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鬥爭開始(一)

倭國大軍兵敗引發了一系列的效應,而這種效應的發生結果最大的是李建成的後宮。而李建成後宮中,又有一條線連接着後宮的外戚們。

淑妃曹娘娘端坐在一把小椅子上。李承訓也到了讀書的年齡,已經拜師了。剛剛就從承訓的書房回來,聽到小孩子朗朗上口的讀書聲,曹娘娘的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聖上在定鼎遼東之後,就將年長的兩個皇子派出去遊歷了。說是遊歷,明眼人都看的出來,皇上這是被那些老臣逼的沒有辦法,暫時妥協的結果。不過,這太子的位置,皇上還沒有定下來,只要沒有定下來,就證明自己的兒子還有機會,沒看見這宮裡頭,各家各宮的娘娘都不清淨了。再加上皇上剛剛平定了三韓。作爲皇帝的枕邊人,曹語嫣對於李建成的心思猜的八九不離十了――現在不明立太子,就是對諸位皇子的考教。作爲父親,李建成對於諸位皇子差不多一視同仁,到了一定的年齡,就必須拜師學文,練習騎射武藝。就是對於皇后生的李承陸,李建成也沒有完全表現出偏愛,(李承道和李承陸的爵位是先皇李淵封的)。而且李建成喜歡看重實際工作能力,從不看重血統出身,從他對官吏的選拔和大力扶植科舉考試,甚至舉辦軍校這些事情看,就突出了李建成的心思。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李建成不希望明立太子之後,在朝臣中形成與自己對抗的勢力。作爲皇帝,在大多數情況下,李建成是寬厚的,可是,如果有人想挑戰李建成的皇權,李建成是絕對不會容忍的。這也是李建成後宮諸多嬪妃達成的共識。就在曹語嫣想事情的時候,一位侍女來到曹語嫣的身邊。

“啓稟娘娘!老家有人來信了。”

“哦!馬上給本宮看!”侍女將信件恭敬的遞給曹語嫣。曹語嫣打開來信,仔細的看着。

“語嫣!吾女!爲父知道吾女已經榮登淑妃之高位!心中甚爲高興!我曹家興旺之日,皆在你一身!另有一事想向吾女告知!倭國派遣使節高向玄理日前來到泰安。其與我們是同宗!並且許下重利!希望女兒在陛下面前多多說和!讓其完成任務!臣父敬上!”曹語嫣看完信後,微微一笑。將信遞給那名侍女。

“雲翠!老規矩!將信吃下去!”侍女眉頭都不鄒的將信吃了下去。當曹語嫣看到信已經被吞下去之後,笑着說道:

“父親真是老糊塗了!陛下英明神武,怎麼會因爲一個婦人的話,改變自己的策略!雲翠!告訴來人,讓他轉告父親!就說朝廷的事情!女兒不好過問太多,還有!告訴父親!我們泰安曹氏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別的事情。就不要插手太多。”

“是!娘娘!”當侍女走後,曹語嫣輕輕的搖搖頭――作爲一個皇帝的後宮!更何況是已經生下皇子的後宮!曹語嫣知道自己將要走過一段多麼艱難的路途。鄭婉珍,李建成的皇后、原配、嫡妻。中原榮陽鄭氏之女,世家大族之女的底蘊,身後有榮陽鄭家、隴西氏族、明面上的勢力,文有相國裴寂、武有李績這樣的統兵大將。楊豔,前朝公主身份。兒子李承道還是皇上的長子。身後還有蕭太妃、蕭瑀、封德彝等老臣在朝堂上爲她張目。江南張氏的財力鼎力支持!武昭儀、武才人姐妹兩人,風華正茂,媚態十足,李建成一個月有半個月躺在武家姐妹花的牀上,姐妹兩人也都已經生下了皇子,其父武士彠是高祖的元從老臣。其舅舅家弘農楊氏也是家族勢力顯赫。不容小覷。還有阿史那雲歌。雖然是異族血統,皇上也曾經在一次行房之後,無意中透露,阿史那雲歌生下的孩子,日後是李唐牽制草原,甚至是消化草原的一枚重要的釘子。可是,阿史那雲歌在中原,在宮中已經呆久了,難保不會學到中原人的手段,據宮裡的人說,阿史那雲歌對於中原文化非常上心,尤其喜歡看《后妃傳》。一聽到這裡,曹語嫣就對阿史那雲歌嗜之以鼻。《后妃傳》可不是講的什麼賢良淑德,全部都是講述的宮廷鬥爭。看來這生了兒子的女人,都會有心思。還有,新進的金充榮(金德漫)。也是個狐狸痞子,誰知道,金德漫懷了孩子之後,會不會也捲入這奪嫡的爭鬥中。相比於李建成後宮女人的心思。一個男人也在動心思。

