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再整編

市舶司總署籌備開海的同時,海軍整編也在進行。當新的規定頒佈下來時,東海的首領們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林碧川歸附李彥直後,心想自己靠了一棵大樹,以後再不用怕被朝廷追着打了。就是遇到其它的海上豪強,如陳思盼、於七等,他也覺得自己的身份比這些人高了一等。和許多的海賊一樣,林碧川一開始只是幻想着能儘量多地拿到好處,並沒打算放棄自己的自由去接受官府的拘束。由於沒有這種心理準備,所以林碧川很快就受到了沉重的心理打擊。

松江府一帶本是他的老家,崇明、小七島都曾是他的巢穴,聽說海軍都督府衙門設在了上海,他想靠着李彥直,以後在這裡就更能橫衝直撞了,沒想到實際的情況卻是:李彥直一到上海就下了嚴命,所有水師兵將到上海後不得允許不許上岸,登陸必須進港,水手要進城入村必須申請同意,進入市集之後不許犯法,不許擾民,不許強買強賣,否則就按軍法處置。

一羣自由慣了的人,忽然被這麼嚴厲的命令拘束住,大部分人都不習慣,林碧川也是。可是李彥直如今已是衆望所歸,別人要投靠他都煩惱沒門路呢,林碧川要放縱亂來,又怕李彥直的嚴令,要反出海軍都督府,卻又哪裡捨得?沒辦法,既有所得,必有所失,縱然不自由,也只好忍一忍了。

剛剛洗腳的海賊們覺得受了拘束,心中不樂,機兵們卻覺得這些海賊出身的傢伙缺乏紀律,雖然一時壓住,但若不加以整頓的話,只怕遲早要鬧出問題來。

“是時候整頓整頓他們了,都督。”張嶽建議說。

在天津時,李彥直已對水師的力量進行了第一輪的整頓,不過當時並未深入觸及到幾個大首領的利益。從天津到上海的這段時間裡,李彥直已將直系人馬滲入到水師各部去,陸上又已站穩了腳跟,短期之內不用擔心遭到南京方面的直接打擊,因此李彥直也覺得對水師進行再次整編的時機成熟了。

也就在這時,林碧川卻糾集了一批舶主、火長找到了李彥直反映意見,求他給水兵們鬆一鬆綁,不要管得他們那麼嚴厲。李彥直一聽不悅道:“不要管得那麼嚴?什麼意思?你們還想四處去劫掠不成?”

林碧川等訥訥無法應答,李彥直沉聲道:“你們歸附我也有幾個月了,怎麼到現在還犯糊塗?你們現在是兵了,還把自己當賊啊!人家改邪歸正,哪個不得脫三層皮的?你們倒好,順順利利地就由賊變兵,心裡卻還惦記着做賊時的日子。哼,朝廷招撫你們,給你們餉銀,是讓你們保護老百姓的,不是僱你們來騷擾老百姓的,你們當初既有心走正道,心裡就該有這個準備。若不想當兵而要做賊時,儘可學陳思盼、王直他們去。我這邊,容不得三心二意、立志不堅的人。”

如今李都督軍威好重,林碧川等聽得汗水涔涔連下,李彥直又道:“你們今天來說這事,也好,我正有些事情要與你們說,就乘機一併談了吧。”

原來他與張嶽商議過後,也給水師定下了三條章程——鑑於海軍都督府水師成分駁雜不純的現狀,李彥直決定將所有水師進行一次大整編,將籍貫、所屬全部打散,再選精汰劣,也就是說,要將林碧川、洪迪珍、徐元亮等人的部署全面打亂,然後再從中挑選精銳,重建水師。至於衆首腦則經過海軍都督府考察之後任命爲將。

這幾部收招撫的部隊,成員都是老於海戰的水手,將之打亂之後重新整合,所需時間不多,很快就能重整成一支水上精兵,但他們的統領者所受到的衝擊可就大了。

林碧川等嚇了一跳,心中便冒出了一個念頭:“姓李的要過河拆橋!他這樣做分明是要奪我們的兵權!”

李彥直覷見他們的神色,似乎就猜到了他們要說什麼,道:“你們是不是有什麼意見?有的話當面說,不要背後搞鬼。”

但這等話,當面如何說得出來?李彥直見他們不說,就自己開口:“你們是不是覺得我要奪你們的兵權?”

