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

一日上午父親正在與吳用等人視察新兵訓練時,只見朱貴酒店裡使人上山來報:“林子前大路上一夥客人經過,小嘍羅出去攔截,數內一個稱是鄆城縣都頭雷橫。朱頭領邀請住了,見在店裡飲分例酒食,先使小校報知。”

父親聽了大喜,隨即派人到梁山書院請來我與宋江一起下山迎接。朱貴早把船送至金沙灘上岸。宋江見了,慌忙下拜,道:“久別尊顏,常切思想。今日緣何經過賤處?”

雷橫連忙答禮道:“小弟蒙本縣差遣往東昌府分幹回來,經過路口,小嘍羅攔討買路錢,小弟提起賤名,因此朱兄堅意留住。”

請入大寨中,教衆頭領都相見後,置酒管待。這時我突然想起他和朱仝上山還要陷害才行,就上前問道:“朱仝叔叔有消息嗎?”

雷橫笑着答道:“都說世侄寬厚仁義,智勇雙全,活脫脫的一個諸葛亮再世,今天還不忘了他沒有謀面的朱仝叔叔,你朱仝見今參做本縣當牢節級,新任知縣對他是好生歡喜。”

寬厚仁義,真不知道還有多少官兵好漢被我逼上梁山落草爲寇呢。雖然我不出現歷史也會如此發展,他們也逃脫不了落草爲寇,可是後來宋江的投降雖然還得大部分人喪命,可是也因此獲得了美名。後世受《水滸傳》的影響,對宋江投降官府痛恨欲絕,就連***這個二十世紀的世界級偉人,給宋江也扣上了一頂投降主義帽子,當然連我也從心底看不起宋江,可是後來看過《宋史》之後,才清楚一宋江的實力,造反根本不可能,被招安反而是最明智的選擇。如果讓我自己選擇的話,肯定不會選擇來當晁蓋的兒子,可是現在也只能儘自己最大的能力來改變歷史了,確切地說只是梁山的歷史。梁山好漢不投降朝廷的話,發展前途又在哪裡呢?投降到最後必將還能有幾個人爲官或是安度晚年,如果全部留在梁山爲寇到底的話,做回貧民老百姓都不可能了,你雷橫和朱仝痛罵我的時候在後頭呢

宋江婉轉提出要雷棋上山入夥。雷棋推辭;“老母年高,不能相從。待小弟送母終年之後,再來相投。”雷橫當下拜辭了下山。衆頭領各以金帛相贈;我和父親自不必說。雷棋得了一大包金銀下山,衆頭領都送至路口辭別,把船渡過大路,自回鄆城縣了。

且說雷棋離了梁山泊,背了包裹,提了朴刀,取路回到鄆城縣,卻不小心打傷了縣令姘頭的父親,後在牢獄中與縣令姘頭爭論時失手將其打死。雖經朱仝多方打點,仍然未能保下性命,後在押解濟州時,偷偷將雷橫放走,雷橫立即接母親來到梁山。

卻說朱仝回到縣衙,告訴縣令道:“小人自不小心,路上雷橫走了,在逃無獲,情願甘罪無辭。”

知縣本愛朱仝,有心將就出脫他,白玉喬要赴上司陳告朱仝故意脫放雷橫,知縣只得把朱仝所犯情由申將濟州去。張清夫婦探聽到消息後,在我的安排下,等到朱仝上路之後,立即就將朱仝家人偷偷“接往”梁山,而武松、魯智深則在半道上救下朱仝。本不願落草的朱仝看到家人已被我等請(挾持)到上山,加上雷橫的遭遇,也只能在上山落草了。

朱仝被半道劫持上山,這下雖不需設計陷害朱仝,但是李逵不用住在柴進家中,也就不會有後來打死高唐州知府高廉老婆的兄弟殷天錫一事。殷天錫霸佔柴進叔叔莊園,柴進一定會大怒,可依他的脾氣只會用在與官府的爭論上,絕不會做出殺人之事,畢竟這種事只有李逵這種莽漢纔有可能。可又如何將李逵安排到柴進身邊,隨着時間的推移,我越來越爲此事發愁,父親看在眼裡,也急在心上,幾次三番詢問,可面對這樣以爲忠厚老實的父親,如果說是爲如何陷害柴大官人的話,那就是討打了。

“小天王最近怎麼啦,幾乎每天都是愁眉苦臉的,連見到我都沒有過去的那種歡喜了,是不是嫌棄我了,要是有新的美人,我願意讓給她,反正你也不可能娶我了。”我上一進門就要面對潘金蓮,雖然她仍像過去一樣嬌媚,可是近段時間對她遠沒有剛見面時的那種心癢了,也許這就是喜新厭舊的心態吧,如果不是父親的阻攔,有花瓶和金蓮兩人在手,天天可以更換一下胃口,也不至於現在無味了。

“怎麼不說話了,想誰呢?”金蓮看我沒有理她,嘟嚕着小嘴坐在桌子的另一邊去了,“一定是看上了人家扈三娘。”

“你聽誰胡說呢?”

“胡說,你說扈三娘那個大美女你準備怎麼辦?不會一直不讓人家出嫁吧?說話呀,我還不知道你們這些男人,開始接花瓶回來後你的魂就像丟了一樣,尤其是和他外出遊玩的那一次……”

“和花瓶外出遊玩。”我突然想起了什麼,不由地自言自語說了出來。

“對呀,你不會說忘了吧,那次出去前後你的魂就跟丟了似的。”

“有了,有辦法了。”

“什麼辦法?你說的什麼呀?你還沒有回答我呢?”

“這就不是你操心的事了,你不是說我冷落你了嗎?告訴你是山裡最近有些事情太煩心,今天看我怎麼關心你。”說完,抱起正在撒嬌的潘金蓮撩在了牀上……

一陣翻雲覆雨之後,看着面對微笑,一臉幸福的潘金蓮我卻遲遲無法入睡。以李逵的性格,我要外出遊玩,衆人絕不會允許李逵更隨的,何況唯一等寵食他的宋江基本上已被打入“冷宮”,再無翻身之力,那麼有什麼辦法帶他下山呢?對了,當年吳用前往大名府矇騙盧俊義的時候就是李逵非要去的,乾脆提前讓盧俊義上山得了,反正沒有宋江這位大名鼎鼎的地主階級代表也翻不了天,何況柴進、盧俊義同時上山,絕對是對梁山是一種極好的宣傳。來自媒體極度發達的後世,對於如何達到儘量大的宣傳效果心中還是有數的。

第二天晨會上我拋出要爭取盧俊義上山的提議自然得到了以吳用爲首的地主階級代表們的一直同意,其他人則沒有什麼反應,畢竟誰上山對他們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矇騙的手段自然也有吳用來考慮了,歷史不同之處就是我要繞道滄州看一下聞名江湖的柴大官人,林沖、武松也要跟我去看一下這位救命恩人,當然也少不了堅決要下山的李逵了。兩日之後,一個五人組成的小隊就下山去了。

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第七十二章 《天仙配》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十六章 二龍山之戰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七十二章 《天仙配》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二十一章 議救宋江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七十二章 《天仙配》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四十章 中箭第十章 祝家莊(一)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七十二章 《天仙配》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七章 改革會議(上)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四章 林彪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
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第七十二章 《天仙配》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十六章 二龍山之戰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七十二章 《天仙配》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二十一章 議救宋江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七十二章 《天仙配》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四十章 中箭第十章 祝家莊(一)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七十二章 《天仙配》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七章 改革會議(上)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四章 林彪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