齊魯泰山腳下,高向玄理站在曹操的墓前,看着先祖,也回想着當初自己面見李建成的情景。

“使節大人,你來到我這裡就是在表達你們的齊明天皇談和的誠意的。”

“是的,陛下!我朝齊明天皇御駕親征來此,只是前來剷除我們的叛將毛野稚子的。我們倭國與大唐無意打仗,請陛下見識我們倭國的誠意。”

“哦!請將你們的誠意說出來吧!”

“陛下,我國只需要剷除掉毛野稚子之後,再在這裡略作停留休整,另外,還希望陛下能夠賜給敝國一些錢娘,以作犒賞軍士之用!”李建成聽了高向玄理的話後,臉色馬上不太好了,而高向玄理也知道,齊明天皇的要求太過離奇——李唐軍力強大,與倭國軍隊對陣,不輸半分。李建成更是天下出名的雄主,所以,高向玄理並沒有將話繼續說下去。低着頭。幸虧李建成沒有追究,而是將自己安排回了驛館。誰知道第二天,就突然接到李建成的回話:

“尊使!我國太上皇薨逝,皇帝陛下已經連夜啓程回鸞長安了,就是不知道尊使有什麼打算沒有?”高向玄理一聽這話,心裡知道李建成是擺明要對自己避而不見,並且這李唐和倭國的戰事是絕對要打的。高向玄理摸了摸自己的腦袋:

“還好!你還在我的脖子上!”高向玄理自顧自的說道。當倭國戰敗之後,天智天皇又將高向玄理找來:

“高向玄理,如今,只有你再次前往中原,去求李建成,一定要讓我們倭國與李唐講和。”天智天皇其實心裡也不希望用講和這兩個字,但是,屢次對三韓征討的失利,再加上倭國皇族與大臣之間的血腥腳力,齊明天皇的大興土木,倭國國力下降的厲害。中臣鐮足在倭國本土已經來信,說倭國內部已經不穩,很多藩臣開始暗中活動。請天皇陛下趕快回國,主持大局。這些事情,使得天智天皇不得已,只能與李唐議和,希望李唐不要做出什麼過分的事情。

“陛下!臣願意爲天皇陛下完成這項使命,只是,臣有一些小小的要求,希望陛下批准!”

“高向玄理,你有什麼話就說吧!”

“陛下!臣此去,如果,李唐有什麼過分的要求,請陛下一定恩准!另外,如果臣與李唐定下什麼合約,希望陛下不要反對!”天智天皇點點頭。高向玄理從海陸,先來到了齊魯登州一帶,隨後,走水路來到了泰安。見到了曹氏的大族長。

“倭國人,你說你是太祖後人,有什麼憑證?”高向玄理從身上拿出一塊玉佩。

“曹大族長!這是先祖傳下來的玉佩,希望曹大族長鑑賞。”曹大族長將玉佩拿到手上之後,突然抹了抹眼睛,死死的盯着那塊玉佩看,隨後,大聲呼喊道:

