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變外變王牧民兵指鎮海

李彥直心想此次下閩南,無論二哥是落在倭寇手裡還是落在官兵手裡,只怕都難以善了,因此還在福州料理倭犯省城手尾時,就已經出印信讓吳平調尤溪、蒼峽等地能水性的機兵共二百名下閩南候命,又飛書讓蘇眉匯一筆銀子往月港交給陳羽霆。

一得到孫泰和的手書面許,他便與風啓、蔣逸凡告別,風啓留守福州,蔣逸凡回尤溪會合了李大樹北上,李彥直則與吳平南下,不日進入漳州府,徑朝福建的走私集散地月港而來。

有明一代,合法的中日貿易是以一種“勘合貿易”的形式進行的,以日本國王給大明皇帝進貢爲名,帶着貨物和類似許可證的一個“勘合符”才得以入港貿易。按規定貿易使團不應超過兩艘船和兩百人,十年一次,勘合符也是十年一換。但是這麼長的週期和這麼苛刻的貿易限制根本無法滿足民間的商業需求,而商人自己組織出海前往日本做生意又不被允許,所以十年的期限經常不會被遵守,商船常常沒到期限便又來了,而且船的大小、人的數量也經常超標,這些實際上是商業利益驅動的結果。

到嘉靖初年,日本的勘合貿易權由幕府落入細川、大內兩家之手。大內氏獲勝後,於嘉靖二年向寧波港派出商團,但細川氏商船帶着已經過期的“弘治勘合”也到達了寧波港,並事先通過僱傭的明人副使買通了市舶司太監,得以先行進港驗貨。

大內氏得知消息非常不滿,帶武士攻殺細川氏正使,衝入市舶司,攻擊明軍。這一事件當時和後世的政治家多認爲“過在太監”,但執拗的嘉靖皇帝卻認定“禍起於市舶”,便武斷地撤銷了寧波市舶司,斷絕了對日貿易。是爲“爭貢之役”。

自從“爭貢之役”以後,大明朝廷實行海禁,所以眼下出海做生意的個個都是走私!大明朝廷的保守派固步自封,卻封不住沿海人民衝向海外的野心和勇氣。保守派腐儒既不知天下大勢,又不顧民生疾苦,面對海寇不思整治海防積極進取,面對日益發展的海外貿易也不能因勢導利,而是消極地來個一禁了事!但福建人多地薄,瀕海人民全靠海洋爲生——羸弱膽小的捕魚捉蝦,強悍膽大的便出海闖天下!這海一禁,可把他們的活路都斷了!明廷對“通番”之罪治得極重,真判下來是要殺頭的!本來若允許老百姓做生意,就算要交納沉重的稅金,只要還能活下去,有多少人會幹掉腦袋的買賣?但現在正規途徑全被塞死,他們活不下去,便只有鋌而走險,入海走私了。

李彥直此時要去的月港隸屬漳州,位於龍溪縣東南,九龍江下游入海口,離漳州府城約五十里,地理位置大約在後世的廈門附近,枕山靠海,既有天然的良港可以泊船,又遠離明皇朝的政治中心,正是:山高皇帝遠,海闊迎遠帆!所以整個地方都充滿了生機勃勃的活力,是這個時代中國最重要的走私中心之一,當世稱之爲“小蘇杭”。

月港的貿易線,東通日本、流求,南通呂宋、暹羅,被誤稱爲佛郎機(即法蘭克的古音譯,當時或被回回商人用來指代基督教歐洲,在一些場景中或更爲具體地指代葡萄牙)的葡萄牙人來到這裡也有好些年了。這個瀕臨東海的走私港口裡,常年活動着的葡萄牙人也有幾十到數百不等,他們用香料、黃金等貨物和本地居民換取食物和生絲,以維持他們在東海和南海的商路。因爲是海外貿易重要的集散地,商業發達,人不務農,所以落在正人君子眼裡,月港的居民生活顯然是奢侈而糜爛的!