林碧川等心想你都這麼說了,就來個默認,李彥直眼睛從這些人臉上一一掠過,卻冷笑道:“我就算現在是要奪你們的兵權,你們能奈我何?”一句話把這些人說得都無語,是啊,李彥直現在別說要奪他們兵權,就算是要殺了他們,他們只怕也沒還手之力。

正當他們憤憤然之際,李彥直卻又說道:“我現在就是過河拆橋,你們也沒辦法,不過你們放心,我不是那樣的人。只是眼下你們各擁兵船,私味甚濃,作爲來歸之兵將,若不接受整編,那麼咱們之間便永遠都有賓主之分,永遠都不是自己人,你們在我的麾下,只怕也會過得不舒坦。但要是接受了整編,以後咱們就是自己人,只要你們有能耐,又能守朝廷的規矩,將來少不了做一員世襲的將領,福廕子孫——這不卻遠勝於眼前的少許自由?所以我提出這件事情,不但是爲大局着想,更是爲你們考慮。”

他先敲打,然後才和顏悅色地說出這番道理來,便有一半的人都聽進去並信服了,其他的人雖然心懷不滿,覺得李彥直只是說好聽話而已,可就如李彥直所說,事已至此,他們也沒有其它辦法了。

李彥直辨顏察色,知他們中間仍有少部分人不滿,便說道:“我看你們中間,怕還有人不服卻不敢言語吧?放心,我李三也不是無情無義的人,若你們實在不願接受整編,那麼我還有兩條路給你們走。”

Wωω ¤Tтkǎ n ¤¢O

便有城府不深的舶主趕緊問:“哪兩條?”卻有謹慎的偷瞥了那舶主一眼心想:“那當然是死路啦,你這出頭鳥要糟糕了。”

不料李彥直的回答卻沒那麼糟糕:“你們要想既像海賊一般自由野蠻,又像當兵一樣光明正大,那是不可能的。但你們若實在受不了水師章程的拘束,我還有兩個選擇給你們:第一,是轉爲海上武裝商隊,轉爲武裝商隊以後,考慮到你們以往的功勞,船引、貨引我會從優配給,但你們就要自負盈虧,國家不會再養你們。眼下東海不太平,我許你們保有一定的武裝,相應的,若有戰事時,要聽候海軍都督府的有償調遣。”

林碧川心道:“這個不錯。”就問:“什麼叫有償調遣?”

李彥直笑了笑,說:“海軍都督府調你們做事,不就耽誤了你們的生意了嘛?所以會給你們發些補償,這就叫有償調遣。”

衆將聽了連連點頭,都覺得這樣做很公平,跟着又問還有一條路是什麼。

“還有一條路嘛,就是繼續做強盜去。”

衆將聽了面面相覷,都勉強擠出笑容說:“都督開玩笑了。”

“我不是開玩笑。”李彥直道:“咱們現在是拉開天窗說亮話——我知道你們中間有些人賊性難改,當兵受不了拘束,做生意又不在行,勉強留下你們當兵或者讓你們去經商,那都是禍患。但咱們賓主一場,我也希望能好頭好尾,所以你們若真當不了兵經不了商,我許你們成立私掠艦隊,卻不準在近海爲禍百姓,否則我逮着一個殺一個,但你們要是給我遠遠跑到日本、南洋去,只要那些地方尚未奉我大明號令,那我也就管不着了。”

有一個獐頭鼠目的火長問:“那麼,假如我們去南洋搶了東西,還能回上海來嗎?”

李彥直笑道:“可以啊,你們若搶到了錢財,回上海來風流快活也行,不過回到老家就要好好守規矩了,要不然的話,仍然法辦。”這章程定下以後,他便揮手讓衆將回去好好考慮:“都給我回去想清楚,若要當兵,就要有能守紀律的決心。否則的話,就當海商或私掠者去,你們怎麼選擇我不管,但選定以後就再不許輕易更改了。去吧。”

他這麼一說,就相當於通報了全軍,哪用半日?徐元亮、洪迪珍便也都知道了,各自來問李彥直:“都督,對我們是否也要這樣處理?”他們與李彥直更加親密,所以敢來問這話。

李彥直卻道:“我處事向來一視同仁。”徐、洪便回去商議,徐元亮道:“我做生意普普通通,反正在都督手下聽命也不是第一次了,就留在水師當個將軍吧。”