“來人啊!快,快來人,將我的那塊祖傳玉佩拿來!”當曹大族長的玉佩拿過來之後,曹大族長將兩塊玉佩對比起來。

“不錯,不錯,是太祖的遺物!想不到,我今生又能遇到太祖後人。”當初,魏武帝曹操被劉協封爲魏王的時候,爲了顯示自己的尊貴,下令,能工巧匠製作了二十五快玉佩,賜給自己的二十五個兒子。因爲曹操屬馬,所以每一塊玉佩都是以馬的形狀,並且雕上自己的名字。泰安曹氏屬於彭城王曹據一系,而高向玄理屬於燕王曹宇一系。爲了慶祝又從新遇到了太祖的後人,曹大族長下令擺宴,在宴席上,曹大族長向高向玄理打聽到:

“高向玄理賢侄啊!就是不知道你們燕王一系,怎麼突然前往去了倭國?”

“族叔,此事,小孩沒娘,說來話長!當初,司馬逆賊篡我魏家大位,將先祖曹奐貶爲陳留王。其後五胡亂華,我中原江山盡落入胡人之手,司馬逆賊的後代意欲南渡,要裹挾我家族,我家先祖受當時的陳留王曹勱的派遣,東渡倭國,當時,爲了保證日後我曹氏子孫能夠認祖歸宗,所以,將祖傳玉佩賜予先祖,告知,一旦中原穩定,我高向家族還是要回到中原,侍奉先祖。”高向玄理一邊說着,一邊抹淚。曹氏大族長也是一臉的感慨。

“族叔!小侄還想讓族叔應允小侄一件事情!先祖離別太祖多年,一直心中牽掛,所以,小侄希望能夠在太祖墓前建一座草廬,爲太祖守孝數日,以完成先祖心願。”

“啊!此事應該的。另外,賢侄所求之事,在下一定幫助賢侄辦到!只是,這件事情,不好辦啊!……”

“族叔!小侄知道族叔的難處,族叔,聽說你們的船隊經常被我國海寇騷擾,在下能夠保證,只要族叔完成在下的夙願,其他的事情,就由小侄做了!”

