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

回到梁山以後,由於在青州之戰中士兵損失嚴重,除了林沖仍然擔任總教練,而秦明和花榮分別出任騎兵連正副連長,劉唐、史進調任警衛排輔助武松,剩餘的縮編成兩個連,有楊志、魯智深擔任連長,原來其他的連長與王英、石勇等新上山的好漢只等降級爲正副排長了,併成立了有朱貴任處長的新兵招募處,全權負責新兵的招募工作。由於青州幾仗打出了梁山的威望,給受傷士兵發放安置費等事情也從朱貴這悄悄的傳了出去,所以招募新兵的工作進展非常順利,不足半年,步兵再次發展到兩個營,加上恢復元氣的警衛連,仍然達到僅三千人的規模,只是這些新兵作戰能力低下,與之前損失的老兵根本沒法比,幸好從一開始就採取了老兵帶新兵的訓練方式,才使整個部隊仍保持着一定的戰鬥力。

我們一路向東已過數日,根據記憶時間大體差不多了,就急令史進帶着我的親筆信返回梁山,晁蓋拆信一看,大叫一聲:“吾兒已經料到,怎奈他不在上山。”

吳用急忙接過書信:父親大人在上,我近日夜觀天象,宋江不日將有大難,速請軍師聯繫神行太保戴宗,商量對策,今日先令史進回山通報,我和武松將晚兩日歸山,一切且聽吳用軍師之計。(雖然軍師改革上改軍師爲參謀長,但是除了我以外,其他人均認爲軍師叫的比較順嘴,因此平時對稱爲並沒有什麼強制規定,而軍官稱爲多數好漢並不太瞭解,而且上山情況與正規軍不同,宋軍內的稱爲到沒有人天天掛在嘴上。)

“小天王大名我等均已聽說,今日方知江湖傳言非虛呀!既然小天王也叫聽吳先生的,那我就趕緊下山去吧!”此時神行太保戴宗已經站在身邊,他正等着有蕭讓和金大堅共同合謀撰寫的蔡京家書下山呢。原來我還是沒能算準時間,父親晁蓋看無法聯繫到我,怕回去晚了江州方面起疑心,殺了宋江,就決定採用吳用提出的模仿蔡京家書,領蔡京之子——江州知府蔡九解題反詩的宋江到京城,然後在途中救下的方案。

戴宗下山的第二天我方趕回山寨,吳用剛剛開始向我彙報情況,突然大叫道:“不好,我一時只顧甚前,不顧其後。書中有個老大的破綻呀,定送了戴宗和宋公明性命也!”

蕭讓便道:“小生寫得字體和蔡太師字體一般,語句又不曾差了,請問軍師,不知那一處破綻?”

金大堅也道:“小生雕的圖書亦無纖毫差錯,怎地見得有破綻處?”

吳用說道:“早間戴院長將去的回書,是我一時不仔細,見不到處!使的那個圖書不是玉筋篆文“翰林蔡京”四字?只是這個圖書便是教戴宗官司!”

金大堅便道:“小弟每每見蔡太師書緘並他的文章都是這樣圖書。今次雕得無纖毫差錯,如何有破綻?”

此時我卻接道:“參謀長說的很對。如今江州蔡九知府是蔡太師兒子,如何父寫書與兒子卻使個諱字圖書?因此差了。戴宗到江州必被盤詰。問出實情,那就慘了!”

晁蓋道:“可是我們現在也趕不上戴宗請他回來了呀!春兒你可用何良策?”

我稍微沉默了一會,我便上前說道:“計策已有,衆頭領依次上前聽令,你們如此行事……只是如此動身,休要誤了日期。”衆多好漢得了將令,各各拴束行頭,連夜下山,望江州來,不在話下。

時間過的飛快,轉眼間已經到了盛夏,算起時間來,離宋江江州題反詩的時間很近了,到底我該怎麼辦呢?吳用使人模仿蔡京家書留有破綻纔會有後來的“白龍廟英雄小聚義”,李逵、張順等人才能夠上山,而我不僅不能跟着吳用犯傻,而且還要預料到宋江遇難,這樣才能不破壞剛剛樹起的神的形象……站在半山腰突然看到花榮正在帶着騎兵訓練,計上心來。

“我在山上比較煩悶,陪我下山走走怎麼樣?”我的到來讓已經很少見我的花萍興奮不已,何況半年的山寨生活對她來講也過於苦悶,如果不是她的哥哥爲了攀附我,已經到了可以談婚論嫁年齡的花萍怎麼會沒有人前來提親呢?而我在有了潘金蓮相伴之後,對只可遠忙窺而不可進碰的“花瓶”就冷淡了許多,有這樣的機會她又怎麼會錯過,自然是滿口答應。

於是我就帶着武松、史進兩位保鏢一起下山進城,即可遊玩買書,有可試試自己的方案。下山之後與花萍單處的機會增加了不少,但是她的孤傲仍然讓我遠離於她。

且說戴宗扣着日期。回到江州,雖然蔡九知府沒能看出破綻,但是最終未能逃出無爲軍通判黃文炳的“法眼”。戴宗被打得皮開肉綻,鮮血迸流,實在扛不住拷打,只得招道:“端的這封書是假的!小人路經梁山泊過,走出那一羣強人來,把小人劫了,綁縛上山,要割腹剖心。去小人身上搜出書信看了,把信籠都奪了,卻鐃了小人。情知回鄉不得,只要山中乞死。他那裡卻寫這封書,與小人回來脫身。一時怕見罪責,小人瞞了恩相。”

蔡九知府此時怎能相信戴宗之言,說道:“是便是了,中間還有些胡說!眼見得你和梁山泊賊人通同造意,謀了我信籠物件,卻如何說這話!再打那!”戴宗由他拷訊,只不肯招和梁山泊通情。蔡九知府再把戴宗拷訊了一回,語言前後相同,說道:“不必問了!取具大枷枷了,下在牢裡!”卻退廳來稱謝黃文炳道:“若非通判高見,下官險些兒誤了大事!”