洪迪珍卻顧念着自己的家產,他身家不小,又善於生息,再則想自己和李彥直是同鄉,這些年來在各種場合又總擁護着他,做了商人以後李彥直應該還會眷顧自己,就決定還做個商人去。林碧川也選了做個商人。

自他們三人以下,其他的火長、舶主、水手也各有選擇,最後還是有一大半的人決定留在海軍都督府衙門當兵吃長糧,剩下的大部分都重新做了武裝私商,並無人決定去做那沒譜的私掠艦隊。

兩日之間,海軍都督府衙門的兵員數量大減,不計後勤,只剩下兩萬二千餘人,然而兵員精簡之後,部隊的精神面貌反見提升。而且人員裁剪以後,後勤也大見輕鬆——從天津出發到現在,海軍都督府都是靠着積蓄過日子,至今尚未盈利呢。

洪迪珍轉爲商人以後心想:“眼下上海貨物大聚,買家卻都未到,王直、破山都在大員,不如我就買了貨物,趁機前往日本,一定能大賺一筆。”他本身便有積蓄,這次去北京也得到了不少好處,便到市集上大肆購買生絲——李彥直自己也沒料到,上海市舶司徵收到的第一筆較大的關稅,竟是從洪迪珍手中拿到。

做生意,就怕沒發過市,發過市以後,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洪迪珍開了個頭以後,許多大小海商紛紛效仿,又有一批揚州的鹽商看看行情好,竟動用了手上龐大的閒散資金,居中搶購貨物,意在囤積居奇。有人買,有人賣,貨如輪轉,錢如水流,越轉越流,市面就越景氣。

大員海峽雖未打通,浙東尚未平定,佛郎機商人和回回商人尚未到來,上海的生意卻已經進入了一個小陽春。

這段時間來浙東海面前來投靠的海賊海商不計其數,海軍都督府的官吏也都只是羈縻着未給回覆,這時也按照這三套章程來進行選汰,將其中能守紀律的悍勇之輩選入軍中。至於那些沒能選上的,李彥直便將他們編爲私掠縱隊,共編爲五隊,準備擇日南下,先平浙東,再取雞籠。

上海兵船尚未動,大海賊鄧文俊就先來投降,李彥直嫌他賊性太重,不肯收他爲水師,鄧文俊也不太願意受軍法拘束,情願作私掠艦隊爲前鋒南下,只是求李彥直給他糧餉。李彥直便撥給了他一月之糧,算是買他所屬的二十三座島嶼,又囑咐他過大員海峽時不許侵擾兩岸百姓,“若你過了呂宋之後仍然老實,那我就送一份滿剌加以西、巴拉望以南的海圖給你,再發你一個特赦令,許你的船隊到任何港口停靠買糧。”

