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

“你就是朝廷上次派來剿匪的呼延灼。”

“正是,上次受朝廷將領,統領連環馬軍徵進梁山泊。誰想中賊奸計,失陷了軍機,不得還京見駕,又被賊寇在青州地界的酒店裡用了蒙汗藥,不得已只得屈身賊寇,留下有用之身,意圖進去,重塑祖宗威名。昨聽得將軍到來,真乃不勝之喜。早間陣上,林沖,秦明待捉前鋒將軍,晁春火急收軍,誠恐傷犯足下。此人素有歸順之意,獨奈衆賊不從,而他雖被奉爲小主公,但畢竟才年方十八,難掌大權。方纔暗與呼延灼商議,正要驅使衆人歸順。將軍若是聽從,明日夜間,輕弓短箭,騎著快馬,從小路直人賊寨,生擒林沖等寇,解走京師,不惟將軍建立大功,亦令晁春與小將得贖重罪。”

關勝聽了大喜。請入帳中,置酒相待。呼延灼備說晁春父子專以忠義爲主,只是生辰綱一案被有仇的縣令污衊,才陷落賊巢,關勝掀髯飲酒,拍膝嗟嘆不題。

就在此時,正在梁山水軍裡巡邏的晁蓋耳朵突然發燙,他是接到兒子的安排纔來的,晁春知道歷史上阮小七下山偷襲被俘,他可沒有把握就一定救得出,阮小七對他們晁家是忠心耿耿的,換成別人,晁春也許就會冒這個險,死了無傷大雅,救活就多了份人情。

卻說次日晁春舉兵搦戰。

關勝與呼延灼商議:“晚間雖有此計,今日不可不先贏此將。”呼延灼借副衣甲穿了,上馬都到陣前。

晁春獨自罵呼延灼道:“山寨不曾虧負你半分,因何夤夜私去!”

“無知小兒,成何大事!”呼延灼哈哈大笑,甚是輕蔑,晁春後面總將皆怒色。

晁春便令鎮三山黃信出馬,直奔呼延灼。兩馬相交,鬥不到十合,呼延灼手起一鞭,把黃信打落馬下。關勝大喜,令大小三軍一齊掩殺。

呼延灼卻攔住道:“不可追掩:吳用那廝廣有神機;若還趕殺,恐賊有計。”關勝聽了,火急收軍,都回本寨;到中軍帳裡,置酒相得,動問鎮三山黃信如何。

呼延灼道:“此人原是朝廷命官,青州都監,與秦明、花榮一時落草,是被宋江所陷害才上山,一直與衆人不和。今日要他出馬正要打殺此賊,梁山陣上衆軍搶出來扛了回去。”

關勝大喜,傳下將令教宣贊,郝思文兩路接應;自引五百馬軍,輕弓短箭,叫呼延灼引路,至夜二更起身;三更前後,直奔宋江寨中,炮響爲號,裡應外合,一齊進兵。是夜月光如晝。黃昏時候,披掛已了,馬摘鸞鈴,人披軟戰,軍卒銜枚疾走來一齊乘馬,呼延灼當先引路,衆人跟著。

轉過山徑,約行了半個更次,前面撞見三五十個小軍,低聲問道:“來的不是呼將軍麼?”

呼延灼喝道:“休言語!隨在我馬後走!”

呼延灼縱馬先行,關勝乘馬在後。又轉過一層山嘴,只見呼延灼把槍尖一指,遠遠地一盞紅燈。關勝勒住馬,問道:“有紅燈處是那裡?”