第七十八章 楊玄感造反 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東部突厥的滅亡(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密投唐 四第三十六章 新的密謀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四第五百八十九章 班師回朝(一)第四百四十章 李建成遊齊魯河北 三第五百九十九章 諸國長安覲見(七)第三百四十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長安危機 一第四百五十一章楊文幹兵變(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陰謀得逞第七百章 李陳終成眷屬(七)第七百二十四章 遼東傳道(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獨孤懷恩之亂 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楊侗之死第四百六十九章 決戰玄武門(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吐蕃又來(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敬宗使計 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戰前之戰第七百零五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三)第五百章 親農大典第二百八十八章 江夏王李道宗與李道玄第六百一十六章 薛延陀汗國的滅亡(七)第三百零九章 夏縣陰謀 一第八十一章 楊玄感造反 二第五百八十章 執信必可之死(一)第三百八十章 戰前之戰 二十第五百九十七章 諸國長安覲見(五)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延陀汗國建立(二)第五百零四章 鑄造新幣(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草原陰謀 五第六百四十四章 向東還是向西(七)第六百一十七章 薛延陀的滅亡(八)第三百八十七章 洛水談判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二百一十四章 李密投唐 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遼東傳道(七)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前之戰 七第三百五十四章 劉武周舊部的恐慌第六百零五章 針對薛延陀(五)第四百零六章 算計 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長安朝見第三章 出鎮隴州第一百三十六章 江都之變 二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陳終成眷屬(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劉武周之死 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向東還是向西(七)第六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和平定三國(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蕭後行蹤 三第六百零四章 針對薛延陀(四)第三百零八章 連鎖反應 八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山訪李靖第五百九十八章 諸國長安覲見(六)第九十三章 雁門被圍 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撫北都 三第五十七章 公主出嫁第四百五十五章 楊文幹兵變(六)第七百二十一章 承陸歸來(十)第三百四十四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五第三百零七章 連鎖反應 七第三百章 劉武周的應對 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平定遼東和收復三國(四)第一百二十三章攻破霍邑 一第四十九章 千金公主之死 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遇陳玄奘(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再遇陳玄奘(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和平定三國(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密投唐 五序一;歷史上真實的李建成第八十七章 宇文娥英傳第一百三十六章 江都之變 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劉黑闥登場 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遼東傳道(七)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孝常 一第二百四十章 改良青鹽第三十五章 雲定興 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向東還是向西(六)第六百五十七章 東北亂局(一)第三百五十三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四第四百六十三章 劉文靜之死(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算計 九第六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和平定三國(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武周之死 三第二百零六章 蕭樑滅亡 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四第伍佰三十六章 薛延陀汗國建立(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薛延陀的滅亡(十二)第九章 突厥來襲 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建成遊河北齊魯 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馬邑內訌 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四第二百二十章 李密投唐 七第二白八十三章 馬邑內訌 七第四百五十八章 楊文幹兵變(九)第四百八十二章 穩定長安(二)第七百零一章 李陳終成眷屬(八)
第七十八章 楊玄感造反 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東部突厥的滅亡(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密投唐 四第三十六章 新的密謀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四第五百八十九章 班師回朝(一)第四百四十章 李建成遊齊魯河北 三第五百九十九章 諸國長安覲見(七)第三百四十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長安危機 一第四百五十一章楊文幹兵變(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陰謀得逞第七百章 李陳終成眷屬(七)第七百二十四章 遼東傳道(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獨孤懷恩之亂 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楊侗之死第四百六十九章 決戰玄武門(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吐蕃又來(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敬宗使計 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戰前之戰第七百零五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三)第五百章 親農大典第二百八十八章 江夏王李道宗與李道玄第六百一十六章 薛延陀汗國的滅亡(七)第三百零九章 夏縣陰謀 一第八十一章 楊玄感造反 二第五百八十章 執信必可之死(一)第三百八十章 戰前之戰 二十第五百九十七章 諸國長安覲見(五)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延陀汗國建立(二)第五百零四章 鑄造新幣(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草原陰謀 五第六百四十四章 向東還是向西(七)第六百一十七章 薛延陀的滅亡(八)第三百八十七章 洛水談判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二百一十四章 李密投唐 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遼東傳道(七)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前之戰 七第三百五十四章 劉武周舊部的恐慌第六百零五章 針對薛延陀(五)第四百零六章 算計 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長安朝見第三章 出鎮隴州第一百三十六章 江都之變 二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陳終成眷屬(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劉武周之死 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向東還是向西(七)第六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和平定三國(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蕭後行蹤 三第六百零四章 針對薛延陀(四)第三百零八章 連鎖反應 八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山訪李靖第五百九十八章 諸國長安覲見(六)第九十三章 雁門被圍 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撫北都 三第五十七章 公主出嫁第四百五十五章 楊文幹兵變(六)第七百二十一章 承陸歸來(十)第三百四十四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五第三百零七章 連鎖反應 七第三百章 劉武周的應對 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平定遼東和收復三國(四)第一百二十三章攻破霍邑 一第四十九章 千金公主之死 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遇陳玄奘(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再遇陳玄奘(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和平定三國(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密投唐 五序一;歷史上真實的李建成第八十七章 宇文娥英傳第一百三十六章 江都之變 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劉黑闥登場 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遼東傳道(七)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孝常 一第二百四十章 改良青鹽第三十五章 雲定興 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向東還是向西(六)第六百五十七章 東北亂局(一)第三百五十三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四第四百六十三章 劉文靜之死(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算計 九第六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和平定三國(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武周之死 三第二百零六章 蕭樑滅亡 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四第伍佰三十六章 薛延陀汗國建立(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薛延陀的滅亡(十二)第九章 突厥來襲 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建成遊河北齊魯 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馬邑內訌 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四第二百二十章 李密投唐 七第二白八十三章 馬邑內訌 七第四百五十八章 楊文幹兵變(九)第四百八十二章 穩定長安(二)第七百零一章 李陳終成眷屬(八)