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盛京

南洋之炮火、鄭芝龍之謀劃,對於遙遠的盛京而言,還是太遙遠了,幾乎掀不起任何風浪。

六月的遼東,絕不像中原一般,熱浪*逼人,讓人喘不過氣來。在早晚,甚至還有絲絲的涼氣,讓人不得不穿上夾衣,防止着涼。

黑土地養育着牧草,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牧草之上,一對對奔馬快若閃電,往來奔馳。奔馬之上,皆是一羣額頭油光發亮,腦後留着金錢鼠尾的漢子。

在奔馬的驅趕之下,一隻狍子亡命奔跑,倏忽之間,奪命之箭發出尖銳的呼叫,正中狍子頸部。狂奔中的狍子一下子翻滾在地,四腳不停地掙扎,最終倒在地上一動不動。

騎馬的漢子們皆拉住馬繮,停了下來,發出震天響的喝彩聲。

一親衛翻身下馬,提起仍在滴血的狍子,大聲用滿語叫道:“陛下神射,正中狍子要害!”

親衛之前兩丈處,一匹神駿的棗紅馬不停地用前蹄刨着牧草,發出一陣陣響鼻聲。棗紅馬背上,端坐着一名身披黃袍、神態威嚴的中年男子,此人正是皇太極。

且見皇太極聽聞正中要害後,忍不住大喜,不停地用右手撥弄着弓弦,哈哈大笑:“老嘍……老嘍,不及當年遠矣……”

也難怪皇太極會如此興奮,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皇太極自接替努爾哈赤登上汗位以來,從未像現在這麼輕鬆過。

在另一個世界,四百年後將出現無數的清宮戲,將皇太極登汗位、攬大權說得跌巒起伏、驚險十足,最終得出一個結論,皇太極是厚黑的高手,心狠手辣,政治手腕高超等等。實質上,皇太極登汗位乃順理成章之事,至於囚阿敏、氣死莽古爾泰、勒令代善退休,只能說明這三人太蠢,並不能顯現出皇太極有多厚黑。

不過,不管怎麼說,努爾哈赤留下的四大貝勒議政制度,算是被破壞無疑,皇太極總攬了女真大權。不僅如此,皇太極還仿照明朝,設立了六部制度,一步步地削弱貝勒之權,直到崇禎九年,皇太極正式稱帝,定國號爲清,年號爲崇德,他已經攀上了權力的頂峰。

不過,就在皇太極準備稱帝時,朝鮮那裡出了點小問題。朝鮮以小中華自詡,壓根就瞧不起皇太極這幫蠻夷,死活不願意勸進,就連使臣見了皇太極,也不願意跪拜。

皇太極大怒,再一次派兵征討朝鮮,還令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攜帶大量火炮協同作戰。朝鮮無法抵擋,國王李倧伏地請罪,奉清爲正朔,去了崇禎年號,改用崇德。

不過,皇太極的事還沒有玩,他又將目光瞄準了東江鎮。自尚可喜投降後,東江的形勢可謂江河日下,陷入崩潰的邊緣,眼見皮島已經孤懸海外,尚可喜請求攻打皮島。

皇太極壓根就沒把日薄西山的皮島放在眼裡,令貝勒碩託掛帥,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和智順王尚可喜爲嚮導,攜帶紅衣大炮攻打皮島。

現在碩託已經出發將近兩月,捷報也應該快到了吧?待徹底解決了皮島,屆時揮兵南下時,就無一點後顧之憂。大明,那可是一塊富裕的土地啊,也是一垛天然的糧倉!

皇太極極目遠眺,只覺得心曠神怡,躊躇滿志,正爽着呢,忽然接到了碩託的緊急軍報:沈世魁抵抗非常頑強,我軍損失慘重,請求增援。

皇太極驟然變了臉色,略略思索片刻,大喝道:“回宮!”

唱禮生抑揚頓挫地叫喊道:“起駕回宮……”

剎那之間,正往來奔馳,四處射殺獵物的親衛們彙集成整齊的隊列,從草原上消失得無影無蹤……

碩託,代善第二子,在努爾哈赤時就嶄露頭角,徵蒙古,屢立戰功,授貝勒。皇太極繼承汗位後,繼續立戰功,但遭到了皇太極的極力打壓,被揪住了一點小過錯,降爲了輔國公。不過,僅僅從軍事才能來說,碩託絕不是一名草包。這點,就連皇太極也不得不承認。

