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

第三十二章 血戰江州(三)

那黑旋風李逵聽得,大吼了一聲,提兩把板斧,先出廟門。衆好漢吶聲喊,都手中軍器,齊出廟來迎敵。劉唐,王英,先把宋江,戴宗,護送上船。李俊同張順,三阮,整頓船隻。我到江邊看時,城裡出來的官兵約有五六千馬軍,當先都是頂盔衣甲,全副弓箭,手裡都使長槍,背後步軍簇擁,搖旗吶喊,殺奔前來。我雖已知結果,官兵打敗,可是心裡仍然十分害怕,真是不該完全相信《水滸傳》,不然的話,絕對不會只將警衛連帶出來了。

就在我心虛害怕時,李逵當先輪着板斧,赤條條地飛奔砍將入去;背後便是花榮;黃信,呂方,郭盛四將擁護。花榮見前面的軍馬都扎住了,只怕李逵着傷,偷手取弓箭出來,搭上箭,拽滿弓,望着爲頭領的一個馬軍,颼地一箭,只見翻筋斗射下馬去。前面的馬軍了一驚,各自奔命,撥轉馬頭便走,倒把步軍先衝倒一半。這裡衆多好漢們一齊衝究將去,殺得那官軍橫野爛,血染江紅,直殺到江州城下。城上策應官軍早把擂木扎、炮石將下來。官軍慌忙入城,關上城門,再不敢出來。衆多好漢拖架黑旋風,回到白龍廟前下船。

父親整點衆人完備,都叫分頭下船,開江便走。卻值順風,拽起風帆,三隻大船載了許多人馬頭領,卻投穆太公莊上來。一帆順風,早到岸邊埠頭。一行衆人都上岸來。穆弘邀請衆好漢到莊內堂上,穆太公出來迎接。

太公道:“衆頭領連夜勞神,且請客房中安歇,將息實體。”各人且去房裡暫歇將養,整理衣服器械。當日穆弘叫莊客宰了一頭黃牛,殺了十數個豬羊,雞鵝魚鴨,珍餚異饌,排下筵席,管待衆人。飲酒中間,說起許多情節。

父親舉杯說道:“若非是衆位駕船前來相救,我等此時早已沒了性命!”

穆太公道:“你等如何卻打從那條路上來?”

李逵道:“我自只揀人多處殺將去。他們自跟我來。我又不曾叫他。”

衆人聽了都大笑。宋江起身與衆人道:“小人宋江,若無衆好漢相救時,和戴阮長皆死於非命。今日之恩,深於滄海,如何報答得衆位!只恨黃文炳那,搜根剔齒,幾番要害我倆,這冤仇如何不報!怎地啓請衆位好漢,再作個天大人情,去打了無爲軍,殺得黃文炳那,也與宋江消了這口無窮之恨,那時回去,如何?”

父親道:“我們衆人偷營劫寨,只可使一遍,如何再行得?似此奸賊已有防備,不若且回山寨去,聚起大隊人馬,帶上參謀部及秦明的騎兵連,再來報仇也未爲晚。”

“可是回山去了,就不可能在來了:一者山遙路遠;二乃江州必然申開明文,各處謹守,不要癡想。只是趁這個機會,便好下手不要等他做了準備。”

“宋江說的對。只是無人識得路逕,不知他地理如何。先得個人去那裡城中探聽虛實,也要看無爲軍出沒的路徑去處,就要認黃文炳那賊的住處了,然後方好下手。”新來了衆位好漢,雖然我的名聲早已在江湖上傳揚,但畢竟年齡太小,說話說:嘴上無毛說話不牢。這此就利用這一點點兵力和自己後知一千年的神力,讓這些人大開眼界一下。

薛永便起身說道:“小弟多在江湖上行,此處無軍最熟。我去探聽一遭,如何?”

宋江道:“若得賢弟去走一遭,最好。”

當日薛永別了我等獨自去了後,我就命令衆頭領在穆弘莊,整頓軍器刀,安排弓弩箭矢,打點大小船隻等事項。只見薛永去了兩日,帶將一個人回到莊上來拜見。

我隨知此人但仍先於宋江問道:“兄弟,這位壯士是誰?”