李家的生意,由李彥直主抓海內購銷網絡,李光頭主抓海外貿易,李介則是兩頭奔走,爲叔叔和弟弟搭線,所以李介在泉州、月港的時間比在尤溪還多,有時候還出海,而李彥直卻是第一次來。

月港方面派人來迎,但領頭的卻不是李彥直的入室弟子陳羽霆,而是一個三十歲不到的儒生,鷹鉤鼻子,尖下巴,肚子微微發福,同利安排在月港的掌櫃薛應嘉介紹說是泉州大儒林希元的兒子林文貞。李彥直一聽,忙與林文貞拱手互道“久仰”。

俞大猷入尤溪之後,泉州林氏一族與尤溪李家也漸走漸近,林希元雖是理學名家,但爲人通達,讀書做官之餘不忘賺錢,他有意於海外貿易,只是不好自己出面,便將貨物託付給了李家,幾次下來利潤都是成倍成倍地增長,林希元大悅,竟作主將一個侄女嫁給了李介,故林、李兩家也算聯姻了。

這次李介的坐艦上有將近一半的貨物是林家的。現在出了事情林家損失慘重,自然要來過問。

見到林文貞後,李彥直心想以林希元在閩南的影響力,居然也擺不平這件事情,那麼這件事情的麻煩程度只怕還遠在自己預料之外,林文貞這次主動來迎主要是想見一見李彥直,他在月港另有住處,雙方攀談過一番後他便告辭離開,臨走時道:“李賢弟要去見那田大可時,別忘了叫上愚兄。有林家的人在,料來他不敢放肆。”

別了林文貞,進了月港的陶朱館後,仍然不見陳羽霆,李彥直便問掌櫃薛應嘉:“羽霆呢?”

薛應嘉道:“陳少爺昨日接到一封海外來的急報,便急急忙忙坐船出海去了,我問他出了什麼事他也不肯說,臨別時把急報留下,要我交給三公子。”

李彥直見那封急報本已打開,但打開之後又封上,還蓋着陳羽霆的印戳,情知關係非小,便先進了內室,只留吳平一人,這才拆了急報,一見之下叫道:“哎喲!不好!”

吳平問:“怎麼?”

李彥直道:“之前你和羽霆不是分頭給我和叔叔送信麼?信送到雙嶼時,叔叔已經去了日本,他臨走時讓王牧民留守雙嶼,王牧民聽到消息,竟然盡起叔叔留在雙嶼的精銳,要血洗鎮海衛,把二哥劫出來!”

吳平叫道:“混賬!這樣一來,不是公開造反了嗎?冒禁通番甚至打家劫舍都還有個婉轉的餘地,但要是直接攻打鎮海衛,事情一捅出來,那李家在大陸就沒法立足了!王牧民怎麼如此魯莽!”

“別忘了他的命是二哥救的!二哥的事,他自然是比誰都着急。”李彥直道:“王牧民這次是想打着海賊的旗號進攻鎮海衛,然後再由我扮好人來收拾殘局。但一個衛被攻破,不但都指揮使司一定要徹查,兵部也要過問!事情要鬧得這麼大,只怕沒法掩蓋得住!泉州林家、李良欽老師還有俞大哥他們也一定不會贊成。此事萬萬做不得!”

吳平道:“所以羽霆出海阻止王牧民去了?”

“是。”李彥直道:“不過我擔心他也攔不住王牧民,這件事得我親自去才成!”