黃文炳又獻毒計:“眼見得這人也結梁山泊,通同造意,謀叛爲黨,若不早除,必爲後患。”

知府道:“便把這兩個問成了招狀,立了文案,押去市曹斬首,然後寫表申奏。”

黃文炳道:“相公高見極明。似此,一者,朝廷見喜,知道相公幹這件大功;二者,免得梁山泊草寇來劫牢?”

知府道:“通判高見甚遠,下官自當動文書,親自保舉通判。”當日管待了黃文炳,送出府門,自回無爲軍去了。

次日,蔡九知府升廳,便喚當案孔自來分付道:“快教疊了文案,把這宋江,戴宗的供狀招款黏連了;一面寫了犯由牌,教來日押赴市曹斬首施行!自古‘謀逆之人,決不待時。’斬了宋江,戴宗,免致後患。”

當案卻是黃孔目,本人與戴宗頗好,卻無緣便救他,只替他叫得苦;當日稟道:“明日是個國家忌日,後日又是七月十五日,--中元之節--皆不可行刑;大後日亦是國家景命;直至五日後,方可施行。”原來黃孔目也別無良策,只圖與戴宗少延殘喘,亦是平日之心。

蔡九知府聽罷,依準黃孔目之言,直待第六日早辰,先差人去十字路口打掃了法場。飯後點起士兵和刀仗劊子,約有五百餘人,都在大牢門前伺候,已牌時候,獄官稟了知府,親自來做監斬官。黃孔目只得把犯由牌呈堂,當廳判了兩個“斬”字,便將片蘆蓆貼起來。江州府衆多節級牢子雖然和戴宗,宋江過得好,卻沒做道理救得他,衆人只替他兩個叫苦。當時打扮已了,就牢裡把宋江,戴宗兩個摳紮起;又將膠水刷了頭髮,綰個鵝梨角兒,各插上一朵紅綾子紙花;驅至青面聖者神案前,各與了一碗長休飯,永別酒。罷,辭了神案,漏轉身來,搭了利子。六七十個獄卒早把宋江在前,戴宗在後,推擁出牢門前來。宋江和戴宗兩個面面覷,各做聲不得。宋江只把腳來跌,戴宗低了頭只嘆氣。江州府看的人真乃壓肩疊背,何止一二千人。押到市曹十字路口,團團棒圍住,把宋江面南背北,將戴宗面北背南,兩個納坐下,只等午時三刻監斬官到來開刀。

衆人仰面看那犯申牌,上寫道:“江州府犯人一名宋江,故吟反詩,忘造妖言,結連梁山泊強寇,通同造反,律斬。犯人一名戴宗,與宋江暗遞私書,勾結梁山泊強寇,通同謀反,律斬。監斬官,江州府知府蔡九。”

此時卻見法場東邊,一夥弄蛇的丐者,強要挨入法場裡看,衆士兵趕打不退。正相鬧間,只見法場西邊,一夥使棒賣藥。也強挨將入來。士兵喝道:“你那羣人好不曉事!這是那裡,強挨入來要看!”中間一個使棒的說道:“你倒鳥村!我們衝州撞府,那裡不曾去!到處看出人!便是京師天子殺人,也放人看,你這小去處,砍得兩個人,鬧動了世界,我們便挨出來看一看,打甚麼鳥緊!”正和士兵鬧將起來。監斬官喝道:“且趕退去,休放過來!”

鬧猶未了,只見法場南邊,一羣挑擔的腳伕又要擠進來。士兵喝道:“這裡出入,你挑那裡去!”一個領頭的人說道:“我們挑東西送知府相公去的,你們如何敢阻當我!”士兵道:“便是相公衙里人,也只得去別處過一過!”那羣人就歇了擔子,都掣了匾擔,立在人叢裡看。

而法場北邊,一羣客商推兩輛車子過來,定要進入法場上來。士兵喝道:“你那羣人那裡去!”客人應道:“我們要趕路程,可放我們過去。”士兵道:“這裡出人,如何肯放你!你要趕路程,從別路過去!”一位客人笑道:“你倒說得好!俺們便是京師來的人,不認得你這裡鳥路,只是從這大路走。”士兵那裡肯放。那羣客人齊齊地挨定不動。

到了此時四下裡吵鬧不住。這蔡九知府也禁治不得。又見一羣客人都盤在車子上,立定了看。沒多時,法場中間,人分開處,一個報,報道一聲“午時三刻。”監斬官便道:“斬訖報來!”兩勢下刀棒劊子便去開枷;行刑之人執定法刀在手。

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七十章 談判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三十二章 血戰江州(四)第七章 李雲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三章 梁山爲尊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五十八章 辯論第七章 李雲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五十八章 辯論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三十二章 血戰江州(四)第五十章 對話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四十章 中箭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五十一章 招安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七十章 談判第七十二章 《天仙配》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六十章 驕兵必敗(二)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四章 林彪第四十章 中箭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
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七十章 談判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三十二章 血戰江州(四)第七章 李雲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三章 梁山爲尊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五十八章 辯論第七章 李雲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五十八章 辯論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三十二章 血戰江州(四)第五十章 對話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四十章 中箭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五十一章 招安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七十章 談判第七十二章 《天仙配》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六十章 驕兵必敗(二)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四章 林彪第四十章 中箭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