呼延灼道:“那裡便是宋公明中軍。”

關勝急催動人馬。將近紅燈,忽聽得一聲炮響,衆軍跟定關勝,殺奔前來。到紅燈之下看時,不見一個;便喚呼延灼時,亦不見了;關勝大驚,知道中計,慌忙回馬。聽得四邊山上一齊鼓響鑼鳴。正是慌不擇路,衆軍各自逃生。關勝連忙回馬時,只剩得數騎馬軍跟著。轉出山嘴,又聽得腦後樹林邊一聲炮響,四下裡撓釣齊出,把關勝拖下雕鞍,奪了刀馬,卸去衣甲,前推後擁,拿投大寨裡來。

卻說林沖,花榮自引一支軍馬,截住郝思文。月明之下,三馬相交,鬥無二三十合,郝思文氣力不加,回馬便走。肋後撞出個女將一丈青扈娘,撒起紅錦索,把郝思文拖下馬來。步軍向前,一齊捉住,解投大寨。話分兩處。

另一邊秦明,孫立引一支軍馬去捉宣贊,當路劈面撞住。宣贊拍馬大罵:“草賊匹夫!當吾者此,避我者生!”秦明大怒,躍馬揮狼牙棍直取宣贊。二馬相交,約斗數合,孫立側首過來,宣贊慌張,刀法不依古格,被秦明一棍搠下馬來,三軍齊喊一聲,向前捉住。

而撲天李應引領大小軍兵,搶奔關勝寨內來,奪去一應糧草馬匹後,去招安四下敗殘人馬。

衆軍上山時東方漸明。忠義堂上分開坐次,早把關勝,宣贊,郝思文分頭解來。

晁蓋見了,慌忙下堂,喝退軍卒,親解其縛;把關勝在正中交椅上,納頭便拜叩首伏罪,按照兒子的吩咐,說道:“亡命狂徒,冒犯虎威,望乞恕罪!”

呼延灼亦向前來伏罪道:“小可既蒙將令,不敢不依。萬望將軍免恕虛誑之罪!”

關勝看了一班頭領,義氣深重,回顧宣贊,郝思文道:“我們被擒在此,所事若何?”

二人答道:“並聽將令。”

“無面還京,願賜早死!”

晁春道:“何故發此言?將軍,倘蒙不棄微賤,可以一同替天行道,誅殺奸臣;若是不肯,不敢苦留,只今便送回京。”

“人稱忠義智勇小天王,果然有之!人生世上,君知我報君,友知我報友。今日既已心動,願住帳下爲一小卒,只是關勝辱沒了祖宗英明呀。”說完便淚流滿面,流的讓衆人心酸,但對他的老祖宗並沒有太多的感觸,畢竟關羽被神化是從南宋開始的,現在這位戰神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根本無法和後世像媲美。

只有來自後世的李劍才真正在關聖人的塑像前不知跪拜過多少次,開始只是跟着大人跪拜,後來讀了《三國演義》,就對這個狂傲自大、丟失荊州的神人沒有多少好感了,只是不知道爲什麼,這個只買過幾天紅棗,沒有給人剃過頭的武將,卻成立財神,剃頭匠的祖師爺,爲了發財致富,他還真心拜過關財神,今天沒想到能受降他的後人,如果能再回到後世,自己就一定要去下海賺大錢去,就怕關財神記仇他把自己的後人領進了賊寇之中,讓他天天賠錢,看來還要好好討好這個關財神的後代了。

晁氏父子立即下令,一面設筵慶賀,一邊使人招安逃竄敗軍,又得了五七千人馬;軍內有老幼者,隨即給散銀兩,便放回家;並差薛永書往蒲東搬取關勝等人家眷。

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四章 林彪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三十二章 血戰江州(四)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六十章 驕兵必敗(二)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四十章 中箭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五十八章 辯論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四十章 中箭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七十二章 《天仙配》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七章 改革會議(上)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五十八章 辯論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十七章 營救孔亮第五十八章 辯論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
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四章 林彪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三十二章 血戰江州(四)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六十章 驕兵必敗(二)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四十章 中箭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五十八章 辯論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四十章 中箭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七十二章 《天仙配》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七章 改革會議(上)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五十八章 辯論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十七章 營救孔亮第五十八章 辯論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