將是能征善戰之將,武器是先進之紅衣大炮,居然拿不下一個小小的皮島,皇太極自然有點惱火,在崇政殿召集六部長官們開會。

軍事問題,居然召集六部尚書商議,這也太匪夷所思了,近乎於玩笑。不過,皇太極、六部尚書們卻一點也不覺得這是玩笑,皆認爲理所當然。

天聰五年(1631年),皇太極爲了破壞努爾哈赤遺留下來的諸王貝勒大臣議政制度,達到獨攬大權的目的,設立了六部。不過,皇太極的步子顯然不能邁得太大,於是,他將吏、戶、禮、兵、刑、工長官分別授予多爾袞、德格類、薩哈廉、嶽託、濟爾哈朗和阿巴泰。並且還在六部設立了啓心郎,專事監視六部長官。

後來德格類死於非命後,戶部由皇太極的長子豪格接任。

看起來,皇太極每次召集六部開會,好像還是堅持諸王貝勒大臣議事的老制度,但實質上,事情的本質已經起了變化,皇太極在不動聲色間,就將議事制度破壞無疑,獨攬了大權。

不過,如此一來,就鬧出了吏部尚書、禮部尚書帶兵征戰之事,這也算得上千古笑話,不過皇太極等酋首一點也不在意。

待皇太極提出征戰皮島失利之事後,六部長官們皆不以爲意,皆暗自琢磨,皇太極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一個小小的皮島,至於召集這麼多人商議麼?失利了,增兵就是,巴魯圖們正閒得手癢呢。

不過,六部長官們雖心裡不滿,口裡倒不敢說出來。自登極以來,皇太極威權一日勝過一日,萬一將皇太極弄得不高興了,那可大事不妙。

皇太極冷冷地注視這幫親戚們片刻,道:“一個小皮島,兵力不過萬餘,居然能擋住碩託的大軍月餘,有點奇怪。現在需要商議的是,攻打皮島失利後,明朝廷會不會派兵援助皮島?”

皇太極已經提出來問題,六部長官自然不能再保持沉默,說錯了不要緊,但要是不說話,那是態度問題,沒準皇太極就會在心裡琢磨,你是不是對我不滿什麼的。

於是,崇政殿內驟然響起了一陣陣議論之聲,聲音越來越大,但最終卻被嶽託蓋過。

嶽托出列,聲若洪鐘,大聲道:“陛下,臣以爲,明朝廷不會派兵援助。”

“哦?”

“自楊嗣昌就任兵部尚書以來,公然叫囂攘外必先安內,而現在明境內賊寇遍佈,東南南直隸有馬守應等十萬多人馬,河南腹心之地,又有張獻忠、羅汝纔等賊寇作亂,再加上陝西的李自成,亂成了一鍋粥,大明哪裡還有兵力應援?”

嶽託的話,引起了多爾袞的共鳴,多爾袞也出列奏道:“盡觀大明之官兵,戰力當以關寧兵爲首,次者如盧象升之天雄軍、洪承疇之洪兵,除卻這些兵力,其餘皆烏合之衆,不足爲慮。當前,關寧兵躲在寧遠至山海關一線,天雄軍躲在宣大一線,自守尚且勉強,哪能出戰?至於洪承疇的洪兵,還是等剿滅了賊寇再說吧。”

嶽託和多爾袞的話,他人自無異議,皆表示贊同。

皇太極目光深邃,沉吟半晌,問道:“那林純鴻的荊州軍呢?”

“這……”六人面面相覷,不知如何回答。女真人聽聞荊州軍,還得追溯至高迎祥被斬。不過,他們僅僅也就是聽聞而已,至於荊州軍有多少人馬,編制如何,主要武器是什麼,一概不知。既然不知,也就選擇性地進行了忽略。

多爾袞、嶽託等人可以忽略,但皇太極怎麼可能忽略?在他的眼中,最大的變數就是林純鴻。畢竟,未知的總是讓人恐懼。

豪格跳了出來,慨然道:“林純鴻身爲大軍閥,又遠在長江畔,明廷如何會允許林純鴻跨過千山萬水跑到皮島增援?即使明廷允許,林純鴻也不敢啊。”

此話有理,讓其他人頻頻點頭。不過皇太極又提出一個讓大家難以安心的話題:“如果林純鴻泛海而來,怎麼辦?”

煙波浩渺的大海,就如籠罩着厚厚的迷霧一般,讓這些剛從森林草原裡鑽出的漢子瞠目結舌。大海,又是一個他們難以瞭解的地方。

幾人正大眼瞪小眼時,忽然接到彙報:範永鬥令其子範三拔率領商隊至盛京。

皇太極大喜,立即令人將範三拔帶來,詢問大明近況。範三拔帶來的情報讓皇太極、諸貝勒大臣大吃一驚:荊州軍剿滅革左五營、孫傳庭剿滅張獻忠羅汝才、洪承疇將李自成驅入秦嶺山中朝夕難保!