第五十四章 天子夢第八十九章 酒樓中第十五章 未婚妻耶?第二十八章 北鎮撫司第二十九章 欺敵欺己第十一章 萬盜來朝第八十三章 五山城第九章 好娼家第九十六章 聞倭變第一章 海盜引第二十八章 招徠計第八章 藝高膽大解元何懼第三十五章 官場之志第一零三章 均田令第三十一章 怪力勿語第十八章 據櫻島第十八章 據櫻島第八章 異志第三十一章 怪力勿語第五十二章 烽火起第三十二章 亂神可欺第二十二章 魚與漁第四十五章 曰林曰沈誰家戰艦第四章 天才童子第二章 入室子弟不簡單第二十八章 招徠計第十六章 虎狐含笑佯應承第三十六章 破韜晦第三十九章 一念之差第四十九章 邊角動第八十七章 盛典前第二十一章 四面歌第二十三章 大蝗軍第二十八章 北鎮撫司第五章 糧食配給第一零四章 大殘殺第十八章 還須變天權謀第十一章 薩摩邀第二十章 擂戰鼓第六十六章 定安南第十一章 撲簌迷離孝廉議救兄第三十六章 破韜晦第三十三章 無敵第十三章 怎知猛吏亦有無奈時第三十五章 敲詐第一零二章 打回援第十五章 胡宗憲第四十二章 以多勝少豚滅鯊第八十七章 盛典前第二十九章 先弄噱頭樹信譽第六章 清海岸第一章 江上秀才忒輕狂第十三章 城中亂第四章 議徵倭第二十二章 南海諸寨第十九章 賄禍第四十七章 大員路口豈許外賊逃竄第二十四章 李彥直謀立海峽據點第十六章 流冗兵第一章 讀書難第三章 回鄉前後第四十三章 海上路第九章 裂南北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三十四章 馬六甲第三十六章 幹修女何事?第二十七章 奸紳雙頭第八章 藝高膽大解元何懼第二十八章 招徠計第五十九章 斬首腦第十六章 盜信第一一四章 國是定第十三章 釋舊怨第一一四章 國是定第十章 兩路夾擊顯吳平威風第二十五章 遣新附小吏探閩南衛所第二十二章 南海諸寨第七十八章 攔路石第五十五章 布攻防第十七章 黃雀誰家第二十五章 泯盜使第三十九章 大權第三十一章 驚悉有倭奴從中作梗第二十二章 李哲定澎湖列島第十章 兩路夾擊顯吳平威風第三十三章 無敵第八十八章 出兵否第二十八章 漕民變第八十二章 再談判第一零四章 大殘殺第十章 浮沉第四十四章 死罪開恩作役罪第十章 浮沉第三十五章 官場之志第三十三章 李彥直牀頭捉刀第二十八章 見狼煙驚海盜船之強第四十八章 福佬門庭不容番鬼猖狂第一零二章 打回援第七章 新匪如毛
第五十四章 天子夢第八十九章 酒樓中第十五章 未婚妻耶?第二十八章 北鎮撫司第二十九章 欺敵欺己第十一章 萬盜來朝第八十三章 五山城第九章 好娼家第九十六章 聞倭變第一章 海盜引第二十八章 招徠計第八章 藝高膽大解元何懼第三十五章 官場之志第一零三章 均田令第三十一章 怪力勿語第十八章 據櫻島第十八章 據櫻島第八章 異志第三十一章 怪力勿語第五十二章 烽火起第三十二章 亂神可欺第二十二章 魚與漁第四十五章 曰林曰沈誰家戰艦第四章 天才童子第二章 入室子弟不簡單第二十八章 招徠計第十六章 虎狐含笑佯應承第三十六章 破韜晦第三十九章 一念之差第四十九章 邊角動第八十七章 盛典前第二十一章 四面歌第二十三章 大蝗軍第二十八章 北鎮撫司第五章 糧食配給第一零四章 大殘殺第十八章 還須變天權謀第十一章 薩摩邀第二十章 擂戰鼓第六十六章 定安南第十一章 撲簌迷離孝廉議救兄第三十六章 破韜晦第三十三章 無敵第十三章 怎知猛吏亦有無奈時第三十五章 敲詐第一零二章 打回援第十五章 胡宗憲第四十二章 以多勝少豚滅鯊第八十七章 盛典前第二十九章 先弄噱頭樹信譽第六章 清海岸第一章 江上秀才忒輕狂第十三章 城中亂第四章 議徵倭第二十二章 南海諸寨第十九章 賄禍第四十七章 大員路口豈許外賊逃竄第二十四章 李彥直謀立海峽據點第十六章 流冗兵第一章 讀書難第三章 回鄉前後第四十三章 海上路第九章 裂南北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三十四章 馬六甲第三十六章 幹修女何事?第二十七章 奸紳雙頭第八章 藝高膽大解元何懼第二十八章 招徠計第五十九章 斬首腦第十六章 盜信第一一四章 國是定第十三章 釋舊怨第一一四章 國是定第十章 兩路夾擊顯吳平威風第二十五章 遣新附小吏探閩南衛所第二十二章 南海諸寨第七十八章 攔路石第五十五章 布攻防第十七章 黃雀誰家第二十五章 泯盜使第三十九章 大權第三十一章 驚悉有倭奴從中作梗第二十二章 李哲定澎湖列島第十章 兩路夾擊顯吳平威風第三十三章 無敵第八十八章 出兵否第二十八章 漕民變第八十二章 再談判第一零四章 大殘殺第十章 浮沉第四十四章 死罪開恩作役罪第十章 浮沉第三十五章 官場之志第三十三章 李彥直牀頭捉刀第二十八章 見狼煙驚海盜船之強第四十八章 福佬門庭不容番鬼猖狂第一零二章 打回援第七章 新匪如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