薛永答道:“這人姓侯,名健,祖居洪都人氏;做得第一手裁縫,端的是飛針走線;更兼慣習棒,曾拜薛永爲師。人見他黑瘦輕捷,因此喚他做‘通臂猿’。見在這無爲軍城裡黃文炳家做生活。小弟因見了,就請在此。如今蔡九知府計點官軍百姓,被殺死有五百餘人,帶傷中箭者不計其數,見今差人星夜申奏朝廷去了。城門日中後便關,出入的好生盤問得緊。原來哥哥被害一事倒不幹蔡九知府事,都是黃文炳那三回五次點撥知府教害二位。如今見劫了法場,場中甚慌,曉夜陽備。小弟又去無爲軍打聽,正撞見這個兄弟出來飯;因是得知備細。”

宋江道:“侯兄何以知之?”

侯健道:“小人自幼只愛習學棒,多得薛師父指教,因此不敢忘恩。近日黃通判特取小人來他家做衣服。因出來遇見師父,提起仁兄大名,說起此一節事來。小人要結識梁山好漢,特來報知備細。這黃文炳有個嫡親哥哥,喚做黃文燁,與這文炳是一母所生二子。這黃文燁平生只是行善事,修橋補路,塑佛齋僧,扶危濟因,救拔貧苦,那無爲軍城中都叫他做‘黃面佛’。這黃文炳雖是罷閒通判,心裡只要害人,慣行歹事,無爲軍都叫他做‘黃蜂刺’。他兄弟兩個分開做兩院住,只在一條巷內出入。靠着門裡便是他家。黃文炳貼着城住,黃文燁近着大街。小人在那裡做生活,卻聽得黃通判回家來說:‘這件事,蔡知府已被瞞過了,卻是我點撥他,教知府先斬瞭然後奏去。’黃文燁聽得說時,只在背後罵,說道:‘又做這等短命促掏的事!於你無干,何故定要害他?俏或有天理之時,報應只在目前,卻不是反招其禍?’這兩日聽得有人

劫了法場,好生驚呀。昨夜去江州探望蔡九知府,與他計較,尚兀自未回來。”

我明知故問道:“黃文炳家多少人口?有幾個房頭?”

“男子婦人通有四五十口。”

“天我等替宋江戴宗報仇,特使這個人來!雖是如此,全靠衆兄弟維持。”

我話音剛落,衆人齊聲應道:“當以死向前!正要驅除這等贓濫奸惡之人,全聽小天王調遣!”

“我們只恨黃文炳那賊一個,卻與無爲軍百姓無干。他兄既然仁德,亦不可害他,休教天下人罵我等不仁。衆弟兄去時,不可分毫侵害百姓。衆人聽計。”

“是。”

“有煩穆太公準備**十個叉袋,又要百十束蘆柴,用着五隻大船,兩隻小船;有張順,李俊,駕兩隻小船;五隻大船上用着張橫,三阮,童威和識水的人護船:此計方可。”

穆弘道:“此間蘆葦,油柴,布袋都有,我莊上的人都會使水駕船。便請小天王行事。”

“太好了,侯家兄弟引着薛永並白勝先去無爲軍城中藏了;來日三更二點爲期,只聽門外放起鞭炮聲響,便教白勝上城策應,先插一條白絹號帶在黃文炳家處,爲其他人指路。石勇、杜遷、扮做丐者去城門邊左近埋伏,只看火爲號,便要下手殺把門軍士。李俊、張順只在江面上往來巡綽,等候策應。”當時沒有火炮,跟無信號彈,只得放鞭炮了。

分撥己定。薛永,白勝,侯健,先自去了。隨後再是石勇,杜遷,扮做丐者。身邊各藏了短刀暗器,也去了。這裡自一面扛擡沙土布袋和蘆葦油柴上船裝載。衆好漢至期,各各拴束了,身上都準備了器械;船艙裡埋伏軍漢。衆頭領分撥下船:我與父親、宋江、花榮、武松在童威船上;燕順、王矮虎、鄭天壽在張橫船上;戴宗、劉唐、黃信在阮小二船上;呂方、郭盛、李立在阮小五船上;穆弘、穆春、李逵在阮小七船上。只留下宋萬一人,在穆太公莊上打探江州城裡消息;先使童猛棹一隻打魚快船前去探路。小嘍羅並軍健都伏在艙裡。火家莊客水手撐駕船隻,當夜密地望無爲軍來。

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七章 李雲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三章 梁山爲尊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五十章 對話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五十章 對話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十六章 二龍山之戰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十九章 玉麒麟第十九章 玉麒麟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
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七章 李雲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三章 梁山爲尊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五十章 對話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五十章 對話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四十三章 策反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十六章 二龍山之戰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十九章 玉麒麟第十九章 玉麒麟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