第十八章 小民懼池魚之殃第四十二章 以多勝少豚滅鯊第二十五章 泯盜使第二十四章 李彥直謀立海峽據點第五章 貴客何許人也?第十三章 變外變王牧民兵指鎮海第二十三章 佈道之阻第九十五章 過日子第九十九章 迂迴取第八十四章 故人矣第二十七章 父子禪第三十一章 夏言之尊第三十四章 興辦團練第二十八章 工商初舉第十六章 李介歸第二章 接班人第四十九章 邊角動第三十九章 直掃蒼峽抵賊窟第十六章 盜信第一一三章 政敵畢第四章 兵部第六十七章 謠言嗎?第四十八章 措手不及肘腋變第十九章 練兵閩南第二十一章 新加坡村第五章 十字令第四十七章 大員路口豈許外賊逃竄第五十七章 尾聲第五十四章 春夢了無痕第五十五章 患起島津第二十一章 吳平破龍門港寨第二十九章 不馴使第四十四章 死罪開恩作役罪第二十三章 大蝗軍第六十五章 招降術第四十九章 林老賊受死第一章 猜題第五十五章 布攻防第三十九章 大權第五章 糧食配給第一一零章 論天下第二十八章 招徠計第四章 救災行動第三十章 陸海策第八十六章 分天竺第二十二章 李哲定澎湖列島第十二章 下浙東第六章 恩師第四十四章 死罪開恩作役罪第十八章 押糧第九十九章 迂迴取第二十六章 取南京第二十二章 李哲定澎湖列島第二十四章 篡與輔第三十三章 搜王直第十九章 賄禍第十二章 佐多岬第五十六章 劍指薩摩第六十八章 自己人第六章 商賊辯第二十六章 櫻島會第三十二章 幸得佛郎機不辨虛實第四十四章 寬宏大度條件兩個第二十三章 佈道之阻第五十一章 信用不對牲口講第九十章 潛邸內第四十七章 中山惡狼現原形第二十一章 無敵手第二十三章 陳羽霆思建世外桃源第四章 天才童子第二十三章 佈道之阻第四十一章 暗流動第十一章 再整編第四十五章 丁憂否第二十章 逃東瀛第五章 糧食配給第十八章 復雞籠第四章 兵部第一章 讀書難第二十一章 無敵手第六十五章 招降術第九十八章 英雄見第四十七章 大員路口豈許外賊逃竄第二十三章 原諒你的小弟弟第三十三章 破淫祀作傳學地第三十五章 敲詐第十二章 卻爲夜訪推官第四十三章 海上路第十七章 擊掌盟第四十一章 攻守勢易第四十五章 曰林曰沈誰家戰艦第十五章 未婚妻耶?第十四章 溪邊誰家兒女?第一章 海盜引第六章 商賊辯第五十一章 雙手劍刀殺羣賊第四十五章 機兵變爲僱傭兵第三十一章 鳥弓第一零四章 大殘殺第四十二章 上謀攻心
第十八章 小民懼池魚之殃第四十二章 以多勝少豚滅鯊第二十五章 泯盜使第二十四章 李彥直謀立海峽據點第五章 貴客何許人也?第十三章 變外變王牧民兵指鎮海第二十三章 佈道之阻第九十五章 過日子第九十九章 迂迴取第八十四章 故人矣第二十七章 父子禪第三十一章 夏言之尊第三十四章 興辦團練第二十八章 工商初舉第十六章 李介歸第二章 接班人第四十九章 邊角動第三十九章 直掃蒼峽抵賊窟第十六章 盜信第一一三章 政敵畢第四章 兵部第六十七章 謠言嗎?第四十八章 措手不及肘腋變第十九章 練兵閩南第二十一章 新加坡村第五章 十字令第四十七章 大員路口豈許外賊逃竄第五十七章 尾聲第五十四章 春夢了無痕第五十五章 患起島津第二十一章 吳平破龍門港寨第二十九章 不馴使第四十四章 死罪開恩作役罪第二十三章 大蝗軍第六十五章 招降術第四十九章 林老賊受死第一章 猜題第五十五章 布攻防第三十九章 大權第五章 糧食配給第一一零章 論天下第二十八章 招徠計第四章 救災行動第三十章 陸海策第八十六章 分天竺第二十二章 李哲定澎湖列島第十二章 下浙東第六章 恩師第四十四章 死罪開恩作役罪第十八章 押糧第九十九章 迂迴取第二十六章 取南京第二十二章 李哲定澎湖列島第二十四章 篡與輔第三十三章 搜王直第十九章 賄禍第十二章 佐多岬第五十六章 劍指薩摩第六十八章 自己人第六章 商賊辯第二十六章 櫻島會第三十二章 幸得佛郎機不辨虛實第四十四章 寬宏大度條件兩個第二十三章 佈道之阻第五十一章 信用不對牲口講第九十章 潛邸內第四十七章 中山惡狼現原形第二十一章 無敵手第二十三章 陳羽霆思建世外桃源第四章 天才童子第二十三章 佈道之阻第四十一章 暗流動第十一章 再整編第四十五章 丁憂否第二十章 逃東瀛第五章 糧食配給第十八章 復雞籠第四章 兵部第一章 讀書難第二十一章 無敵手第六十五章 招降術第九十八章 英雄見第四十七章 大員路口豈許外賊逃竄第二十三章 原諒你的小弟弟第三十三章 破淫祀作傳學地第三十五章 敲詐第十二章 卻爲夜訪推官第四十三章 海上路第十七章 擊掌盟第四十一章 攻守勢易第四十五章 曰林曰沈誰家戰艦第十五章 未婚妻耶?第十四章 溪邊誰家兒女?第一章 海盜引第六章 商賊辯第五十一章 雙手劍刀殺羣賊第四十五章 機兵變爲僱傭兵第三十一章 鳥弓第一零四章 大殘殺第四十二章 上謀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