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梁山軍

一個多時辰後,我已在祝家莊上正廳坐下,衆頭領都來獻功,生擒得四五百人,奪得好馬五百餘匹,活捉牛羊不計其數。衆人大喜過旺,只有孫立嘆息道:“只可惜殺了欒廷玉那個好漢!”

宋江此時已經知道自己完全與軍事全力永別了,對於造成如此結果的祝家莊自然是惱怒萬分,看到大家正在討論下一步計劃時,竟提出道:“我們這次損兵折將,幸好祝家沒有爲難各位頭領,他們都安全歸來,不然的話我們梁山軍就丟人了,這些賤民還如此忠心地幫助祝家三虎,我們一定要給他們一點教訓,不能讓天下好漢認爲我們梁山好漢軟弱無能,所以我們要將整個祝家莊給洗盪了,所有能帶走的都帶走,不能帶走的就燒了。”

“什麼,你要把祝家莊給洗盪了,還要燒房子,開什麼玩笑?”衆人雖然痛恨祝家人,但是聽到宋江的提議,還是都變了臉色。

“祝家莊內也並都不是壞人,不是那個鍾離老人,只怕第一次我們攻打祝家莊就要全軍覆沒了。”石秀第一個勸道。

“是呀,這裡也有此善心良民在內,亦不可屈壞了好人。”……

努力地回憶了好半天,纔想起來宋江確實提議過洗盪祝家莊,只是在石秀等人的勸阻下才停手,這次由於我的出現,因爲此戰徹底推出了梁山領導人的競爭,情緒激動也是在所難免的。

大家已經爭論了半天,宋江看到所有人都在反對他,臉色十分的難看,我也沒有辦法沉默下去了,趁這次機會再讓他在大義上丟一次人,想吧我站起揮了揮手,等衆人安靜下來後說:“這次祝家莊之戰確實是我們梁山唯一丟人的一仗,但是別忘了我們的口號是‘替天行道’,如果我們這次洗盪了祝家莊的話,只怕我們這四個字就要改寫了,我們也就要徹底喪失與朝廷對抗的本錢了,所以我們不僅不能洗盪祝家莊,而且還要好好安撫這裡的老百姓,尤其是在這次戰鬥中家人喪生的家庭。”

“小天王確實是深謀遠慮,真要洗盪了祝家莊,我們招兵買馬恐怕就不只是更困難了,只怕根本就不會有人來了。”

“是呀,我們不能自絕我們的後路,再說祝家人在這裡如此蠻橫,連李扈兩人他都不放在眼裡,老百姓又怎麼敢反抗,再說他們也是不理解我們。”

吳用、朱武兩位軍師的發言,把衆人的心裡話也說的差不多了,就連殺人不長眼的王矮虎都站出來反對:“小天王和軍師說的很對,我來梁山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殺人的毛病也改了不少,雖然被俘虜了,但是說句實話,他們不僅沒有殺了我等被俘的兄弟,而且出了是坐在囚車例外,其他的如吃飯等方面也沒有怎麼爲難,我在囚車裡的這幾天,一直想老婆和他肚子裡的孩子,後來看到小天王爲了我等冒死混進莊內,就想到死難的兄弟會不會有人牽掛,祝家莊戰死的男人,他們的妻兒、父母一定會傷心痛覺的,我們還怎麼下得了手。”

我暈,雖然在這段時間爲了梁山學院的順利進行,多次重申救助他人的宣傳,可是別人有一點感受我是相信,可是王矮虎我倒真實不敢相信,難道是要做父親的喜悅,喚起了他的良心……

“沒想到呀,連我們這個殺人魔王都有良心發現的一天,真不知道某些人是怎麼想的?”劉唐他又開始發牢騷了。

衆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了宋江的身上,宋江此時自然知道大家看他的原因,可是截止到目前他三十年所積累下來的名聲已經被我明裡暗裡地破壞完了,大部分人已經不再把他當成大哥了,尤其是我和孫立到來時間雖短,但是通過林沖和劉唐,三戰祝家莊之前的三天離,已讓衆人都相信宋江把扈三娘送到宋太公那裡是爲了納他爲小妾,李逵雖然還有點敬重他,但是在原來的時代他就很看不慣宋江的這一舉動,只是當時幸好王矮虎非要娶扈三娘,而宋江又欠他個人情,可是我的出現把宋江要殺的劉知寨的老婆給收了,現在梁山上的光棍這麼多,雖然喜歡扈三娘,但也不敢輕易開口,何況兒子又快生了。扈三娘現在肯定不會看上這個矮黑子,不然也不會聽我的去秦明夫人那裡,衆人也都明白這一點,再想想宋江就是被閻婆惜這個女人害得,現在既想爭權,又想找美女,他倒成了衆人無法忍受的一員。

我看目的已經達到了,就決定結束這次會議:“都別爭什麼了,大家都累了,也該歇息了,老百姓不要動他們一個汗毛,祝家人的家產全部充公,帶回梁山去,扈成你在這良民也做不成了,你妹妹已經在梁山立了足,你回去收拾一下也去吧,其他人命令手下好好準備一番,附近的官兵不敢來,但是時間長了,朝廷的很快就可能到,明天下午我們回山。”

“對了,小天王你們都叫梁山軍嗎?我以前怎麼沒有聽說過。”此時唯一沒有跟衆人謀面的新人——時遷,看大家就要散了,就想出來說上幾句。

我對這個名字還真有點陌生,林沖這個三軍總教頭自然要出面了,“我們以前確實沒有用過這個名字,這次下山我們的人比較多,大家在談話時爲了和梁山上留守的兄弟分開,就用了這個名字。”

“梁山軍,這個名字很好嗎,我們以後再下山就用這個名字,也不會被人誤解了。”還是吳用聰明。

衆人看我點了點頭就都下去了,扈成雖然有點不願,但是妹妹在我手裡,而且三打祝家莊他也幫了忙,不跟我回去,只怕今後官府也不認,就灰溜溜的退出去,趕到門口我突然想起離李應,立即叫住扈成:“你派手下回去收拾吧,我們晚走一天,今晚你給我去李家莊說服李應與我們同歸梁山。”

當晚勸說特別順利,畢竟歷史上李應是不願爲寇的,直到梁山軍退了之後,官府抓了他才落草,但是用於我故意脫了幾天,知府竟派人送來了一封信,嚴厲的訓斥了李應在前兩次祝家莊之戰中沒有出兵相救,雖然沒有點名懷疑他與梁山勾結,但是誰都明白這裡面話的意思,李應正不知該怎麼辦的時候,扈成和杜興的輪番規勸,才使他統一上山,一切定下來的時候,天已經矇矇亮了,歸期只好推遲兩天,爲了防止官兵,林沖、秦明、花榮三人帶着騎兵連在附近巡邏,幸好此時大宋的官員已經腐敗,有提倡以文官壓制武官,當家的文人當然不敢前來挑釁了。

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七十章 談判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七十章 談判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十章 祝家莊(一)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四十章 中箭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二十一章 議救宋江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十六章 二龍山之戰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三章 梁山爲尊第三章 梁山爲尊第七十章 談判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六十章 驕兵必敗(二)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四十四章 投誠
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七十章 談判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七十章 談判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十章 祝家莊(一)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四十章 中箭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二十一章 議救宋江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十六章 二龍山之戰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三章 梁山爲尊第三章 梁山爲尊第七十章 談判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六十章 驕兵必敗(二)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四十四章 投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