想不到半年未到,大明境內就翻天覆地,賊寇已經到了被剿滅的邊緣!

皇太極思慮良久,悍然下令道:“立即令阿濟格率本部增援碩託,剋期撲滅皮島上的明軍。令多爾袞、嶽託率兵靠近薊遼,揚言入關!”

六部長官鬨然應命。多爾袞口裡叫得比誰都響,心裡卻不滿道:皮島屁大點小事,才裝出議事的樣子,一涉及到攻擊大明等大事,什麼時候找我們商議過?

第99章 招募騎士(一)第637章 源頭活水第57章 百般刁難第426章 入彀第649章 東南變局(二)第560章 戰馬(四)第60章 發展方向第646章 遼東變局(一)第416章 衝動第574章 大洗禮第79章 誓師出征第622章 歐洲之行(一)第210章 南下途中第183章 授銜整編第285章 開解屬下第410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353章 調動重兵第334章 贈劍第332章 拓航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678章 風起西洋第449章 炮擊城牆第276章 最終決戰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236章 內外之爭第97章 擴編計劃第511章 動向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388章 火速進兵第348章 軍與軍團第233章 黃渤犒軍第377章 被囚禁的艾能奇第163章 心生疑慮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505章 殉國第620章 鄭彩之略第52章 軍痞勾結第158章 美人心計第157章 戰爭發動第318章 算盤與海戰第428章 籌碼的心思第23章 請君入甕第191章 戰爭潛力第478章 謠言第329章 軍事安排第229章 南洋局勢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560章 戰馬(四)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502章 籌謀已久第475章 殺傷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8章 先利其器第19章 兩山口之戰第407章 驚聞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635章 罌粟花第553章 紛爭第495章 勤王詔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524章 猶豫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50章 初識白杆第228章 租借錦普第661章 滅國之戰(六)第43章 亂之源頭第510章 壓力(三)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491章 收編第607章 三份方案第517章 受阻第91章 編戶齊民第439章 封鎖第55章 紅顏“禍水”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428章 籌碼的心思第168章 牛刀小試第91章 編戶齊民第526章 目標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248章 火槍戰術第472章 范文程第440章 棱堡第222章 南洋第668章 光祿院(三)第231章 俘獲快艇第91章 編戶齊民第49章 保衛貨棧第76章 先期偵察第639章 兩家商號(二)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226章 誠心納糧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418章 處罰第321章 瘋狂的樑楓第327章 抓捕奴隸第295章 好戲連臺第633章 禁衛軍第614章 蹊蹺之處
第99章 招募騎士(一)第637章 源頭活水第57章 百般刁難第426章 入彀第649章 東南變局(二)第560章 戰馬(四)第60章 發展方向第646章 遼東變局(一)第416章 衝動第574章 大洗禮第79章 誓師出征第622章 歐洲之行(一)第210章 南下途中第183章 授銜整編第285章 開解屬下第410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353章 調動重兵第334章 贈劍第332章 拓航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678章 風起西洋第449章 炮擊城牆第276章 最終決戰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236章 內外之爭第97章 擴編計劃第511章 動向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388章 火速進兵第348章 軍與軍團第233章 黃渤犒軍第377章 被囚禁的艾能奇第163章 心生疑慮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505章 殉國第620章 鄭彩之略第52章 軍痞勾結第158章 美人心計第157章 戰爭發動第318章 算盤與海戰第428章 籌碼的心思第23章 請君入甕第191章 戰爭潛力第478章 謠言第329章 軍事安排第229章 南洋局勢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560章 戰馬(四)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502章 籌謀已久第475章 殺傷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8章 先利其器第19章 兩山口之戰第407章 驚聞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635章 罌粟花第553章 紛爭第495章 勤王詔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524章 猶豫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50章 初識白杆第228章 租借錦普第661章 滅國之戰(六)第43章 亂之源頭第510章 壓力(三)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491章 收編第607章 三份方案第517章 受阻第91章 編戶齊民第439章 封鎖第55章 紅顏“禍水”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428章 籌碼的心思第168章 牛刀小試第91章 編戶齊民第526章 目標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248章 火槍戰術第472章 范文程第440章 棱堡第222章 南洋第668章 光祿院(三)第231章 俘獲快艇第91章 編戶齊民第49章 保衛貨棧第76章 先期偵察第639章 兩家商號(二)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226章 誠心納糧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418章 處罰第321章 瘋狂的樑楓第327章 抓捕奴隸第295章 好戲連臺第633章 禁衛軍第614章 蹊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