮了揮手,吩咐道:“趁着要過年了,先讓弓兵隊長們和鄉親們多樂呵樂呵!”

郭銘彥的命令,得到了三人有力的迴應:“諾!”

第584章 行知學刊第580章 撬動時局(六)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230章 雙管齊下第572章 轉換戰場第230章 雙管齊下第402章 大局第408章 對策第483章 借債風波(五)第528章 置之死地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404章 合謀第538章 雷霆決戰(三)第520章 試探第688章 天津事變第207章 教育爲本第655章 平叛令第464章 大西洋商號第130章 義子鬥氣第510章 壓力(三)第215章 外海接戰第530章 亂戰第123章 海洋戰略第390章 初戰第632章 封狼居胥(六)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494章 籌錢糧第220章 海魚保鮮第496章 以強凌弱第104章 溫體仁之計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625章 權宜之計(二)第141章 海上狼煙第617章 大時代(二)第29章 惠王分羹第115章 以快打快(三)第678章 風起西洋第537章 雷霆決戰(二)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325章 兵臨城下第42章 一場鬧劇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50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293章 異地結果第214章 運籌帷幄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497章 圍而不攻第534章 合圍(三)第33章 窮途末路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583章 步步推進第258章 重重陷阱第609章 中計第3章 石子嶺上第235章 爲情所困第607章 三份方案第492章 擄掠第76章 先期偵察第297章 沸騰的陳家第46章 潤物無聲第178章 納妾風波(三)第143章 海盜受撫第222章 海商大會(二)第642章 西北與東南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91章 編戶齊民第222章 南洋第150章 返回枝江第127章 宿命難改第288章 遼東往事第388章 火速進兵第77章 朝廷博弈第255章 局勢險惡第148章 月白風清樓第301章 蠢蠢欲動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17章 借力生力第371章 局中的盧象升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504章 死志已決第339章 兩份奏摺第75章 立規建制第456章 進取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589章 西北劇變(四)第182章 遊戲規則第556章 打賭第189章 準備攤牌第484章 喚醒第176章 納妾風波(一)第138章 鄭氏集團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528章 置之死地第301章 蠢蠢欲動第660章 滅國之戰(五)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540章 雷霆決戰(五)第690章 光祿大夫第332章 拓航
第584章 行知學刊第580章 撬動時局(六)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230章 雙管齊下第572章 轉換戰場第230章 雙管齊下第402章 大局第408章 對策第483章 借債風波(五)第528章 置之死地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404章 合謀第538章 雷霆決戰(三)第520章 試探第688章 天津事變第207章 教育爲本第655章 平叛令第464章 大西洋商號第130章 義子鬥氣第510章 壓力(三)第215章 外海接戰第530章 亂戰第123章 海洋戰略第390章 初戰第632章 封狼居胥(六)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494章 籌錢糧第220章 海魚保鮮第496章 以強凌弱第104章 溫體仁之計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625章 權宜之計(二)第141章 海上狼煙第617章 大時代(二)第29章 惠王分羹第115章 以快打快(三)第678章 風起西洋第537章 雷霆決戰(二)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325章 兵臨城下第42章 一場鬧劇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50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355章 鋼絲繩遊戲第293章 異地結果第214章 運籌帷幄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497章 圍而不攻第534章 合圍(三)第33章 窮途末路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583章 步步推進第258章 重重陷阱第609章 中計第3章 石子嶺上第235章 爲情所困第607章 三份方案第492章 擄掠第76章 先期偵察第297章 沸騰的陳家第46章 潤物無聲第178章 納妾風波(三)第143章 海盜受撫第222章 海商大會(二)第642章 西北與東南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91章 編戶齊民第222章 南洋第150章 返回枝江第127章 宿命難改第288章 遼東往事第388章 火速進兵第77章 朝廷博弈第255章 局勢險惡第148章 月白風清樓第301章 蠢蠢欲動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17章 借力生力第371章 局中的盧象升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504章 死志已決第339章 兩份奏摺第75章 立規建制第456章 進取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589章 西北劇變(四)第182章 遊戲規則第556章 打賭第189章 準備攤牌第484章 喚醒第176章 納妾風波(一)第138章 鄭氏集團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528章 置之死地第301章 蠢蠢欲動第660章 滅國之戰(五)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540章 雷霆決戰(五)第690章 光祿大夫第332章 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