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

在東京殿帥府的高俅接到呼延灼的捷報,大敗仇人林沖心中大喜,一邊將捷報通知還在高塘州傷心的高廉,一邊奏報宋徽宗。徽宗自然大喜,畢竟是他登基五年來的首次大勝,立即獎賞御酒十瓶,錦袍一領,錢十萬貫賞軍。高太尉領了聖旨,回到殿帥府,隨即派遣轟天雷凌振帶人送往前線,而凌振把煙火,藥料,諸色火炮和炮石,炮架,準備好後,就與殿帥府的人投梁山泊而來。

原來呼延灼在報捷信中寫到:下臣定要肅清山寨,掃盡水泊,擒獲衆賊,拆毀巢穴;但恨四面是水,無路可進。遙觀寨柵,只非得火炮飛打,以碎賊巢。久聞東京有個炮手凌振,名號轟天雷,此人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里遠近,石炮落處,天崩地陷,山倒石裂。若得此人,可以攻打賊巢。更兼他深通武藝,弓馬熟嫺。望太尉差譴到來,剋日可取賊巢。

凌振來到行營,參見主將呼延灼、先鋒韓滔後,備問水寨遠近路程,山寨峻去處,安挑三等炮石攻打:第一是風火炮,第二是金輪炮,第三是子母炮。令軍健整頓炮架,直去水邊豎起,準備放炮。

此時且說時遷離了梁山泊來到東京,投個客店住下尋問到金槍班教師徐寧家後。當夜,寒冬天色,並無月光,到徐寧後門外,不費半點氣力,爬將過去,時遷伏在廚外張時,見廚下燈明,兩個丫環兀自收拾未了。

時遷上了房頂,從上向下見那金槍手徐寧和娘子對坐爐邊向火,懷裡抱著一個六七歲孩兒,那臥房裡時,樑上果然向湯隆介紹的那樣有個大皮匣拴在上面;房門口掛著一副弓箭,一口腰刀;衣架上掛著各色衣服。後半夜的事情對時遷來說就是熟路一條了,等到徐寧睡去,時遷盜走‘賽唐猊’自然易如反掌了。

時遷得了皮匣,一口氣奔出城向東而走,行到四十里外,在一家商量好的客棧內見到了等待的的戴宗和湯隆。時遷打開皮匣,取出那副雁翎鎖子甲來,做一包袱包了,有戴宗拴在身上,先投梁山泊去了。

湯隆說道:“你就從這條路向東走,但過路上酒店,飯店,客店,門上若見有**圈兒,你便可就在那店裡買酒買肉吃安歇下來,一定要特意把這皮匣子放在人隨意看到的地方。”

時遷把空皮匣子明明的拴在擔子上,挑上擔兒,出店門而走。

且說徐寧直到黃昏時候才從府衙回到家中,剛到門口就有家人報告:“官人五更出去,卻被賊入閃將入來,單單隻把樑上那個皮匣子盜將去了!”

徐寧聽罷,只叫那連聲的苦,從丹田底下直滾出口角來。無論娘子如何勸解都無法說服徐寧,當夜自然無眠,娘子最後只好無奈地勸解道:“敢是夜來滅了燈時,那賊己躲在家裡了?必然是有人拉攏你的,知道你是無法用錢收買的,因此才用這個高手賊來盜寶。你可央人慢慢緝訪出來,別作商議,且不要打草驚蛇。”

徐寧聽了雖不相信,可此時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就坐在家中納悶。

就在這時,下人突然來報:“有個延安府湯知寨兒子湯隆,特來拜望。”徐寧趕緊教請進客位裡相見。

湯隆見了徐寧,納頭拜下,徐寧扶起問道:“聞知舅舅歸天去了,一者官身羈絆,二乃路途遙遠,不能前來弔問。並不知兄弟信息。一向在何處?今次自何而來?”

湯隆嘆了一口氣:“言之不盡!自從父親亡故之後,時乖運蹇,一向流落江湖。今從山東逕來京師探望兄長。”

徐寧叫安排酒食相待時,湯隆去包袱內取出兩錠蒜條金,重有二十兩,送與徐寧:“先父臨終之日,留下這些東西,教寄與哥哥做遺念。爲因無心腹之人,不曾捎來。今次兄弟特地到京師納還哥哥。”

“感承舅舅如此掛念。我又不曾有半分孝順處,怎麼報答呀!”

湯隆和徐寧飲酒中間,徐寧只是眉頭不展,面帶憂容。湯隆信中自然明白徐寧爲了何事,可也要裝傻第問上一問。

徐寧幾乎有點哽咽道:“前夜被盜去了先祖留下那副雁翎鎖子甲,又喚作“賽唐猊。想必你也知道此物對我的重要,你說我怎麼能夠快樂起來。”

“這個我當然知道,可這麼重要的東西絕不會隨便擺放,怎麼這麼輕易被人盜取?”

“我用紅羊皮匣子盛著,裡面又用香綿裹住。拴縛在臥房中樑上;正不知賊人甚麼時候入來盜了去。”

湯隆突然失驚道:“紅羊皮匣子!——不是上面有白線刺著綠雲頭如意,中間有獅子滾繡球的?”

“正是呀,難道兄弟你見過?”

“是的,小弟昨夜在離城四十里的一個村店沽酒吃,見個鮮眼睛黑瘦漢子擔兒上挑著。看到如此精美,兄弟有點好奇就我問他‘你這皮匣子作何用?’那漢子應道‘原是盛甲的,如今胡亂放些衣服。’我想必是這個人盜取了。我見那廝似閃了腿的,一步步挑著了走。何不我們追趕他去?”

徐寧聽了,急急換上麻鞋,帶了腰刀,提條朴刀,便和湯隆兩個出了東郭門,快速趕去。

追到下午,湯隆大叫道:“大哥!前面樹下那個不是哥哥盛甲的紅羊皮匣子?”

徐寧一見,激動的飛奔而去,一把揪住了時遷,喝道:“你這廝好大膽!如何盜了我這副甲來!”

“好好好,不要叫了!是我盜了你這副甲來,你如今要怎地?”時遷刷起潑皮來。

時遷雖然打不過徐寧,但是匣子沒有軟甲令徐寧沒有招數,威逼之下時遷撒謊道:“小人姓張,泰安州人氏。本州有個財主要結識老種經略相公,知道你家有這副雁翎鎖甲,不肯貨賣,特地使我同一個李三兩人來你家偷盜,許俺們一萬貫。不想我在你家柱子上跌下來,閃了腿,因此走不動,先教李三拿了甲去,只留得空匣在此。你若要奈何我時,便到官司,就拚死我也不招!若還有肯饒我時,我和你去討來還你。”

徐寧不知真假,躊躇了半晌也無法下定決心。湯隆便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勸說徐寧一起追趕,誰知兩日後的一個晚上,身心俱疲的徐寧在一家客棧剛剛喝了兩碗酒,就大醉不醒了。

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三章 梁山爲尊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七章 李雲第四十章 中箭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五十章 對話第四十章 中箭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三十章 血戰江州(二)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十七章 營救孔亮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十七章 營救孔亮第七章 李雲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四章 林彪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六十章 驕兵必敗(二)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四章 林彪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七十章 談判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七章 改革會議(上)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
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三章 梁山爲尊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七章 李雲第四十章 中箭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五十章 對話第四十章 中箭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三十章 血戰江州(二)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十七章 營救孔亮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十七章 營救孔亮第七章 李雲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四章 林彪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六十章 驕兵必敗(二)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四章 林彪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七十章 談判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七章 改革會議(上)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